跨界共学实验室 | 王鹏凯:如何用人类学“拆”新闻
/专业分享/
🕐 2022年6月12日
📚 主题:如何用人类学“拆”新闻
分享人:王鹏凯
实习记者,准人类学学生。人生心愿是做一个不断尝试的业余者。
以下是王鹏凯的分享和书籍、公众号推荐:
大家好,我是王鹏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如何用人类学“拆”新闻。这里说的“拆”新闻,并不是要解构新闻,而是拆开既有的新闻理念和方法论,从人类学中获取新的启发。人类学与非虚构写作一样,关心社会与文化,也关心身处其中的人,而在具体路径上,人类学的思维模式、研究方法,包括研究伦理,都可以为非虚构写作带来参考和借鉴。之所以想讲这个话题,与我的专业背景有关。今年六月我刚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过去四年里,我读的是传播学专业。和很多新传学生一样,我在这四年里接受基础的新闻传播学术训练,去机构媒体实习,我先后在《南风窗》、《南方周末》新闻部和《时尚先生》专题报道组实习,做与深度报道相关的工作。今年下半年,我将要到华东师范大学读人类学的研究生。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想读人类学的研究生呢?在 2020 年以前,还没有新冠疫情,那时候的大学校园是向社会开放的,所以我会经常去学校附近的北京大学听课。我听的第一门课就是《社会人类学》,这是一门导论性质的课程,老师会从人类学的学科缘起和基本理念讲起,接着介绍人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还会举办小组读书会。我今天的分享也有参考当时的课堂笔记。完整地听了一个学期后,我觉得人类学很有意思。之后几年里,我在媒体实习,同时也会在课余时间读一些人类学的著作,我开始意识到,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其实与深度报道存在着很多相似性,或许读人类学的研究生,能在理念和方法上获得一些新的训练。于是,在申请研究生时,我最终选择了人类学。我读过一篇文章,叫《Anthropology and Creative Nonfiction》,作者 Ayla Samli 是一名人类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的几所高校讲授创意写作和非虚构写作课程,在这篇文章里,她详细讨论了人类学与非虚构写作的内在理路,以及这两门学科彼此之间可以汲取怎样的养分。在文章开篇,她写了一句话,“There is clearly a familial resemblance between creative nonfiction and anthropological writing.”意思是:很显然,创意性非虚构写作和人类学写作之间存在着近似于亲缘关系的关联性。
什么是人类学?几乎每个人类学家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个体经验给出不一样的定义。我不是人类学家,所以我只能结合前辈学者的观点,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人类学的英文是 Anthropology,它的词源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人的知识”,其中的知识结构可以分成生物性和文化性两部分。这是一对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文化可以影响、改变人的身体性状,比如饮食对人体激素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人的身体性状的变化,比如针对老年人的照护和临终关怀。
早期的人类学家更侧重于生物性,关注人的生物构造和机理,而新派人类学在此基础上更偏向文化性,比较突出的代表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Bronislow Malinowski),他被视为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是他的学生。
马林诺斯基对人类学的定义是这样的:“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中的文化(culture)的科学,包括人类的躯体,种族的差异,文明,社会构造,以及对于环境之心灵的反应等问题之研究。”这里突出的就是“文化”这一关键词。
传统的人类学有四大分支。
第一,生物/体质人类学,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各民族的体质特征,以审查各民族相互间的遗传关系。
第二,语言人类学,这与人类学的殖民传统有关,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学家都是与殖民政府合作,帮助调查原住民社会的风土人情、组织结构,这首先就需要学习当地的语言。因此,很多人类学家同时也是语言学家,比如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举个例子来解释,有的地方多雪,其语言中就会有很多关于“雪”的词,而赤道附近的地方则往往没有关于“雪”的词。这说明,语言决定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同时语言的局限也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局限,
第三,考古人类学,指根据化石和各种史前遗留物,研究史前人类的体质、心理、生活状况等。
第四,文化人类学,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部分人类学研究其实都属于文化人类学,它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也是这一分支。
更进一步,人类学还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科学性,文化人类学是对人群之间思想和行为上异同之处的描述和解释,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追求对文化规律的发掘和验证。另一方面是人文性,文化人类学是对其他人类生活方式的阐释和悦纳,要去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是人类学的人文主义诉求。所以有学者说,人类学是“科学中最人文,人文中最科学”。
那么,人类学都研究哪些议题呢?这几年学界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万物皆可人类学”,许多研究,如果应用了人类学方法,都可以被称作“xx 人类学”。我列举了几个人类学的经典议题,以及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新议题:
● 婚姻、家庭、亲属制度。这是人类学非常经典的一个分支,人类学家认为,家庭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制度,亲属关系意味着社会秩序的整合和延续。因此,早期的人类学研究基本上都以此为核心领域,比如弗里德曼的《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林耀华的《金翼》,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亲属制度研究。
● 政治组织、法律、政府、战争。这一分支关注的是原始部落内部的政治制度,他们如何建立政治组织,如何立法,如何维系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联盟关系,这在北美尤为突出,如何建立保留地制度,维系与印第安人的关系,成为了北美人类学研究的现实动力。这一分支的代表著作有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埃文斯·普里查德的《努尔人》,埃德蒙·利奇的《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 经济行为。这是另一个人类学的经典分支,在人类学家看来,经济交换不只是财富的流动,还影响着社会关系的建构和实践。比如马林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对“库拉”的描述,“库拉”本身并没有价值,却成为了维系跨岛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再比如莫斯的《礼物》,送礼与回赠在某种程度上启动着整个社会及其制度的运作。
● 宗教、神话、仪式。在原始社会中,并没有现代科学,因此,宗教和巫术成为了他们重要的诠释空间,比如埃文斯·普里查德在《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中,发现阿赞德人会用巫术来解释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还有一些相对较新的分支。
● 医学人类学,在人类学家看来,疾病、健康和医疗都具有文化属性,他们会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代表著作有刘绍华的《我的凉山兄弟》。
● 全球化、移民、跨国组织,讨论的是全球化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比如项飙的《全球“猎身”》,麦高登的《香港重庆大厦》。
● 生态关系、饮食,讨论的是人与环境、食物的关系,我在北大听课时,有研究生助教讲了自己在内蒙古牧民社区的研究,相关的著作还有西敏司的《甜与权力》,阐述的是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复杂关联。
● 互联网、新媒体,这一领域的核心学者是英国人类学家丹尼尔·米勒(Daniel Miller),他在 UCL 有一个专门做数码人类学的团队,在全球设立了许多田野点,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社交媒体,他们在网上有一个公开课程,叫Why We Post,是免费开放的。前年,人大的董晨宇翻译了他的一本书,叫《脸书故事》,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读。
那么,学人类学有什么用呢?我想引用郭金华老师在上课时的观点:一、人类学可以帮助你获得有关“他者”的知识;二、人类学提供了一套思考方法与视角;三、人类学是一种技艺。
后两点其实讲的就是人类学在思维和方法上的启发性,我接下来也将从这两方面来讨论。
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方式,我将选几个展开来讲。
首先是整体性视角。人类学将文化看作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性视角考察人类行为,这意味着我们要把文化想象成一张大网,结构、符号、信仰、规律和法则,都在其间相互作用。
具体有哪些联系呢?我简单列举几个。
因果联系。一些文化现象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联性,比如在纽芬兰,外来人在饭店里点鳐鱼吃,觉得很好吃,可当地渔民却都不愿意吃,这是因为在当地的港口,鳐鱼经常是被用来喂狗的,所以许多渔民不愿意吃“狗食”。
背景联系。文化现象往往与较大的机制或行为有关,比如前面介绍经济人类学时讲到的,在原始社会中,礼物不只是物资和财富,还是整个社会背景下对礼节、仪式、军事、宴会、节日、妇女、孩子的交流。
隐喻联系。文化中常会用一种符号来象征另一种符号,比如藏族人的雪山崇拜,猪对伊斯兰教的意义。
相应的,在非虚构写作中,对社区或人群做整体性的观察,并讨论其内部的关联,会让报道更全面、更深入。
其次是历时性视角。人类学家会经常问以下问题:这种行为或事物在过去是什么情形?过去这些年间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形成了它今天的模样?接下来它会发生什么变化?
所有文化,哪怕是我们觉得时间凝固,几乎可以当作个案研究的小型异文化社会,都有一个不容虚构、源远流长的历史需要研究,而且它们定将进入一个与今日截然不同的未来。
因此,在这一视角下,社会史、社区史乃至个人史,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对象,通过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所面对的人和文化现象。
最后是比较性视角。人类学家同样会提出几个问题:这个社会的观念或实践,与别的社会一样吗?有多么相似或有多少不同?为何相似或不同?
这种比较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将另一种文化与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时,会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比较法让我们得以记录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范围,检验对人类文化的归纳,发现差异和与众不同之处。
由此,我们来到了人类学的一个核心理念——文化相对主义。由于早期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都在文明社会之外的原始社会,研究者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摘除自身的既有偏见,客观地观察。因此,在人类学的视角下,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要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当然,相对主义并不意味着否定一切普遍适用的准则,因为那会让普世价值观念变得模糊。
在新闻写作中也是同样的,写作者要极力避免自身的傲慢,在未充分理解时就做出判断,或者用自己的固有观念去索取片面的答案。许多新闻人物都是富有争议性的、复杂的,比如范美忠,写作者只有跳出简单的道德判断,才能走进更具体、更深刻的人。
基于相对主义,人类学的另一个重要思维——反身性也浮出水面了。什么是反身性?如前面所说,研究者自身的判断、偏见是一直存在的,这会影响接下来的所有互动,因此,反身性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不断反诸己身,将道德议题摆到文化遭遇的面前,这样本文化中产生的判断,就不至于给我们在异文化中的体验带来过多偏见。
研究者会经常问这些问题:我的观点是什么?那个看法如何影响我对这一事件的观点?这个询问如何改变我对自己和我本文化的理解?我该怎样把我自己这个工具运用好?
这也是人类学的意义所在,通过对他者的观察,不断反诸己身,加深对自己、对本文化的理解。
这一部分的最后,我想结合人类学的这些思维方式,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是具有人类学意味的选题?我做了一些归纳,不一定准确,欢迎补充。
● 观察、记录边缘人群的生活,诠释他们的意义世界。比如王天挺的《北京零点后》,记录了零点之后北京城市中的各种人群,有急救医生、自杀热线接线员、出租车司机、拾荒者,我之前读过一篇访谈,王天挺说,这篇稿子的采访主要靠的是观察,并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细节,这与人类学的方法其实很像,把自己变成一个摄像头,成为一个记录者。这一题材的作品还包括盖伊·特利斯的《纽约:被忽略之城》,也包括《人行道王国》这样的人类学研究,其实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我在读引言时,感觉就像是在读一篇非虚构特稿。
● 城市、村落、社区的变迁。比如何伟的《江城》,其实何伟的作品里都带有明显的人类学色彩,在《江城》中,他记录了涪陵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在上世纪末的历史变迁,白鹤梁,三峡大坝,香港回归,这些议题都在书中得到了展现。类似的还有梁鸿的“梁庄系列”,以及项飙基于对浙江村的调查写作而成的《跨越边界的社区》。
● 时代变迁下的个体生命史。比如谢丁的《回迁三峡》,写的是三峡移民在时代变迁下的经历,类似的还有张彤禾的《打工女孩》,还有“先生制造”去年写的稿子,《一个北大老师和他建立的无形学院》,其中回顾了胡续冬的生命史,呈现了过去几十年高等教育体制变迁下一个具体的人的生命历程。
● 民俗,边缘化的社会仪式,比如柴会群的《鬼妻》,写的是配阴婚,再比如《南方周末》去年写的关于两头婚的文章,反映的都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一个面向。
● 具有历史意味的文化变迁。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历时性视角,比如李海鹏的《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我在《南方周末特稿手册》里读到过李海鹏写的后记,他在做这个选题时,查了非常多关于满族的历史文献,才能勾勒出满语的变迁历程。
● 与生活关联的产业,全球化。比如“先生制造”去年发的一篇稿子,叫《猪肉帝国》,写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种猪产业,又比如前面提到过的《香港重庆大厦》,讨论的是低端全球化这一现象。
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田野调查(fieldwork)。
什么是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第一手资料来源,要求研究者进入他们想要了解的那种文化的社会生活中。这种自然性田野调查的目标在于,基于观察者对自然状态下人群的所见所闻,撰写关于该群体的民族志(ethnography),或者对该群体的文化进行描述。
田野调查的核心方法就是参与观察,尽量参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以便了解如何做事、如何说话,以及各部分如何相互衔接。具体而言,主要有三项要求:使用当地语言进行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掌握了语言,人类学家才能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研究才得以开展;长时间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在人类学界,对田野时长是有严格要求的,一般来说,博士生的田野时长至少在一个自然年以上,实际上大多数博士生的田野时长都达到了一年半乃至两年以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了解研究对象,使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客观、准确;学习用当地人的思维来理解当地人,但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土著”,即完全照搬当地人的文化模式,因为这并不能解决人类学家关于保持批评和自我意识的反身性问题。
具体而言,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有以下几个环节(这部分可以参考阅读人类学家格尔茨的Thick Description: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潘忠党的《作为“深描”的民族志》):
● 和当地人建立很好的关系(establishing rapport)/ 获得入场许可。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当地人不接纳你,你的观察就很难进行了。格尔茨刚到巴厘岛做田野时,并不被当地接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尤其是有一次他在那里观察人家斗鸡,忽然警察来了,当地人都在逃避警察,格尔茨也跟着逃避,有了这共同的遭遇之后,他才被接受了。
● 选择知情人(selecting informants),有些学者也称之为关键报道人,他们往往是那些见闻广博、知道如何解释其自身文化并与田野工作者建立密切关系的个人,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入当地社会。
● 抄录文本(transcribing texts),可以是族谱、地方志、口述史,也可以是空间布局,或者研究者自己的观察。
● 追溯族谱(taking genealogies),在抄录基础上做时间维度的分析。
● 描绘整个地方的空间布局(mapping fields),这是空间维度的分析。
● 观察记录(keeping a diary),每天写田野日记。在我目前实习的编辑部,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写 memo,每天采访结束,我们都会在石墨文档上写下今天的采访内容和自己的观察,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要点,有哪些需要进一步补充,这样能帮助我们对采访进行梳理,也能更好地整理素材。
最后,田野调查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就是深描(thick description),这与浅描相对,要达到的知识是诠释(interpretation),即理解和描绘我们所观察到的人群或文化现象。
但这里我想强调一点,那就是新闻写作乃至非虚构写作,与人类学写作依然存在差别。新闻写作遵循一套更紧凑的生产规范,以信息增量为第一要义,理解和诠释更多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而人类学写作首先是给同行看的,因此要有一定篇幅与过去的理论对话,并从田野调查中提炼出对过往理论的补充和超越。
人类学遵循着自己的一套研究伦理,我大致概括成四点:
● 坦率说明你是谁,为何要到这里,不得瞒报,也不得进行间谍活动。这与新闻的暗访原则很像,但可能因为不涉及公共利益,人类学在这一点上更加严格。
● 避免伤及人或动物。这既包括生理伤害,也包括社会伤害或心理伤害,同时,也要避免造成间接伤害,确保你的所作所为不会导致某人伤及其他人。这很像新闻的最小伤害原则。
● 避免信息提供者在安全、尊严或隐私等方面受到威胁。如果他们想要匿名,你应当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承诺你无法做到的事情。在新闻采写中,记者同样会面临受访者要求匿名的状况,从我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存在弹性空间的问题,并不是不能匿名,而是,信息的模糊需要结合对受访者的保护、对可信度的折损来做综合判断。
● 你的所有信息都必须经过提供人明确同意。原则上应签署知情同意书,若认为无须签订知情同意书,必须提出充分理由。这就比新闻伦理严格很多,但《纽约客》也有类似的环节,每篇稿子的采访对象都会接到《纽约客》事实核查员的电话,确认每一个表述的准确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获得受访者的知情同意。
我想举一个案例。我去年写了一篇关于高校树洞的稿子,我在我们学校的树洞里做了一个月的短期观察,类似于一个并不规范的网络民族志,每天看树洞上的帖子,记录一些有意思的观点,也自己用树洞,并在 memo 里写下自己的观察,同时我还采访了树洞的管理者,以及使用树洞的学生,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来呈现树洞的运行逻辑,以及树洞对大学生言论空间的意义。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这里面也有部分体现我在前面讲的思维方式,比如整体性视角,稿件试图呈现的是树洞这一系统的内部逻辑,敏感词有哪些,删帖的标准是什么,匿名性是不是真的,这些都共同组成了树洞作为一个言论平台的特质;比如历时性视角,这篇文章其实讲的不仅是树洞本身,背后是校园文化和言论空间在过去二十年里的变迁;再比如比较性视角,我在稿子中也比较了不同学校的树洞,以及树洞和校园媒体应对公共议题的不同方式。
最后,我想推荐几本书。
首先是《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这是一本导论书,不同于其他人类学导论逐个讲解概念和学科分支,这本书是围绕人类学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讲述,并且每一章都结合了作者自己的田野经历,非常生动易懂,推荐给想初步了解人类学思维的人。
然后是《天真的人类学家》,这本书是英国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的田野记录,分享了很多田野经历,而且非常幽默,很好读,如果想了解田野调查具体是什么样子,可以读这本书。
最后是林耀华的《金翼》,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民族志,林耀华先生用小说的体裁写了中国东南地区的家族兴衰,对农村生活的全景有着非常细致的刻画,而且可读性很强,适合想初步阅读民族志的人。
还有两个公众号。
一个是“结绳志”,这个公众号是一群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在运营,会发布许多最新的前沿研究,也会举办人类学相关的读书会,比如前段时间,“结绳志”就和“小鸟文学”一起,举行了一期关于人类学和非虚构写作的分享会,我这一次的分享也有从其中受到启发。
另一个是“无为而无不为”,作者是中山大学的张文义老师,他会发许多人类学的科普文章,专业且易懂,非常推荐。
跨界共学实验室持续招募中!
请将简历发送到深度营邮箱:nanduzhoukanshendu@163.com
我们将在面试后,选择不同的专业为您组队。
除了在校生,我们也邀请毕业两年内的朋友加入,分享更实用的专业学识。
-END-
实验室召集人|王宇瑄 李秋雨
值班编辑|林耀康
统筹总监|许 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