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太彳亍 × 面面俱到|投出55份简历后,我在最难毕业季收到央媒offer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2-13

每年秋天,都有一届毕业生踏上从校园步入职场的旅程,而专业背景和求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趟旅程是否顺畅。


作为文科专业中的大热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以下简称“新传”)看似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但新传生们的求职之路并不会更平坦通畅:


最近几年,新传生们赶上了研究生扩招,意味着要和更多人竞争并未增多的工作机会;赶上了新冠疫情,意味着不完满的校园生活和可能因此错失的机会;赶上了考公考编的大潮,意味着要在趋同的求职浪潮中做出清醒的选择。


我们好奇,数量庞大的新传生们经历了怎样的求职过程?一方面,我们是请教者,想预知自己未来会面临的处境,向过来人讨要一些经验;一方面,我们也是旁观者,希望记录下新传生的求职故事,见证他们走出校园的第一步足迹。


由此,我们的播客「不太彳亍」推出了「新传生求职记」系列节目,与大家分享新传毕业生从校园到职场的故事。这既是一份攻略,也是一份档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2022届毕业生虾尾来讲述她的求职故事。在她真诚且畅快的叙述中,虾尾分享了她为进入媒体行业所做的准备、体验过的媒体招聘流程、观察到的求职趋势,以及那些丰富而隐秘的感受——

做选择时的摇摆游移、面对现实和理想落差的失落、习惯了“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后的麻木、被写论文和找工作同时折磨的痛苦、与朋友相伴互助的温暖,以及事后回望的乐观和轻盈。

从她的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社会潮流、父母期待和自我意愿在个体身上的拉扯,也能看到一个年轻人如何在拥挤的人潮和单一的风向中,迈向她想去的地方。

-时间轴-

02:45

9个月,55次投递,3个offer

06:02

找媒体类工作需要做哪些准备

09:32

不同媒体的招聘考察流程

15:00

找工作也是对媒体祛魅的过程

19:16

求职过程中,处处都是不确定和不可控的事情

26:36

找工作和写论文,很难找到游刃有余的平衡

31:09

心态调整:保持稳定比打鸡血更重要

35:39

找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抱团更温暖

42:20

走弯路难以避免,最后悔参加“父母快乐考” 

47:47

身边同学的求职选择:求稳是明显趋势

53:05

过来人的建议:烧香拜佛、日拱一卒、远离压力源

58:11

学会在等待中丰富自己的心性


以下是虾尾的自述节选,完整版请移步播客节目收听。

我是2022届的毕业生虾尾,毕业于北京某传媒类院校,读的是新闻相关的专业,今年入职了一家央媒。

我从2021年10月开始准备求职,大概在去年11月底有了第一个offer,但正式确定想要入职的部门是在今年5月到6月。

我有一个文档来记录我投的每一份简历和它最后的归宿,我一共投了55份简历,这个线程里的目标比较明确,就是媒体,包括央媒、地方媒体,还有一些部属事业单位下属的行业媒体。整个求职流程下来,我有3个正式的offer,非常少,参加的笔试大概有三十多场,面试不到十场,其实整个的通过率和成功率对我来说不是特别高。

我觉得新传生求职,首先需要前期进行长久的准备和积累,特别是在实习方面,这个非常必要,尤其是如果想进入层级比较高的媒体的话,就必须有类似层级的媒体实习经验。其次,是要积累一些写作经历,包括评论写作和新媒体稿件之类的。这是在前期做的时间线程比较长、相对来说比较隐性的准备。

特意为求职这个过程做的准备就比较短期和集中了。首先是笔试准备,要在短期内集中刷题。这个跟求职单位的性质有关系,央媒和部属事业单位的行业媒体的笔试跟我们印象中媒体的笔试有一点不同,公考的行测这部分比例比较高。地方媒体的考察方式会灵活一些,主要考察行业观察和新闻写作的能力。但总的来说,新闻媒体这个领域内,必须要积累大量当年的时政知识和社会知识。其次是,针对意向媒体,要对它们的背景、发展历程、比较出名的一些报道、事业上的一些转折点等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媒体的招聘流程都大同小异——笔试、面试、实习。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性质,流程上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异,比如,有些单位的实习考察可能是交作业,有的单位的实习考察就是去单位大概了解一下业务就可以。通过笔试、面试、实习考察之后,就进入正式的体检和政审的环节,差不多就走到终点了。

从前期的准备,到进入到正式的招考环节里,就是一个逐渐对媒体祛魅的过程。我突然很理解很多人说的,这个行业是属于“比较卷但又卷得不是很有前途”的行业。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比如参加一些央媒或者比较顶级的行业媒体,它的一些招考流程、可能会透露给你的待遇,都会打破大家之前的一些固有的印象。

一旦开始求职了,就会感受到这里面的大部分事情都是不可控的,就像那句话说的,“时针一旦开始转动,就停不下来了”。唯一确定的、可控的事情就是,你可能会一直处于一个准备、等待的状态里。我可以确定要不要参加,但是之后怎么参加、会得到什么、这个事情会持续多久,就完全不在控制范围之内了。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大家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

后面我参加很多笔试、面试,都是以一种麻木的心态来面对的,这也是我观察到的身边大多数人的状态,就是习惯了面对“可能到最后也没有什么收获”的事实。我偶尔会有崩溃的时候,但是大部分时候就是在具体的时间做自己具体的事情。心态崩溃是非常常见的,尤其在毕业求职的这段时间,它不仅是求职带给你的压力,可能还有包括像社会时钟的问题,以及毕业论文带给你的压力,它们集合在一起的话,就是一个长期折磨你的魔鬼。对我们来说,一个最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承认自己可能会付出很高的机会成本,然后走向失败。你会需要几天时间来缓和,也不需要强迫自己马上要转变心态,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它就不是一场一场的战斗,它是一个整体的、时间长的一种行走。等你最后走到那个目标的时候,其实就水到渠成,你就有你想要的东西了。我们当时有一个小圈子,由同年在求职的舍友和朋友组成。我们会分享一些共同的信息。在心理方面,我也觉得跟同伴一起行动是非常有利的一个过程,因为我们共同经历这个事情,可以对彼此的心理状况感同身受。每次考完试聊一聊,今天考了哪些内容,吐槽一下,相互交流一下,都特别好,能够缓解压力。我们之间也会互相进行笔面试的辅导,比如我们会提前押题,这个媒体它去年考了什么,今年可能会考到什么内容,其实还有几次押中了,觉得特别开心,虽然最后也没有什么用,但心理状态会比较好一点。面试的话也可以让朋友帮忙看一下自我介绍,或者跟他演练一下,我们会提一些施行的政策、一些比较大的新闻事件来互相考察提问,这个过程对于锻炼面试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在跟大家交流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同辈压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觉得尽量去克服这方面吧,因为其实朋友能够给你的帮助比这些压力更重要一些。在找工作这一年之中,会感觉到跟之前的朋友的关系更亲近了。我们就处在一个类似于战友的关系之中,就会觉得特别地感同身受、特别地亲密、特别地能够理解对方。我们会互相见证对方一些很狼狈、很手足无措、也很尴尬的故事,但是就是互相帮助、彼此鼓励,最后大家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拿到了自己想要的offer。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件其实很不容易做到、但只要大家有真诚和信任就能达到的一个状态。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早期的时候没有明确目标。我当时去参加了选调生的考试,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和心力在这上面。现在很多人会有一种误区,觉得这个社会趋势就是考公考编。你可能也会面临一些家庭的压力,比如说父母希望你去参加这个考试,能够留在家乡,做一个公务员或者有编制的人。你可以糊弄糊弄他们,参加一下,没有结果就算了,但是糊弄的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大的消耗。在前期准备的时候,很明显感觉到大家在就业的时候更加求稳,包括要考公、考事业单位、考有户有编的工作,特别是在北京,这种情况更加明显。考公在我们整个毕业年级都是非常明显的取向。我的宿舍包括我一共五个人,当时有三个考公,剩下我和另外一个舍友,我们两个倒霉蛋参加了选调生考试。在那种氛围里,你会感觉不参加就少了点啥。大家都想找一个比较有保障的工作,像今年的很多社会新闻其实也体现出来了,就是咱们小镇做题家毕业之后可能还是会依靠做题去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堡垒里,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它是一个竞争很大的过程。我觉得大家的理解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偏差,觉得只要有编制,只要是公务员,就可以凌驾于其他职业之上。根据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定义,在它的层级分布上,顶级的就是那些人。但其实公务员跟公务员、事业单位跟事业单位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有编制可以分为很多种情况。从具体的待遇和福利来说,它不一定是可以保障你一生无所求的工作和岗位,这是很需要细节和具体了解之后才能确定下来的的事情。
第一个建议是从习惯上来说,尽量做到日拱一卒。比如每天记一些东西,做一些相应的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前几天集中突击。如果你每天能做一些相应的准备,你了解得也会更深入一些。比如,你可以提前了解你的理想单位,看它的节目和报道,去感受它最前沿、最新鲜的东西,可以做成你自己的一些案例,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给面试官,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实用的。第二个建议是,大家在整个求职过程中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态,稍微放松一点,不要被暂时的挫折冲击了心灵,其实整个事情是没有那么糟糕的。不要太受限于社会时钟,尤其是当你意识到这个东西对你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的时候,或者父母对你的职业期待、身边同龄人的职业选择造成你在求职过程中摇摆不定,这时候你可以做到的第一个就是切断焦虑的来源,比如,你如果不能接受父母对你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期待,就尽量少跟他们分享你在求职过程之中的一些动向,尽量跟能够理解你的人分享你的想法。然后,不要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我觉得现在的网络舆论上,好像大家都想冲进那个非常安全、非常稳定的堡垒。但是你得评估一下,你是真的想去那个堡垒,还是只是因为顺着人流比较轻松一点,我觉得得做一些这方面的思考,不要被整个社会的氛围和潮流裹挟。这也是你能够找到一份适合你的工作、提前开始独立决定自己人生的事情所必备的东西。第三个建议是,有时或许借助外界的一些力量寻求内心的平衡。我当时和同学一起去雍和宫烧了个香,感觉自己心里安定了很多。其实烧香指代的是能够支撑你信念的东西。可能是去烧个香,或者有个平安符,也有可能是那些支持你的朋友,总之就是心理上要有一个支撑,告诉你一定会有个offer的,你到最后是可以在几个offer里做出抉择的。据我们的观察而言,每个人都能有几个机会,所以你就是要有这样一种信念。它可能是别人告诉你的,这些话就是“一炷香”,它会帮你认识到,你最后会水到渠成地拥有你想拥有的东西。

*本期节目推荐使用小宇宙收听,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跳转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平台收听,你还可以在 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FM、苹果Podcast 等平台搜索 「不太彳亍」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欢迎大家关注评论收藏,我们将持续输出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有趣有料的内容。

如果你有更多想听的选题,或者你有有趣的故事,请大胆在评论区留言,你的关注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ABOUT US

一档新闻传播领域的垂类播客

用声音记录新闻背后的故事

*“面面俱到”栏目持续招募采访对象*


招募链接:在面试的视阈之外 | 面面俱到


诚邀你与我们共赴彼岸
-END-

剪辑 | 朱咏玲

策划 | 朱咏玲

播客统筹 | 胡   辰 贾婧枭 张滨淏

系列统筹 | 唐卓雅 郭思航 吴雨航 黎丽媛

值班编辑 | 陈湫林

统筹总监 | 许   愿


 推荐阅读 


[1]在面试的视阈之外|面面俱到

[2]跨界共学实验室4.0丨转换人称,当新传与万物相溶[3]不太彳亍 | 高考志愿不合意,你愿意重头再来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