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记者陆柯言:理解行业,从最基础的问题出发|记者手记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二十六篇,我们采访商业记者陆柯言,听她讲述对商业记者的理解。
图为陆柯言
Q:你一般都是怎么找选题?这么多公司,时刻都有新动态,关注得过来吗?
A:一般比较初级的找选题的方式,是参加公司的走访和发布会,可以很快地了解一家公司的动态。但这种一般都是企业想放出来的消息和形象。如果你长期跟进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可以自己判断和寻找选题。
比如,我跟手机公司比较多。2020年疫情初期,许多省市交通一下中断了,工人也不能快速回到岗位,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整个手机乃至消费电子供应链都会面临停产,这就是一个选题方向。
这里面还可以拆出不同的选题:比如芯片因为停产严重缺货,许多渠道商对价格走势判断准确,依靠囤货、炒货实现了财富自由;又比如疫情期间很少人去线下购物,卖手机的店生意不好,倒闭了很多家……这就是一个行业的变迁,关系着手机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收入,这些都是选题。
刷新闻来找选题也是个办法,但这会比较慢。记者的确会看到很多公开信息,或者被公司公关塞很多信息线索,但是根据这些浅层信息自己挖掘出来的选题才能体现记者的价值。
Q:目前主要跑的条线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选择?
A:我目前的条线以消费电子为主,比如几家手机大厂,还有做无人机的、做机器人的一系列制造业公司,以及少部分深圳互联网公司。主要是因为我base在深圳,这里从事制造业的公司比较多。
Q:这是你感兴趣的行业吗?
A:一开始不是的,我从小就想当娱记,最想做的事是写时尚杂志的明星封面,因为我很想写人。
然而最开始实习时做的是商业报道。当时我被分到了好几个破产倒闭的题,做得很痛苦,因为我对探究一家公司为什么会倒闭没什么兴趣。
但是在这些选题的采访过程中,我发现了商业报道有意思的地方。我采访了大量倒闭公司的员工,他们说自己各种各样的经历,我发现商业报道其实也是在写人——写人如何做商业决策,如何通过商业来影响社会,写群体的流动与变迁,所以也挺有意思的。
兴趣和条线相符的确有助于记者进一步和行业共振,可能记者会对行业的变动更加敏锐,但这并非必要条件。
Q:所以和人打交道是你觉得工作中最有趣的地方?
A:对,做记者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的社恐。很多时候我的日常是这样的:昨天还在某个五星级酒店参加行业酒会,今天就要去东莞某个镇上的厂房去做一线调查,打交道的对象也大多是不太擅长表达的制造业从业者。我挺享受这样的工作状态——你可以见到很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精明的、浮夸的、爽快的、态度恶劣的,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吧。
入行之前我纠结过很久是否要当记者,因为这还是一个蛮考验综合能力的工作。采访不到人的时候压力挺大的,你也不给对方钱,很多人是不愿意出来接受采访的,那种时候就非常不想干了。
Q:我记得你高中毕业,还有大学的时候都很想做记者?
A:经历过几个阶段,那时候是想做的。因为我有好奇心、喜欢写东西,喜欢看报纸和杂志,我觉得这个职业值得一试,还有过一些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梦想。
但后来发现这个行业好像不是这样的,你经常要写自己不想写的东西。之前有段时间我很缺钱,当时就觉得我不要做记者了,我要去赚钱,笑死。
Q:所以你是有新闻理想的人吗?
A:我不会这么介绍自己。与其说做一个有新闻理想的记者,不如说更想做一个专业的记者。我记得有位前辈说过,富二代最适合做新闻,因为可以抵挡各种诱惑,无拘无束地写。
Q:你对行业的基本了解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A:和一线行业人士的交流是最宝贵的。比如企业组织的采访,以及自己去找相关从业者请教。另外我会长期关注几家媒体的行业报道,比如《财新》《财经》之类,会对行业有更直观和全面的了解。但也不要指望集中一两天看几十篇就懂了,可能要长期地关注。
经历过一个深度的选题,认知也会提升很多。我做的第一个调查报道是关于共享单车的,当时很多家共享单车公司正在倒闭的边缘挣扎,我要探究的是为什么我们在街上看到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少了。
当时指导我的记者让我关注“钱”,他给了我一个最初的判断,街上的车越来越少,是因为共享单车企业没有那么多钱去运营维护了。
我要做的是验证这种观点,首先去找路上每天整车、收车的运营人员聊天,聊他们一天收多少车、车辆的数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工作能赚多少钱等等;之后去修车厂调查,一个城市有多少家修车厂、车厂有多少辆车、多少员工、每个员工开多少工资、维修成本是多少;再回家做资料搜查,比如说ofo在全国有多少家这样的修车厂。
我还去了深圳的好几处共享单车坟场,我才知道原来每年有那么多废弃的共享单车,在现场的感受非常直观,这些单车就被扔在那里没有任何人来处理。后来我去找了街道办之类的政府部门,了解到共享单车坟场的相关数据。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算出一个修车厂的修车成本以及非常粗略的ofo整体维修成本,并由此得知,维修是共享单车中特别花钱的一个环节——这个行业很“重”,要花非常多的钱去维护,这是这个模式很难做的原因之一。当然,通过一个修车厂推算出整个ofo的成本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是一个思考方向。通过和运营人员、修车厂人员、政府聊,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搞清楚了这个商业模式是如何运转的,也明白了它为何做不下去。(参见:转载 | 资本烧钱之后,为什么可骑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少了?)
再比如,我刚实习的时候做过一个iPhone上市价格跳水的稿子,我去华强北采访了很多iPhone的渠道商,他们给了我解答;后来我跑了很多手机发布会,采访手机企业的老板,我会问他们定价的考虑、手机配置的考虑、市场策略等等,就对行业又多了一分了解。总之入行之后,多做几个稿子,你就会慢慢建立起行业判断和认知。我对行业的了解就是这样在一个又一个选题中建立起来的。
Q:对行业的认知不足时,很难问出好问题怎么办?
A:那就从最基础的问题问起。接触多了后自然会形成判断,不要太焦虑。
刚开始我也什么都不懂。我入行后做的第一个采访是专访一家编程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当时我连编程机器人是什么都不知道,几乎翻遍了所有相关的行业报道,但和对方聊起来的时候还是非常卡壳。我只能拿最基础的问题去问,比如创业时是看到了怎样的市场机会?公司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行业最近几年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公司未来3-5年的计划是什么?
这些问题非常基础,现在看来甚至有点low,但是问完后的确能够获得对公司最基本的了解——它为何存在,以及它的竞争力在哪。做完这个采访以后,我又得到了采访另一家行业头部企业的机会,在第二次采访的时候,我的状态就非常自如了,至少肚子里有东西了。
Q:那你对于商业的理解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A:我上学的时候在一家创投媒体实习,那段时间我明白了商业的核心就是钱和人的流动——钱为什么会流向那里?为什么不再流向这里?这背后就是商业社会运转的逻辑。比如有一段时间,所有的钱都流向了共享单车,这就诞生了问题,共享单车这个行业凭什么能吸引钱?它是怎么花钱的?为什么没几年时间资本又都抛弃了这个行业?
Q:有没有过做了充足的案头和采访,但是依然无从落笔的时刻?
A:就我的经验来看,如果做足了采访,不会无从落笔的,因为充足的采访会给你带来认知和判断,也能意识到事件核心在哪,围绕核心写就可以了。
难点在于如何做充足的采访。无从落笔通常是因为没采访出新东西,或者信息都很浅,没有价值,这通常是由于没有找到核心的人。我也写过这样的报道,做了采访,但得到的信息量不够新,大多是别人写过的观点,这样的稿子其实写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Q:有无可能找到了核心的人,但是没有问对问题?
A:足够核心的人绝对是有信息量的,但找到这个人、并让他开口的过程才是最艰难的,因为利益强相关,除非他也有发声需求,否则很少有人愿意开口。
我有一个类似的经历,是在2019年比较知名的“251”事件中采访到了当事人,他也的确提供了很多信息,稿件在全网收获了很高的关注度。(参见:)
还有一家很有名的家电企业做直播,一天的成交额抵得上别人一整个促销期的成交额,我找到了参与刷单的经销商,解释了数据红火背后的原因,后来这家的企业老板也出来回应了这件事。
Q:你有过突破采访对象的经历吗?
A:有,具体不太好说,但基本上,在微博、知乎、脉脉、领英加遍公司员工,在百度搜索关键词,把出现的电话都打一遍,以求职者身份去应聘、去公司现场堵人,这些记者会用的突破手段都用过。
我同事突破采访对象也很坚持不懈。她每天都去私信一遍对方,这个受访者说,你一个记者怎么活得和房产销售一样,后来因为她真的很坚持,所以对方就接受了采访。有些人的确是会被这种精神感动到,但很多人根本不会理你,我甚至还被对方在平台举报过,后来号被封了,但我也只是跟他打了个招呼而已。
Q:你会怎么经营人脉?
A:我其实不太擅长经营人脉。记者有很多见到大佬的机会,但如果只是见过一次,吃了一次饭,或者只是加了个微信,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联系是很弱的。记者会经常加一些企业老板、中高层,我以前加了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做,只知道给别人朋友圈点赞。后来编辑跟我说,点赞不会让对方记得你,你可以每次看到行业和公司相关动态的时候都发给他,找他讨论,这样别人可能才会对你有印象。
我现在会有针对性地去参加一些行业活动,把自己也当成这个行业里的一员,去做调研、学习、讨论,这种活动给我带来的收益还挺大的。另外我知道行业里有些记者会去参加行业组织的饭局、球局、酒局,这也是个和采访对象拉近距离的好办法。
但如果不喜欢参加这些社交活动的话,也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唯一的准则是真诚换真诚。我也有几个采访对象最后变成了可以一起去旅游的朋友。
Q:会因为自己无法带给采访对象什么反而一直索取而感到愧疚吗?
A:记者大部分时候的确是在索取,需要依赖于陌生人的善意。但还是那句话,真诚换真诚吧,很多个帮过我忙的采访对象,在求职或者有媒体需求的时候,我也会努力帮他们对接资源,或者帮他们宣传生意。
不过有时候,对方也可以借媒体报道获得利益,这时候你的报道是可以给他提供帮助的。比如很多人被裁员后没有拿到应有的赔偿,媒体报道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推动赔偿发放。有时候你的报道可以给当事人带来知名度,我写过一个KOL的故事,就给他招来了非常多投资人的橄榄枝。很多时候,媒体的报道也是很有力量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信息交换,通过你有的信息去换取对方有的信息。举个例子,我采访过一位专门分析手机供应链的分析师,他手上有大量手机供应链企业的联系方式和走访资料,他需要了解的是手机渠道的销售情况,正好我走访了很多手机渠道商,这就是一种简单的交换。信息交换有很多种,这可能也是我要学习的课程。
-END-
作者 | 张晓艺
编辑 | 施嘉翔
值班编辑 | 蔡思敏
统筹总监 | 许 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