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方周末苏有鹏:为了寻找“网课爆破者”,我们用了最不可取的方法|媒稿复盘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2-13

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女式内衣流水线上,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南方周末记者苏有鹏是较早与“网课爆破”事件受害者刘韩博家属有过联系的媒体人。他的稿件:《网课女教师之死和赛博爆破者之谜》发表于11月8日,是当时最快跟进此事的报道之一。为了寻找到真正的“爆破者”,记者安排了一场“网课局”。通过制造一个假的线上课堂,吸引“爆破者”实行“爆破”。“设局钓鱼”以获取真实信源的做法引发了诸多读者的思索。有读者认为“设置网课局是抓住真正‘爆破者’最直接的方式”;也有读者提出争议 “钓鱼执法本身的正义性有待考量,既然网课局的老师学生都是记者伪装的身份,又如何确保‘爆破者’的真实身份?”基于以上争议,本期深度营对话南方周末记者苏有鹏,试图复盘稿件《网课女教师之死和赛博爆破者之谜》,明晰“设局”原因及意图,总结事件报道的方法,并为寻找真实信源提供经验。以下内容整理自苏有鹏口述。
我们最早在微博热搜上得知教师刘韩博因“网课爆破”而去世的新闻线索。从早上看到新闻,再到寻找“爆破者”、准备网课材料、晚上实施“网课局”等,所有的前期工作被极限地压缩在了一天之内。

我们猜想,如果这个事件经过网友一天的发酵讨论,可能“爆破者”们会迫于舆论的压力而趋于“隐身”,由此就很难再从互联网上寻找到他们。所以我们决定当晚就进行“网课爆破实验”。

设置“网课局”,我们做了最周全的准备。

首先,我们将“设局”的课堂定位为高一语文课。11月上旬是高一上学期,刚刚期中考试没多久,课程的进度大概是课文《纪念刘和珍君》,为了避免讲课时漏出马脚,我做了差不多50页 PPT ,还去看了课标。但后面证明我想多了,“爆破者”根本不会去注意这些比较细节的问题。

其次还要解决一个可能会有的疑问——为什么晚自习的时候不讲习题,而是上新课。因此我把“李大伟老师”设置成一个年纪比较大、不尊重学生意见,又有自己固定想法(喜欢拖堂)的老师。因为喜欢拖堂,所以他要在晚自习的时候讲这节新课。

这两个最主要的点确立起来,后面的任务就是去找“爆破者”。

一开始寻找“爆破者”,是直接在自称“爆破者”的抖音评论区下评论“兄弟,今天晚上有个爆破来不来”,但收到的回复极少。于是我们改变了发消息的策略,转为“今天晚上我们又要上一个很讨厌的老师的课,他甚至晚自习还要准备给我们上新课”。信息一详细后,回应我们的人就开始变多,开始出现“什么时间?是腾讯会议还是其他软件?”等回复。

向“爆破者”确认完回复的问题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到了“设局”的那天晚上。我当时还特意伪装年纪比较大的男性的声音,稍微加一点方言腔调。我们也提前安排好人,“学习委员”和“班长”都是我们同事,我还时不时地和他们有一些互动。本来期待开课五六分钟后,“爆破者”们就开始行动,结果差不多上了一个小时后他们才开始“爆破”。

其中有一名“爆破者”真的是为了正义感来“爆破”的,他觉得这位老师拖堂不好,“爆破”的方式也很文明,基本上没有说脏话,只是在质疑老师拖堂这件事情,很认真地提出反对的意见。他的“爆破”可能真的是为了维护学生的权益,维护正义。

但同时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在“爆破”,其他的一些“爆破者”不由分说地在课程快要结束时突然冲进来播放音乐,还一直辱骂这位“老师”。估计他们曾经“爆破”过很多次,骂得很熟练,他们说那些话的时候语速很快,就像念咒语一样,我一句都没有听清,但是我能确认他们是在骂人。我们有广东潮汕的实习生,他们听得懂潮汕话,实习生说这些“网课爆破者”骂的是潮汕话里面最脏的话。

当时我们选择采用这种形式,最大的考虑是要确认我们采访到的人是真正的“爆破者”。记者很难考量网络信源的真实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很快联络上一个人,但需要花费一些精力确认信源的真实。即便只是在网络上找一个学生,我都会在采访结束之后让他给我看一下学生证或者学信网信息,这样才相信他真的是一位学生。

抖音上有一些自称提供“爆破”服务的博主,我们需要他们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或许会用一些“爆破”的截图以及视频自证,但这些视频的真正出处是否来自于他们本人,我们无从得知。

如果留意到刘韩博遭受“网课爆破”整个事件的走向,就会发现在该事件发酵的第四天,微博上就有一个人直接跳出来说他是刘韩博线上课堂的“爆破者”之一。在我看来,那个人无疑是哗众取宠,想要由此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而其身份的真实性却很难确认。为了减少受访者身份的不确定性,不如我们自己联系,只有联系的这个人确确实实有“爆破”的行为,才能证明他是真正的“爆破者”。

“爆破者”身份的真实性,依旧是整个采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点。我个人对最后一位接受采访的“爆破者”依然保持怀疑态度,虽然他发了很多证据自证,但依旧存在无法被证实的部分。比如他自述曾经在一个较大规模的“爆破群”中担任管理员,但他以群聊已被网警解散为由无法提供自证截图。即使之后他拿出了一些和群成员的聊天截图,但由于他无法有力证明自己的身份,最终呈现的稿件中我并未提及这层信息。

经过采访我们发现,很多“爆破者”年纪尚小,甚至是未成年人,他们可能对整个事件的影响程度完全没有概念,以至于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都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后来有许多家媒体来问我要他们的联系方式,但我并没有把他们的联系方式给那些媒体,原因在于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根本没法理解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其他媒体对于“爆破者”的采访内容较为单一,大多直接引用微博上一些网友爆料的“爆破”过程的截图资料,聊天记录等。为了获得信息增量,我们选择采用“网课局”的形式,来还原更加立体丰满的“爆破者”人物形象。由此,在刘韩博事件引发网友讨论的前几天,南方周末也成为了唯一一家对“爆破者”有较详细采访的媒体。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们的初步想法是随便找一个讲座进行“爆破”实验。现在学术讲座很多,如果把其中一个学术讲座的信息发给任何一个能联系上的“爆破者”,我们就可以作为“观众”看看“爆破者”们究竟会怎样“爆破”这个学术讲座。

但这个初步想法直接被大家给否定了。我们难以预估“网课爆破”的可能性后果,不愿意给认真上课的老师带来伤害,索性不如自己设置一个“局”,营造一个假的线上课堂。

一些读者对“设局”做法的争议并不是没有道理。做一个调查报道,我认为除了“钓鱼执法”或者“伪装身份”之外,如果还有其他的方法能获取到想要的信息,那一定是选择其他的方法。“伪装身份”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方式,因为这个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即便在做一件很正义的事,但因为手段不是正义的,这个事可能本身也不是正义的。我比较坚信这一点。

除了“设局”寻找“爆破者”外,我们还联系到了“网课爆破”受害者刘韩博的女儿。

完成一期高质量的采访,离不开和采访者深入的交谈。我不是一个很主动的记者,但我认为在采访前打电话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是必要的。我联系到刘韩博女儿后,没有选择直接开始采访,而是先安抚她的情绪,我和她说:“你这两天肯定很累,我现在不打扰你,这两天先保持好充足的睡眠,等情绪稳定后我们再找时间聊。”接下来的两天我也没有催她,到第三天晚上我和她说可能需要她推荐一些刘韩博的学生来接受采访。

在这次的短暂对话中,我感受到了她的疲惫。于是我依旧选择将采访者的身心状态放在首位,听到她的声音后我和她说:“你还是要好好休息。”她当时主动和我说要不要先随便问几个问题,我说:“不用,可能有其他媒体希望你现在接受采访,但是我希望你先去睡觉,采访和自己的身体来比实在是太不重要的事情。”一个女儿刚刚失去母亲,就要她立马接受采访,这是很残忍的。

到第五天的时候,我跟她反馈了一下我这边调查采访的情况,告诉她我在找“爆破者”方面所做的努力。她听完我说的这些话,觉得我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和我说:“我愿意跟你讲一些详细的情况。”

在交流中,我和她说,为了不让事件的热度降下来还是要接受采访,但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一天内同时接受好几个采访,可以安排一天一个采访,或者两天一个,和不同的媒体都接触一下。我这一招其实是个笨办法,但每一个学新闻的人都愿意相信新闻的力量。在我之前的采访经历中,曾遇到过多起突发事件,当事人不相信新闻的力量,更愿意相信官方通报。在他们的申诉石沉大海时,又找回媒体,希望这些事件能被报道。但在那时事件本身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已经很难再被报道了。

从我的个人立场上看,我觉得将事件报道出来比不报道会好一些,但某事件引起大众关注的同时,当事人也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担一些外界的压力。

这是一篇深度新闻报道,但在文中也有一些我的主观论述。我并没有刻意想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之间的界限。新闻本身就是一件主观的事情,新闻的绝对客观是不存在的。这就好比选择素材,如果你要写一篇2000字的稿子,你采访到了1万字,你需要从这1万字的内容中选择2000字成稿,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了。在这个前提下看,评论和深度报道之间的界限就没有那么明晰。

一篇文章用全部的篇幅来对某个问题进行抽象的描述、抽象的探讨,最后做出一个没有依据的判断,这样的新闻评论基本上是没有的。每做出一个判断,都需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个依据可能是你直接采访到的,也可能是通过其他媒体看到的,甚至是梳理材料时看到的。基于这一点,即便是主观的论述,那也一定是有据可循的,那么所谓的主观论述实质上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一样都是基于客观事实写作的。我认为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新闻评论,都是在用相似的论证方法论证某个主题,所谓的“主客观语言占比的平衡”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

读者看我的文章可能会觉得整体内容排布很和谐。如果我把那些主观论述的语句放在文章开头,就显得有些奇怪了。因为这些偏主观性质的话语出现前,已经有大量文字的铺垫。当读者阅读完前文后,自然就会产生自己的理解。这些主观论述其实是在完成一个概念意义上的总结,放在客观描述后就会显得比较和谐。

文章的重点就是我想表达的主题,而主题在我一开始写稿,定下主题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了。主题其实就是一个分析的角度,把事件的所有角度都写在一篇稿子里面可以实现,但是难度很大。

所以这就是新闻业的魅力之一,每个媒体都站在各自的角度,拿起不同的镜头,来对准同一件事情。

我建议特别是学新闻的同学,不要期待用一家媒体的稿件看清一个事件的全貌。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比如可以关注自媒体、当事人自己的发声,甚至包括受众对事件的反馈。这些视角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才可能完整地反映一件事情。仅仅通过一篇稿子就看清一个客观且完整的事件,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注:近期深度营也做了关于“网课爆破”的事件复盘,

搭配食用,效果更佳哦~


-END-

系列统筹 | 陈湫林 熊珂
作者 | 曹奕涵
编辑 | 刘家如
值班编辑 | 胡怡芹
统筹总监 | 许   愿

推荐阅读

[1]媒体是如何报道“网课爆破”事件的?| 事件复盘

[2]南方周末苏有鹏:我希望叙述普通人的迁徙,而非遇难者的故事|复盘《梦碎“翡翠航班”》

[3]杨宙:不断扩展触角,呈现医生在未知探索里无尽的勇气 | 媒稿复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