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科普自媒体「夹性芝士」:去你的野生性教育,是时候认真谈性了!│对话自媒体人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8-16


夜已深,粘稠的夜色在半遮半掩的窗帘间隙浮动,微弱的月光照亮这间屋子的轮廓。这是一个类似杂物间的房间,不算特别大的空间被几排高大的置物架挤占,大小不一的纸箱不规则地堆在地板上。如果打开手电筒,你会看到白得晃眼的光打在了一具骷髅架上,它没有胳膊,以一种不协调的姿势立在旁边;你慌忙向下移动手电筒,却看到一箱从骷髅身上卸下的骨骼,堆在人体器官模型的旁边……
凌乱中带着诡异,像是惊悚片的拍摄现场。
不要惊慌,这个房间和任何惊悚片都无关。在这里,曾产出过很多优质的性教育视频——这是自媒体团队“夹性芝士”的视频拍摄道具间。
从内侧的门走出道具间,是整个团队的摄影棚,这里除了四面白墙没有任何装饰。打开顶灯,明亮宽敞,干净简洁,再加上些道具,它很快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性知识实验室了。

2018年,短视频异军突起,成为互联网这波浪潮里的漩涡,其下有暗礁,也有宝藏。一群年轻人被狂风卷携着向漩涡伸出了手,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六零(化名)也是其中一员。彼时的她是某综艺的节目编导,凭借传统媒体人的敏锐嗅觉,站在漩涡边缘的六零窥见自媒体行业内部的风起云涌,决定跨入这个行业。
就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准备创办一个新生自媒体账号。当他们开始浏览各类视频,选择账号品类时,性教育科普内容的空缺引起大家的注意——人们缺少便捷的渠道获取专业的性知识。由于“谈性色变”的大环境和自身认知的不足,部分自媒体人对某些性观念的阐述并不完全正确;在画面表现方面,也有些隐晦难懂,似乎暗示着“性教育要偷偷地聊”,这引起六零和她的朋友们的思考:性教育为什么不能放到台面上讲?又要如何有效地进行性教育?
带着这种思考和团队本身对性教育的兴趣,他们萌生了做性教育科普账号的想法。

2018年5月14日,“夹性芝士”发布了第一条视频。

当时的哈哈(化名)15岁,她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条视频时的感受:原来自己和同学,甚至长辈们一直深信不疑的生活常识并没有科学依据,都是“谣言”。“我也从来没有见过用这样的形式来进行性教育科普的。”

在这条名为《大姨妈期间真的不能洗头???》视频中,骷髅人是搭档,Siri是嘴替,面目清秀的小姐姐穿着白大褂,戴着宽大护目眼镜,神情严肃,一本正经地给大家破除关于“大姨妈”的误区。她并不说话,只借助道具并配上动作演绎,加上后期字幕,出奇的形象生动,抓人眼球。

夹性芝士在B站发布的第一条视频(来自B站截图)

像这样拥有优质内容和独特形式的性教育科普视频在当时十分少见,这当然也花了团队不少心思。

在问到为什么选择“大姨妈”作为首条视频的主题时,六零坦言在账号创立初期,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团队决定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误区入手,让大家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简洁干净的背景、马卡龙色系的封面、面瘫可爱的小姐姐、作为工具人的骷髅、冷淡却魔性的Siri音,调皮贴景的文案和各种稀奇古怪的小道具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不仅吸引观众,也让性话题变得清晰易懂。

较高的视频质量和对受众需求的准确抓取,使“夹性芝士”在B站的浏览量和粉丝数都稳步上涨,视频数据每迈上一个新台阶,团队成员都会感到由衷的兴奋。

“那时是半夜,所有人在群里都炸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拍摄,都想立马爬起来写文案、剪片子,跟打了鸡血一样。”六零和文案人员富贵儿(化名)回忆起一条视频被金星老师转发后大家的反应。

2018年9月17日的深夜11点58分,“夹性芝士”发布一条微博,“每一个人的人生都由自己设置”——这条微博回应了大V“思想聚焦”和金星老师对视频《这个出场设置我不是很满意!》的转发。这是一条关于LGBT群体的简单科普视频,能得到两位大V的转发,是团队成员没想过的回馈,这条微博下也有很多粉丝表达着同样的激动和期盼:“哇偶,小姐姐要火了,开心”、“好开心,姐姐终于要火啦。”
此条微博下的评论截图
除此之外,另一个爆款视频的出圈也令他们始料未及。

这条名为《一夜七次郎?一次两小时?盘点那些网络小说里的性知识雷区!》的视频,截止到2023年4月18日,在B站上已经有了826w的播放量,是名副其实的爆款视频。顾名思义,这条视频盘点了网文中常见的性知识误区,并从科学的角度做出解释。谈到这个视频时,六零说他们当时并未想到这个视频能击中那么多网文爱好者的心,引发观众的共鸣并展开广泛讨论。

来自四面八方的正向反馈,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视频的力量和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做好自身内容的想法。

当一群90后、95后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他们彼此之间总能摩擦出很多思想火花。

每个人站在各自岗位的角度上各抒己见,展开一场“很黄很暴力”的辩论赛,这是每次内部读稿会的常见场景——每次确定好选题后,团队成员会针对相关文案和脚本进行内部读稿,或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微信群,大家对性话题大谈特谈,但不会觉得羞耻,只专注内容本身,专注于头脑风暴,直至得出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结果。
夹性芝士团队成员
在定选题过程中,这种思想碰撞不仅局限在内部成员之间,还发生在整个团队和粉丝之间。

夹性芝士的选题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来挖掘选题。在性这方面,夹性芝士的成员笑称自己都是没有秘密、赤身裸体的“透明人”。二是粉丝的反馈,包括私信、评论等。团队运营会认真查看粉丝的需求,细心挑选,并放到选题库中备用。上文提到的网文性知识雷区的爆款选题,就是从高赞评论里得到的灵感。

六零和富贵一致认为,“我们是一个很听劝的up主。”

把粉丝的评论当做自省的镜子是夹性芝士“听劝”的另一面。“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可能和机器一样做到完全的客观和理性,所以有时候在内容主题选择和创作时可能会带入一些情绪和偏见,这是不可避免的。”

当两性话题失衡时,一些粉丝会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分析怎么做能够更加综合客观,他们会虚心采纳;当视频出现不严谨之处,一些粉丝会私信提醒,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及时调整内容,并在动态上公开道歉,避免对观众产生误导;而关于某些小众群体的科普,一些当事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更多的人关注,就会向他们表达相关的困扰,他们在斟酌后选择删除相关视频。

除此之外,粉丝对于视频内容的再创造也是视频的一大看点。粉丝们更是戏称,“看视频三分钟,看评论半小时。”

截选自网友评论

仍以盘点网文性知识雷区的视频为例,粉丝们在评论区里发挥巨大的创造力,不停“整活”,衍生出一些超出预料的笑点,来作为视频内容的补充。有一些粉丝朋友还会给他们发来私信,觉得“还好有这一期视频,小说里写得过于夸张,我还以为是自己有问题。”也会有写手来评论,说自己知道这些描述是不科学的,但不这样写就无法吸引读者。

针对这些现象,六零表示,“我也喜欢看这类网文,当受众具备一定的性知识储备时,就不会把这些网文当作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团队策划这期视频的初衷不是要攻击网文或写手大大,这样就是本末倒置,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性教育的匮乏。网文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话题,夹性芝士也希望通过这期视频的传播,能让社会各界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与粉丝互动的过程中,夹性芝士团队不仅得到了灵感,还收获了独属于自媒体人的满足感。

“佛系”是六零和富贵形容他们团队的另一个关键词。

这是一个宣称“只要涨的粉比掉的粉多,我们就很满意了”的团队,他们享受细水长流、稳定涨粉的状态,并不会刻意运营,而是专注于内容创作本身。当问到她们做自媒体最大的收获时,富贵儿说自己不再玻璃心了,“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我们自己问心无愧就够了。”

夹性芝士视频封面

当然,团队也陷入过“低谷期”。那时所有麻烦事都正巧赶在了一起——摄影棚的更换,出镜小姐姐的变动,部分成员工作岗位的调动等等,视频也因此好久没有更新。

面对这段可谓“曲折”的经历,她们却意外的豁达乐观,“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低谷期,就是恰好很多事堆在了一起。虽然换小姐姐会影响到一些老粉的观感,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致命。就像综艺节目一样,每一期节目更新迭代,不可能永远保持着原班人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只要做好应做的事,其他一切都交给时间就好。”

做自媒体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一直稳步向前,这种“佛系”反而成了最好的利刃,让他们能破开挫折,勇往直前。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当你询问父母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他们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半开玩笑半敷衍地从垃圾桶、小树林和马路边三选一作为答案,很少会有父母认真地从生物学的角度给孩子解释这一切。
在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性还远远算不上科学,它是隐秘,羞耻,难以宣之于口的。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告诉孩子?它注定只能藏匿在大人们尴尬牵动的嘴角里。

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艾滋病危险性性行为干预面临的伦理难题及对策研究”获得的数据显示,“只有约5.6%的一般公众能够从父母处获得性知识”。[1]而在学校性教育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国初级学生性教育实施情况》中提到,在初中性教育中,过半的授课教师培训不足。[2]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获取正确的性知识渠道是很稀少的,大部分只能野蛮生长,转而从一些影视作品和书籍里获取到一星半点、很难称得上是正确的性知识。艺术作品里的性知识存在夸张和谬误,这对他们的成长非但无益处,而且容易使青少年陷入误区。

夹性芝士把以上这些缺乏科学的性知识获取渠道统一称为“野生性教育”。他们想打破这样一个“谈性色变”的认知僵局,喊出了“去你的野生性教育,是时候认真谈性了!”的口号。

夹性芝士的视频片头(来自B站视频截图)
虽然喊出了口号,但真要在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大环境下进行“扫清野生性教育”的实践,仍存在一定困难。

除了B站之外,夹性芝士也在其他平台上注册了账号。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审核制度。

对比B站和抖音:B站是年轻人的聚集地,相对开放,接受度较高,许多视频都可以直接发布,平台相关工作人员还主动找到“夹性芝士”,给团队开了白名单(B站给优质内容创作者开的绿色通道);而抖音的审核制度则要严格很多,许多字眼和画面都不能过审,甚至连部分旁白都会被“毙”掉,稍不注意,就会被打上“色情”“擦边”的标签。所以想在抖音上传视频,后期可能会调整七八次,将原视频改得面目全非,这让整个团队都心力交瘁,“所以我们抖音就是佛系运营的状态”。在抖音上,夹性芝士甚至直接改了名字,成了“夹心芝士”。

当然,这并不是夹性芝士单独面临的问题,而是摆在所有性科普类博主面前的现实。

受到话题本身的限制,性科普类的视频虽然能通过审核,但即使内容和数据再好,也不一定能被推上热门和首页。而在所有同行里,夹性芝士的选题几乎是最“劲爆”的,又因为他们完全专注于性教育科普,相对于其他健康、医学类up主而言,可选择的话题更加狭窄,可谓是“难上加难”。

性本身是不被定义的,性教育科普的道路也是不被定义的,动力与压力的并存让夹性芝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衷。

如果说金星老师的转发以及稳步上升的关注度证明了网友们对此类性教育渠道的需求;那么粉丝们真诚的剖白,则更加直接而有冲击力地让夹性芝士看到了性科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在评论区和私信里,许多粉丝会写下走心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夹性芝士的支持:他们会分享自己学到知识的喜悦和相关趣事,会倾诉平时无法宣之于口的烦恼,也会在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上提出意见……

还有相当多的网友只是点开视频观看,并不会专门评论和点赞。但其实观看就已经是一种正反馈。视频的内容可能悄悄在他们心中留下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结出果实,并影响更多的人。

现在的哈哈已经步入大学,作为夹性芝士的老粉,她发现身边依然有很多人缺乏基本的性教育知识。“凭借看过的视频,有时候我也可以当个小老师,希望至少能帮身边的人摆脱一些性知识误区。”

在这样有声和无声的反馈之中,夹性芝士做自媒体的初衷得到了延续。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表达与相互理解也在这里发生。

在夹性芝士的投稿里,不乏关于性少数群体以及有特殊心理倾向群体的科普视频,鼓励大家从更客观、科学、全面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既破除部分人对这些群体的刻板印象,也帮助少数群体更好地接纳自己。

“我觉得没有必要给性下一个定义,只要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是安全的,开心的,这就足够了。”六零这么告诉我们。

关于性和爱,世界上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追求精神恋爱,享受柏拉图式的爱情;有的人信奉开放式婚姻,并不觉得性一定要与爱挂钩;有的人则认为性与爱是一体的,是两个相爱的人才能做的事情……我们无法去评判其中任何一种观点,而夹性芝士也尊重每一种可能。

针对不同性别的话题,夹性芝士认为人们并不需要局限于本身的性别。男性女性互相关注对方的问题,有助于两性的相互理解。“比如在私信里,就会有一些男性朋友咨询怎样避孕才能对女性伤害最小。”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种对另一半的理解都是难能可贵的。

就像夹性芝士的slogan说的那样,必须要有敢于认真谈性的人,整个社会对于性话题的包容程度才会越来越高,野生性教育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夹性芝士视频封面

可喜的是,现在的网络语言环境整体趋向开放包容。六零认为只要依然有人进行性教育科普工作,人们对性的了解就会更加全面,随之而来的会是更大程度的接纳,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如果同行们都越来越好,整个大环境越来越好,限制肯定也会少一点。”到那个时候,当很多内容不再需要那么委婉地表达时,网友也将对夹性芝士等自媒体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去挖掘更多有趣而有深度的选题,并在形式表达方面继续创新。
谈到不久后的将来,六零语气神秘,透露团队之后会陆陆续续开辟新系列,希望能带给大家惊喜。

Q:一个自媒体想要生存下去,离不开商业合作。夹性芝士在选取商单方面存在什么考量?如何让商单和账号调性相契合?

A:粉丝对我们的恰饭行为很包容,很怕我们被封杀生存不下去,因此(账号)在接广告方面还是比较自由的。在选择商单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种考量。

首先,如果商品本身是三无品牌,并且与我们要传达的科学知识相悖,就会直接拒绝掉。

其次,如果本身产品不存在问题,团队会尽量选择和账号调性强相关的产品,比如卫生棉条,避孕套,让商单和内容融洽结合。

当然,考虑到一些生存的问题,我们也会接一些和本身话题相关性较弱的品类,比如洗发水,护肤品等。这类广告并不能很好地和科普内容相结合,我们就用了一个讨巧的方法,在每期视频的末尾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广告时间,这在早期的商单里利用率较高,因为它可以集中地介绍产品的功能和卖点。

但后来随着自媒体的不断深入发展,比起内容营销,商家会更看重卖货效果,这种手段就不适用了,因此在内容带货方面,我们也仍然在学习阶段。

这也算是我们账号面临的一个困境,因为受到账号本身调性的限制,我们并不能像比如美妆区up主和生活区up主一样接到那么多广告。而且关于两性的产品,都是和健康切实相关的,特别需要去仔细地筛选,才能保证不辜负粉丝对我们的信任。

我们本身很享受做内容的过程,但是涉及到商业化方面,只能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Q:你们的选题从提出到最后落实完毕的大概流程是什么?

A:在具体策划过程中,我们把战线拉得很长。

一个选题策划做好后,我们还需要开策划会进行讨论取舍,然后再留几天进行文稿和脚本文案的铺开,审核完毕后,再给每个文案配上分镜头,整体形式就类似于动态条漫。

早期我们的分镜都需要画在纸上,方便摄影和后期理解,后面默契逐渐培养出来,就不需要再画出来了,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框架,大家就能get到彼此的意思。

比较费时间的是道具,因为我们的道具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小东西,因此需要提前网购,有的还需要手作,光道具我们就要留出三四天的时间。为了尽量提高效率,我们一般会集中准备2-3期内容集中进行拍摄。

后期剪辑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我们的后期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哥哥,他们会加入自己对于镜头和内容的理解,比如根据文案和画面适时添加一些梗,使整个视频变得更加有趣,而我们前期文案呢,又是小姐姐居多。在文案和后期沟通的过程中,其实也有一些男女思维的碰撞在里面

Q:科普视频离不开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团队是如何保证自身产出内容的专业性的?又是怎么平衡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关系?

A:因为在科普的过程中不免会涉及到医学和社会学相关的知识,为了保证专业性,我们一般是会事先在网站上找各种资料和论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这个事情。涉及到特别专业的内容,就会选择去咨询一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而如果咨询不到相关人士,我们这个选题就不会挖掘得太深。因为本来关注我们的粉丝中不乏很多初中生和高中生,我们会担心误导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

在专业性与趣味性方面,如果视频涉及到一些更专业、更偏医学的知识,它整体的播放数据确实会差一些。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能会在画面上运用一些奇奇怪怪的小道具来加强镜头语言的表达,或者说在后期剪辑上会加上一些梗来进行润色。

相关知识链接:

[1]曹岚,周厚余.再论我国儿童性教育的现状、问题及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1):299-300.

[2]网易数读《中国女性最怕提的名字,它排第一》

*图片由网络和受访者提供


-END-
作者 | 陈思宇 吕宜函编辑丨黎丽媛值班编辑 | 马子雯

运营总监丨胡世鑫

 推荐阅读 
[1]B站up主「预言家Alice」:娱乐有观点即是错?我不认可丨对话自媒体人
[2]Alex绝对是个妞儿:在自己身上克服自我丨对话自媒体人

[3]“城市的地得”主理人张丰:时评要刺痛读者,冒犯流行丨对话自媒体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