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侧记:经天纬地绘蓝图 矢志创新课发展

测绘之家 2021-09-21


六十年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



6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由弱变强的光辉历程与改革开放的铿销足音,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关键技术研究、测绘技术体系建立、高端测绘地理信息装备研发、政府地理信息服务和测绘应急保障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自强不息攻破核心技术服务


祖国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是我国近代测绘科技大发展的年代。


1959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简称“测科院")的前身-一原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研究测绘学基本理论、高新技术、新方法,并研制先进仪器设备,解决国家建设和测绘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测绘生产服务,为地球科学研究服务。”朝着这样的目标,揣着一颗建设祖国的心,测科院人开始了自强不息、艰苦卓绝的奋斗。


1961年,当时的测绘研究所承担了青藏高原测图任务,由于引进的苏联航空摄影技术在雪山和高山深谷阴影地带获取的影像无法用于测图,从其斯科大学学成归来的夔中羽为解决青藏高原航空摄影难题,自行提出技术设计,由北京地质仪器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地物摄谱仪。这也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遥感仪器。


人员少、技术差,现实难题摆在眼前。但是,这并没有阻挡测科院自主创新的脚步。建立我国大地控制基准,完成青藏高原测图,设计制造测绘生产作业亟需的仪器设备,取得天文大地网平差、解析辐射三角测量方法等科研成果,为新中国测绘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精密航空测量仪器完全依赖进口,许多外商漫天要价。


面对这样的落后面貌,1962年从武汉测绘学院毕业分配到研究所的刘先林考虑的是: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研制出高质量的航空测量仪器?从此,他立志要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


“要为中国争这口气!”这是当时许多青年科研人的心声。他们深知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面对当时的测绘生产需求,测科院研制出了数控测图仪、正射投影仪等,填补了国内航测仪器的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此类仪器的国家。


1988年春节,刘先林的同事们都回家过年了。他为了把JX-3的主机由单板机提升为系统机,拉着儿子帮忙,在实验室连续奋战了几夜,焊了几百个焊点,爷俩儿累到最后直不起腰来。就在这一年,国内首创的航拍测图仪——JX-3解析测图仪研制成功了。它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国内急需,也迫使国外同类产品大幅降价。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99年,测科院成功研制出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不仅实现批量出口发达国家,也在我国测绘行业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最终,该成果获得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60年来,从大平板、三脚架到航空摄影测量飞机、无人机俯瞰大地;从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到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再到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测绘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飞跃。这背后,离不开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和决心。他们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绘上了最闪亮的底色。


矢志创新支撑国家重大工程战略


建院60年,测科院始终面向国家需求,致力于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政府宏观决策管理和行业发展提供测绘科技保障和服务。


西部开发,测绘先行。2006年,为填补我国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科院组织全国精干测绘力量在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开展大规模测量,填补这一地区的国土测绘空白。


驰骋雪域高原、跨越巍峨群山、蹬过冰河沼泽、穿越大漠沙 在海拔44000米以上的三江源和可可西里地区,在山地、丘陵、沙漠、沼泽等十分复杂地形,测绘队员经历着缺氧、冻伤等生死考验。凭着“国家需要的,再难也要干出来”的这股劲儿,历时5年,测科院攻克了大范围稀少控制点遥感影像精确定位、西部复杂环境地形数据自动提取等11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地形困难区域的外业控制测量、大范围卫星影像高精度立体测图等4大难题,首次建立了地形困难区域测图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陆地国土1:5万地形图的全覆盖,成果获2014年“世界地理空间信息杰出工程奖”、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测料院成为应急救援中的“尖兵"。地震当天下午,测科院利用基于三维场景的应急地理信息整合平台,更新加载了四川灾区1:5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震后仅一周,由测科院制作的300余幅航空影像图、卫星影像图等被送至各部门,为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支撑;救灾过程中,测科院自主研发的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SAR测图系统、无人机遥感系统等,实现了应急数据的获取、快速处理、灾情解译和信息发布等全流程的应急测绘保障机制。


多年来,测科院致力于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其自主研发的服务型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新图”,推动全国数字城市建设;先后研发五代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地学之窗”,实现了政务地理信息集成应用与分析服务;在地理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方面,攻克了地理要素遥感解译分析、地理大数据综合分析、深度挖掘等核心技术,建立了面向地理国情监测的指标与分析体系。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技术保障、全国土地遥感动态监测、海岛礁测绘到数字城市建设、2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应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60年来,测科院完成了500余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撑保障,向社会广泛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有力促进了测绘科技进步。


与时俱进谋划创新时代发展篇章


新时代,以建立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为目标,测科院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测科院开发的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结束了我国遥感图像处理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面向现代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发展前沿,开发的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遥感影像智能解译工作站、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一体化测图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等测绘装备,有力推动了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8年,该院测绘工作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大局。面向“两统一"职责,测科院重点围绕海岸带、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公路两侧绿化占地情况、全国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地表覆盖现状等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与分析,为自然资源部开展专题研究、调研以及掌握处理生态保护热点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信息。面向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测料院围绕全球统一基准模型、无控制点国产卫星影像快速处理等进行集中技术攻关,为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全链路业务化作业支持。


据了解,测科院今年将面向以“一核两深三系”为核心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加快测绘地理信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加快陆海统一的三维动态测绘基准、天空地海一体化立体监测、遥感影像数据智能化解译、地质灾害动态监测预警、卫星遥感定量调查与评价等关键技术预研与突破;加快测绘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与应用工程,以测绘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为基础,构建满足自然资源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装备、服务平台和监管体系,并持续深化对外合作。


回望过去这段奋斗历程,它亦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测绘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矢志创新的奋斗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恢宏画卷,离不开测绘技术的保驾护航;测绘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测绘事业的跨越发展,也必将成为新中国伟大征程的生动注脚。


来源:中国自然盗源报 2019年09月20日第394期

作者:李卓聪

-----END-----


社群交流 / 原创投稿 / 商务合作

来源:中国测绘学会

推荐阅读

 献礼华诞 |测绘风云70年展(1949-1978)

【技术】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物立面测量中的整个技术流程

【收藏】激光雷达常见类型,你知道几种呢?

【行业】浙江经验谈:全方位打造立体地理信息资源体系


推荐关注


 


觉得不错请点赞!转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