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手工测绘、数字建档......他们在海外修文物

测绘之家 2022-04-26


视频来源:央视《开讲啦》

“可能我到退休的时候,我自己认为我还是一个新兵。”在文物修复这一行已经干了35年的许言笑着说,在他眼中,几千年历史沉淀下的各式文物首先需要的就是尊重和敬畏。


希瓦古城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最喜欢的是院里收录的一批古建筑模型。在许言看来,这批模型就是研究文物的资料,为文物修复提供了最直观的参考标准。
“你首先知道传统工艺做完了做成什么样叫好。”对于主要从事修复不可移动文物的许言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类的建筑在维修保护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维修尺度都是不同的,“四原”原则——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更是贯穿许言文物维修保护始终。
2014年5月,许言带领团队前往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古城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这句中亚的古谚道出了希瓦古城曾经的绝美,而许言和团队面前的希瓦古城展现得更多的则是古城岁月流逝后的沧桑。以古城中的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为例,这座建筑建于18世纪40年代,200多年来只在1983年做过一些局部修缮,墙体裂缝越来越大,最大的裂口宽达30厘米,东南角墙体持续倾斜下沉,下沉深度达50厘米。
希瓦古城风光(图片来源:商务部官网)

“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让文物通过我们的工作‘益寿延年’。”在许言看来,文物保护的一个大宗旨就是保存它原有的历史信息,“四原”原则的目的正是让文物建筑在“健康”的同时,历史信息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在希瓦古城的修复过程中,石材、砖和木料是主要材料,为了最大程度贴合建筑原貌,石材从另一处遗产地布哈拉寻得,砖从玛拉伊新采购一部分,从拆迁的老房子和老清真寺中收购了另一部分,而木料则是在甄别原有构件材质后采购来的新木料。

仅有原材料还不够,还要用原工艺还原原形制。许言团队在当地招募了一批懂传统建筑工艺的工匠,结合他们所熟悉的工艺做法开展文物修复工作,中方工作组更是贡献出了嘉峪关城楼的修复方法。在修复过程中,团队根据穹顶和墙面裂缝的宽度,及两块砖之间灰缝的变形程度,一点点儿、一处处重新砌砖抹缝,把裂缝弥补起来。这部分工作用了整整4个月。

2019年,在中乌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地基加固、本体维修的工作圆满完成。在许言看来,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更是个文化互相交流、双向传播的过程。

吴哥古迹
在历时更长,规模也更大的吴哥古迹遗址修复中,许言和他带领的中国团队的努力更为“四原”原则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1992年,吴哥古迹作为濒危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3年,柬埔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中国明确表示参加。1998年,由中国文物研究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中国政府援助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来到柬埔寨开展首个项目——修复建于11世纪的周萨神庙。
“修复前,周萨神庙可以说只是建筑遗址,一片断壁残垣,是吴哥古迹中损坏最严重的寺庙之一。”许言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周萨神庙围墙内占地面积达到1650平方米,总共有9个单体建筑,而在许言他们第一次抵达周萨神庙时,周萨神庙只有西门还是完好的,其他的8个单体建筑基本上都坍塌了。经过勘察,这8个单体建筑的基本构件都还存在,而且相对完好,具备修复的条件。
而摆在许言和团队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的测绘技术条件有限,对于周萨神庙这类损毁严重的文物,只能大量依靠手工测绘和现场拼对。

图源:央视网(周萨神庙北塔门修复前)

“周萨神庙散落了4000多块儿石头,把它拼对,归回到原位。就好像拼图一样。”许言回忆当时的场景,“所以这个拼起来是一个挺麻烦的事儿。”
经过7年的现场施工,周萨神庙终于从废墟中重新矗立,中国工作队的主要工作人员也因此获得了柬埔寨王国政府颁发的骑士勋章。

图源:央视网(图左为周萨神庙中央圣殿修复前,图右为修复后)

周萨神庙项目完工后,中国专家迎来了更大挑战——修复茶胶寺。这座国寺规格的庙山建筑不仅占地面积更大,而且结构上有多处险情,光散落的石块儿就达数万,而茶胶寺更是一座未完工建筑,据记载,当年因雷击引发山火,茶胶寺修建到一半就被废弃了。
许言认为,茶胶寺最值得保留的正是它的建造方式。因此,在茶胶寺修复的过程中,中国团队总体所采取的就是可逆的排险加固方式,多处采用了钢结构支撑,在确保茶胶寺没有险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把其未完工时的特点和当时的建造方式保存下来。而每一个钢框都是单独设计、单独切割、现场制作的,并在与石构件的接触面加上橡胶,避免对文物造成伤害。
在修复茶胶寺过程中吸取了修复周萨神庙的经验。许言及其团队在茶胶寺修复过程中对每块石头都做了电子档案,标明其位置、形状、三维数据等,在电脑中做出3D模拟图,为它们寻找正确的位置。

历时8年,中国团队排除了茶胶寺结构上的险情,把上万块儿散落的石构件重新归置,在必要部分补配了新的石材,终于让这座国寺焕发新活力。
2019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又承接了吴哥古迹修复的三期工程——王宫遗址的修复。对于已经从事吴哥古迹修复20多年的许言来说,他的兴奋一如当年,随之而来的则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全球世界遗产有1121处,文化遗产只有869处,如果将这869处里的某一部分交给你修,更重要的是压力和责任。”

-----END-----


社群交流 / 原创投稿 / 商务

(请添加下方小家微信:mysurvey)

来源:央视网 转自:GIS圈

推荐阅读

  测绘人正在做的 | 针对农村宅基地改革,国务院给各省布置了重磅任务!

【资讯】自然资源部关于29家单位申报甲级测绘资质审查意见的公示

  抖一抖 | 干测绘之后……

【行业】点赞!航天科工成功获取国内首幅1:2000比例尺雷达测绘数据




推荐关注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测绘之家”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测绘之家”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