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微移植遇上CAR-T,全新的肿瘤大杀器是否会就此诞生?

2016-06-18 王尧 火石创造

导语

6月17日,2016(第七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开幕,解放军307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艾辉胜教授发表了其团队原创的白血病“微移植”技术最新成果。这项创新技术将给细胞治疗带来怎样的突破,又将如何颠覆我们的认知?一起来看!


火石创造:firestone-link

洞悉全球医健创新创业实践


白血病是源自骨髓的一种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目前,国内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但是化疗的治愈比例不到40%,而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治愈率可提升到70%左右,但也面临着供体难以匹配、并发症发生率高、移植相关病死率高等困境。


传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分为两种:清髓移植非清髓移植。最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清髓移植(大移植),即对病人的淋巴系统和骨髓系统进行全清除,再将干细胞植入体内。


这种方法需在移植前对病人进行接近致死剂量的放、化疗,最大限度地灭杀肿瘤细胞,但病人体内正常的造血功能与免疫功能也将同时遭受毁灭性打击,且即使移植成功后,成活率仅为五成左右。


而非清髓移植(小移植)强调的是淋巴系统全清除而骨髓系统部分清除,术前只需做轻度化疗和免疫治疗,大大保护了患者正常的组织和器官,达到高效减毒的目的,但是仍然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所以,是否能有一种新的移植手段,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治疗剂量的强度和毒副反应呢?




2002年起,解放军三〇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艾辉胜教授与他的团队就开始进行原创性地白血病“微移植”技术研究。“微移植”治疗完全不用做清除,只是通过引入健康的细胞杀掉受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清除掉受损的白血病细胞,使移植细胞存活,可以说是引入健康细胞杀死坏细胞。


经过近10年的研究,“微移植”终于取得成功,2011年底,艾辉胜教授在世界顶级血液学杂志《BLOOD》发表的论文,意味着“微移植”开始被世界知晓并接受。




除毒副作用小、疗程短等特点外,“微移植”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无需骨髓配型,供者不需要和患者配型完全相合,甚至配型不相合的亲戚朋友也可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极大地扩充了供者来源,彻底颠覆了传统白血病患者苦等配型的认知。另外,由于治疗环节少、服药剂量小,患者住院治疗3周左右就可以出院,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




目前,在艾辉胜教授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中国原创的“微移植”技术在病种和地域两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地域方面,目前已经建立了覆盖中、美、澳、加拿大等国四十余家科研机构的多中心协作研究机制(英国和法国正在确认中)。同时,全球范围内也有多个临床实验完成注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验效果。


部分实验列表:
1.  美国布朗大学微移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 NCT01685

2.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微移植治疗EAML, NCT02189824

3.  美国圣朱儿童医院微移植治疗EAML , NCT02171117

4.  美国麻省总院微移植治疗难治复发AML, NCT02255162 




其次,在病种领域,微流控也在尝试不断扩张自己的战场。

在与杜克大学合作的“中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科研实验中,微流控在不同年龄组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平均约80%的缓解率,而三年存活率更达到了44.7%。这个数据非常惊人。


在中青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实验中,根据对 101例受试者的长期观察随访,证实6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4.4%和89.5%,这一成果比传统干细胞移植的生存率、治愈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此外,在前列腺癌、肾癌、胃癌的临床实验中,微流控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实验效果。




近几年,随着免疫细胞疗法的不断发展,艾辉胜教授的团队又开始深度将“微移植”与“细胞治疗”相结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肿瘤治疗解决方案。目前,这一研究也已经历了三轮技术迭代:


  1. 细胞增效研究(一代产品)

  2. 增强特异性杀伤的新型CTL研究 (二代产品)

  3. 微移植技术联合异基因CAR-T细胞 (三代产品)


艾教授形像的把CAR-T比喻成高威力的“倚天剑”,有非常强的肿瘤杀伤效果,如果再结合上微流控这一免疫重置功能超强的“武当内功”内外结合,相信在肿瘤治疗方案上会有更多的可能。目前,联合异基因CAR-T已经成功完成三例临床科研实验。


除了在科研领域不断深度创新,艾辉胜教授还非常重视微移植技术的产品转化。目前在他的带领下,解放军三O七医院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大的,拥有4000余份完整HLA配型结果的G-PBSC实体库。这不仅对微移植技术的产品转化有重要的意义,在未来通用CAR-T的产品研发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火视观点


  • 细胞治疗领域不断诞生新的技术,对已有技术进行完整和补充,甚至原来被认为无效的技术,在新技术的结合下,又会取得全新的突破;现在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技术在未来几年又被彻底颠覆。

  • 究竟哪一种技术能最终经过临床实践,获得患者和监管部门的认可,成为标准化、产品化的治疗方案,仍未可知。比如CAR-T、双特异性抗体在未来究竟将鹿死谁手?

  • 此外,与目前火热的NGS一样,细胞免疫治疗如何由技术向产品转化,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创业者和监管部门共同探索,也需要学术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推动。

微信号:火石创造
长按右侧二维码,联系火石君

内容推荐:点击文字获取详情

“液体活检”深度报告大公开,给你所有的精华!

165页深度报告火热出炉,还原“细胞治疗”真相!

基因测序深度报告重磅来袭

六大知名投资机构心中最具前景的基因领域中国创业公司名单首次曝光!

316页单抗药物深度研究报告全面来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