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主席被双开,组织部长受处分……给“揩公油”者再敲敲警钟
小伙伴们,周末好
日前,省纪委通报了10起公车私用问题,
事情虽“小”,反响却很大。
近期,还有一些“揩公油”的党员干部也上了通报单——
1
多人“揩公油”滑倒
01
违规发福利刘部长被追责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醴陵市委组织部以节假日及各类工作日加班补助、内部绩效奖励金等名义向单位职工及借调跟班人员等违规发放津补贴、补贴、奖金。醴陵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华章作为主要负责人,对该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负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此外,醴陵市委组织部还存在未认真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未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等问题。刘华章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应负领导责任。2018年6月,株洲市纪委研究并报市委同意,给予刘华章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建议市委调整其岗位。
02
张经理公款国内游被撤职
2017年10月,永州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原经理张巧军一行6人以到成都考察名义,到峨眉山、都江堰等景区旅游,用公款报销相关费用2.3万余元。张巧军还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张巧军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并被撤销零陵区政协委员资格。
03
李校长公款欢送“前任”受处分
2016年9月13日,岳阳经开区金凤桥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大江在岳阳经开区某餐厅设晚宴欢送前任校长董志刚,并安排了高档菜品,共开支1234元。事后,该校报账员孙良武伪造了两张《公务接待登记表》,以公务接待的名义将此次用餐费用分解报销。李大江还存在其他违纪行为。2018年4月,李大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02
给“揩公油”者再敲警钟
又是一年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走亲访友……小伙伴们又开启了“休闲模式”。但是,党员干部如果头脑不清醒,想借“过节”揩点“公家的油”,过节就怕会变成“过劫”了。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能滥用。一段时期以来,有的党员干部没把占公家便宜当回事,甚至觉得能揩到公家的油才叫有面子,活出了当官的“味道”。有的假公济私游山玩水,有的损公肥私奢靡享乐,有的公私不分请客送礼,有的化公为私报销家用……在他们看来是稀松平常、见怪不怪的“潜规则”。甚至还有个别人认为,只要不把公款直接往自己兜里装,“揩点油”大不了哪里去。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公家的油揩多了,久而久之,在这些党员干部心中,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最终难免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如衡阳县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彭应龙,大到家具、电器,小到孙女的奶粉、纸尿裤,甚至一双袜子都让公家埋单,任职期间,违规公款报销个人费用114万余元。最终,这位 “揩油”主席被“双开”。
坚决不揩“公家的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周恩来总理接待完外宾顺道去理了个发,理发后他提醒司机:“去饭店理发是私事,车费从工资中一并扣除,绝不能占公家一分钱便宜。”这些举动看起来有点过于计较,但背后折射的是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追踪落马的“老虎”“苍蝇”们的堕落轨迹可以发现,从人民公仆堕落为阶下之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私”字上被打开了缺口。他们有的将公权“私用”,大搞以权谋私,疯狂进行权钱交易;有的视单位如自家钱柜,拿公款做人情,将公物作为自己“疏通关系”的本钱。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揩公家油”的行为,说到底就是公私不分,把单位当“自留地”,把纪律当“稻草人”。公私分明才能步稳身正,心存敬畏才能越行越远。只有始终保持对纪律和规矩的敬畏之心,坚持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才能不在公与私前“选错边”,以至于跌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处理好公私关系既是政治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操守。
每逢过节发通报。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利剑高悬快查严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通报曝光犹如炙热的太阳,扒开“四风”的外衣在阳光下晒晒,可以使“四风”变种无处遁形;通报曝光又像一把高悬的利剑,对一切“揩油”之手,剑起手断。强化通报曝光,可以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给“揩公油”者再敲敲警钟!
读三湘风纪微信,沐正风肃纪新风。
如果你觉得不错,请点赞、转发。
咱们下周见!
更多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