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籍名将谭冠三:开启“二次长征”,辞世前向党提出的唯一请求是……

三湘风纪 2021-10-14

04

“我愿将这把老骨头埋在西藏”

谭冠三的故事 


谭冠三,190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谭冠三的戎马生涯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他为西藏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谭冠三先后任西藏军区政委,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二书记、监委书记、西藏政协主席,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长,成都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12月6日逝世,终年78岁。


1950年初,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给国内的邓小平、刘伯承等发去了一份附有四个“A”的紧急电文。这份重要文件归纳起来四个字:进军西藏!对于部队选用,毛泽东特意嘱托: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既要打军事仗,更要打政治仗!西藏虽人口不多,但国际影响力大。“军政主官都不能含糊,必须优中选优!”经过反复思量,以张国华为军长、谭冠三任政委的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八军,进入邓小平、刘伯承的视野。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一看到报来的方案,大笔一挥:“同意!”

开启“二次长征”,决心同藏族同胞在一起

接到进军命令,谭冠三以及所在部队,都曾有过犹豫。那时全国刚解放,谭冠三和妻子李光明曾计划把家安在四川,将孩子接到身边,一起团聚感受下家的温暖。十八军官兵经过了长期的枪林弹雨,听说又要进藏,思想也一时没转过弯来。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谭冠三立马给妻子做思想工作:“现在全军几万干部战士都在看着我们,一举一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不能在川南安家,更不能经营什么‘安乐窝’。进军西藏等于第二次长征,那我们俩就参加第二次长征吧!”

作为革命伴侣,李光明很理解,谭冠三作为政治委员、军党委书记,一旦他犹豫动摇了,就会影响军心。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李光明决心跟谭冠三一起出发。

“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最高统帅的声音在谭冠三耳畔回荡。战争中,谭冠三的头部受过严重损伤,体内依旧存有日军弹片,进藏能挺得住吗?对于这些,谭冠三并未过多考虑。

集结号很快吹响。在军党委扩大会议、干部大会上,谭冠三掷地有声:“我谭冠三决心到西藏去,把老婆也带走,决心同藏族同胞一起,贡献自己的一生,我愿将这把老骨头埋在西藏。”

听闻谭冠三的表态,广大指战员精神振奋,决心书、请战书像雪片一样呈送到军部,全军上下全力以赴地投入进藏准备中去。

除了头上没飞机后面没追兵,“进藏”不比长征易

1951年8月28日,18军以及西藏工委机关入藏干部,雄赳赳气昂昂从昌都出发向拉萨挺进。

此前整整一年,这支部队翻越四川二郎山、跨过金沙江,并经过甘孜整训、昌都战役。

所谓“打有准备之战”,经过整训和战斗,部队无论是在军事训练还是军事斗争,都力争运筹帷幄。不过,困难仍比想象大:

一是高寒缺氧。沿途要翻越19座终年积雪的大雪山,平均海拔在4000米,有时一座山要爬两天。经过的丹达山雪山,海拔6300米,低含氧量带来极大考验;

二是粮食不足,燃料奇缺。高原沸点是80度至90度,缺少燃料,做饭只能烧到70度,大家只能吃夹生饭;

三是辎重拖累。行军不是旅游,官兵们扛着武器装备,稍微走快一点,就会两眼一黑,头痛欲裂……

渡过怒江,便是无人区,越往西走,海拔越高。从昌都到拉萨约1150公里,部队行军56天,爬山过坎,算下来每天行军才20多公里。

后来谭冠三回忆:“头上没有飞机,后面没有追兵,除此之外,进藏比长征还艰难。”很多战士感慨地说:“幸好有甘孜整训,谭政委组织了一场场高原化训练,才能‘吃’得下,救了命。”

一人进藏需八人协助,一两粮食值一两银子

西藏的九月,早已寒风萧瑟。行军到夜晚,为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谭冠三同大家一样不进寺庙,不住民房,宁肯露宿在冰冻雪地上。

谭冠三的高原反应也特别明显,他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好,即使超量服用安眠药,每晚也只能似睡非睡地休息两三个小时。

1951年10月26日,部队终于进驻拉萨。新华社拉萨电文记下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拉萨各界人民两万人盛大集会,热烈欢迎张、谭两将军及全体指战员。 

进驻只是个开始,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按照事后统计,一人进藏需要八人配套搞运输,特别是粮食供给异常困难,部队从西南雇牦牛、从西北用骆驼运粮到拉萨,一年只能往返一次,运费加消耗,一两粮食比一两银子还贵。很多时候,官兵只好靠豌豆、胡豆、青稞麦粒充饥。

即便如此,还有人“落井下石”。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背弃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趁机封锁粮食、哄抬物价,扬言“要把解放军饿跑”。

办法总比困难多。艰难时刻,谭冠三遵照党中央、毛泽东“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和邓小平“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等指示,支持创办了西藏军区八一农场。

谭冠三经常到农场参加劳动,和干部战士一道,将陈年垃圾、粪便运到农场。他说:“这些都是好东西,烧成灰就是最好的肥料。”谭冠三和藏汉农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拉萨修了一条长十多公里的水渠,把水引到农场。

经过艰苦努力,军区八一农场和机关部队的庄稼蔬菜,获得了丰收,大大鼓舞了部队长期建设边疆的勇气和信心。

1953年秋收时节,谭冠三特意邀请了西藏的爱国上层人士和妇联、青年联谊会的男女老少,到农场参观。这不仅大大鼓舞了藏族人民建设家园的信心,更让西藏上层人士朋友和广大群众真正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是各族人民的子弟兵。他们亲切称解放军是“菩萨兵”。

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交通问题又迫在眉睫。一人进藏靠八人协助是不长久之计,谭冠三率领部队,以“叫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克服人间罕见的困难和艰难,于1954年11月修通了长达2000余公里的康藏公路,把西藏和祖国内地紧紧连在了一起,藏族人民热情称颂它是“吉祥的彩虹”“幸福的金桥”。此后,康藏公路的起点移至成都,改称川藏公路。

辞世前向党提出唯一请求:“把我骨灰埋在西藏!”

1956年9月,几个沉重的大箱子,由谭冠三从北京提回西藏。这次赴京,谭冠三是参加党的八大。

看到返程的行李很沉,妻子李光明满心欢喜,这肯定是带了好多礼物和生活用品。打开一看,却满是菜籽果种——他没有买任何礼物给家人,而是一心惦记农场和果地。这下,连谭冠三身边工作人员都不免嘀咕几句,为李光明“打抱不平”。

李光明倒很坦然地说:“冠三就是这样的人,他要把荒山野岭变成一座花果山、一个大花园。这比我重要得多!”

进藏后,谭冠三就深深爱上了这片雪域高原,他和战友立下“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誓言。

从1951年至1959年的8年时间,谭冠三只利用到北京开会,回过两次内地。夫妇两人连续在西藏工作长达12年,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关爱全靠家书传递,直到1952年8月7日,已经与父母5年未见的儿子谭戎生,才收到父亲寄来的第一封家信。

从1952年到1964年,谭冠三夫妇给谭戎生写了约50封家书,有的信件是百忙中抓住一点空暇,写在一张便笺上或是笔记本撕下的一页纸上。

在常人眼中,谭冠三这样的家境,应是生活相对富足。不过一件小事,却能窥见到家庭生活实情:

“戎生:请人给你带了几块肥皂,收到节约着用……”这是1960年谭冠三给孩子写在一张便笺上的家书。谭戎生回忆,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每月收到父母寄来生活费时,拿出5分钱买包辣椒面拌煮白菜萝卜,再花一两角钱买点芝麻酱蘸馒头,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1985年12月6日,在祖国边疆立下赫赫功勋的谭冠三辞世。临终之前,他向党提出了唯一请求:“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1986年7月29日,谭戎生护送父亲的骨灰来到拉萨。8月1日,根据他的遗愿,西藏自治区党政军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在谭冠三曾经奋战过的八一农场苹果园,隆重举行了谭冠三骨灰安放仪式。

此刻的苹果园,每逢春天都是满园飘香,金秋硕果累累。谭冠三实现了他进藏之初向党和人民立下的铮铮誓言。(龙源 黎鹏)

编辑:尹骁

校对:方可  

更多精彩 为您推荐

从名门少爷到千古英烈,这个衡阳伢子毅然与家庭决裂……

谢士炎:拿枪对准同事,逼着对方给党送上了一份“厚礼”……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