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启示:汪小菲发飙之谜
汪小菲又发飙了。
这回是因为离婚后拒付家用和电费,在台资产被申请冻结,他连续发微博,公开撕逼,大吐苦水,心有不甘,想念孩子,连前妻和韩国光头合欢的床垫都要索回。
这热度赶上了世界杯,这一家人,占用公众的关注度,比美国兜售隐私的卡戴珊家族还生猛。
两口子那点事,反复炒,非常烦。我是心疼他们孩子,长大以后如何面对父母这段狗血,也理解网友的吃瓜,天龙八部,有情皆孽,无人不苦。
现在又不是水泊梁山时代,红刀子进白刀子出,法治社会,能不能把家务事放到家门之内解决?放到法庭之内解决?家庭和性领域是纯粹的私域,不宜以人民战争的方式消灭前配偶啊!
李靓蕾、王力宏开了个恶劣的先例,从此都学会小作文,人民战争,先声夺人,避开司法,网络审判,制造舆情,抹黑搞臭。
双方都是公众人物,以往的人设都是高大上,体面人,解决问题,有法律,有协议,有警察,有法院,是非曲直由专门机制来评判,在网络上曝光无异于变相游街示众。
好合好散,根本没必要撕。双方已经合法分手,关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用承担,都签过协议,白纸黑字。别管谁吃亏,既然签约,有承诺,就得忠实履行协议,谁违约,谁担责,不服找法院。
汪小菲跳出来叫屈,说了半天还是违约,反悔了,不想执行协议继续给钱。那你当初签协议干嘛呢?协议公不公平,是谈判时双方的情理法综合地位决定的,经过利害权衡,逐条斟酌,利益分配的结果一般是过错方筹码少,话语权弱。
你可以选择不签,签了就得认账,没人逼你当冤大头。你承诺房子和床垫归女方,承诺支付家用和电费,难道不知道未来会有新男主入住吗?难道前妻离婚后还要为你守活寡,保证你买的床垫冰清玉洁?
作为投资者,很好奇为什么汪小菲突然发难,不惜以小作文的方式推翻协议?
他被下降头了吗?究其原因,并非家庭琐事,而是社会大气候、行业小气候决定的。
人憋久了,心理多少都会出点问题,情绪失控的阈值变低,需要一个出口发泄。尤其对于一个餐饮从业者,这三年实在太惨了!
特别是汪小菲,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富二代”、“正黄旗”、“北京孩子”,从兰会所到麻六记,流年不利,非战之罪,一次次证明自己的无能,内心之愤懑,有谁知?
当年离婚的时候,麻六记还在蒸蒸日上,日进斗金,钱多好说话,汪公子无论对前妻还是对小三,都非常慷慨,打造高端人设。
然而打造高端人设,是需要成本的。时至今日,财务上看,餐饮业奄奄一息,现金流可想而知,他可能真不想再打肿脸充胖子,为他人作嫁衣裳,给前妻的高端生活埋单。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吊注销餐企业88万家,倒闭的餐饮企业数量创了十年的新高。中国餐饮业的龙头海底捞,这是股价走势,从最高点85元,最低跌到10元。投资餐饮业的股民,不是腰斩,是脚踝斩。
而且,高端人设,也不需要了。汪小菲母子,一直力图提升餐饮档次,寻求品牌溢价,从俏江南,到兰会所,到现在的麻六记。甚至娶大S,也不无利用海峡明星人气加持之意。中高端餐饮,定位一定要高大上,强调隐私和品味,注重私密性,一点儿小事闹得鸡飞狗跳,让屌丝大众津津乐道,人设和品牌就彻底砸喽。
现在的环境,明显中高端餐饮的路线是做不下去了,只能转型中低端,或许还能杀出一条活路。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客户的定位变了,品牌文化也没必要再“装逼”,粗俗一点,热闹一点,大众参与,话题炒作。这是汪小菲间歇性发作的一个“小计算”。
当年小菲妈妈的俏江南,一开始走的也是高端路线,贵得要命,奢侈消费,现在变成路边摊的档次啦。
目前的大趋势,是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受到冲击,预期悲观,消费降级。这个看看最新公布的社零数据,消费寒冬,一目了然,一声叹息。
所谓刺激消费是伪命题,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老百姓有购买力才能消费。要想提升消费,必须提升居民收入。人们的收入减少后,会想方设法控制开支,社会消费降低,消费降低后,大多数企业效益变差,人们的收入会进一步减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当人们丧失了消费欲望,最终一切资产都会贬值。
有人统计,历史上我国发生过七次大的裁员潮:
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国企职工下岗潮;
第二次是08年金融危机裁员潮;
第三次是12年电子和金融行业裁员潮;
第四次是16年的O2O裁员潮;
第五次是19年的互联网裁员潮;
第六次是21年的教培及房地产裁员潮;
第七次是今年,不多说了,各行各业都很难,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今年“双十一”,成交额比去年减少4000多亿,10月份居民存款也在减少,这表明,普通老百姓是真没钱了,这三年,对居民家庭的资本积累消耗非常之大。未来的投资思路,不是消费升级,而是消费降级。
1)真正的高端奢侈品牌,例如茅台、爱马仕、LV等等,受影响倒不大,因为任何时候金字塔尖都有富人,这些奢侈品的定位本来就是服务一小撮富人。富豪家庭资产缩水,从100亿减到50亿,即便腰斩,也丝毫不影响有钱人的消费水准,他们不会为此改喝二锅头。
2)对那些“伪高端”,本来走的是中低端路线,高性价比,物美价廉,后来眼热,也想分一杯羹,各种包装,品牌溢价,收智商税,一旦遭遇消费降级浪潮,纷纷就被打回原形了。例如前几年爆发的“新国潮”,某些大咖宣扬的“新中产”“新消费”,本质上都是消费升级的产物,在降级周期能走多远呢?
3)消费降级也会提供新的时代红利。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收入降低的日本人开始抠钱过日子,优衣库成了消费首选,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柳井正撞上风口成为日本首富。同期的MUJI,复制了同样的路径,通过销售无品牌商品,简化包装,为客户创造极致的性价比。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深陷滞胀泥潭,但在“失去的十年”中诞生出Costco这种屌炸天的企业。
一根弹簧,暂时压可以反弹,长期压就会变形。我认为,三年抗疫,欲望低迷,未来迎来的可能不是报复性消费,而是生活习惯的重塑,“宅男宅女”、“不婚不育”、“断舍离”、“极简主义”,中国社会越来越日本化。
现在连汪小菲都在放下身段,转型降级,比Low,中国哪些公司能受益于消费降级浪潮呢?
我觉得拼多多无疑是最屌丝化的;阿里也可以,在天猫、淘宝之外创设了淘特的低端平台;小米以前走的是性价比路线,是电子消费品的优衣库,可惜后来忍不住诱惑也转型升级,但高端化转型并不成功,苹果三星是天花板,VIOP荣耀对手阻击,消费者不买账,小米忘记了初心,股价从此就再没有起色。
当然,在任何投资之前,都要留够生活消费的钱。花钱是为经济做贡献,有钱须享受,亏光徒伤悲。
感谢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私人书斋,期待财富与心灵的共同成长。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也可搜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