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泥塑巡礼:大吴泥塑

2017-07-16 乐艺会艺术 乐艺会

大吴泥塑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南宋,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制作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作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主,形象生动逼真。


潮州民间有两名俗语叫“银湖小姐,大吴翁仔”(“翁”谈“安”),不仅形容银湖的小姐美貌俊俏,更赞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土翁仔”,巧夺天工,美妙绝伦。


南宋末年,曾随父亲在江苏无锡经商并学会了惠山泥塑艺术的福建漳浦人吴静山,南迁入潮至此定居,以制作泥塑玩具为生,从此此艺代代相传,至明朝中期初步繁荣。清朝乾隆至清末最为鼎盛,1000余人口的大吴村就有泥塑艺人400多人,几乎是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


大吴泥塑产品最多的是戏剧人物造型,有一出戏几个人物的,有剧中的一两个主角的。整台戏的称“大斧批”,一两个人物的分“文身”和“武景”,即文人或武将中的老中青男女,都包括生旦净末丑。这些产品,一是供人家厅堂或神像前陈设,称为“翁仔屏”;一是供社团元宵游灯之用,称为“花灯”。它们的身高一般在7市寸至12市寸之间,“花灯”则比此高大得多。


其次是俗称“土翁仔”的玩具型泥塑,有各式各样被称为“喜童”的儿童人物和各种动物造型。其中的鸟兽类还被做成洞箫式吹得响的,俗叫“土唏胡”。


再次是木偶头像。清朝末年,自古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的皮影戏(潮人称“纸影戏”),其泥塑头像(俗称“翁仔头”),全部都是“大吴产”。


泥塑产业的兴旺,使大吴村泥塑作坊林立,并涌现一批很出名的“字号”,如利合、财合、福合、祥合、财记、喜记、荣记、金记、胜记、秀记等40多家。台湾吉特利美术馆至今仍珍藏着这些字号的300余件泥塑代表作。





王茂生进酒:广东大吴泥塑吴光让作品(全国泥塑精品展)




搜楼:广东大吴泥塑吴光让作品




海瑞打严嵩:广东大吴泥塑吴光让作品



孺子良讨亲:广东大吴泥塑吴光让作品






中国泥人博物馆藏大吴泥塑作品




大吴泥塑:《人生礼俗〉(广东省博物馆)



图片资料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文字编辑自百度百科资料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杭间:从《手艺的思想》到“民艺馆”

龙光鹏:水书民俗钱币与水族节日

1508:从清代补子和绣片探索织绣工艺

芥子:在谁的路上/谁在歌唱: 记西藏古代珠佩的贸易之路

史延春:传承与创作是我的艺术宿命

啥叫寄儿子:江南民俗与苏州民俗博物馆

谨以此文纪念复兴致远收藏论坛:《纺机的复生》

惊艳!惊艳!惊艳:平遥纱阁戏人

毛古斯舞:湘西土家族远古舞蹈的活化石

老黑:《生命元气—— 赵明勋正在制造》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