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高考,依然是穷人上升的最好通道!
点击标题阅读:
1、监控居然拍到了!堕胎婴灵跟随妈妈离去,请再爱一次那曾被伤害的小生命!
2、轰动娱乐圈!10大女星“饭局价”曝光,她的初夜竟值天价!!
7、狗日的苏联!
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讨论高考和教育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1、一个道理告诉你:高考还有什么用?
长期以来,很多中国家长和网友都崇尚西方的“素质教育”,排斥中国的“应试教育”,然后总是借着机会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然而我们对西方教育的真的那么了解吗?
前段时间,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受到很大关注,纪录片中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与中国教育的刻板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方的教育环境确实很宽松,学生不需要每天完成那么多作业,对他们来说,读书更像是一个成长和社交的过程,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在一起交流/分享,一起参加各种实践和活动。
这种教育更像一种基础性供给,你们都来一起学习,学校是自由/包容的。
但是要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的世界一切都是看钱来的,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是完全两个世界的人,到了学校也是。
只有那些父母在同一个层面的孩子可以在一起学习/成长/分享。
到了最后呢,富人的孩子走向了抱团,若干年之后依然是富人,而穷人的孩子以后依然是扎堆的穷人。
而中国的教育是只认“考试分数”的,无论你家穷还是富,分数相同的孩子是同一个阶层的,排位/选举等等都以分数为参考标准。
因此,这成了很多底层家庭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也可以很优秀,只要你敢于吃苦受累。
现在我们不是提倡教育改革吗?于是很多家长和网友开始叫嚷要素质教育,但是我们不能冒然就跟西方学。水木然来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盲目去学习素质教育的可怕了。
我有一个同学是做中学老师的,我曾经有一次看到他拿了一张表格,上面除了有每个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之外,还记录着这些家长的身份和职位,比如某某公司总经理/总监,当然也有普通职务之类的。
大家不觉的这样的教育变味了吗?一旦学生与学生的不同不再以分数为主要区分的时候,那么学生的背景因素就会凸显,那么学生受到的教育就和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关,这是多么可怕又卑劣的事?
虽然应试教育很残酷,但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水木然认为,一旦一味模仿西方的素质教育,那么穷人的孩子更没有希望!而且落后地区的学校学生更无法和城市地区的学生一起竞争,这只能让让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如果真像有些人所说的,取消考试分数这个参考标准,改成各种素质课,那我们的家长就会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弄积分,走后门、找关系、搬人脉等等,各种手段一定会层出不穷。
而目前,中国至少还有一种手段,把各种背景的孩子放在一条起跑线上,这就是高考。而很多孩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拼命苦读,这恰恰就是为什么中国落后地区的孩子更愿意去读书一样,比如安徽的超级中学——毛坦厂中学,被誉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这家学校位于落后地区、当地人口密集、农村人口大,孩子们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这恰恰也说明了,中国广大的底层人们,依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一旦落实西方所谓的现代教育,那么这群孩子基本上就被边缘化了。
因此,其实西方社会的阶层的固化,远远大于中国的。英国还有一个纪录片叫《56UP》,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几十年过去了,贫穷家庭的孩子长大依然是穷人,富有家庭的孩子长大基本都成了富人,这部纪录片每每播出都会在欧美收获极高的收视率,因为它是欧美最真实的反映。
中国的教育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西方的教育则不具备这种功能。
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患上了身份焦虑症,有人不断渲染“阶层固化”,再加上经济的萧条,让很多人对未来充满了绝望,甚至认为读书是无用的。
但是至少,我身边有很多人就是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读书未必会让我们大富大贵,但是起码可以让我们在社会立足,可以让我们明心见性,可以更好的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以前在中国做企业还不需要文化就可以,而今后没有文化再去做企业就是妄想了。
水木然认为,中国的教育固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填鸭式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何形成创新而不人云亦云?中国式考试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勤奋程度,还不能检验出一个人的悟性和创新能力。
但是,中国教育依然有很多值得保留的地方,比如我们在基础教育过程中,高压式的灌输使学生默默接受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即使当时消化不了,但是却沉淀在她们心中,将来都会潜移默化的就会形成一种逻辑思维能力。
恰恰是这些基本知识,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了。学到的是知识,悟到的是智慧。正是有了众多知识做积累,才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升华成了智慧!
2、两张图告诉你:读书还有什么用?
经常有人说:读书已经没有用了。真是这样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水木然点评:只有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看透这个世界的真相。
为什么有人胸怀大志、光明坦荡,而有的人斤斤计较、整日哀叹,其实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的见识有关。
再来看第二张图:
这个图告诉我们,只有足够思想的人,才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激怒,更不会随便对别人愤怒。
所以:读书,真的不是为了博取名利,而是可以让我们更加幸福。
想想古代人吧,十年寒窗苦读,才换来满腹经纶。为什么现在人那么浮躁?因为我们不再热爱读书,天天抱着朋友圈刷个不停,分秒不停的吸收那些碎片化、轻易被加工的知识,我们怎么能不浮躁?
与其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如说是一个欲望爆炸的时代,我们真的太浮躁了。最重要的是,大部分都成了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辈,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尤其是年轻人,整天吃喝玩乐,看似潇洒无比,却感觉不到这个动荡世界的危机感。来看一段龙应台写给孩子的话:
你知道吗?从我的21岁到你的21岁,人类的自杀率升高了60%。今天的青年人对于未来,潇洒得起来吗?法国年轻人在街头呼喊抗议的镜头让全世界都震惊了:这不是上世纪60年代的青年,为浪漫的抽象的革命理想上街呐喊—戴着花环、抱着吉他唱歌,这是21世纪的青年为了自己的现实生计在烦恼,在挣扎。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觉得你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
我可以现在告诉你:我真的不在乎你是否有成就。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与别人比名利?
最好的答案是:在我们内心无处寄托的情况之下。
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寄托,要么你经历过很多很多的事,要么你读过很多很多的书。水木然认为,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虽然无法像上一代那么淡定,因为经历是无法安装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的很多很多的书,让自己变的淡定而优雅。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划算的上就是读书,因为那都是前人智慧的积累,很多东西经历的几百年才成为真理,变成白纸黑字流传下来,而我们只需要几天时间就消化成自己的知识,见识,变成智慧储存起来,何乐而不为?
阅读,才是这个世界上收益最高的买卖!很多有成就的人,也都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吸纳了前人的大智慧。
这就是高考和读书的真正意义!
阅读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最好方式!
来源:水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