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的中东研究: 1949~2010年

孙德刚 中东观察员 2021-03-17

文章来源:《西亚非洲》 2011 年第 4 期

中国的中东研究始于明末清初中国学者对 《古兰经》和圣训等伊斯兰经典著作的译介。在当时 “学通四教”( 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 、通过 “以儒译经” 的形式研究中东伊斯兰文化的学者中,较著名的有王岱舆 ( 1584 1670 ) 和刘智 ( 1655 1745 ) 。王岱舆将伊斯兰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宋明理学相结合,阐明了伊斯兰教的本体论、宇宙论和认识论,为建立中国伊斯兰教和教义学的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理论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现实,表现出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互补,开创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之先河; 刘智的 《天方至圣实录》更被后人推崇为“中国人编著的第一部先知穆罕默德传略”。① 此后,伍遵契 ( 1598 1698 ) 、马德新 ( 1794 1874 ) 、王静斋 ( 1879 1949 ) 、庞士谦 ( 1902 1958 ) 、马坚 ( 1906 1978 ) 等人也都是中国研究伊斯兰教的主要代表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中东研究经历了起步 ( 1949 1978 ) 、发展 ( 1979 1999 ) 和繁荣( 2000 2010 ) 3 个阶段。1956 年万隆会议后,以色列、伊朗和土耳其被认为是美国的盟友,阿拉伯国家是中国的朋友。尽管后者是中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依托力量,但受国内泛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影响,中国的中东研究长期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的政治斗争,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伊斯兰教研究和中东研究常被视为“宗教迷信”而遭到批判,中国的中东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阿拉伯语的推广方面,马坚、刘麟瑞、马金鹏、王世清等成为中国阿语学科建设的奠基人。②1956 年中国与埃及建交后,新中国开始培养一大批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的人才,他们陆续走上外交、经贸、文化、新闻和教育等岗位,《古兰经》、《一千零一夜》及一些诗歌、短篇小说陆续被翻译成中文。③冷战结束后是中国中东研究逐步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多学科、多领域和多语种的分布格局。④



新中国的中东研究源于中国对中东国家开展外交的现实需要,中国对中东的研究开始从中东国家语言学习到国际问题学习。1963 年冬季,周恩来总理在出访亚、非、欧国家之前,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如何加强研究外国工作问题,会后给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该报告认为,研究外国问题的工作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为此,报告提出了今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并新建一批独立的研究机构等建议,与会者最终给中央写了一份《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该报告很快获得毛泽东主席批准。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和周恩来的报告,新中国成立了中央“国际研究指导小组”⑤,直接促成 1961 1964 年国内第一批专门研究中东非洲机构的诞生,其中包括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 初创时名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亚非研究所)

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 初创时名为伊斯兰研究所) 、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等单位。①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中东研究机构有限,主要服务于中国外交的现实需要,而不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国的中东研究因多次受到国内政治运动的冲击而一度停滞不前,特别是 1966 1976 “文革”期间,中国的中东研究同其他国际问题研究一样,出现了严重倒退。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客观上要求中国加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因而中国对中东国家国情、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再次受到重视,研究机构也日趋学术化和多元化。


首先,新时期中国中东研究机构日益多元化,研究单位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中央媒体、高校、军队以及中国驻中东国家的各个使领馆。②目前,中国的中东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西安、金华、昆明、武汉、南京等地,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和中东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东欧中西亚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③、武汉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等。④


其次,除上述研究机构外,一些承担中东语言如阿拉伯语、波斯语、希伯来语和土耳其语的教学机构,也是中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周总理在 1956 1 14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强调,“必须扩大外国语的教学,并且扩大外国语书籍的翻译”,这是在建国初期“全面学习苏联”、大规模发展俄语教育后出现的一个转折点,使西方语言 ( 尤其是英语) 以及日语、阿拉伯语等外语教学立即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这些教学机构成为当前中国中东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⑤


目前,从事阿拉伯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高等院校已发展到 20 多家。⑥ 这些教师在中东研究中,往往侧重于考察中东的语言、文学、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对中东热点问题、中东政治和中东经济问题关注不多,尤其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理论涉猎较少。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的著作有《阿拉伯语修辞学》、《阿拉伯语语言学》、《阿拉伯语词汇学》、《阿拉伯语篇章语言学》、《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文化》、《阿拉伯通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有 《现代伊斯兰思潮》、《伊斯兰文化史纲》;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著作有 《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语发展史》、《阿拉伯语语体学》、《阿拉伯简史》、《灿烂的阿拔斯文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出版的著作有 《马哈福兹小说语言风格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著作有 《汉语阿拉伯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等。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中东研究成果十分有限。正如 1963 12 30 日,毛泽东在一份关于加强对外国问题研究的报告中坦言,“世界三大宗教 ( 耶稣教、回教、佛教) 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现代佛学》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文章的水平也很低。其他刊物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已是凤毛麟角,谈耶稣教回教的没有见过。”①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中国的中东研究始终处于起步状态,标志性成果较少,而且整个国际问题研究也停滞不前。此阶段中国出版的著作有: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7 年出版的 《苏伊士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问题》 ( 方德昭等著) 1963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 《埃及近现代简史》 ( 纳忠著) 等。内部出版的著作,如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2 年出版的 《非洲手册 ( 概况部分) ( 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手册编辑委员会编)1964 1965 年出版的 《非洲列国志》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突尼斯、苏丹等卷。此外,西亚非洲研究所在 20 世纪 60 年代还编辑发行了 《亚非译丛》、《亚非资料》、《西亚非洲参考资料》等内部刊物。从 1972 年起,国内 14 家出版社联合翻译出版了一套国别史,含亚非国家 99 ; 1974 年起,国内又有 17 家出版社联合翻译出版了一套国别地理丛书,含亚非国家 26 种。②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的中东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国内用中文发表的中东问题著作超过了 1 200 种,其标志性著作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十类:


1. 中东国家国别研究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 《列国志》 项目,内容包括国土与人民、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外交等几部分,每本书资料较为翔实、准确、新鲜,具有知识性与可读性。其中涉及中东的国家有《阿联酋》、《伊朗》、《埃及》、《阿尔及利亚》、《索马里 吉布提》、《约旦》、《利比亚》、《黎巴嫩》、《伊拉克》、《苏丹》和 《巴林》等。此外,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国别研究的标志性出版物是彭树智教授主编的系列丛书《中东国家通史》,即 《阿富汗卷》、 《沙特阿拉伯卷》、 《以色列卷》、《巴勒斯坦卷》、《伊朗卷》、《土耳其卷》、 《伊拉克卷》、 《叙利亚和黎巴嫩卷》、 《埃及卷》、 《也门卷》、《约旦卷》、《塞浦路斯卷》、《海湾五国卷》等。另外,杨灏城主编的 《埃及近代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杨兆钧的 《土耳其现代史》(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也是国别研究的代表。④


2. 中东国家概况 此类研究成果主要是一些普及性读物,有助于中国社会各层次中东问题爱好者更好地了解中东问题,其包括万光、陈佩明的 《变动中的埃及——来自金字塔下的报告》 (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年版) 、陈万里的 《阿拉伯概况》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年版) 、彭树智主编的 《中东国家和中东问题》(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肖宪主编的 1945 年以来的中东》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郭依峰著述的 《阿拉伯国家概况》(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年版) 等。⑤


3. 中东政治研究 此类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中东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中东和平进程,包括李红杰著 《国家利益与中国的中东政策》 (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年版) 、仵胜奇著 《布什政府中东公共外交》 (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年版) 、刘竞、安维华主编的 《现代海湾国家政治体制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 、王京烈主编的 《当代中东政治思潮》 (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年版) 、王彤主编的 《当代中东政治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王林聪著 《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 、徐向群、宫少朋主编的 《中东和谈史: 1913 1995 年》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蒋忠良等著 《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 ( 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年版) 、殷罡主编的 《阿以冲突: 问题与出路》(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年版) 、陈德成著 《中东政治现代化: 理论与历史经验的探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王联著 《中东政治与社会》(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等。⑥


4. 中东安全研究 关于此议题,赵国忠主编的 《海湾战争后的中东格局》 ( 中国 社会科 社,1995 年版) 、王京烈主编的 《动荡中东多视角分析》 (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年版) 、刘靖华著 《海湾风云纪实: 石油危机与美伊冲突》(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年版) 、殷罡、秦海波主编的 《萨达姆·侯赛因: 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 解力夫编著 《海湾战争实录》 (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年版) 、汪波著 《美国中东战略下的伊拉克战争与重建》 ( 时事出版社,2007 年版) 、刘中民教授著《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 时事出版社,2010 年版) 等较有代表性。①


5. 中东极端主义 此领域的研究 主要 中东 恐怖 主义、民 主义 极端 主义 势力,如朱威烈著 《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 ( 时事出版社,2010 年版) 、涂龙德与周华著 《伊斯兰激进组织》( 时事出版社,2010 年版) 、王逸舟主编的 《恐怖主义溯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 、张金平著 《中东恐怖主义的历史演进》(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陈敏华著 《冷战后中东极端组织行动研究——社会学视角》( 时事出版社,2008 年版) 等具有代表性。


6. 中东国际关系史 刘竞主编的 《苏联中东关系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版) 、张士智、赵慧杰著 《美国中东关系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版) ②、赵伟明著 《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 时事出版社,2006 年版) 、李凡著 《战后日本对中东政策研究》(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汪波著 《欧盟的中东政策》 ( 时事出版社,2010 年版) 、王三义著 《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研究》 (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年版) 等,从历史角度论述了大国对中东政策演变的进程; 哈全安著 《中东史: 610 2000 (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左文华、肖宪主编的 《当代中东国际关系》 (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年版) 、刘月琴著 《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 则侧重考察中东国家间关系; 郭应德著《阿拉伯中古史简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郭应德著 《阿拉伯史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 、彭树智主编的 《阿拉伯国家简史》 (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纳忠著 《阿拉伯通史》( 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等侧重于介绍阿拉伯古代史。④


7. 中东经济研究 目前,中东经济研究在中东研究中处于薄弱环节,其中冯璐璐著 《中东经济现代化的现实与理论探讨: 全球化的视角》 ( 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赵伟明著 《以色列经济》 ( 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张俊彦主编的 《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变化中的中东经济: 现状与前景》(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张保国主编的 《走向中东——新疆对西亚诸国开放战略研究》 ( 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杨光主编的 《中东市场指南》 (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年版) 等较有代表性。⑤


8. 中东能源研究 中东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 吴磊所著《中国石油安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唐昀著 《大搏杀: 世纪石油之争》 (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年版) 、查道炯著 《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年版) 、钱学文等著 《中东、里海油气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时事出版社,2007 年版) 等。


9. 中东伊斯兰研究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中东研究主要集中于伊斯兰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丰富起来,包括金宜久主编的 《伊斯兰教概论》 ( 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伊斯兰教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刘中民著 《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 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 年版) 、马丽蓉著 《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 时事出版社,2007 年版) 、陈万里编著 《伊斯兰简史》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 、吴云贵著《真主的法度——伊斯兰教法》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 《伊斯兰教义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版)

肖宪著 《传统的回归: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 、张秉民主编 《近代伊斯兰思潮》 (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张铭著 《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秦惠彬主编 《伊斯兰文明》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东方晓著 《伊斯兰与冷战后的世界》 ( 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 、吴冰冰著 《现代什叶派伊斯兰主义的兴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等。①


10.中东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国的中东社会与文化研究成果相对丰富,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朱威烈教授主编的系列丛书“当代中东的社会与文化”,现已出版 10 卷。此外,纳忠等著 《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文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孙承熙著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 ( 昆仑出版社,2001 年版) 、马利章著 《走进也门——阿拉伯文化研究》 ( 民族出版社,2003 年版) 、朱维之著 《希伯来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年版) 、蔡伟良著 《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潘光、余建华、王健撰写的 《犹太民族复兴之路》 (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7 年版) 、徐新著 《犹太文化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等较有代表性。②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的中东研究可谓成绩斐然,不仅表现在公开出版的上述十大类、1 200 多种著作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研究课题质量的提高和中东研究出版物的增加方面。


1. 中国中东研究者已经或正在完成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这些课题不仅有益于提高中国中东研究的总体学术水平,而且为新时期中国开展全方位中东外交奠定了基础。如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中东研究项目最终成果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是集上百位著名学者之力、历时 6 年才编写而成的巨著。③ 近年来,中国的中东研究者获得的省部级和国家级纵向课题数量不断增加,这些课题中有的涉及中东安全,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孙德刚的国家社科课题“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有的涉及宗教问题,如宁夏大学金忠杰的国家社科课题 “《古兰经》注释研究”,有的涉及中东政治问题,如国家社科基金 “七五”重点研究项目 “伊朗通史研究”( 申培良主持) 、“新时期中国伊朗关系研究” ( 杨兴礼主持) 、“当代中东局势发展及我国战略对策研究” ( 彭树智主持) 等。近年来,在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中东研究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如 2006 年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申报成功的 “中东国家现代化模式研究”、2008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申报成功的 “中东伊斯兰地区与国际体系转型研究” 等。在国家级以及省部级课题中,中东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和战略性。2010 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涉及中东的立项课题包括 “中国—伊朗关系史”( 姚继德主持) 、“阿富汗问题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 ( 朱永彪主持) 、“当代中东国家边界与领土争端研究” ( 谢立忱主持) “美国与伊斯兰政治关系研究” ( 丁隆主持) 、“哈马斯的社会基础与影响研究”( 陈天社主持) 以及“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研究”( 韩志斌主持)等。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为例,近年来该所在研的主要省部级课题有 “中东核扩散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研究”、“中东国家清真寺社会功能研究”、“中国的中东能源战略和能源外交研究”、“二战后中东伊斯兰国家发展道路案例研究”、“中国的伊斯兰学术活动对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的贡献研究”、“当代中东国际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研究”、 “中东库尔德问题研究”、 “中国在中东 ( 西亚北非) 地区的国家利益研究”、“中国在中东的热点外交”等。这些课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丰富中国的中东研究、拓展中国对中东全方位外交奠定了学理基础。


2. 除上述课题外,新中国的中东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还表现在中东学界拥有了自己的学术期刊,其学术性不断提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主办的《西亚非洲》、上海外国语大学的 《阿拉伯世界研究》、西北大学的《中东研究》、新疆社会科学院的 《新疆社会科学》以及《西北民族研究》、《回族研究》、《中国穆斯林》等。此外,上外中东所与美国亚洲文化学院合作,还在美国出版了英文季刊《中东与伊斯兰研究》[Journal of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 in Asia) ]等,30 年来中国学者共发表与中东研究相关的论文超过了 11 000 余篇。① 这些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全国各研究机构还培养了数百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今后势必成为中国中东研究的新生力量。在中国期刊网上,如果以“中东”为题名关键词进行查找,截至 2010 7 13 日共查找到 127 篇硕士和博士论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中东研究学界还建立了各种学术团体,如中国中东学会、亚洲中东学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②等。


1. 中国中东学会 目前,中国中东学会共有 200 多名会员,现任会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研究员。该学会的成立可上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78 年年底,一些研究中东问题的学者聚首云南大学,宣布成立中国中东学会; 1982 7 15 19 日,中国中东学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了成立大会和学术讨论会,出席成立大会的代表有 100 多人,代表全国 42 个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外事部门的中东问题专家、学者。④2007 8 11 日,中国中东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东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由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中东学会前会长杨福昌主持。来自外交部、中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等全国 60 多个会员单位的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就中东形势、学会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⑤2008 12 22 24 日,中国中东学会 2008 年年会暨“中国中东研究 30 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与会代表来自中东学会数十个理事单位,与会代表共 63 人。杨光会长认为中国中东研究取得的发展成果表现为: 科研队伍壮大、科研成果丰硕、学术交流频繁、智库角色日益明显。⑥ 2009 12 26 日,由中国中东学会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中东学会 2009 年年会暨 “中东问题多视角研究”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举行。50 多位与会代表分别来自中东学会十多个理事单位。与会者除包括传统国际关系研究人员之外,还增加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向的研究人员,突出了中东问题的多视角研究。⑦

 2010 9 5 6 日,由中国中东学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中东学会 2010 年年会暨 “中东城市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山西临汾举行。国内 20 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共 50 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中东城市化、现代化、地区热点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讨。①


2. 亚洲中东学会 除加强国内中东研究学术机构的交流外,中国中东研究者还积极构建亚洲中东研究学术共同体。1995 10 月,中、日、韩三国的中东学会联合组建了亚洲中东学会,并于当年在韩国首尔举行第一届会议。2002 8 1 3 日,亚洲中东学会联合会第四届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中东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办。来自亚洲中东学会联合会成员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 40 余名正式代表出席会议,英国牛津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的 2 名中东问题专家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 “中东与东亚:政治变革、经济改革和能源安全”。②2006 5 月,亚洲中东学会年会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召开。2010 9 25 26 日,亚洲中东学会联合会第 8 次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与中国中东学会联合举办,主题是中东安全与东亚的作用。③


3.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该基金会是全国性社团法人机构,1999 5 月在北京成立。其成员由中国资深外交官、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及企业家组成。业务主管单位为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东研究中心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


此外,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以召开全国研讨会的形式,也吸引了不少中国中东研究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随着冷战后中东在中国大周边外交尤其是经济外交和能源外交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与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沙特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阿合作论坛”分别于 2000 年和 2004 年成立。2010 6 23 日, “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正式挂牌成立。今后中阿友好协会、全国阿拉伯语学会、全国阿拉伯文学学会等学术团体在中东研究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相比之下,中国波斯语学会、中国土耳其语学会和中国希伯来语学会至今尚未建立。


中国中东研究目前还依托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建立了各种网站。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网站都以高校、研究机构为主体,介绍各自取得的学术成就。2010 年中国大陆出现了首家中国中东研究网,该网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承办,介绍国内主要中东研究机构、知名学者、最新研究动态、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使原本相对孤立的全国数十家中东教学与研究机构有了相互联动的平台。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中国的中东研究已经初具规模,硕果累累,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繁荣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相差甚远。


1. 中国的中东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这里的落后状态主要源于两个参照物。一是与国外的中东研究尤其是美国、欧洲的中东研究相比,中国的中东研究仍然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美国的中东研究机构不仅起步早、研究队伍实力强,而且掌握着中东问题研究的话语权,几乎所有涉及中东研究的热门话题都是这些研究机构以及他们所掌控的期刊所左右的。④二是与国内的美国研究、日本研究、欧洲研究、亚太研究、俄罗斯研究、甚至是中亚研究相比,中东研究还只是“小兄弟”。⑤ 中国的美国、欧洲、亚太、俄罗斯研究等起步较早,研究队伍庞大,研究机构数量繁多,研究水平日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还掌握了众多学术资源,如《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CSSCI) 政治学核心期刊中, 《美国研究》、 《欧洲研究》、《日本学刊》等均居于前列,《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观察》、《国际论坛》、《外交评论》等重量级核心期刊也主要刊载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周边国家的研究文章,涉及中东的文章比例非常小。

2010 年以来中国中东研究期刊中没有一个入选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与上述研究区域相比,中国的中东研究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如在 2010 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中,国际问题研究类的选题涉及美国、日本、亚太、俄罗斯、南亚、中亚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但是涉及中东选题的一项也没有,足见中国中东研究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的地位相对较低。①


2. 中国的中东研究仍然处于一定的条块分割状态。目前,研究中东问题的主要有三大领域,政治学领域、文学与文化领域、历史学领域。第一类主要研究中东国家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问题,其研究方法是政治学实证方法; 第二类主要研究伊斯兰文化、犹太文化为主要内容; 第三类主要关注中东国家的历史。这三类学者研究兴趣差异甚大,甚至分属政治学 ( 国际问题研究) 、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中东研究属于典型的复杂性科学 (Complexity Science) ②,涉及上述各领域,且各学科之间的藩篱尚未打破。只有将上述各学科整合到一起,才能像中国的敦煌学和西夏学一样,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学 ( Chinese Middle East Studies) 研究体系,而目前中国中东学界离这一目标仍然有很远的距离。


3. 中国中东研究存在一定的内在不平衡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东研究的学科发展差异较大,中东历史、宗教等方面研究比较成熟,政治问题研究比较热门,而经济和社会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有待加强。今后对中东国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4. 中国中东研究的创新水平有待提高。中国的中东研究同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即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的过程——从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到现在倡导的构建中国中东研究学派。目前国内中东研究成果在使用新材料、提出新观点方面创新较多,但在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原创性的成果数量还比较少。有些中东研究者难以摆脱目前中国学界急功近利的负面环境的影响,往往只关注热点问题与现状问题研究,忽视了更加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与理论性问题。


5. 中国中东研究尚未占据国际话语权。一国的话语权从一个层面折射出该国在某学科领域的国际地位。无论从扩大学术影响,还是从加强对外宣传方面来看,中东研究“走出去”还有很大潜力。中国的中东研究尚未形成与美国乔治敦大学或英国牛津大学并驾齐驱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此外,中国学者撰写的论文和著作主要以中文为主,能在国际重要刊物 ( Middle East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of Middle East Studies ) 发表的论文数量仍相当有限,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


6. 中东研究的综合性人才和拔尖人才不多。经过 60 年的辛勤培育,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西学东渐”,中国的中东研究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同时掌握英语和中东当地语言、具备独立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学者比例还不大。③中国中东研究的困惑是,懂得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民族学和宗教学理论的人往往因不能灵活掌握中东对象国语言而难以深入研究中东问题,他们的研究过于依赖于西方尤其是英文文献,缺乏基于中东地区田野调查而得出的研究结论,难以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而懂得中东对象国语言的教师往往又缺乏基本的学术训练,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结语:未来中国加强中东研究的若干思考


今后十年,中国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深化中东研究,而建立中国特色的中东学? 这不仅是摆在教育部和中国领导决策层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摆在中东研究和教学人员、外事部门、国防部门、商务部门和媒体面前的重要任务。

1. 中国政府和决策部门应正确看待中东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中国中东研究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伊斯兰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体系之一,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文明的核心地区,也是大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对中东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冷战结束以来,中东始终是中国运筹与西方大国关系的支点与缓冲地带。每当中国与西方关系出现对峙时,中东伊斯兰地区常成为双方缓和矛盾、开展合作的动因,如 1989 年政治风波后,西方纷纷宣布对华经济制裁,但因随后爆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海湾危机,美国为赢得中国在联合国的支持而放弃对华经济制裁;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中美出现了“撞机事件”,正当中美剑拔弩张时,九一一事件爆发,中美之间再次出现了战略合作期。纵观历史,中东地区常常成为牵扯西方大国精力的重要地区,客观上延缓了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中东问题很可能继续成为今后撬动中国对其他大国外交的战略支点,加强对中东问题的全面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在政策上确保中国的中东研究处于世界前列刻不容缓。


2. 将中东研究中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中东研究是一门 “交叉科学”,它要求研究人员不仅要具备政治学、经济学和军事学研究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才能,还需具备语言、历史、民族、宗教等人文学科的扎实基础。②缺乏人文学科的支撑,中国的中东社会科学研究始终难以走出困境。例如,目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大体分为美国学派、欧洲学派、俄罗斯学派和中国学派等,但很少有人关注拥有 57个成员国的伊斯兰地区。《古兰经》和圣训中有无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独到阐述? 先知穆罕默德既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外交家,他的国际关系思想是什么? 中东地区有无伊斯兰国际关系理论学派?其基本逻辑和理论假设是什么? 与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学派有何异同点? 这些问题今后有待作进一步的探讨,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政治学、经济学、民族学、宗教学和人类学学者必须联合攻关。


3. 将理论研究与中东地区案例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学 经济 时,往往都难以摆脱民族中心主义的“偏好”,在案例选择上主要局限于美国、欧洲或者亚太地区。中东地区民族、宗教、领土和资源争端问题突出,矛盾容易激化,国际无政府状态明显,与美国的“金字塔式”霸权结构、欧洲 “合众国”权力结构和东亚“松散型” 权力结构相比,中东地区的未来发展更加具有不确定性,这为检验许多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沃尔特 ( Stephen M. Walt) 《联盟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联盟形成理论假设——威胁平衡论,并以中东国际关系为案例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


4. 将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结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中东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策研究,以伊朗核问题、中东和平进程、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和中东恐怖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往往忽视了基础性研究。正如苏长和教授所言: “重大社会科学创新有两个动力: 一是社会需求; 另外一个来自兴趣,学者要能自得其乐,不受干扰地以平和的心态从容地执着于研究。如果学术研究完全服务于社会有用之需求,满足于政策之功效,则学术研究会浮躁易变,贪近舍远,成为无本之木。”③一个全球性大国一定是个具有全球性知识储备的大国。21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要求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而且要求中国成为知识储备大国,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中东学术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