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达资本应文禄 :创投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即将过去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打造GP核心竞争力的新思考。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2024年12月10-1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走进西部金融中心重庆。作为股权投资行业晴雨表,本次大会将以“万象耕新”为主题,回顾行业风云,重塑格局策略,探索价值发现,持续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注入力量。
今天会上,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发表了《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适应变化可持续》主题演讲,分享了关于新形势下如何打造GP核心竞争力的新思考。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各位新老朋友们,大家好。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创投行业盘点的时刻,也是新老朋友相聚的时刻。交流产生价值,我想这也是清科连续20多年举办大会的初心。
在座各位都长期在投资实践一线,对于2024年,我相信很多人对于行业都有着类似的感受,那就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创投行业的特殊作用和战略位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创投行业募投退各环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行业进入下降周期,募资、投资和退出规模连续三年下滑。募资方面,民间资本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家出资的意愿越来越弱,国资占主导但出资规模也在下降,“耐心资本”进场的呼吁不断,但离实际落地还有一些距离;投资方面,投资渠道狭窄,赛道拥挤,一二级市场存在估值倒挂现象,市场信心不足,前三季度普遍不敢出手或者谨慎出手,四季度稍微回暖;管理方面,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主的国资成为LP市场出资主体,“既要、又要、还要”的压力层层传导至GP,GP又进一步将压力传导至企业;退出方面,退出渠道单一,在IPO节奏放缓的形势下,“退出堰塞湖”现象凸出,募投管退正向循环受阻。
与此同时,前几年扎堆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面临各种到期审计的压力。我们观察到,这几年,各地政府在新设引导基金时,普遍关心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家既想把事情做好,又担心未来面临审计“回头看”的压力。
作为一家市场化创投机构,今年正好是毅达资本成立的第十年。顺便说一组毅达十年运营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毅达资本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达1049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000家,累计助推202家创新创业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这十年来,我们在沿江沿海的重点城市都有团队布局,我们管理了中央、省、市、区县等大大小小数十只有政府引导基金等国资LP出资的基金,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基金审计,在如何运营好政府引导基金方面,可以说,毅达资本已经探索出一些可行的成功经验。今天,我也想借清科的舞台和大家分享,在国资占据LP出资主体的当下,GP又该如何适应新环境,打造核心竞争力?一些思考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学会说“两种语言”。很多年前就有投资人评价毅达资本可能是市场上会说“两种语言”的创投机构。哪两种语言?一种是市场上的语言,一种是体制内的语言。市场上的语言考验的是GP的市场化能力、专业化能力;体制内的语言则更进一步要求听得懂政府的诉求,看得懂政府需要你做什么,并有能力帮助政府达成诉求。当下,只有真正地做到“懂投资、懂产业、懂政府”,才能在满足各类型LP的诉求过程中寻找到平衡,最终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局面。
第二,要学会用“基金视角”做投资。什么是基金视角?通俗的来讲就是能够理解LP的诉求,并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管理运营基金。国内不少投资机构的通行做法是基金专职人员负责基金募集和管理,投资人员负责项目投资,募投分离“两张皮”,在遇到诉求不一致时,经常需要内部协调来达成共识。毅达资本早年前就开始在内部要求,所有一线合伙人、投资总监都要从基金设立初期开始提前介入,直到基金结束,参与基金的全过程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投资人员未来在投资过程中会更倾向于从基金全局的角度思考,会更全面地考虑如何对项目做好配置、如何实现退出、如何更好地满足LP的诉求。从过去单一项目的管理,到基金视角的转型对于投资团队募投管退全流程能力的培养、与LP沟通效率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帮助。要用基金的视角去做投资,配置才会更加轻松。
第三,要构建与LP的“新型战略”关系。什么是“新型战略”关系?我们认为,未来与政府引导基金等国资LP的合作,将不仅仅局限于基金业务层面的合作,而是围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产业规划、政策制定、产业协同、人才培养、人员交流、行业研究分享等方面展开的全方位合作。
第四,要做好基金的“三性管理”。在创投行业要生存下去、发展下去,真正的目标是什么?简单来讲就三性。第一性是安全性,第二性是收益性,第三性是流动性。如何做好“三性管理”?DPI大于1是基金安全性的底牌。政府需要财政循环,特别是这几年地方财政受土地财政调整影响,政府引导基金更需要高效地用好每一分钱,基金只要不赚钱,这张试卷就不及格,说什么都没用,永远都要对投资怀有敬畏之心,用好每一分钱;同时要关注安全性基础上的流动性和收益性。要制定合理的退出策略,不要总想着赚最后一个铜板,山顶上的风景很美,但是也有可能会跌得很惨。
第五,要做行业里的“好孩子”。“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专业、规范和引领。专业指的是募得来、投得进、管得住、退得出、业绩好;规范指的是规范运作,不踩红线,不闯红灯;引领代表的是实力和文化的领先,能够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永远是政府引导基金运作的方向,长期看,越是坚持做“好孩子”的品牌机构,越有望赢得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LP的青睐。
在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大家普遍面临政府LP“既要、又要、还要、还更要”的诸多诉求,其实反过来想,每一次沟通、每一次审计、每一次考核其实都是对GP能力的反向鞭策,是帮助机构不断改进和提升的机会。适应变化可持续,才是机构永恒的生存之道。2024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也即将到来。在这里,我也想分享下个人对2025年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第一,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初衷未变,优质亏损科技企业的上市不会成为制度性障碍。这两年,由于IPO政策的变化,我们看到部分亏损企业,尤其是半导体、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导致很多机构在投资时开始变得畏手畏脚。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支持的决心不会动摇,对于那些真正重视研发投入、有技术壁垒、一级市场一直坚定陪伴支持的核心科技企业,资本市场一定会给予公正的评价,优质亏损科技企业的上市不会成为制度性障碍;对于创投机构而言,沿着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供应链强链补链这条主线去开展布局,大方向不会错,尤其是对于一些“卡脖子”关键节点的企业、解决深层次进口替代的企业,一定要敢于去重点布局,这考验机构的长远眼光,当然过程中也一定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坚决避免伪科技。
第二,从“胜者为王”到“剩者为王”,行业出清过程中头部品牌机构作用愈加凸显。这两年,创投行业已经进入洗牌出清时代,一大批机构就此掉队、失联,头部效应愈趋显著,行业逐步从“胜者为王”过渡到“剩者为王”。我们观察到,地方政府对于头部创投机构的争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在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后,对政府通过土地、税收、财政奖补等进行招商进行了严格限制,将极大地推动政策招商向基金招商转变。这些年,头部机构通过创投基金链接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作用非常明显,目前各个地方都在招募城市合伙人,尤其是GDP排名靠前的城市,通过基金的方式吸引头部机构落户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国资主导时代,真正有实力的头部品牌机构的市场化能力、招商落地能力、存量资源整合能力、产业协同能力是优势所在,也将是机遇所在。
第三,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IPO和并购重组将成为双主流退出渠道。未来,一年新发行一两百家IPO可能会成为新常态,IPO在中短期内将成为稀缺资源。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GDP增速的放缓,中国经济也将逐步进入存量经济主导的时代,企业通过并购退出的需求将持续提升,特别是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央企省企等一大批优势企业和有实力的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并购整合的意愿越来越强,在证监会政策鼓励加持下,并购整合正在变成新动力、新趋势。
第四,从“一战成名”到“百花齐放”,科技群星是成就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石。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新模式、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确实有少数机构在互联网投资时代抓住一两家明星获得了超高收益,一战成名。但现在我们进入了科技引领的大工业体系时代,很多产业天花板很高,可以容纳众多优秀的企业,完全能够做到“百花齐放”。作为机构,要摒弃过去那种指望个别项目的成功覆盖基金整体收益的投资惯性,既要敢于投资顶天立地的产业龙头,他们是压舱石般的存在,更要敢于投早、投小、投新、投硬,铺天盖地的中小科技企业才是构成整片森林的基础,是成就现代工业体系的闪耀群星。
第五,从“市场低点”到“信心恢复”,创投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可能即将过去。从产业面来看,现在一些产业处于低位调整、向上抬头的阶段,比如消费类电子、电池行业、半导体行业,都有明显回暖的趋势;从信心面来看,9月以来,叠加A股市场以及政策层面的利好影响,一级市场投资情绪也接连升温,各种耐心资本在陆续进场,出手的频次明显加快;从经济周期来看,整个市场从2021年高点回调至今,康波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在缩短,复苏的迹象已经来临,再指望一级市场资产端的价格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继续降温可能不太可能。对于创投行业来说,2025年将是加大投资布局的历史窗口期,一旦犹豫,很有可能错失良机。
最后,我想就当下形势,分享几点感悟:
一、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依然是值得长期布局的主赛道。毅达资本2018年在业内率先提出投资科技不是Nice to have ,而是Have to have,正是因为毫不犹豫转型科技投资,我们得以收获了长期的价值。
二、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顺势而为,调整策略,适应变化方能可持续!乐观者永远寻觅机会!不要一味追求IPO最后的精彩,在投早、投小过程中要学会顺势而为,早上车、早下车、寻求并购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退出策略。
三、眼前的黑不是黑,不要被短期的压力迷住了双眼,乐观者永远在寻觅机会。越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越要坚守初心,立足长远,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四、“好孩子”形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都是优秀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正如今年清科的主题,万象耕新,不管明天下雨还是晴天,今天你都要去耕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科技投资,任重道远!未来,希望大家都能够坚守初心,积极承担创投行业驱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领航实业发展的光荣使命,勇敢作为,在科技强国的浪潮中,携手绘就更加壮丽的画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