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夜生活节的摊位算不算地摊?

城管先生 城市设计 2023-02-06

几则地摊点位的列表开始迅速流传。官方辟谣,一篇《地摊经济不适合XX》的文章引发争论。一线城市是否适合地摊经济,一线城市的地摊经济是什么样子?在有官媒对地摊经济明确拒绝的同时,上海发布了由"上海特色商业街区联盟”主办的首届夜上海潮流集市节。官方发布了超过五十个遍布城市的点位。


一方面,我们迫切想发现上海真实的地摊,渴望体验生长的市井烟火;一方面,我们也期待可以看到上海关于城市运营的解决方法。我们拜访了这些可以找到的“地摊”,有惊喜也有无奈。城市管理措施理应与社会的收入水平相匹配,在大城市压力的缝隙中,地摊是什么样的存在,它是否能作为解决低收入者生活的手段之一?容纳还是拒绝,接受还是改进?正在引发讨论。

 

先放结论,我们认为这些上海的“地摊”:


有强烈的组织性,大多由一个园区负责经营组织和管理,甚至有相关经费的安排,这种园区有很大可能性是城市更新后的工业园区;


管理者大多为办公园区、商业零售企业等,摊贩或者称集市参与者也往往来自本来的商业园区内;


大多采用园区权责关系相对明确的内部道路,并对摊位布置进行了规划;


临时市集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店铺朝向一边的“单边街”和店铺面对面的“内向街”模式,较少采用店铺背对背的“双边街”模式(为了大量人流向安全);


大部分可以实现封闭式管理。但考察过程只有两个市集因人流太大进行了限流管理,大多数是开放的;


大量使用假草坪;


大量使用标准化可折叠的户外折叠棚,并大量采用了白色;


大量使用了房车、贩售车等机动车作为临时业态的工作空间;


上述可多次使用的设施设备的标准尺寸对摊位空间尺度有重要影响;


摆摊设点的商贩大多是零售业经营者,餐饮业者,也有商业品牌、美术馆、博物馆等;


不确定是否有底层(我们理解为月收入低于上海最低工资,约2800元)的从业者在摊位中经营。




本文考察的12个集市摊位分布在浦西的黄浦区、长宁区、静安区、杨浦区、普陀区和闵行区,根据区域的业态性质不同,相关的集市摊位也展现出不同的性格。黄浦与静安的商业倾向明显,长宁、普陀与闵行有较强的生活化气息,杨浦区则展现了产业园区以及年轻群体的品味。



上海夜生活节是强组织的性质,大多数夜生活节的摊位都被安排在园区内部的道路和广场内。摊位的布置大多因应建筑形式与空间,可以看出背后有组织方尽心尽力的投入与思考,尽可能最大化利用空间的前提下,也往往对采用的物料与设计提出较高的审美要求。


便携式、可二次利用的户外阳光棚,房车和之前在外国常见的食品贩售车被广泛使用。这些物料的尺寸影响了这些市集的尺度,成为模数性质的构件。在具体选用上,商户大多选择了进深较浅的折叠户外遮阳棚,虽然淘宝上可以看到很多蓝色或者红色的遮阳棚售卖,但在夜生活节的现场几乎没有看到任何蓝色棚架,大多使用了白色布面。根据粗略的观察,3m×4.5m这样的长方形摊位空间被采用的频次较高,1.5m×2m的小型长方形摊位也比较常见,3m×6m中间有柱子的棚架可能因为中间有柱子不方便待客的原因,几乎没有看到类似尺寸的摊位。


很多集市对自己的摊位进行了定制化的设计,进行的拍照打卡点的精心设计,使用颜色绚丽的材料和灯光。在摊位上大量使用了原木色的构架或装饰面,配合白色布面。但遗憾的是,这些定制化的摊位、贩售车大多数无法起到遮光防晒和避雨的效果,有些甚至在这些摊位上又增加了遮阳棚作为功能性的补充。也有设计精致的摊位因为暴雨预报临时取消了安排在周末的市集。






所有示意图均未准确反映摊位数量

图示是以参观印象为基础绘制的示意图

比例关系不尽准确严格,仅作参考


1. 外滩金融中心


摊位空间示意图,


靠近外滩方向的入口


靠近人民路的入口


外滩金融中心是本次上海夜生活的主要活动场地,6月6日的开幕仪式就在这里举行。按照相关介绍,整个六月期间的周末,这里都会封闭枫泾路仅步行,作为市集的举办场地。


市集东侧靠近外滩这一面的摊位集中安排了房车、贩售车等比较大体量的摊位,比较方便机动车的进出。除此之外,也与几个酒类品牌合作,布置了一些户外酒吧的位置。



摊位基本上沿枫泾路沿街布置,机动车的摊位结束之后,在马路正中间安排了一个小型LIVE舞台,周边布置以其为中心的木看台和座位。这个看台的元素也延续成为西段饮食摊位中间的平台隔离元素。



经过舞台之后继续向西即是餐饮板块的路段,与东段一样,都采用的两侧向内的“内向”的摊位布置,有一些地方在中间部分布置了摊位,但大多数以木制平台作为左右侧人流的一个隔离。



可以看到大多数摊位的字体样式和LOGO经过了设计,应该大多都是已经在其他地方有店面商家开设的。



临近周日晚上20:30-21:00的时段,人流非常拥挤。我们到达的时刻恰逢现场开始限流。工作人员在音响里面告知需要排队大约60分钟才能进入。我们比较幸运的从还未限流的入口进入。现场人流整体尚可,基本维持着靠右行走的规律。



市集的布置结合了复星艺术中心西侧的下沉广场。枫泾路北侧的广场本来的设计即面向南侧开口,逐级下降的平台,地下负一层相对通透的店面,天生就比较适合这种户内外相结合的活动。



内部广场的摊位没有安排夜市主流的餐饮摊位,在餐饮的摊位的背后,安排了嘉年华常见的一些套圈赢奖品类型的游戏摊位。也有比较新颖的类似全息影像的与人影和人像互动的设施。



内部广场侧面,安排一个明显是赞助商的摊位。这个地方有比较好的展示面,也比较适合休息和畅饮,且直接面对外滩方向的入口。



进入内部广场更靠北侧的方向,是一些饰品、小商品或园区宣传的摊位。这些摊位相对枫泾路上人潮涌动的情景要安静许多。摊位大多采用了一些大型商场内部常见的临时摊位设施,但在外侧增加了专门搭建的遮阳/雨棚。



                                                 

2. 大学路



摊位空间示意图,


设立在伟康路上的简单横幅


根据官方的介绍,这个后备箱市集是一个常设的市集。但第二周我们前往的时候已经不见了踪影。在周边办公的朋友表示上一周简直是人山人海。


这样巨大的人流估计也让主办方始料未及。根据现场参与朋友的回忆,即使在人流几乎已经填满了伟康路和锦创路的情况下,这两条路都没有实行交通管制,车辆依然可以驶入。驾驶员面对一个相当让人绝望的情景:巨大的人流使行人对车辆的进入感到莫名其妙,车辆的鸣笛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驾驶员只能耐心等待着人流慢慢移动。



后备箱市集本来已属国内新鲜事物。主办方似乎希望进一步助推这次活动的曝光,引爆社交讨论,似乎有意邀请一些靓丽的跑车、豪车在现场摆设摊位。现场俨然一副首届大学路车展的架势。诚如主办方预料的,大学路后备箱集市的热度超出预想。但我们推测,这种豪车秀的展示效果,与“地摊经济”推出的初衷已经相去甚远,可能会成为这个活动进一步开展的争议点。



除了以汽车后备箱为主的摊位之外,周边人行道上也有临时的现场演出和其他类型的摊位。大学路周边洋溢的青春氛围与上海其他区域的集市明显的区分出来。



从现场贩售的商品来看,明显不如深谙商业精神的黄浦区和静安区。大多数商品一眼就能看出摊主并没有什么选品意识和产品理念,似乎这个集市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卖点小商品”,呵~



                                                 

3. 静安寺 · 安义夜巷


摊位空间示意图,


我们6月6日当天前往安义夜巷的时候,现场已经上上下下围满了人。在靠近西侧的入口处,想进去又进不去的人群只好疯狂堵住唯一可以拍出正中心透视轴线感的最佳位置,打卡完成无奈散去。



如果实在是需要排队进入,6月6日当晚队伍已经弯弯绕绕一圈到达香格里拉酒店西侧入口附近。让人感到害怕。



当然,也有幸运在前几天进入安义夜巷的小伙伴从前方发回报道。可以看到,安义夜巷充分发挥了自己依托静安嘉里中心的优势商业资源,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以国际美食为主要特色的美食夜市。



安义夜巷摊位的摆设长度有限,基本上从西侧安义路进入到西餐厅Calypso附近就结束了。两侧端头都设置了精心设计的门头和美陈装置。部分利用了周边商场入口的北侧的一小块空地,以及南侧的广场。用作现场LIVE秀和娱乐区域。



因为上周末预报有大雨的缘故,本来周末举办的夜市临时取消。简单搜索安义夜巷的关键词,在网络也少有朋友圈逛吃的精致画面。目前网络上较好的照片都来自于官方的商业宣传,看到几个公众号的供图方都是安义夜巷本身。


来自腾讯视频网友逛安义夜巷的记录


                                                 

4. 思南公馆


摊位空间示意图,



思南公馆的集市充分利用了自己身处独栋别墅群的优势。同样是利用内部道路,但巷道宽度要求摊位的尺度进一步小,足够适应这个宽度。这里的摊位没有使用常见的折叠棚架,而是采用一种尺度更小的折叠架。



思南公馆市集的业态较丰富,除了餐饮酒水、饰品和工艺品之外,还出现几家知名的美术馆与博物馆在贩售自己的文创纪念品、明信片,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不禁发出“文化场所已经困难到这个地步了吗”的疑问。在几个街道的入口也设置了可供拍照打卡的美陈装置。



思南公馆的东区基本上没有可折叠的标准晴雨蓬在使用,西区在临近接口的位置有足够大的广场,使用了可折叠的晴雨蓬。



恩!突然出现的充气钓鱼池虽然和周边摊位精致做作的风格不太搭配,但是人家有人气啊!



                                                 

5. 豫园


摊位空间示意图,



让豫园集团的小伙伴们来参与这个夜生活节是不是有点勉强?当我们从外滩金融中心前往这个地方的时候,豫园整个的氛围已经呈现出一种要打烊的感觉。在九曲桥边上稀稀拉拉的摆了几个摊位,另外一个广场上的的摊位摆了三排。三排摊位均朝向主要人流方向。



大概看了一下即将收摊的豫园这个国潮老字号的集市,虽然商品类型还算是切题的。作为夜生活节的集市,在周日8点半就收摊,还是显得有点太早了。我们当时刚刚从需要排队60分钟才能进入的外滩金融中心走过来,步行不过10分钟,一下子觉得落差有点大。




广告的分割线


                                                 

6. 圆明园路 · 外滩源


摊位空间示意图,



从冷清的豫园前往外滩源圆明园路的时还担心这边是不是已经收摊了,庆幸这里灯火通明。圆明园路的摊位摆设有强烈的主办方意识,摊位的设置基本上采用房车/贩售车在道路中居中并单面朝向的方式,东侧道路上则安排了朝向西侧的摊位。形成一个内向街道布置。


但这个布置完全放弃了圆明园路原有西侧历史建筑的铺面,人流只能绕行到车辆西侧,或者通过房车或者贩售车之间的缝隙前往。也不知道这些铺面的商户到底是一个什么心态在应对。虽然圆明园路的确是平时也人不多,但也不至于这么自暴自弃吧。



可以看到东侧的普通摊位其实是采用一种商场中常见的木质构架的折叠摊位,木质构架搭配条纹布。但无奈,这种摊位既不足以遮阳也不足以挡雨,摊位上又重新架设了折叠户外棚。


印象比较深刻的,除了圆明园路的集市安排了高跷演员舞动扇子之外,还有一位游客非常兴奋的购买了自闭症小朋友的绘画。小朋友在一个房车旁边设置的摊位进行绘画创造,因为担心拍照会引起自闭症小朋友的不适,旁边工作人员也一直留意我们,最后没忍心没有拍下这温馨的画面。



除了圆明园路上设置的摊位,利用原英国领事馆后的广场,架设了以3×3m折叠遮阳棚为基本单元的餐饮集市。直到离开的时候,尽管人气称不上爆棚,这个市集还没有要打烊的样子。


                                                 

7. 静安寺 · 久光步行街


摊位空间示意图,



静安寺久光百货旁边的这条步行街其实常年都有商业活动,之前也一直是有集市的状态。因为道路相对较宽,这条步行街也是连通南京西路与愚园路之间的重要双向南北的步行通道,这里的集市摊位是我们这次唯一看到的采用双面(甚至可以说是多面)朝向摊位“外向”设置的,也是我们看到唯一采用不是矩形摊位的集市。


因为强烈的商业综合体的属性,这个摊位更像是从商场里面挪出来的附属设施。无论是整体氛围还是贩售的商品,与“地摊”、“夜市”等关键词相去甚远。



                                                 

8. 兴业太古汇


摊位空间示意图,



兴业太古汇在吴江路上设置的这个集市摊位在我们接近21:30到达的时候,正要开始收摊。这个集市的视觉设计和氛围营造上整体感是我们当天考察过程中觉得最好的。大片的绿色假草坪配合上空的灯串,以及白色布面与明黄色视觉形象与原木、白色木板的摊位。在南京西路这种市中心核心路段,竭尽所能营造所谓的田园风格。



这种氛围实在是太适合小狗们的聚会了。



这个集市商品调性较高。当天我们发圈之后,有一位朋友说,这种摊位逛起来压力山大,怕是要“出具本科毕业证书才有资格逛”。



吴江路东段和西段的集市其实是一个整体。吴江路本来已是繁荣的餐饮商业街,东段兴业太古汇这段基本没有设置餐饮配套,与西段的餐饮街形成互补。这也给这个集市做足调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没有了餐饮的食材、垃圾处理等流程的控制,现场干净整洁的田园氛围得以完美维持。



                                                

9. 叶家宅路 · 创享塔


摊位空间示意图,



叶家宅创享塔的这个夜市是我们考察的唯一普陀区的夜市摊位,当天已是该活动的最后一天。与静安黄埔追求精致入目的风格完全不同,这个夜市非常接地气。可以看到依托于创享塔园区的内部广场,这个夜市确定的主题就是“网红美食夜市”。



无论是摊位的空间设置还是摊位使用的视觉元素,创享塔的这个夜市都体现了经济适用的理念,顶棚没有使用需要通电的灯串,采用便宜、常见的国旗装饰。摊位的设计不再有所谓的田园、白色、原木风格。满眼是花花绿绿的喷绘画面。



最后一天夜市,现场人气尚可,门口还摆放着之前限流控制的栏杆,可以推测前几天人流需要管控。摊位的设置,除了夜市中常见的烤肉串、臭豆腐等,因为今年新闻中频频出现的武汉内容,热干面和三鲜豆皮也占据有较好的摊位。



                                                 

10. 青杉夜市


摊位空间示意图,



青杉夜市是本次考察中唯一接近外环的区域。从现场的装修情况判断,东北侧靠近停车场的位置,临街商铺加建了长期的外摆设施和棚架。推测东北侧的青杉夜市会长期存在。



官方放出了一些宣传照片,这个是我们考察中唯一使用了红色的遮阳棚的集市,与其他集市我们看到的白色遮阳棚不一样。这部分属于阿拉城酒吧街的部分,管理团队与附近的老外街是同一团队。因为周边业态接近虹桥古玩城,在这部分的红色遮阳棚下,大多贩售的是玉石、首饰等商品。




广告的分割线


                                                 

11. 江湾体育场



摊位空间示意图,



创智天地和江湾体育场其实在大学路后备箱集市的当天也安排了集市,第二周也不见了踪影。但我们在江湾体育场东侧外围发现了一个常态化的“创智江湾市集”,比较亲民平价。



这个市集基本上沿着江湾体育场外墙进行布置,背靠体育场的外墙,形成摊位内向街巷的模式。在江湾体育场看台下本来有底商和过廊的位置,摊位则采用了面向过廊的方向与本来的底商形成内向街巷的模式。



                                                 

12. 悦达889


摊位空间示意图,



悦达889利用入口广场进行的这个集市的布置,充分照顾了周边建筑体量的复杂形体。采用“喇叭形”的布置方式,足见组织方的努力认真。因为本来位于建筑物的天棚之下,又相对开敞,摊位的设计也简单轻盈,并且也不需要考虑太多遮阳避雨的功能。


这个集市每周五到周日均在这里开设。大部分为小商品和饰品、文具等。期间穿插了少量几个酒类、咖啡、饮料的摊位,餐饮的摊位也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关东煮、章鱼小丸子等只需通电就可以加热的食物。这个摊位也是我们观察到目前为止唯一有大型动物(羊驼)展示的一个集市。



比较让人不解的,是在摊位围合的场地中央安排帐篷和休息沙发的这个设置。摊位后侧对于小商品经销来说,有较强的领域感。无论是顾客还是摊主进入这个区域都会让人有点尴尬,会造成使用率偏低。现场观察,基本上已经成为摊主朋友或者摊主的休息区域。




摊 成 了 市



城市,最初形成的两个重要动机之一,即是聚集的市场。摊位是其中最小的组成部分。换言之,聚集而成的集市促进的货品的交换,是城市进步的源动力。社会飞速发展,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整洁的市容市貌为其他商业形态提供切实稳定的公共环境。地摊、集市,应该如何出现在现代城市中?上海夜生活节的答案,基本上是与原有的商业组织充分融合与合作,利用内部空间展开原有业态形成外延。这样的答案或许缺少我们期待的自发、野生的市井氛围,少了一些可供亲近的平价感受,但不失为上海的稳健答案。对典型底层民众的关照,可以从集市所属区域的不同,摊贩业态与定位的不同,粗略推测在市郊区域的平价摊位更多。不同的城市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我们考察的点位是根据上海夜生活节的汇总表确定的考察地点,因为时间、距离等原因,有一些集市和摊位我们并没有前往。这个活动持续到6月底,你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来自上海本地宝整理的关于上海夜生活节的更多指南和攻略。


采编 / Zane

制图 / Whatscity

摄影 / Haipei Jensen Chris ZhiyiQin Rongyu 沈亦丁等

部分照片和视频来自网络


本文是城市设计原创编辑的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城市设计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了解城市设计特约编辑招募计划,后台回复“特约编辑”。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