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居”30年流变:三代房子,三代人的故事——乡村记事

城市设计 2023-0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城市规划 Author 许丽君

前言:30多年乡村其实没有太大变化,但好像又变化了许多。有的人走了,有的人没走,也有人走了又回来了。三代人的房子,风格、模式一直在变,但流淌在生命底部的秩序还在运作。每一个房子、每一代房子都在诠释繁衍生息,以及“居”的递进性。



在《说文解字》里,“居”和“育”是异体字,其甲骨文为 ,本意为女子生育后,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后引申为安居乐业,不在户外奔波。
乡村作为先于城市出现而又不同于城市的聚落形式,其“居”所的形态变迁与代际传递和个体独立密切相关。
我的老家是河南省的一个普通乡村,宽宥的土地上,四周麦田围合,太阳围绕着村口的泡桐树东升西落。倾颓的土墙、倒下的老屋、瓦当上的枯草、破旧的电线杆、高耸的信号塔、以及冉冉升起的乡村别墅,从前的房子矮,现在的房子高,不同时代的房子彼此错落。
青砖、黑瓦、土墙、钢筋、水泥,蓝色玻璃和彩色琉璃,不同时代的颜色彼此交加。生活空间是人的外化和延伸,乡“居”作为时间的记录者,每一栋房子有自己的灵魂。三代人的房子,三代人的故事。

三代房子彼此叠加(来源:作者拍摄)

第一代房子是青砖垒的瓦房,小黑瓦像鱼鳞一样鳞次栉比地在屋顶排列着。院落围合,偏房是土坯和砖的混合墙体,这样的房子越来越少,现在主要由老人居住。
这代房子大都是父辈们娶亲时所建,那时物资匮乏、兄弟姐妹很多,很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
父亲说在娶亲的前两年,他一个人用了一个春天的时间,刻了12000多块土坯,然后晾干入窑,那时烧窑用的煤是父亲用人力车一个人拉的。
烧窑的时候先小火烧后大火,等小火烧掉砖坯所有的水分,在大火整整烧了一个星期,等土坯变成灰白色,然后进行降温、浸水,嘭的一声热气腾腾,就出窑了一万多块的青砖。夏天的时候盖了一座三间的青砖房子,旁边用土坯、稻草和泥,以及零碎的砖头垒一个小小的厨房,然后在院子里又种了两棵枣树。
第一代房子(来源:作者拍摄)

院落的围墙(来源:作者拍摄)

我就是在这样的屋子里出生的,并在这里度过童年的时光。
记忆中,这样的屋子没有天花板,铁丝在屋顶十字交叉织成格网,上面工工整整地铺上了层旧报纸,防止屋顶掉落的泥土灰尘,可这就成了老鼠的天堂。
夜里,人睡了,老鼠爬上报纸做的屋顶,在报纸上噔噔地跑来跑去,留下一串窸窸窣窣的足迹声。
有时候几只老鼠挤屋顶一角,像开会一样叽叽叫个不停,吵得人睡不着,这时老人会厉声骂道,老鼠们会象征性地停顿几秒,可没多大一会就又放肆起来。它们在报纸做的屋顶上哂笑、拉屎、撒尿,也不怕人呵斥,简直都快成了精。
小孩子自然也害怕这些老鼠,见骂没有用,为了壮胆让自己睡着,就躺在床上大声唱起歌来。夏天汛期来的时候,房子总是漏雨,补了这块,那块又漏了,像打不完的地鼠一样。童年的时光总是飞快,父辈们常年在外,记忆中的房子总是漏风漏雨。这样的房子,因为返潮、狭窄,后来被大规模被取代。但在很多人眼里饱含着乡村特色,留下一些农耕的、偏僻的、关于公共生活的记忆。

第二代房子是红砖大瓦房。
建筑格局相似,圈梁和柱子结合,瓦房和平房围合成院落。红色的砖、彩色的琉璃瓦,院子的外立面有水泥、瓷砖、彩色的碎石等覆盖。
那时候第二代农民工已经介入社会,父辈和子辈们在城市里积累经验,也积累建房所需要的资本。
城市里的房子钢筋水泥浇筑,外立面富丽堂皇、空间宏大,这是城市给他们的直观感触。于是,坚实、够住、华丽成为这代乡村自建房的基本原则和向往。
第二代房子 红砖瓦房(来源:作者拍摄)

这代房子用钢筋水泥表达坚实,只是再也不用自己烧砖了,而是拉来砖厂烧好的红砖。
谁家的儿子快到了结婚的年纪,谁家院落外就会整整齐齐码上好几堆红砖。等到农闲时雇一些本地的老乡拆老房、建新房,而拆出来的青砖就成了地基和院墙的重要部分,继续发光发热。
那时表达华丽的主要方式在墙上贴瓷砖,但由于大家审美各异,墙砖的颜色形态五花八门。
盖好的房子外面光洁闪亮,可是住了好多年,房子里面都像城市里的毛坯房,弯弯曲曲地扯上了灯泡,直到孩子结婚才会认真地修正地平、吊顶、盘线。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农村所有的自建房的投资都指向下一代的婚姻,老子为儿子娶亲筹建一个房子是农村婚姻关系建立的基本逻辑,盖完房子,他们又需要去城市打工,筹集装修所用的钱。
另一方面是他们对城市里的住宅没有完整的体验。
往往一个住宅区建好了,他们迅速转移到包工头承包的下一个工地,城市的住宅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体验毕竟有限。
因而回乡建设的房子后来广受诟病,比例不和谐、造型不美观,五花八门的墙砖、审美不一的壁画,给人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但和第一代房子相比,它的确宽敞、干净、不漏雨。这类的房子在村里的占比很大,约45%。
历经15年之后,这样坚实的房子也开始返潮、漏雨,而彩钢瓦的出现,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于是乡村里的房子也纷纷带上了蓝色的帽子,这就是卫星图里的村落多出的蓝色块块。
很多人吐槽彩钢瓦让村落显得廉价而丑陋,掩盖了乡村风貌特色,且存在具体的安全隐患。但是这些加盖的蓝色屋顶丑陋且必要,它隐藏着乡村建筑材料选择的基本逻辑,因为它的确让房子冬暖夏凉,且造价低廉,加盖的空间正好可以放置农具。
这个时期,城镇化在村子以外的远方发生着,村里更多的人去了远方,更多的故事在远方发生、发展。
个体的轨迹散进城镇化的浪潮里,所有的人都在做布朗运动。传统的农民经验与正在生长的市民经验、本土经验与全球化经验混杂在一起,城镇化对乡亲们的价值观改变深刻而复杂,很多关于农民潮、留守儿童、空心化的话题被外界反复被讨论。

第三代房子是拔高了乡村的整体高度,也代表了乡建水平质的提升。
房子有两耳,有弓形的窗,以及欧式的廊柱,房子造型相似又各不相同。随着环保理念的流行,原来的实心砖也变成了空心砖。
和第二代房子相比,居住条件和审美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室内厕所、全封闭油烟机、自来水管这些原来城市里的功能,开始在乡村流行。
第三代房子 (来源:互联网)

我常常以为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因为我所在的乡村,没有工厂和企业、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历史伟人,30年了田地里还是种着那些作物,辣椒、棉花、玉米、小麦、大豆……,既没有外向输血优势,也没有向内挖掘的资源,我常常担心,这样普普通通的乡村,有一天会不会消失。
可是这次春节回乡,走完村里每一条小巷,才发现村西头纷纷建起了两层、三层的小楼房,一个个像城里别墅一样。
还是有人会回到这里、建设这里、营造这里,那一切就有希望。就像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说:一棵树死了,另一棵树就会接收它的梦,将这种样的梦继续做下去。是的,关于乡村的发展路径,没有终极范本,不是所有的乡村能够实现城镇化,村发展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城镇化,每个村庄都在成为它们自己。

历史是万花筒,这个地方发生了许多故事,但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过于缓慢而被忽略,比如式微的农民潮、升高的离婚率、乡村教育的困境……。
故乡的泥土,可以烧成房屋的骨骼。
父辈们房子充满了艰辛和浪漫,需要泥土成坯、淬火成砖,然后用一块砖一块砖去拼接成一个小小的房子,一座矮矮的院子。子辈们的房子带着城市导向的东施效颦,虽然广受诟病,但也在摸索前进。孙辈们的房子已经在走上现代化,乡下小院有了归园田居的感觉。
作  者
许丽君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生,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分院规划师,河南省“乡村规划 千村试点” 工作规划设计师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推荐

傅英斌|自洽的局外人


王志纲:如何给一座城市“找魂”


十二个宅基地的新生: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


上海的乡村,为何成为“战略空间”?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