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碳中和,一手绿水青山、一手经济发展!

城市设计 2023-0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丈量城市 Author 1/6图片工作室



关键词:

碳中和 | 生态保护 | 生态新城 | TOD

城市转型 | 产业升级 | 科技创新 | 科学城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并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升级为国家战略。

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占全球的30%;森林覆盖率从12.7%增长到23.04%(1973至2020年)。


▼ 河南三门峡市的风力发电


碳中和,从宏观视野来说,它关乎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中观层面出发,它关系着国家的能源安全、技术转型、产业升级;

而从微观视角来看,占地球陆地面积3%,但碳排放量超过70%的城市,才是决定着碳中和成败的主战场。


▼ 全球夜景图——城市占据地球陆地总面积虽小,但却是碳排放主要来源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实现碳中和绝非节能减排、绿化环境那么简单。用得好,碳中和将成为城市的软实力;用不好,它可能成为只投入不产出,形式大于内容的形象工程。

在全球碳中和实践的城市中,既有生态驱动发展的「公园城市」成都,也有擅长低碳经济的哥本哈根。


▼ 成都「公园城市」


▼ 哥本哈根的城市绿楔


而将生态与经济深度融合,能被称之为碳中和范本的,莫过于被誉为「欧洲第一个绿色之都」(2010年)的斯德哥尔摩。


▼ 斯德哥尔摩(来源:Wikipedia)


斯德哥尔摩1990年至2020年间,人口从67万增长至97万,人均碳排放却从5.4吨减少至2.7吨,人均GDP从约11万人民币增加至约28万人民币。

预计到2040年,斯德哥尔摩将成为全球首个无化石燃料城市和气候智慧型城市;2045年实现「碳中和」。


▼ 斯德哥尔摩的哈马碧湖城,已实现生活垃圾的100%循环利用


也就是说,斯德哥尔摩在奔向碳中和的路上,人口在增加、经济在增长,而碳中和进程也在增速,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简单概括,斯德哥尔摩推行了非常务实的碳中和战略,一手绿水青山、一手经济发展,实现总量减排,而不是一味地全行业「零碳」。

下文,我们一起深入斯德哥尔摩的碳中和战略,了解战略背后的考量与实施效果。




01

城市转型,奠定碳中和基础


MEASURE THE WORLD


17世纪初,瑞典成为北欧强国,斯德哥尔摩凭借港口优势成为汉萨同盟*贸易航线中的节点,并垄断了瑞典对外海上贸易。斯德哥尔于1634年成为瑞典首都,城市人口1.6万。



*汉萨同盟是14—17世纪期间,德国北部城市与北欧各国间形成的商业联盟。



▼ 17世纪末,港口贸易使斯德哥尔摩发展壮大(来源:Wikipedia)


然而,随着汉萨同盟的解体,以及18世纪初爆发的瘟疫和大北方战争(俄罗斯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瑞典开战),斯德哥尔摩经济发展停滞,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的负增长(当时90%瑞典人生活在农村地区)。

到1810年,斯德哥尔摩人口只有7.5万,比十年前减少近20%


▼ 大北方战争中的波尔塔瓦战役,瑞典战败,标志着瑞典作为北欧主导力量的时代结束(来源:Wikipedia)


某种意义上说,此时的斯德哥摩已失去经济引领地位,只剩下政治符号。恢复斯德哥尔摩的首位度,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




1. 全面工业化,加速城市化

(19世纪中期—末期)



「繁荣没有秘密,更没有阴谋,其实就是不断地向工业化的方向迈进」

—— 摘自《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徐远著



19世纪中期,斯德哥尔摩全面向英国的工业化「抄作业」

1860年,斯德哥尔摩废除行会对制造业的垄断,实施自由贸易政策;企业家们开始在矿山、工厂和港口之间投资修建铁路,城市的制造业、航运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 1868年,依靠钢铁、制造业,由衰转盛的斯德哥尔摩(来源:Wikipedia)


当然,工业化、自由贸易,对大量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是「灭顶之灾」,但工业化促进了技术创新,为本地创新企业提供了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的机遇。

例如,1876年诞生于斯德哥尔摩的爱立信,在电信领域与贝尔公司展开竞争,并成功占据欧洲市场。

到19世纪末,斯德哥尔摩人口增长至30万,开始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中心开始快速仿制巴黎、柏林的建筑图纸;建设供暖、天然气、上下水等基础配套,满足不断增加的居住需求。


▼ 20世纪初的斯德哥尔摩城市中心(来源:Wikipedia)


不过,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城市水系中,加上来自工业的污染,导致城市近海鱼类消失。当时的社会评论家,拿斯德哥尔摩与衰败的君士坦丁堡类比:两个城市都有同样的恶臭、污垢和糟糕的卫生条件,两者都是丑小鸭。




2. 制造业+服务业,环境成为需求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


先污染后治理,是耳熟能详的城市环境治理动因。对于斯德哥尔摩来说,这只能说是动因之一,更深层的是来自于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需求。



①. 改善环境留住服务业

斯德哥尔摩由14座分散的岛屿组成,大块的土地一直是稀缺资源。随着企业、人口的涌入,城市只能通过吞并外围村落,不断长大。


▼ 斯德哥尔摩是由14座分散岛屿组成的岛屿群


快速上涨的土地成本价格,让众多制造企业不得不搬到远郊或其它城市。留在城市的制造业,由中低端转向专业化、知识密集型制造,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发展。

例如,到1912年,斯德哥尔摩每千人拥有 205 部电话,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伦敦(每千人30部)、纽约(每千人88部),电信相关的服务人员快速增长,爱立信成为城市最大的用工企业之一。


▼ 爱立信大量的制造需求和服务需求,成为城市最大的雇主企业(来源:Wikipedia)


同时,曾经繁荣的斯德哥尔摩港却衰落了(进出口贸易占比从40%跌至8%),被哥德堡、耶夫勒这些更具远洋航运优势的港口替代。

但航运业,为斯德哥尔摩留下了与海事相关的保险、金融,这些服务业与制造企业的总部,在中央车站附近聚集,形成初具规模的中央商务区。


▼ 斯德哥尔摩港的航运份额,被哥德堡、耶夫勒取代


但是,不断恶化的城市环境影响到这些企业的留存与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20世纪初,斯德哥尔摩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如城市卫生管理局开始主导城市污物的清洁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等等,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②. 中产阶级崛起,环境即需求

斯德哥尔摩制造业、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造就出中产阶级,他们改变了整个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 20世纪初斯德哥尔摩的郊野公园,成为中产阶级的休闲中心(来源:Wikipedia)


瑞典作家奥维·洛夫格伦在《美好生活》一书中,对当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产阶级给社会带来的深远改变,有着准确描述:

他们尝试摆脱「暴发户」的标签,希望与农民、工人、没落贵族之间划清界限。

他们将城市中稀缺的自然资源,塑造的更为浪漫化,折射出新兴中产阶级对乌托邦式的自然原始追求。

他们努力将自身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贴上「美好生活」的标签,并热心在全社会加以推广。


▼ 公园绿地成为中产阶级「美好生活」的标志物


斯德哥尔摩残留不多的丘陵、郊野,成为中产阶级们休闲活动中心。他们开始呼吁政府、皇室(市区最大土地所有者),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满足日益旺盛的休闲需求(如今,城市内已有1,000多个公园)。


▼ 现在,多样化的公园绿地已成为斯德哥尔摩的标配


服务业对环境的要求,民众对环境的需求相互叠加,绿色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成为此后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




3. 发展多中心城市,奠定碳中和基建

(1940年代—1970年代)


二战前夕,斯德哥尔摩人口增长到60万,居住、环境、经济之间相互制约,逐渐成为了当时困扰城市发展的「不可能三角」。斯德哥尔摩议会准备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扩建,打破发展困局。

不久后战争爆发,城市扩建计划只停留在了纸面上。作为中立国的瑞典,经济发展近乎停滞,而斯德哥尔摩为确保社会经济正常运转,启动地铁网络基建工程。

二战后,受大伦敦规划及埃比尼泽·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斯德哥尔摩的规划明确了城市边界,确定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多中心发展格局。开启了长达20余年的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设。


▼ 1965年的斯德哥尔摩大都会轨道交通计划(来源:Wikipedia)


▼ 铁路蓝线中的Rådhuset站(来源:Wikipedia)


这些基建,成为此后城市在交通、环境等方面实施碳中和的基石。



①. 自供自足的ABC卫星城

斯德哥尔摩第一批卫星城采用了ABC模式(瑞典语工作、住房、中心缩写),承担分散城区人口的职责。

ABC模式以公共交通为核心展开建设,并通过外围的绿环控制新城规模,可以说是早期的TOD。这些可以自供自足的TOD新城,成为吸引人口、产业的反磁力中心,进一步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 Vallingby是第一代新城的代表


随着城区的政府机构、军事机构、制造业向新城迁徙,大学、企业总部、研究机构等来到城市中心,城区完成「腾笼换鸟」。

1960年代末,斯德哥尔摩人口接近74万,仅有一半住在中心城区,其余的居民则散居于各大新城中,斯德哥尔摩打造反磁力中心的目标实现。

新城建设带来的成效,促使瑞典政府于1965年推出「百万家庭计划」(10年建设100万套住宅),解决蔓延全国的住房短缺问题。这也导致斯德哥尔摩老城区开始激进式的大拆大建,最终在市民的强烈反对声中老城得以保留。


▼ 「百万家庭计划」推动下,老城区开始激进式的「大拆大建」,建设现代主义的高密度住宅,后在市民的反对声中落下帷幕



②. 石油危机,「低碳」战略启动

以上种种,只能说明斯德哥尔摩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并没有推动碳中和的意愿,那么斯德哥尔摩是从何时开始大力发展碳中和的呢?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斯德哥尔摩宣言》,「碳排放」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斯德哥尔摩义不容辞,要在更广泛的环境问题上作出表率。


▼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宣言》,也被称为《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来源:Wikipedia)


更为重要的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欧洲整体经济增长下降了2.5%,并引发经济危机。瑞典认识到,作为一个小经济体,严重依赖石油进口,能源、经济安全掌握在别人手里是行不通的,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此后,绿色转型成为斯德哥尔摩的重点发展方向,碳中和之路由此开启。




02

碳中和,要绿色更要持续


MEASURE THE WORLD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刀切式的追求低碳,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斯德哥尔摩的应对策略为——优先在环境与能源领域实现低碳,带动服务业发展,保护制造业渐进式转型。




1. 环境固碳,提升绿色价值


在城市环境方面斯德哥尔摩调整思路,从「环境就是必需品」转向「环境就是生产力」。




①. 公园系统

城市政府发布「斯德哥尔摩公园计划」——公园、绿地要成为公众生活品质的载体;市内90%住宅实现300米范围内可到达公园绿地;制定政策措施,促进城市生物的多样性;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服务业发展。


▼ 斯德哥尔摩公园系统示意


至今,斯德哥尔摩拥有1,000多个公园、7个自然保护区、1个文化保护区、1个国家公园。


▼ 斯德哥尔摩城区内的公园与博物馆、休闲运动等功能相结合


▼ 斯德哥尔摩城区外围的公园绿带


形成由城市内部公园、新城间的生态廊道、外围自然保护区,共同构建的公园系统(占城市面积的40%),是城市最大的碳捕集与封存(BECCS)系统。


▼ 斯德哥尔摩公园系统模式示意


此外,这些绿色空间与休闲功能结合,是城市短途度假目的地,也是城市对外宣传的绿色名片。例如,紧邻市区的皇家国家城市公园(1995年建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城市公园。


▼ 紧邻斯德哥尔摩城区的皇家国家城市公园(来源:Wikipedia)


公园内既有北欧最大的尤金斯王子橡树种群、绿翅雀鱼种群,以及丰富的两栖动物及鸟类,还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标签。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此建立了多个城市生态研究项目,推动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研究。


▼ 皇家国家城市公园内的历史建筑


2021年,联合国已将生物多样性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纳入评判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新标准。



②. 蓝色底板

斯德哥尔摩水域占城市面积的10%以上,水质量是由两个水处理厂,以及食品管理局共同监管。这些水系既包括环绕着城市岛屿的海洋,还有岛屿内部的淡水湖,这些水域成为鳟鱼、鲑鱼等多种鱼类的产卵地。


▼ 水域占城市面积的10%以上


▼ 城市水岸栖息的鸟类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是「活动禁区」,恰恰相反,这些水上空间是市民的水上活动场所。


▼ 水系也是运动中心


城市政府在海岸线、湖泊中建立了24个官方城市海滩,海滩由沐浴水域行动计划保护,成为欧洲最高环境标准的浴场区,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度假旅游磁极。


▼ 城市海滩成为市民休闲中心(来源:Wikipedia)




2. 定向减碳,促进能源转型


在减碳治理重点门类选择上,斯德哥尔摩主要聚焦电力、交通、社区三个排碳大户,并带动了相关的技术发展。



①. 可持续的电力系统

众所周知,电力、热力系统的燃料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其中,煤炭的碳排放强度是天然气的2.2倍。

20世纪中后期,斯德哥尔摩开始推动天然气替代煤炭作为电力燃料;1972年的石油危机后,能源替代的种类,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城市主要电力来源,并不是太阳能或风能,而是核能、水电、垃圾焚烧。因为在城市环境中,前两种清洁能源受到气候、空间、储电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稳定性不足,主要作为辅助用电使用。


▼ 轨道交通沿线的太阳能路灯


不过,斯德哥尔摩的核电、水电的电力供应来自于瑞典国家电网(两者占瑞典总供电量的80%以上),由其他城市输送至斯德哥尔摩。也就是说,城市中的热电厂才是转型的重点。


▼ 核电、水电的电力供应,占瑞典总供电量的80%以上


以城市最大的热、电联产的Stockholm Exergi电厂为例。电厂之前以煤电为主,如今每年会将90万吨的城市垃圾作为「燃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会用于发电、新能源车使用。


▼ 以燃烧固体垃圾为主的Stockholm Exergi电厂


此外,2016年电厂落成的KVV8固体生物燃料区,会将城市公园系统产生的「自然」垃圾,转化为生物炭,可满足19万户家庭和15万辆新能源新车的能源消耗需求(2020年完全替代煤炭燃料)。



②. 可持续的交通系统

由于地理空间的限制,斯德哥尔摩很早开始发展轨道交通。到了新城建设时代,轨道交通网络上发展起一个个「自供自足」的TOD新城。


▼ 斯德哥尔摩轨道交通已经覆盖城市大部分区域


轨道交通+TOD,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行的碳排放,但随着新城人口的激增、产业的失衡,很多新城逐渐成为「睡城」。小汽车替代轨道交通,成为主流通勤工具,也成为碳排放的生力军,减碳行动势在必行。

一方面,发展推广新能源车。不同的是,新能源车以乙醇燃料和沼气燃料为主,而非电力。其中,沼气主要来自于污水处理厂的净水过程,最大化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益」。


▼ 乙醇燃料和沼气燃料,首先公交车中普及


一方面,通过两种「税」控制燃油车的使用和增幅。拥堵税,针对进入市区的车辆收取,这使交通拥堵降低了20%—25%,碳排放量减少10—15%。

「碳税」(对使用化石燃料的发动机、供暖收税),则是有效控制燃油车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价格从每吨26美元,上涨至每吨126美元(1991—2020年)。如今斯德哥尔摩超过40%的车辆,为清洁能源汽车。


▼ 拥堵税,在6:30至18:30之间收取,分段计费


2014年,斯德哥尔摩公布《斯德哥尔摩货运计划》,计划通过更换新能源货车,增加装有传感器的装载区,建设「城市整合中心」对货运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等措施,提升货运网络的效率,减少尾气排放。

另一方面,自行车网络的建设,也使市民出行更加绿色。城市的自行道已超过760公里,并且每个交通节点配有自行车专属存放处,城市还建有9个官方自行车打气点等,不断提升骑行的便利度。


▼ 斯德哥尔总长度超过760公里的自行车网络


此外,根据自行车道沿途风貌形成20多条骑行线路,成为游客体验城市的特色打卡方式。


▼ 沿着自行车道,骑行游览城市成为一大旅游特色


经过一系列调整,交通领域碳排放大幅下降。



③. 可持续的生态社区

住宅社区之所以成为排碳大户,房龄老(很多社区建于1960—1970年代),建筑能耗高是原因之一,而很多社区冬季采用自供暖形式,直接推高了碳排放。

加装太阳能、并入城市供热系统是常见的减碳改造方式,只是改装的投入与产出极不对称。

1990年代,斯德哥尔摩开启了第三波新城建设浪潮,这些新城开始探索生态、能源可循环的建设模式。其中,哈马碧湖城(1996年—2018年)成为瑞典生态新城建设的范式。


▼ 哈马碧湖城是生态新城的范式


之所以称之为范式,其一是它让城市政府、社会资本看到城市工业区更新改造的前景。

哈马碧湖城采用公私合作模式(总投资中企业占83%、政府占17%),虽然开发建设成本比传统城市更新高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宜居价值的兑现,可以获得25%以上的收益。


▼ 哈马碧湖城俯瞰


其二是,哈马碧湖城制定出十二条绿色开发导则,将土地修复、交通组织、绿色建筑、废弃物利用、水循环、能源开发等因素,系统化地组织到一起,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标准。


▼ 哈马碧湖十二条绿色开发导则


比如,在废弃物利用方面,50%的社区固体废弃物成为电力、供热燃料,16%的转化为沼气,33%可循环再利用。


▼ 哈马碧湖城的移动真空收集系统,将分类垃圾高效汇集到垃圾处理站


哈马碧湖城的生态循环探索,直接影响到斯德哥尔摩最大规模的生态更新项目——皇家海港城(2008—2030年)。


▼ 更新前的皇家海港城俯瞰


该项目在环境可持续基础上,更为强调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目前已有600多家公司入驻,其中包括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皇家海港城获得「最佳可持续城市发展奖」


▼ 更新中的皇家海港城




03

碳中和,要低碳更要经济


MEASURE THE WORLD


至此,我们会发现斯德哥尔摩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减碳措施,始终没涉及制造业领域。客观来说,服务业已发展成为斯德哥尔摩主导产业,北欧银行、瑞典银行等金融企业,以及超过45%的瑞典大型企业均在此设立总部。

但斯德哥尔摩工业产值,依然占据瑞典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制造业增长速度是全国的三倍(2000—2014年),工业不降反增


▼ 斯德哥尔摩的制造业企业分布


制造业是斯德哥尔摩崛起的根基,更是技术创新的必备条件。从环境到能源,从交通到社区的减碳行动,并不是为了淘汰制造业,而是实现城市总体上的碳排放平衡,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留下足够长的窗口期。

制造业通过升级一批旧制造,发展一批新制造,实现升级转型,碳中和进度后来居上。



①. 升级一批旧制造

钢铁、化工一直是斯德哥尔摩的传统优势产业,也一直是碳税重要的豁免领域。直到2005年,受到欧盟排放交易计划 (EU ETS) 的制约,这些传统制造业才开始大幅度减碳。

例如,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钢铁公司(SSAB),与LKAB(铁矿石商)和Vattenfall(能源公司)联合创建了HYBRIT项目,对斯德哥尔摩周边的钢厂进行燃料技术升级。

该项目使用无化石电力和氢气替代传统炼钢所需的焦煤,炼钢过程中可降低约90%碳排放。预计到2026年,可以实现无化石钢材的大规模交付,将瑞典的碳排放量降低10%。


▼ HYBRIT项目改造的钢厂(来源:Wikipedia)


此外,建筑节能设备、太阳能、地源热泵等低碳设备的需求,也为众多传统制造业转型带来契机。目前,与新能源技术及制造相关的公司已超过2,700家



②. 发展一批新制造

ICT(信息及通信技术)是斯德哥尔摩新兴的产业代表。

瑞典超过40%的ICT岗位于斯德哥尔摩,其中绝大多数岗位又聚集在希斯塔科学城(ICT从业者3.3万、公司972家)。

希斯塔也是为数不多,从卧城到科技园区再到科学城,自下而上形成的科学城。它的发展之路,也是斯德哥尔摩在低碳背景下,探索城市产业升级的缩影。


▼ 希斯塔科学城俯瞰


希斯塔属于斯德哥尔摩1970年代开始建设的第二批新城,定位是功能混合的「工业城市」。不过,当时城市对生态住宅区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希斯塔很快发展为一个花园住宅区,并没有工业企业到此。

1970年代末,郊区化的科技园区兴起,希斯塔绿色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近邻机场的优势,吸引爱立信技术研发部门入驻,成为通信技术的研发高地。

1980年代,爱立信的技术优势吸引到IBM、微软、甲骨文等科技公司入驻新城,希斯塔成为科技园区。


▼ 希斯塔科学城内的园区


1990年代,哈马碧湖城等主打生态的第三代新城开始建设,斯德哥尔摩对整体新城的发展思路做出了调整——从功能大而全,到强化某一功能,形成彼此间的紧密配合。ICT无疑是希斯塔需要继续做大做强的核心功能。


▼ 斯德哥尔摩三代新城分布示意


市政府与企业们成立Electrum基金会,用于在希斯塔建设电子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等各类共享实验室,促进科技转化对制造业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城的系统科学性,斯德哥尔摩大学、皇家工学院将与ICT相关专业的院系搬到这里,还有瑞典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瑞典国防研究局等相关国家级研究机构先后入驻。


▼ 希斯塔科学城内的瑞典计算机科学研究所


如今,在斯德哥尔摩的制造业产品出口中,ICT的产品份额已远远超过传统制造业。




04

实现碳中和

绿色与经济双剑合并


MEASURE THE WORLD


一言蔽之,斯德哥尔摩碳中和战略,追求的是在能源、环境领域大力减排,为制造业转型保驾护航,重塑核心竞争力;实现的是总体减排、局部腾挪,而不是一刀切的「零碳」。



「30达峰,60中和」的倒计时,以及欧盟刚刚通过的碳关税*调整机制提案,留给众多制造业城市的转型时间所剩无几。

理解生态与新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碳中和路径,虽然比不上激进式的减碳行动立竿见影,但前者依托城市碳中和系统形成的加速度,远比后者有动能、可持续。



*碳关税: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版权声明】本平台及其中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推荐

旧时光里的新时尚:北京坊城市更新实践


科学城,既要「科学」,也要「城」


宋庄:从乡村乌托邦到文化硅谷


城市更新、产业新城做不好?「管理模式」了解一下


生活街区、超级街区、生态街区,谁是下一个爆款?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