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策展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城市设计 2023-0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rchKey Author 有梦想的胖头鱼


前沿讲座 - 前沿观点

新思想 · 新理念

  0 0  

内容摘要&整体框架


- 内容摘要 -

当策展成为推动商业和公共事件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原本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策展正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策展式的社交生活方式策展性的思维也潜移默化地冲击着我们平日的交流与信息的传递。



空间是策展中所必须要面对的话题,利用空间本身作为语言,不仅是作品的背景,也是重塑关系的途径。



艺术化的现场在一场展览中究竟有何作用?又是通过何种手法对艺术藏品进行有效的降维?艺术现场真的能有效地刺激到观众的感官吗?扩大受众群体的目的真的能够实现吗?



空间效果是如何影响受众的获取过程?如果将一场展览看作一个故事,那么策展人就是个讲述者和引导者,空间就是舞台。那么这个舞台是如何将看故事的人带入这个特定的场景里的呢?空间究竟是如何帮助策展人去讲好这个故事的呢?


- 框架 -

-策展与策展式/策展性-

1

策展的概念

本意

衍生


2

作为媒介的策展

自我性

独立性

多样化


3

策展&艺术现场

目的

表现

作用


4

策展&空间效果

受众获取过程

影响方式


5

策展中的空间叙事性

主题

情节



  0 1  

前言



- 前言 -

策展正在成为推动商业和公共事件发展的重要手段,策展的重要价值在品牌运营,空间活化,生活创新,消费发展等诸多邻域得到广泛认可。


空间是策展中所必须要面对的话题,在近些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中,策展人和艺术家更多地利用空间本身作为语言,而不仅仅是作为作品的背景。在这个前提之下,展览空间得到了拓展,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得到了重塑,“展览”也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

  0 2  

策展的概念




- 什么是策展呢?-


策展单从字面上来看即策划展览之意。其英译:curation,也是监控、管理、照料、治愈的意思。早期策划主要任务是在艺术展览活动中进行构思、组织、管理工作。当下策展的定义早已超越了“有形”的范畴,拓展至更为“无形”的概念。从展览、展品的功能与形态到无形的服务、交互、体验乃至人工智能系统……



- 衍生含义 -

在社会的发展,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这正是展览的进化与自我完善。当一场展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不得不突破桎梏的圈层。


1.突破空间的维度:与各个学科、行业产生交流,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创新以达到展览无界,相融共生。


2.跨过时间的维度:与时间产生互动,这里所指的时间可以理解为所处时代+展示周期。



//

  0 3  

作为媒介的策展

社交媒体矩阵成为了培养平民策展人的熔炉,智能手机,数字媒体等科技引发了传播模式的变革。策展式的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日常状态,策展性的思维也潜移默化地冲击着我们平日的交流与信息的传递。



-现代策展是如何作为一种媒介的呢?-


对于当代的展览,笔者认为可以暂且将其分为两大类:目的性强的特定展览和偏佛系的日常大众展览。


1. 目的性强的特定展览

在当下的社会,展览通过其设计手段结合空间运用的设计语言来表达文化主题思想。与见证方式。在经济、社会、人文方面策展式深深地根植于其中,比如策展式零售策展式商业策展式书店


2. 偏佛系的日常大众展览

同时对于日常来说,策展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参与性与生活体验性的活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将我们的日常生活转换成照片和小视频,并用各类软件对其进行美化修饰,并绞尽脑汁推送到了了朋友圈、小红书或抖音中时,俨然成为了一件件可供陈列的“展品”。



“你就是你生活的策展人”,“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社交媒体矩阵或成为了培养平民策展人的大熔炉,人人都以一种“策展式”的状态生活着。


但这两类现代的展览模式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这样的策展方式都是为一种媒介的形式介入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策展方式通常具有3类显著的特征:自我性独立性多样化

//


- 自我性-

这里所说的的自我性可以理解为是这种新策展模式的一种个性,这种个性是其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展览内容所赋予他的。



就像2021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主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 人们该共同如何应对地球未来的危机?这不仅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同样是空间问题。



那为何2021年的主题会将重心关注到群体的繁荣和建筑会以一种集合形式和集体表达的方式去呈现呢?这是不是与我们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共同体所类似呢?



近期,在疫情的冲击下,社会规范的快速转变、左翼与右翼的政治极化、气候变化,以及劳动和资本之间割裂的不断扩大,都让该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且无处不在。与此同时,当代政治模型的羸弱使我们不得不寄希望于空间,或许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探寻建筑塑造居住的方式,由此想象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的潜在模型。而这是不是就是这个时代,社会背景所赋予给这场展览的自我性呢?



//




- 独立性 -

这里的独立性也可理解为纯粹性,在一场策展活动中需要独立性,因为只有保持独立的运作体系,才能真正提出问题,并通过艺术展览呈现出这些问题,通过所呈现的现象来引发共鸣或是反思


近些年来,“商场+展览”的模式的兴起,但其目的终究是为了吸引线下客流,带动消费——除了门票和衍生品收入,也会显著增加商场营业额。



首先从空间的本质属性上来说商业空间,而展览空间属静本身原本就是两个完全对立属性的空间却因为各种原因被强行加塞在了一起,加之很多商场的空间和硬件就先天不足,也缺乏专业的策展团队,因此实际的观展体验不好。



这年头,喊着“策展式商业”的商场很多,都想跟艺术和文化沾点边,但能打动人心的寥寥可数。能够回应社会问题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在目前的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内比比皆是。



比如早在几年前,上海的新天地时尚广场就举办了“新天地艺术节”,邀请艺术家在室内外做装置艺术,上海的K11购物中心开辟出3000平米的展区,举办过莫奈、达利等艺术家展览;对此笔者深有感触,想象一下你在看莫奈的“光之印象”的时候,那边飘过来MANNER的拿铁的奶香混合着烤面包时的香气,反正笔者看完展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了杯奶茶。“对光之印象”的感觉就。。。。




//



- 多样化 -

现代的策展模式将不再作为一种既定的公众和话语流通服务的单一模式。换句话说就是观展的受众不在受限,展览的形式不再单一。出现这样多样化的转变原因有三。


1. 策展由一种简单的活动/程序转变为具有观念性,批判性的实践



2. 社会模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得原本相对独立的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融合,为了回应这些文化生产叙述,单一模式的策展就不再适用,多样化的策展模式应运而生。


作为媒介的展览其根本目的消除艺术藏品给观众的神秘感增大观展的受众群体以及在此基础上把艺术家和作品的思考传递出去,同时附加上自己的评论便于大众理解。但是说到底展览依旧是是一个以看,感为主的活动,也就是说如何通过去联系观众是一个成功的现代展览所要设计的重点所在。


//

  0 4  

策展&艺术现场

空间是策展中所必须要面对的话题,在近些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中,策展人和艺术家更多地利用空间本身作为语言,而不仅仅是作为作品的背景。在这个前提之下,展览空间得到了拓展,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得到了重塑,“展览”也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策展与艺术现场存在何种联系?-

那么何谓艺术化展示换句话来说就是展示空间中有意识地表达对美感塑造的追求,其实就是把展格调做高,做酷让人有来看的欲望。


- 艺术化现场的作用 -

通过艺术对人们情感上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地加大人们在参观展览过程中的认知强度,让观众在收获艺术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强化传播和教育的效力。


我们可以试想下,一场在萨尔科生物中心举办LV大秀假如将举办场地换到社区的菜场,是否还会有如此轰动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影响力呢?



- 根本的 -

完成了第一步也就是吸引到了观众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留住观众或是如何引来更多的观众,扩大展览的受众群体,即通过艺术化的现场来对艺术展品降维,将艺术或是艺术品由一个高纬度降低到一个普罗大众易于接受的维度,由一个永恒的姿态转变为一个活生生的姿态。那么一场展览中的感官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0 5  

策展&空间效果

如何在一场展上去做到一个有效的的感官上的刺激呢?


- 受众的获取过程-

首先我们要了解观众的一个接受过程:


1.受众会主动/被动地进入到某个领域——也就是我们进入展馆后被空间氛围所吸引感染,随之将自己代入到了这个领域内。


2.受众会受到策展人的引导,从而get到这个系统领域内所提出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又是系统中某个中心主题的一个阶段。


这其实就是一个让受众分步接受的过程从而达到一个弱化观众对于艺术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




 - 空间效果是如何影响策展的?-

很明显,在这个过程中,空间效果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的展览中空间越来越像一个流动的舞台,观众不仅仅是舞台前方的观者,甚至经常参与其中,成为舞台的一部分,或宽广、或曲折、或宁静、或动感。同时随着媒体科技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空间的面貌和舞台的表情,以更显性的姿态,引导观众经历策展人所营造的旅程。



尽管不同的参观者在参观展览时候是因人而异的体验情感的,但是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即使各有不同也会有一定的规律共性。因为所有的参观者都会被笼罩在一定的氛围之中,只要进入了这个空间,就会被整体空间的大基调所感染,从而产生相差甚少的共同情感基调。这种极易渲染空间情感的方式就能有效率的扩大信息传递的范围。



其实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俗称的游戏体验,就像现在的剧本杀,就像我们去玩剧本杀的时候商家为了给你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会让你进入特定的房间,换上特殊的服饰其更本的目的还是想要让你尽可能地快速地进入到这个剧本所设定的情景中去。




//


- 2022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 -

2022威尼斯双年展的最佳国家馆英国馆


声音是否有一个身份?“ Sonia Boyce作品主打的英国馆为了带给观众互动性极强的艺术体验,整体即兴感。通过视频,声效,壁纸和雕塑作品完成。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讲述的——通过设计使观众的空间效果体验最终达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索尼娅·博伊斯(Sonia Boyce)是第一位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代表英国的黑人女性,她关注的是英国黑人音乐家对于英国国家文化尚未被充分认可的贡献。她以碎片化的形式提出了一种非常现代的语言,每个展厅都布置了她和不同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暗示了社区中的一种长期以来在英国主流中被忽视凝聚形式。” 展馆作品通过层层叠叠的声音装置描绘出黑人妇女在英国音乐制作中的影响。


艺术家本人这样解释:“很少人会质疑我们在过去两年之内面临的巨大挑战,而通过这样的集体经验和旅程,我想创作一个体验出人类无可阻挡的创作精神的作品。



//

  0 6  

策展中的空间叙事性


当策展人完成了艺术现场和空间效果的设计之后,就会产生出了下一个问题,如果将现场/空间看作一个个的散点,那该如何将他串联成一条连续且有起伏的线呢?这就是现代策展中所关注的另一个重点——空间的叙事性


-如何用空间来讲故事?-

“影像化”的时代下大众的空间感知能力与要求比以往更为强烈。将电影和小说的叙事理论与空间的组织联系起来,最显著的源于叙事结构空间结构的对应:叙事的动机、进展、结尾,对于空间的结构、体验都有所启发,甚至叙事角色的互动性都被现代大众所接受并推崇。因此类似电影空间的叙事模式,就成为场景建构的主要手法之一。


主题是空间叙事的灵魂或联系纽带



10月6日,Louis Vuitton 2022春夏大秀,创意总监Nicolas Ghesquière带着以法国洛可可时期宫廷服饰元素为主打的新系列时装重回卢浮宫。


设计灵感来自品牌大使Alicia Vikander的新吸血鬼剧集。秀场设置在卢浮宫的黎塞留长廊中,品牌将这里改造成一个富丽堂皇的舞厅,120盏复古枝形吊灯为本次服装设计的宏大叙事奠定了基础,搭配知名作曲家Woodkid的音乐。



Louis Vuitton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大秀。模特身着华丽服饰登场,犹如影视剧中的吸血鬼形象,为秀场增添了一丝魅惑



情节就是空间叙事的“脉络”

情节叙事有助于梳理和串联相互联系的空间散点,但是情节松散、主题多元和时间复杂的空间处理时,通常会采用场景建构的融合叙事模式。


- 拉维莱特公园 -



1980年伯纳德·屈米就以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为试验性设计对象,设计出“电影式的漫步空间”,运用曲线链接了不同“影片段落”的活动场所,以电影叙事为手法,特别是蒙太奇方式,组合空间实践了空间叙事的模式。



- 2021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

2021年的威尼斯建筑展中的中国馆是一次围绕“院儿”这一主题的学术质询。



为什么“院儿”过去能、现在也能、未来还将能让东南西北、三教九流的人彼此亲近?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体—空间编码,使得真正具有凝聚力的城市社区能够在一个又一个院儿的基底上生成?


院儿所承载的传统智慧将如何施惠于我们当下的建筑与空间思考,进而使人们更好的共同生活在一起,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中国馆中,这一学术质询将通过如下五个情节加以呈现。


第一部分“共同理解” ——灵感与干预


邀请在中国执业的优秀建筑师通过在平板电脑上的视频,讲述与“院儿”相关的灵感和设计。


第二部分“共同理解” ——经典与诠释


由6个中国杰出建筑师与6个权威历史学者通过全息投影剖析经典传统案例、构建当代诠释。


第三部分“共同设计”——我的院儿


由 AI 艺术家何宛余通过算法训练计算机对 6 个中国先锋建筑师的语汇进行深度学习,制作智能设计引擎,帮助观众设计独属于自己的院儿。


第四部分“共同感受”——听院儿


由声音艺术家朱哲琴创作的大型声音装置将观众带入一种全新的旅程——“院儿”的感官体验。


第五部分“共同治愈”——每个人的故事廊


在中国馆外的现实的院儿——小花园里,在一个凉廊中分享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线上线下的普通人的生活故事。



//

  0 7  

结语&反思




- 我们已经被策展了!-

由于关注度的竞争和展演式的愉悦,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常态正是这样一种普遍的社会现状,导致人们以一种编辑、策展的挑剔眼光观察世界,并越来越对具有独异性的内容充满好奇。真的开始以策展思维和视角获取、观察解构现实的一切。



你就是你生活的策展人,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开始着手策划设计着你的下一个展览了呢。




内容编辑:一只有梦想的胖头鱼

资料收集:一只有梦想的胖头鱼 

视觉设计:阳阳、一只有梦想的胖头鱼

校对审核:阳阳、诗诗

图片来源:

http://www.baidu.cn

威尼斯双年展官方网站

ArtPlus ShangHai艺术上海

卷宗wallpaper

文献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dpgIO98G1O5561IaLVT5pA

https://mp.weixin.qq.com/s/L_6-0ddSc0K7T7k5flmjsw

https://mp.weixin.qq.com/s/6UQNC3wNuPKMjEKtSljeOg

https://mp.weixin.qq.com/s/dpgIO98G1O5561IaLVT5pA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文章

场所 │ 被塑料包裹的城市


成都远洋太古里进入第七年,依旧“未完待续”


光影幻境: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的一天


文化经济如何改变城市空间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