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不代表一切:跨越“西方中心主义”国际秩序的窠臼 | 国际书评
编者按
国际政治学界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从未停歇,而在逃离西方中心主义中做得最好的似乎就是国际关系学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国际关系学界中有着更加多元的学者群体,也是因为国际上各个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使得学者们更多地思考“盎格鲁—美利坚”式国际关系理论本身带来的局限性。
在人类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除了古希腊罗马之外,也诞生了多彩的文明。在两次世界大战确定现代世界政治格局之前,这些地区也仍然保持着国家间的力量均衡,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秩序体系。任何人都很难否认在没有文明侵入之前,从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朝贡贸易与天下体系、到东南亚曼荼罗化文明圈,都维持着良好的运转。
那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时今日,我们应当如何思考国际秩序和如何更新国际关系理论呢?为此,我们编译了国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前任主席Amitav Acharya教授的书评,借此扩宽我们对非西方中心主义下全球秩序基础的理解。
古希腊罗马不代表一切:跨越“西方中心主义”国际秩序的窠臼
(原标题为:《在“西方”之前:探寻全球秩序被遗忘的基础(Before the “West”: Recovering the Forgotten Foundations of Global Order)》,现标题为译者所拟)
作者:
Amitav Acharya, American University
译者:
焦磊,山东大学
引文格式(MLA):
Acharya, Amitav. “Before the ‘West’: Recovering the Forgotten Foundations of Global Order.”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 20, no. 1, 2022, pp. 265–70.
East Asia in the World: Twelve Events that Shaped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Order. Edited by Stephan Haggard and David C. Ka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320p. $99.99 cloth, $34.99 paper.
Culture and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Edited by Andrew Phillips and Christian Reus-Smi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379p. $99.99 cloth, $34.99 paper.
The World Imagined: Collective Beliefs and Political Order in the Sinocentric, Islamic and South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ocieties. By Hendrik Spruy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396p. $84.99 cloth, $29.99 paper.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通过充分认识非西方国家和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和主体性来拓宽国际关系(IR)学科的范围。这一趋势有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首先,它源自非西方学者对西方(美国和欧洲)主导国际关系领域的日益不满,这种主导地位掩盖并边缘化了其他社会过去和近期的贡献。因此,挑战这一主导地位的主要声音来自非西方学者,有时也会与少数西方同行合作。这不仅包括后殖民主义和种族问题的研究者,还包括在英语学派、建构主义以及非西方/后西方传统中工作的学者。
其次,这些持异议的观点呼吁国际关系学者在分析和发展国际关系理论时,要超越欧洲和美国历史及其源泉——古典希腊罗马历史。他们主张国际关系应该从全球历史或世界历史的长远视角出发,汲取更广泛的基础,包括前威斯特伐利亚时期的全球各洲际体系。正如我在2014年所写(Glob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Regional World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8[4], 2014),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霸权地位”导致国际关系学者忽视或摒弃了具有根本不同权力动态和观念的其他“国际体系和秩序”,例如公元前十四世纪左右由埃及、亚述、巴比伦、赫梯和米坦尼组成的阿玛纳洲际体系;“以深深合法化等级意识为特点的东亚国际体系(涉及中国及其邻国),以及更为分散化的东南亚曼荼罗体系”。因此,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国际关系领域应建立在对这些以及其他国际体系的“比较史学”基础之上,这对于理解不仅是过去,也包括现在和未来的世界秩序至关重要。
由此推论,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不应被视为有一个单一的进化起点,而应认识到它们拥有多个且往往相互关联的基础和演变轨迹。在分析这种多重性时,研究地方主体性至关重要,其中主体性既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观念层面。这种主体性的一个特征是对外部影响的选择、适应和改造能力,包括通过欧洲在全球殖民扩张过程中引入的来自西方的思想和制度。换句话说,尽管这种扩张在塑造非西方社会现代机构和互动能力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些思想和制度很少被全盘接受;相反,它们是在抵抗、冲突及最终的地方化过程中形成的,并在全球各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非西方社会原有的文化和政治思想及制度并未消失,而是影响了欧洲规范和制度如何产生影响,通常是以混合形式存在。这也造成了国际秩序构建中的区域差异。
因此,令人欣慰的是看到最近有三本书强有力地拓宽了我们对全球秩序基础的理解。此处评论的这三本书在地理范围上有所不同。《East Asia in the World》重点关注东亚(不包括东南亚,除非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这一背景下),而《Culture and Order in World Politics》则是覆盖最广的一本,包含了来自东亚、南亚和中东的案例研究;此外,它还探讨了世界政治中一些普遍的制度特征,包括自由国际秩序。《The World Imagined》则介于两者之间,按照顺序涵盖了中国、伊斯兰世界和东南亚。在这篇书评文章中,我首先讨论关于东亚的书籍,然后是《The World Imagined》,最后是《Culture and Order in World Politics》。这种顺序并非反映它们相对重要性的体现,仅仅是遵循它们的地理覆盖范围。结论部分,我将就如何进一步关注当代世界秩序基础的多样性提出一些总体观点。
这三本书都拒绝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视为普遍适用的模式,尽管它远未过时。同时,这三本书也都探索了源自非西方文化中的国际秩序的思想和机构。虽然有限的篇幅无法充分展现这些著作丰富复杂的内容,但我将突出强调它们关于国际系统和秩序起源与基础的关键论点和发现。(我在文中交替使用“国际系统”和“国际秩序”这两个术语,就像所评论的书籍似乎所做的那样)。
重探“中华世界秩序”
《East Asia in the World》一书推进了与合著者David Kang长期持有的观点紧密相关的几个关键主题,即反对盲目地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用于东亚地区的分析。该书的核心论点是,在欧洲势力入侵之前,东亚存在着一个基于非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如等级和对中国的遵从)的独特国际体系,尽管如此,这一系统仍为区域内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保障。这一观点并非新颖,但本书从国际关系视角出发,为前人的论述增添了更多细腻、详尽和复杂的内容,尤其是对John King Fairbank在1968年经典编著中提出的“中华世界秩序”概念进行了深化。
全书围绕12个历史“事件”(其中一些实际上是过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事件)构建框架,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汉统一中国开始的东亚体系起源,到朝代更迭、战争以及包括明朝入侵越南(1407年)、日本入侵朝鲜(1592-1598年)在内的国家间关系,再到17世纪中国由明朝向清朝统治过渡的转变。最后一部分探讨了由西方列强到来引发的事件,涉及西方及亚洲强国(如日本)的帝国主义行为、中国击败荷兰、鸦片战争、日本开国、菲律宾宣布独立、中日甲午战争,直至20世纪初中华中心秩序的最终崩溃。书中丰富的实证章节深入剖析了影响东亚体系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从公元7世纪中国、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冲突,到14世纪明朝取代元朝,再到19世纪末日本对朝鲜的入侵。
作者进一步指出,要理解当今中国对西方自由秩序的挑战,必须铭记东亚历史的深远影响。这样做并不必然预示着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战争;实际上,编辑Stephan Haggard和David Kang明确驳斥了这种可能性,称此类担忧为“误导性的”(第20页)。他们认为,地区面临的首要危险并非霸权战争,而是“相互竞争的理念秩序”。引用Ryan Griffiths的观点(第20页),他们注意到中国的领土诉求并非针对其他国家核心陆地,而是指向边缘地带或“网格的边缘”。虽然这一区分可能无法说服现实主义者和强硬派,但在关于中国崛起及其对全球秩序影响的政策辩论中,这一观点值得严肃对待。
本书堪称弥合“地区研究与学科(此处指国际关系)”之间鸿沟的典范之作。它轻松游走在这两个领域之间,一方面揭示了威斯特伐利亚范式的理论陷阱及其导致的非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忽视,并提供了丰富的东亚案例研究以突出组织国际秩序的替代方式;另一方面,也推进了地区研究方法。书中重要的一点在于其“区域”视角,即不再孤立地考察单个国家,而是将这些国家置于一个共同的区域内进行审视。当然,这里的“区域”深度偏向于以中国为中心,涵盖了中国、朝鲜和日本,而受到印度文化较大影响的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并未涵盖其中,只有越南和菲律宾因其与中国中心秩序的运作和衰落有关而被纳入讨论。通过将地方或“国家”的历史放入区域背景中,该书不仅突显了一个国际秩序的存在和运行机制,还展示了本土行动者的角色,而非仅强调西方在塑造东亚国际体系时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样一本毫不掩饰地采取中国中心视角并对其性质和功能做出广泛概括的编著书籍来说,却没有来自中国的任何撰稿人显得尤为突出。此外,对美国中心主义敏感的读者可能会对科伊和沃尔福德(第15章,第265页)所绘制的鲜明对比感到不适,他们将“历史东亚”(Historical East Asia, HEA)在华裔主导下的“封闭体系”与二战后美国据称创建的开放多边体系相提并论,尤其是在提供贸易和安全等公共物品方面。这样的对比过于极端,因为在美国转向二战后的多边主义之前,也曾在美国门罗主义指导下在其西半球范围内实施过封闭或排他性体系。而英国领导的国际秩序——美国被认为在推动“自由贸易”方面继承了这一秩序——实际上也远不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除非是在盎格鲁中心主义的想象之中。同时,关于HEA是否是一个封闭体系的问题尚可商榷,特别是在考虑到中国参与了更大且相对“开放”的印度洋贸易网络时。尽管中国在这个网络中不是,也无法成为霸权力量,但它确是重要的参与者。事实上,在欧洲殖民列强出现之前,这个没有单一霸权力量(15世纪上半叶郑和下西洋的短暂时期除外)的系统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广泛且相对开放的贸易网络。
尽管该体系确实具有独特的特征,但它并非完全自给自足或封闭,而是与印度洋体系相互重叠和互动。除了Richard von Glahn章节中对“商业时代”的简短提及以及一张“海上东亚”地图(第48页)外,本书并未涉及与印度洋的海上贸易联系。如果这本书更加关注东南亚,那么过于二元对立地看待东亚“封闭体系”及其与美国中心的“开放”体系之间的局限性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将盎格鲁—美式霸权稳定概念应用于理解和解释东亚时所面临的陷阱也会更加清晰,而这正是Kang反复且强有力地提醒人们要警惕的问题。
想象中的世界
Spruyt所著的《The World Imagined》超越了东亚,对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东南亚三大文明进行了分析。每个案例都分为两部分讨论:第一部分探讨前殖民时期体系,第二部分涉及与殖民力量的接触。相较于此处评述的其他两卷著作,《The World Imagined》拥有单一作者所带来的更强的一致性优势。
Spruyt拒绝了物质主义和实证主义视角下的国际秩序观,转而采用他所谓的“历史诠释性”方法。他认为物质维度不能成为“秩序定义元素”,因为具有相似物质能力或权力分配的不同国际系统/秩序可能彼此存在差异(第54页)。相反,“国际社会是基于集体信念建立的”(第328页),这些信念“决定了物质能力被应用于何种目的”(第54页)。
观念和信仰在构建地区和国际秩序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观点。关于区域的文献——Spruyt交替使用“国际系统”、“国际秩序”以及在东南亚案例中特指“区域”(第258页)——长期以来将区域视为类似民族国家那样的想象共同体,它们发展出了集体身份认同(Emanuel Adler, “Imagined Security Communities: Cognitive Regio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illennium, 26[2], 1997)。同样地,认为“西方国家模式的影响仍不断受到当地利益和文化信仰的折射”(第346页)这一论点呼应了关于观念和规范本土化的成熟文献。信念确实重要,但是否如Spruyt所声称的那样至关重要呢?
物质能力也可能决定集体信念如何运用。例如,中国上升的物质实力使其得以更加开放和有力地复兴并运用其集体信念,如“和谐”和“天下”观念。因此,在国际体系构建过程中,物质能力和信念都发挥着作用。挑战在于探索它们之间的动态相互建构关系,以及确定在何种条件下一方可能比另一方更重要。
书中在东南亚背景下区分了“自觉工具性设计”和“集体身份长期影响”(第264页),并否定了前者的重要性。这两者是相互排斥的吗?1648年前后,欧洲的国际秩序,包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否真的缺乏集体的精神和宗教信念?大量近期关于威斯特伐利亚的文献,尤其是William Bain的《Political Theology of International Order》(2020),已经驳斥了这种二元对立。同样地,正如书中所述(对我的研究成果存在误解),东南亚战后的所谓工具性设计并非缺乏集体信念。因此,过于尖锐地区分集体身份和工具性设计会将欧洲和东方对立起来,呈现前者为理性(因而科学化),后者则为精神化或超世俗化。
Spruyt运用印度教—佛教概念研究东南亚国际关系延续了先前的研究工作。正如他指出(第255页),我早期关于当代东南亚的作品“首先概述了近代早期和前殖民时期,以概念上锚定其现代政体”,使用了一些相同的印度教-佛教理念,特别是曼荼罗和银河政体概念。然而,Spruyt通过比较视角为这一系列工作增添了价值,将东南亚的概念与伊斯兰世界和中国的概念并列对比,从而提高了研究的价值。
这本书因此成为对三大文明历史文献的卓越综合,大量借鉴了传统国际关系学者可能忽视或轻视的所谓“地区研究”中的深刻见解。鉴于Spruyt并非其所讨论任一地区的专家,这一点尤其值得称赞。如果这是一种跨界探索(第xi页),我们确实需要更多这样的“入侵者”。正如《East Asia in the World》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地区问题专家撰写,Spruyt的作品有力地尝试弥合学科研究与地区研究方法之间被过度强调的二元对立。
然而,Spruyt对前威斯特伐利亚国际秩序的案例研究明显排除了前伊斯兰时期的印度,这一排除的原因既不清晰也不令人信服。他给出的案例选择理由(第74-79页)——所有案例均为威斯特伐利亚模式的替代方案,各自都声称拥有普遍权威;三个案例均发展并依赖于其运作关键的独特集体信念体系;它们允许他检验非欧洲系统是否与欧洲人引入的主权领土国家制度兼容——这些理由同样适用于前伊斯兰时期的印度。前伊斯兰时期的印度是普遍主义的,并且也基于非威斯特伐利亚原则。
尽管Spruyt考虑到了莫卧儿帝国,但莫卧儿统治者虽然通过与北印度某些印度教拉其普特家族的联姻和文化同化而获得了印度特征,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仍更具有中亚而非印度特性,直到莫卧儿时期的晚期阶段才有所不同。他们吸收的是伊斯兰而非印度教—佛教的世界观,这就是为什么Spruyt正确地将莫卧儿帝国归入伊斯兰文明范畴。
印度之所以被排除在外,可能是因为本书仅关注那些在早期现代时期以近似平等甚至在早些时候还处于优势地位面对欧洲列强的文明。然而,诸如马拉塔、锡克和维查耶那加尔等若干独立的非伊斯兰印度政治实体也同样拥有集体信仰,并视欧洲人为下级或平级,它们与莫卧儿帝国共存并对之提出挑战。书中提到的关于马拉塔人的内容即反映了欧洲人与这些群体的部分早期遭遇(第309页)。
尽管本书东南亚部分的确探讨了影响东南亚前殖民国家系统的印度教—佛教概念,如曼荼罗,但讨论该地区的同时却忽略了这些信仰的源头至少可以说颇具讽刺意味。印度提供了最早且最发达的非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之一,与中国的体系平行且在时间上或许更为久远。关于古典印度的著述是最早涉及非西方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一,例如Benoy Sarkar在1919年在《美国政治科学评论》上发表的关于“印度理论的国际关系”的论文。此外,作为当今世界上崛起的大国之一,印度在阐述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时已转向其前伊斯兰时期的信仰。
不同于《East Asia in the World》讨论东亚各政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Spruyt并没有探讨中国、伊斯兰和东南亚这三个区域系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它们分别视为独立的国际系统进行研究。如果能在印度洋体系的背景下呈现这三大区域更加紧密的历史联系,比如探讨在欧洲人到来之前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商业网络——印度洋体系中的关联,那么这本书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强,即便它已经相当显著了。
多元的全球体系
《Culture and Order in World Politics》,作为本次回顾的三本书中最全面的一本,是探讨文化多样性和国际秩序之间联系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正如Hurrell(第六章,第16页)所主张的,任何国际秩序都离不开文化基础,包括欧洲在内,尽管这些文化可能存在差异。这并不是为文化相对主义辩护,而是在保持与此次回顾中其他两本书一致的基础上,反驳了传统国际关系研究认为欧陆中心主义或威斯特伐利亚规范是当代世界秩序绝对基础的假设。虽然该卷的主要论点已在三部曲的第一本书中提出,但这本文集通过更详细地探讨自由主义秩序来进一步深化这一论点。我之所以专注于此卷,是因为其关于自由主义秩序和文化多样性的论述具有独立的理论价值。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供了将文化多样性和国际秩序构建联系起来的背景和概念框架。第二部分讨论历史上的秩序,以中国(分成两章讨论)和奥斯曼帝国为例。如同Spruyt的著作一样,此处遗漏了印度,鉴于印度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对于自由主义秩序中的多样性有诸多见解,这是一个重大的缺失,而自由主义秩序正是第三部分的主题。第三部分的一个亮点是John Ikenberry的章节,他首先指出当代世界秩序的多元遗产,并将其描述为“围绕常常不一致和相互竞争的规范、原则及政治项目的混合体……存在着地区性领域:欧洲、东亚、全球南方等等……这些不同的领域和秩序层次经过几个世纪逐渐形成和发展”(第137页)。
如开篇所述,现代世界秩序拥有一个多层次和多样的历史渊源,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但以往西方关于国际关系的许多著述,包括Ikenberry本人的部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非西方秩序,比如中国、印度和伊斯兰世界的秩序,即使提到它们时,也往往预期它们将被纳入由美国主导的自由霸权秩序之下。在这本书中,Ikenberry似乎更接近于他的批评者,包括撰写这篇评论的笔者,这些人曾认为自由主义秩序既不是霸权的也不是持久稳固的。在一个具有深刻多样性和多重历史构成的世界秩序中,一种霸权或主导性的自由主义秩序的概念显得不协调。这一观点得到了Spruyt的著作《The World Imagined》的支持,特别是随着中国、印度以及伊斯兰社会(这些社会都有建立自己“世界秩序”的历史)的重新崛起。未来的世界秩序,正如过去大部分时期一样,需要被视为具有多元文明或多重复合的性质。
在对标准自由主义秩序叙述的一个有趣偏离中,Swidler(第九章)区分了“全球政体”与自由主义秩序(LO)。尽管前者是后者的衍生物,但在应对更广泛跨国力量提出的全球治理挑战方面,自由主义秩序并未与时俱进。
该卷并未深入探讨一些先前关于非西方替代世界秩序的学术成果(如秦亚青、阎学通、赵汀阳对中国秩序的论述,以及Manjeet Pardes对印度秩序的研究,这些研究Spruyt在其著作中恰当地引用),也未涉及揭示自由主义霸权局限性和危机性的工作(例如,Inderjeet Parmar的相关研究)。此外,书中并未涵盖非洲和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内容,这两个地区本可以为世界秩序的多重基础提供支持,同时除了Ellen Berry(第八章)分析美国国内力量,尤其是茶党及其在共和党中的近亲如何挑战联合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议程之外,对于种族和种族主义问题也并未作过多探讨。Berry认为这种反对意见展示了自由主义秩序内部的种族主义,因为这类多边倡议明显带有非西方新兴大国的文化印记。然而,应当记住的是,多边可持续发展倡议同样得到了西欧国家的大力支持。如果要承认自由主义秩序内的种族主义问题,那么还有很多其他领域可供考察,包括奴隶制以及康德、休谟、丘吉尔和伍德罗·威尔逊等人的种族主义观点。如果不明确涵盖这些其他领域,并考虑到种族是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主要方面,那么对文化多样性和世界秩序多元基础的研究就有将自由主义秩序净化化的风险。
本书真正的优点在于第四部分的案例研究,它们从多个角度阐明了世界秩序中竞争与变革的现象。比如,在讨论世界遗产时,Kalaycioglu展示了将任何纪念物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是如何从民族主义认同转向共同文化身份认同的。Birnbaum通过比较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的情况,展示了宗教认同从强制或歧视的基础转变为国家构建基础的过程。Lorca则证明了国际法日益受到非西方律师的影响,从而逐步摆脱文化排他性。遗憾的是,这一分析并未提及Siba Grovogui的作品,他的研究表明即使国际法允许殖民地独立,但也严重限制了后殖民国家的自主权。
本卷结构化案例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它将自由主义秩序(LO)视为一个典范且存在问题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内在地发生了变化以容纳更多样化的政权,旨在使其更加包容。另一种观点则是将LO视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产物的一种排他性俱乐部(Amitav Acharya, “Race and Racism in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World Order,” International Affairs, 98[1], 2022),其繁荣是以压制非西方国家为基础的。最终,正是那些国家的抵抗和对替代机制的要求迫使LO开放。反殖民和反种族主义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出现的任何多样性制度与其说是自由主义国家开明让步的结果,不如说是通过抵抗所能获取到的东西。如果不将其描绘成这样,自由主义秩序就获得了一种其实并不真正拥有的宽容和可敬外表。
向前进!
若国际关系研究(IR)要摆脱欧洲中心主义和美国中心主义的影响,就必须认识到世界秩序的基础远比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欧洲秩序和以美国为首的秩序更为广泛。这三本书都赞同这一目标。然而,至关重要的是,这样的工作应当引入更多像David Kang这样处于揭露和挑战西方在该学科中主导地位前沿的声音。这样的研究必须关注那些通常早于西方且具有开创性的学者们的贡献,例如Navnita Behera、Pınar Bilgin、Alan Chong、Siba Grovogui、Lily Ling、Carla Norrlöf、Randolph Persaud、Giorgio Shani、Robbie Shilliam、Deepshikha Shahi、唐世平、Arlene Tickner、秦亚青等人的贡献,并且最近还有Adom Getachew等学者。这些学者不仅用英文写作,而且对国际关系理论有深入的理解。无论人们是否接受诸如“中国学派”、“非西方”、“后西方”或“全球”国际关系这样的标签,这些学者的贡献都是无法忽视或一笔带过的。
对历史国际关系的研究不仅应关注过去非西方体系与欧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间的差异(这一点在这三本书中已有充分讨论),还应探讨它们如何对欧洲乃至世界秩序作出贡献并塑造了这些秩序。当代世界秩序中的许多核心特征和制度,通常被认为仅源于西方,如多国独立国家体系(国际体系)、共和政治(在历史上比民主更为普遍)、“正义战争”的人道主义原则、理性机构(由人类利益和设计而非神意创造)、经济相互依赖以及海洋自由等,其起源实则存在于其他文明之中,或者在现代之前就已经在不同地区独立发展起来。关于“西方”如何从“其他地区”学习这些思想和制度,是当代世界秩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由秩序在内,这一部分在任何旨在拓宽我们对国际关系理解的研究中都不容忽视。
此外,非西方区域或文化不应仅仅被视为检验诸如威斯特伐利亚模型等西方模式有效性的附加内容或案例研究,而应在构建世界政治与秩序理论时占据中心地位。因此,诸如天下观、乌玛(Ummah)、银河政体(Galactic Polity)或曼荼罗等概念,应当被作为组织框架或这类著作的起点来对待,而不是降格为支持或批判主要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学术成果的案例研究。
对当代世界秩序多元且全球性基础的全面叙述尚未完成。这样的作品必须具备更广泛的地理覆盖范围,包括古典印度(在本文所讨论的三本书中均未涉及),以及非洲和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它必须涵盖各地区国际体系之间的互动,包括思想和制度在这些体系内部、体系之间以及它们与西方之间的传播与相互学习。它必须充分考量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影响。它应当从这些文明和社会内部或视角出发,讲述这些国际体系秩序的故事,而不仅仅是通过源自古希腊罗马、欧洲或美国历史的理论视角。
将这些观念融入国际关系主流并构建真正包容性的或全球国际关系学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上述三卷著作为此目标提供了有力且及时的推动。
〇 编辑、排版:焦磊
〇 审校:郭瑞涵 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