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健和潘文亮同志追悼会举行 | 沉痛哀思:斯里兰卡恐怖袭击中遇难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科考英才

中科院南海所 海洋知圈 2019-05-07

2019年5月6日上午,广州乌云低垂,阴雨绵绵。李健、潘文亮同志追悼会在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举行。追悼会现场挽联高悬,气氛庄严肃穆,大家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李健、潘文亮同志。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詹文欢致悼词。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李健、潘文亮同志的家属、生前亲友和同事,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及院内兄弟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及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国内相关高校,实验室,企业,校友会,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等单位或部门近500人参加追悼会。 

斯里兰卡当地时间4月21日8:45(北京时间11:15)左右,科伦坡等地连续发生多起爆炸,执行科学考察任务的我所高级工程师李健、潘文亮同志在爆炸中不幸遇难,李健年仅38岁,潘文亮年仅35岁。


李健,1981年3月出生于山东莱州。2003年于烟台大学毕业,2008年获山东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学习工作。2009年11月加入九三学社。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获评高级工程师,201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学习。现任中斯中心科研骨干,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被推荐申报“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 

李健是我国首个横跨南海-东印度洋浮标/潜标长时间序列观测阵列主要的设计和建设者之一,为我国南海-印度洋观测系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高频地波雷达观测技术的技术专家,解决了我国近岸海洋实时全天候观测的技术问题。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建设的我国第一个深水时间序列观测站-西沙站,入选2015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他一直奋战在我国海洋科考第一线,他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文亮,1984年2月出生于江西宜春。2001年以全校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2018年12月任西沙站项目高级工程师,是中斯中心与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科研骨干。 

潘文亮同志是西沙站观测网络建设、维护与数据分析的中坚力量。参与我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作业海区流浪潮远程实时观测系统”项目的研制与建设。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框架的海啸波预报方法,为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文亮同志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勤奋耕海,默默奉献,淡泊名利,不懈奋斗,始终以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一直奋战在我国海洋科考第一线,坚守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岗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沉痛哀思:斯里兰卡恐怖袭击中遇难的

中国科学院海洋科考英才

2019年4月21日斯里兰卡当地时间上午8:45(北京时间11:15)左右,斯科伦坡等地发生连环爆炸,正在该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的中国科学海海洋研究所青年科学家李健和潘文亮不幸遇难,同时还有3名科研人员受伤。2019年5月6日,李健和潘文亮同志追悼会在广州举行。

印度洋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海上通道,具有不可取代的战略地位。李健和潘文亮正在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考航次“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实验航次”,是我国印度洋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水文保障的关键环节。2019年的“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实验航次”任务重,时间长。执行科考任务的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实验3”科学考察船原计划于2019年3月20日~6月1日期间在印度洋实施海上科学考察。为保障航次的顺利执行,李健高级工程师和潘文亮高级工程师作为中科院科考技术骨干,被委任为第二航段及“中斯近海联合科考航段”的首席科学家以及科考队长,计划于4月21日在斯里兰卡进行人员轮换。

为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李健、潘文亮在4月18日率队从广州出发前往斯里兰卡。一行人到达斯里兰卡后,便立即展开第二航次的前期布置、人员协调。4月21日早上,李健与潘文亮在餐厅早餐期间与其他人员确定登船以及人员换班细节,一行人准备退房赶赴码头登船。然而,在其沟通过程中,一声巨响,不幸骤然降临,恐怖份子的自杀式人体炸弹带走了李健、潘文亮以及另外两名优秀的科考队员。这一切那么突然,他们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紧张备航的一刹。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获悉后,发表慰问信“惊悉你所科研人员在斯里兰卡执行‘实验3’科考船东印度洋共享航次相关任务期间,遭遇连续爆炸事件。李健、潘文亮同志一直奋战在我国海洋科考第一线,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号召广大科研人员“要化悲痛为力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继续推进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崇高事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首李健和潘文亮两位同志的过往,悲痛让人无法释怀。

李健同志,1981年生,山东莱州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斯中心技术团队骨干成员,九三学社成员。2003年毕业于烟台大学,2008年获山东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学习工作,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获评高级工程师,201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学习;2019年4月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推评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

李健同志生前照片

现场观测是现代海洋科学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基石。李健高级工程师是我国南海-印度洋海洋观测网络设计与建设的核心技术成员。迄今六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航次首席科学家、三次担任航次科考队长,并在其他航次中承担组织协调工作多达十余次。主持成功收放潜标/浮标累计百余套次,是我国首个横跨南海-东印度洋浮标/潜标长时间序列观测阵列(目前已经持续稳定运行4年以上)主要的设计和建设者之一,设计并优化多款潜标仪器无破断夹持设备,设计并加工潜标收放辅助设备,进一步优化海上作业流程,为我国南海-印度洋观测系统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健还负责茂名和湛江高频地波雷达站选址、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工作,解决了我国近岸海洋实时全天候观测的技术问题,是我国高频地波雷达观测技术的技术专家。

南海-印度洋锚定潜标观测系统是中国科学院主持的该海域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至今,李健主持布放和回收的潜浮标阵列,获取了长期连续的珍贵资料,为海上丝路建设提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据保障,为科研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南海和印度洋的演变规律奠定了基础。潜标的安全布放、回收以及系统的稳定运作离不开航次首席科学家协调指挥航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实验号”布标首席李健,人如其名,“专业细致严谨、做事稳健笃实”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作为首席科学家,国家的财产、资料的准确、人员的安全就交到了我的手上,重任在肩,不敢有丝毫懈怠。” -- 李健座右铭。

李健同志生前照片

李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波雷达建设,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任务骨干成员。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建设的我国第一个深水时间序列观测站-西沙站,入选2015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李健博士科研能力突出,定量揭示了潜热、水汽以及SST异常在南海准两周振荡中的作用,阐明了西沙海域的海气耦合过程与暖涡现象关系密切,丰富了南海季节内变化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理解,在国内外著名海洋期刊上面发表论文10余篇。2016年获得国家基金委为期一年(2016.12-2017.12)的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系统科学和工程联合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合作研究等,其刻苦工作被研究所同事所赞誉。

潜标是一套精密复杂的仪器系统,在苛刻的海洋环境条件下,如何维持系统无故障运作是对首席科学家的巨大考验。熟悉李健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有心人。潜标阵列的设备状况、电池能耗和备件库存等,他心中都有一本明细账。在甲板高达40多摄氏度的环境下,李健总是身先士卒,有条不紊地测试仪器和指挥协调作业,发现和解决故障,依靠多年积累的扎实业务技能和言传身教的协作精神,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潜标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高效利用珍贵的航时,覆盖浅近海和深远海的高效观测网络,已经推动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产出,为我国海洋科考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潘文亮同志,1984年2月出生,江西高安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同年留所工作至今,供职于中国科学院西南沙深海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任助理研究员;201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监测设备研发,数据接收与处理,设备布放、回收与维护等工作,是西沙站观测网络建设、维护与数据分析的中坚力量。个人主持162专项子课题、省级科研项目等科研课题3项,经费118万元,参与课题多项,个人发表文章12篇,其中第1作者SCI文章2篇,第1作者中文核心期刊3篇,获得专利4项。

潘文亮同志生前照片

自2006年起,潘文亮作为主要科研骨干负责了西沙、珠海、湛江、台山、三亚和斯里兰卡等地的30多个海洋水文气象实时观测站的建设和维护,并参与了海洋观测网络的显示界面研发和监控电视墙的建设。海洋实时观测网络利用GPRS和CDMA信号,实现了海洋水文、气象等多个关键要素的远程实时获取,无人值守,极大地降低了海洋观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观测系统的监控电视墙也得到了众多来访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被誉为“南海所的一大特色”,是研究所和西沙站的一张名片。

从2011年开始,潘文亮同志作为主要科研骨干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作业海区流浪潮远程实时观测系统”的研制、建设与研究项目,主要负责基槽海流折减规律的研究,观测数据动态显示网站的开发以及工程区异常波浪的特征统计和机制分析。港珠澳大桥横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海域,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我国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被世界誉为“超级工程”的跨海大桥。但由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区环境异常复杂,工程关键的沉管安装环节需要精准掌握作业海区的海流、波浪和潮汐情况,他在课题组组长带领下,多次开展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工作,尤其是在2015年9月,隧道沉管安装施工遭遇异常波浪的袭击,课题组立即开展对异常波浪的观测研究。潘文亮同志基于港珠澳大桥长期观测数据,结合船舶AIS信息,对工程区异常波事件产生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工程的后续施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隧道沉管的顺利安装做出重要贡献,课题组也因此获得用户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的书面感谢。

潘文亮同志生前照片

潘文亮同志工作能力强,熟悉各种新型海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具有较强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他广泛阅读海洋观测网相关技术文献,钻研硬件及软件开发技术。研发了基于窄带物联网模块对室内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并利用移动云接收和展示数据。参与水质观测浮标研发,负责数据采集硬件及软件开发。他具备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擅长多个海洋数值模式,在海啸预警领域有较深的钻研,能利用数值模式模拟海啸传播并进行海啸预警,他首次开展了海啸数值模型的并行化开发以及基于机器学习框架的海啸波预报方法研究。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他还承担了大量出海任务。多年来任首席科学家或科考队长负责了南海海域科考航次13次,为南海以及印度洋的海洋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服务。

潘文亮同志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面对责任从不推诿退缩,而是默默承担下来,一丝不苟的完成工作;对待同事,他乐于助人,虽有点不善言辞,但更多的是用行动来帮助和影响身边的人;在众多航次中,他吃苦耐劳,与人友善,能干肯干,勇于付出,和同事们关系相处非常融洽;他生活自律,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曾说过“希望自己一直保持内心平和,聚焦目标,努力奔跑,不断收获”。领导、同事和朋友们,都对他的人品、能力莫不交口称赞。

李健和潘文亮同志生前合影


这场灾难夺走了两名优秀科技人才的宝贵生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我们强烈谴责恐怖主义袭击。斯人已逝、英气长存。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继续推进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崇高事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健、潘文亮两位同志的一生,是为我国海洋科考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们的遇难是我国海洋科考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的重大损失! 

斯人已逝、英气长存。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继续推进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崇高事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END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作者 :掖县 、九重天;
授权发布 海洋知圈编排 
复制转载请申请授权并保留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