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知圈

其他

海洋赤潮灾害监测进入“快速”时代!

2022年11月8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获悉,该中心与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合作,基于生态浮标、无人船、无人机,创新性搭建的“固定+移动”组合式赤潮灾害快速监测预警技术装备体系,已在河北省赤潮高发海域开展快速监测示范应用,取得良好实效,为后续业务化推广应用积累宝贵经验。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发布!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人工智能海洋学基础及应用》正式出版!

可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请在订单备注处注明发票抬头和税号)官方旗舰店质量保证!出版社库房直发,提供正规电子发票!人工智能海洋学是一门融合人工智能和海洋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书旨在详尽充实地介绍人工智能海洋学的相关知识。本书共分9章,介绍了海洋大数据、Python语言、人工智能基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海洋特征智能识别、海洋参数智能预测、动力参数智能估算和模式误差智能订正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学中的应用。目录前言第1章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发布《海洋碳汇核算方法》等12项行业标准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人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指南》等12项行业标准的公告《人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指南》等12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现予批准、发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编号及名称如下:HY/T
2022年10月9日
其他

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课题组组织编撰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新正课题组联合国内5家单位共30多位底栖生物学者历时8年编撰完成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两部专著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计划由10部专著组成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多样性丛书》的前两部。
2022年10月2日
其他

珊瑚礁生态修复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内有原文)!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王颖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可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请在订单备注处注明发票抬头和税号)本书是对南海综合研究、区域海洋研究的一部专著,用数字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表现出来,可实现可视化及做各种运算、演示。全书分
2022年9月5日
其他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担任“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中国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委员会成立会议并讲话

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落实,第72届和7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21年至2030年定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海洋十年”)并通过了实施计划,旨在采取一系列行动构建“一个清洁的、健康且有韧性的、物产丰盈的、可预测的、安全的、可获取的和富于启迪并具有吸引力的海洋”。经国务院批准,自然资源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成立“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简称委员会),组织实施和协调推动“海洋十年”相关重点工作。自然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兼任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四位一线科考队员倾力创作……

海,孕育了无穷的生命,36亿年的生命演化,我们从海洋来到陆地,创造出辉煌的文明;海,赋予人类无限的想象,当沉入缄默深邃的海渊,当驶向世界尽头的远洋,当闯入冰封千里的极地,当所有关于海洋的浪漫不谋而合,你,会想到什么?神秘而美丽的海洋
2022年8月14日
其他

中国海警转隶武警部队后首任中国海警局局长王仲才已任东部战区海军司令员(中将军衔)!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2日当晚,东部战区即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据东部战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介绍,8月4日13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部队,在台湾海峡实施了远程火力实弹射击训练,对台湾海峡东部特定区域进行了精确打击,取得了预期效果。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8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火箭军部队,对台岛东部外海预定海域,实施多区域、多型号常导火力突击,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检验了精确打击和区域拒止能力。整个实弹发射训练任务已圆满完成,解除相关海空域管控。亮剑台海第一线的东部战区海军近期迎来了新任司令员。据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官网消息,7月29日上午,区委书记徐强带着海曙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的深厚情谊,走访慰问东部战区海军官兵,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并与东部战区中将副司令员兼东部战区海军司令员王仲才等座谈交流,共叙军政军民鱼水深情,共话军地创新发展。区领导叶枝利、张启表、谢浩军、黄健、胡金红等参加。上述官方信息显示,曾率队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的王仲才中将,已经出任东部战区副司令员兼东部战区海军司令员。(资料图:时任海军王仲才少将舰长)公开报道显示,王仲才出生于1963年,1980年进入预备航校,毕业后任航校领航教员,飞行时数超700小时。1987年,王仲才考入海军广州舰艇学院飞行员舰长班,1991年1月毕业后获得舰艇指挥专业本科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随后,王仲才被分配至北海舰队驱逐舰1支队,先后任“四平”号护卫舰见习副舰长,“哈尔滨”号驱逐舰副舰长,“青岛”号驱逐舰副舰长。2000年后,王仲才担任“杭州”号驱逐舰副舰长、舰长。此后,王仲才长期在东海舰队服役,并于2013年出任东海舰队厦门水警区司令员。至迟于2016年6月,王仲才已任东海舰队副参谋长,跻身副军级军官。2017年4月1日,以王仲才为编队指挥员的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编队从舟山某军港解缆起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第26批护航编队由导弹护卫舰黄冈舰、扬州舰,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等组成。同年8月28日,第26、27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西部海域举行了分航仪式,第26批护航编队按计划对有关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先后访问比利时、丹麦、英国和法国。据中新网报道,2017年10月2日,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舰队抵达伦敦,开展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中国军舰首次访问英国首都伦敦。编队指挥员王仲才获赠甲午战舰图片辑,赠送词称以此“表达我们勿忘国耻、富国强军的强烈愿望”。(资料图:左一
2022年8月4日
其他

我国14个典型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研究区示意图!《中国典型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物源分区及其质量现状》出版!

为潮间带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的《中国典型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物源分区及其质量现状》一书,目前已经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本书第一作者作者夏鹏,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今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岸带沉积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等。
2022年8月3日
其他

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为你还原真实科考现场,看中国力量突破极限!

海,孕育了无穷的生命,36亿年的生命演化,我们从海洋来到陆地,创造出辉煌的文明;海,赋予人类无限的想象,当沉入缄默深邃的海渊,当驶向世界尽头的远洋,当闯入冰封千里的极地,当所有关于海洋的浪漫不谋而合,你,会想到什么?神秘而美丽的海洋
2022年7月30日
其他

最新任命!王广华兼任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此前已任自然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2年7月8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作者系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点击左下“阅读原文”—END—信息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6月3日A1版:国内大局
2022年6月3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2年6月2日
其他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可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请在订单备注处注明发票抬头和税号)近期,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韩广轩研究员课题组撰写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滨海湿地富含土壤有机碳,同时土壤有机质分解率和甲烷生成率较低,并且能够捕获和埋藏大量有机碳。盐沼、海草床和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的生物量虽只占陆地的0.05%,但能从海洋及大气中储存和转移更多的碳(即“蓝碳”),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也是全球“蓝碳”资源的重要贡献者。但滨海湿地处于对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经济发展最快和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因此,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及由此引起的水文过程变化都会影响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其碳循环的关键机制还有待探讨,其固碳潜力、碳汇通量和封存量的数据还很少,目前尚无一个全球公认的机制来正确认知蓝色碳汇的重要性。本书依托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选择黄河三角洲典型湿地——潮汐湿地、非潮汐湿地及开垦后的农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水文过程和水盐交互作用为主线,基于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和原位控制试验,阐述滨海湿地碳循环关键过程和碳汇功能对水文过程(潮汐、地表淹水、地下水位变化)、气候变化(增温、降雨量变化、降雨季节分配、氮输入)及人类活动(农田开垦)的响应机制。全书分为10
2022年5月8日
其他

太震撼了!中国海域地形图!中国如何走向深海?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2年5月2日
其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教授陈刚父子携手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2年4月30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教授陈刚与其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儿子陈李昊,成功登上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1971年11月出生的陈刚教授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海洋探测与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海洋学院副院长,他参与过汶川地震救灾,登顶过三个大洲的最高峰并徒步到达南、北极点。2001年7月出生的陈李昊,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大二学生。自2012年起,他曾三次攀登珠峰,展开科考工作;其中2020年作为测量技术负责人全程参与中尼珠峰高程测量这一国家任务。陈刚的前三次努力,因为种种原因均与顶峰失之交臂。在第一次攀登的十年之后,他自筹资金发起第四次冲击。3月25日进藏开始适应性训练;4月25日离开珠峰大本营开启登顶之旅;4月30日由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冲顶成功。在本次攀登过程中,陈刚父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科考活动,采集了大量冰样、雪样及植物、岩石标本。他们携带国产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北斗设备进行了高精度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测试,以及冰雪覆盖深度探测试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级研究生饶炜博介绍,陈刚教授一直鼓励自己的学生们立志科技报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他从测绘到登山,勇攀珠峰挑战自身极限最重要的原因。据了解,陈刚被称作为珠峰测量“身高”的人。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波及珠峰地区。冒着余震,陈刚团队对珠峰北坡地区距震中300公里范围内的观测点进行了跟踪测量,并成功申请到2015年尼泊尔地震对珠峰地区垂向变化影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党委书记成军表示,陈刚教授爱好登山,情系珠峰,十余年如一日,20多次进出青藏高原。作为科学家,他把爱好和事业完美结合,登顶珠峰、丈量珠峰、研究珠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作为地大教师,他以实际行动诠释“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还牵头组建“山海求知”研究生党支部,注重培养学生攀登精神。作为父亲,身先示范、陪同攀登、注重坚韧不拔毅力培养,实现了父子同登珠峰的壮举!—END—信息来源:
2022年4月30日
其他

填补海洋气象学领域空白!《爆发性气旋》专著出版

并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来加深对爆发性气旋的认识。傅刚教授带领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研究团队已经在爆发性气旋研究领域工作超过十多年,对这种“暴烈的风暴”(violent
2022年4月29日
其他

正式出炉!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海洋优秀科技图书入选名单

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于2021年3月份正式启动,历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会议初评、大会终评、公示、奖励委员会确认审核6个阶段,评选项目严格按照奖励办法的标准实施运行。2021年度的海洋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于11月16-17日在三亚召开,评审委员会进行投票筛选,评审委员会听取项目汇报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投票筛选,最后交由大会再次投票,产生了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拟获奖项目和2021年度拟获选海洋优秀科技图书项目。2022年4月13日,结合疫情防控,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第二届五次会议在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经过奖励委员会表决后,审核确认了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6项,共43项获奖项目,20项海洋科技图书获优。审核通过了一个推荐资格单位并有3位院士成为奖励委员会新成员。海洋科学技术奖是2013年承接原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的奖项,该奖自设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九届,在海洋领域已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权威性、并得到了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基金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特等奖1.项目名称:大洋板块俯冲动力学机制及对南海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主要完成人:林间、李家彪、徐义刚、游庆瑜、张帆、周志远、孙珍、孙卫东、陈永顺、胡岩、徐敏、丁巍伟、蔡晨、杨宏峰、黄小龙、郝天珧、李春峰、夏少红、万奎元、赵明辉2.项目名称: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开发推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主要完成人:王长云、管华诗、王曙光、吴皓、郭庆梅、李医明、林永成、曾晓起、钱树本、武云飞、庞冀燕、徐颖、孙稚颖、刘红兵、孙世春、叶振江、方玉春、付秀梅、马琳、王毓3.项目名称: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过程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袁东亮、胡敦欣、王晶、张林林、王铮、李翔、王强、王富军、李峣、赵霞、杨亚、胡晓悦、谭舒文一等奖1.项目名称:大陆架科学钻探与南黄海科学发现推荐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云南大学、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三地质大队、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张训华、刘健、郭兴伟、李铁刚、郑洪波、庞玉茂、蔡来星、梅西、刘青松、万世明、翦知湣、李广雪、张英传、张异彪、赵京涛2.项目名称:翼型风帆助推技术在超大型油船(VLCC)上示范应用开发推荐单位: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单位: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中国船级社、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彭贵胜、吴建移、张威、张景天、岳孟强、关英华、李伟平、邓昌连、马庆英、陈立、潘子英、黄连忠、马骏、顾雅娟、张恩国3.项目名称:东海黑潮三维结构观测及应用推荐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91001部队战场环境保障室、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主要完成人:熊学军、鞠霞、张学宏、于龙、胡筱敏、刘波、郑虹、孙佳、郭延良、陈亮、杨光兵、庄展鹏、回贞立、郭炳火、袁业立4.项目名称:极地严寒环境用海洋工程厚钢板发明及应用推荐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主要完成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吴开明、刘敬喜、顾晔、罗登、王攀峰、刘自成、邰敏敏、宫学成、滕兆洋、靳星、肖大恒、胡锋、李国清、刘汉坤、阮庆5.项目名称:新型工业用褐藻繁育及其活性物质开发和产业化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绿水产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段德麟、付晓婷、刘洪武、张全斌、王秀良、王晶、姚建亭、闫文华6.项目名称:对虾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荐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茂名新洲海产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吉宏武、刘书成、谢燕、曹洛丁、李强、张迪、吉薇、高静、伍彬、毛伟杰、郝记明、曹文红、章超桦、刘颖、黄和7.项目名称:海洋动力环境微波遥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推荐单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2021部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主要完成人:李晓明、范开国、董庆、任永政、王雷、沙金、梁建军、贾童、樊星8.项目名称:近海环境和海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检测与防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推荐单位:宁波大学主要完成单位:宁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万里学院主要完成人:史西志、张泽明、张洪海、张少恩、吴银良、陆荣茂、庞林江、刘伟成、湛嘉、孙爱丽、赵健、桑丽雅、焦海峰、唐道军、张宜明9.项目名称:牡蛎先天性免疫和环境响应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喻子牛、张扬、向志明、毛帆、李军、肖述、张跃环、马海涛、秦艳平10.项目名称:南海岛礁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业务化应用推荐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天津蓝图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江河瑞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相文玺、曹英志、李晋、范诗玥、东韩、孙瑞杰、熊小飞、张宏晔、周威、李金蓉、时小军、罗婷婷、张峰、卢文虎、陈韶阳11.项目名称:热带西太平洋典型地质过程与环境演变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李铁刚、高翔、张国良、董冬冬、熊志方、类彦立、万世明、常凤鸣、栾振东、南青云、张吉、张广旭、贾奇、张正一、王帅12.项目名称:深远海网箱养殖工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推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湛江海宝渔具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德赛海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黄小华、郭根喜、陶启友、胡昱、范斌、袁太平、谌志新、莫赞、王绍敏、庄建、江世贵、刘海阳、江涛、吴菊华、刘志欣13.项目名称:图们江地区陆海探测与空间决策技术及应用推荐单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方创琳、苏奋振、林明森、杨晓梅、张国友、王士君、鲍超、王振波、马海涛、付东杰、张蔷、李广东、王志华、吴文周、陈丹14.项目名称:深海甲壳动物多样性及起源演化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沙忠利、任先秋、王艳荣、程娇、孙邵娥、惠敏二等奖1.项目名称:陆海过渡带三维信息一体化获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主要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国土测绘院、青岛秀山移动测量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景冬、刘强、李国玉、李国华、陈建忠、侯海龙、尹福强、张金营、周茂伦、马镇环2.项目名称: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装备关键技术突破及成果应用推荐单位: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要完成人:刘岩、孙继昌、曹煊、张颖颖、李权龙、高杨、綦声波、周艳荣、马海宽、张艳敏3.项目名称: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与标准制修订推荐单位: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杜米芳、刘攀、王红锋、蔺存国、聂富强、张欣耀、张斌彬、李景滨、杜丽丽4.项目名称:滨海核电厂的海洋环境要素适宜性研究及应用推荐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黄发明、林杰、郑斌鑫、陈秋明5.项目名称:池塘养殖环境微藻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广东金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黄翔鹄、李长玲、张宁、李活、李峰、张玉蕾、李倩茹、罗晓霞、刘慧玲、刘锦上6.项目名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建造技术推荐单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单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胡社来、安志杰、程磊、沈峰、庄红江、兰志华、徐晨、李赟、李洋、石敏7.项目名称:南海区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设备研发与配套技术推广推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太阳高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中山衍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惠州市海燕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张家松、董宏标、李纯厚、张海发、马振华、李华、罗愉城、黄育佳、张燕发、苏松明8.项目名称: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江苏省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主要完成人:张志锋、索安宁、杨正先、石洪华、崔丹丹、鲍晨光、张振冬、卫宝泉、苏岫、张哲9.项目名称:重要经济水产动物的基因组学研究推荐单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主要完成人:石琼、游欣欣、卞超、黄玉、徐军民10.项目名称:大洋性柔鱼类渔业生物学研究及应用推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主要完成人:刘必林、陈新军、方舟、林东明、李建华、胡贯宇、贡艺、李云凯、陆化杰、刘金立11.项目名称:海塘安全保障关键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定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陈秀良、张超杰、魏海云、胡晓明、江晓益、孙苗苗、杨火其、葛国昌、黄海珍、万紫12.项目名称:海洋地震数据特殊处理及精准成像技术研究推荐单位: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地质分会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要完成人:张宝金、文鹏飞、李福元、张如伟、李丽青、徐云霞、薛花、邓桂林、顾元、孟大江13.项目名称:基于海底压力测量技术的海啸预警浮标推荐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要完成人:商红梅、张毅、任炜、张文良、李文彬、李墨、张晓娟、赵联大、刘愉强、李永奇14.项目名称: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监测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推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人:任一平、万荣、张崇良、徐宾铎、薛莹、纪毓鹏、叶振江、孙远远、张虎、史德杰15.项目名称:1200吨风电安装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究推荐单位: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樊斌、刘富均、徐文林、邓国辉、徐进初、商明星、宫小康、周华龙、张磊、王耀16.项目名称:陆坡浮游生物群落分布及功能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孙晓霞、张武昌、郑珊、朱明亮、王超锋、张文静、赵永芳、胡仔园、梁俊华、郭术津17.项目名称:无人岛礁信息系统推荐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湖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主要完成单位: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积鹏、张立伟、王冬海、肖琳、应文、常浩伦、李玉辉、李静芳、辛登恒、杨志霞18.项目名称:109.9K冰区加强阿芙拉油船设计与建造推荐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郭世玺、顾洪彬、李嘉宁、周琦、李欣、高爱华、杨森、夏登柱、付佳、张学辉19.项目名称:南海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关键技术与应用推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中山大学、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主要完成人:李纯厚、刘永、谭烨辉、王学锋、肖雅元、林琳、柯志新、朱克诚、陈国宝、蒙子宁20.项目名称: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与储层物性定量评价技术及应用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要完成人:王秀娟、何敏、李杰、苏丕波、钱进、栾振东、颜承志、郭依群、李元平、张广旭21.项目名称:44500吨ARC7极地凝析油轮研制推荐单位: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主要完成单位: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黄隽、周圣平、曹璐、郑新虎、何光伟、曹炳真、胡显伟、黄利平、覃杰伟、黄汉金22.项目名称:滩海地区油井防砂稳产关键技术与规模应用推荐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要完成人:李怀文、董长银、李志广、付大其、邵力飞、刘伟、王超、孙涛、朱英斌、王巨鹏23.项目名称:牙鲆重要疾病候选疫苗研制及其免疫效果评价技术体系构建推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主要完成人:邢婧、战文斌、徐涛、绳秀珍、唐小千、迟恒、赵厚钧24.项目名称:国内首制1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核心工艺工法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刘建峰、王理、卢军国、马明良、徐占勇、张譞辉、张松、戴庆冬、杨振、姜旭枫25.项目名称:中国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长期演变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李新正、李宝泉、徐勇、马林、闫嘉、陈琳琳、董栋、王金宝、王全超、刘昕明26.项目名称:鲆鳎鱼类亲体营养生理研究推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青岛玛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梁萌青、徐后国、薛致勇、卫育良、魏万权、曲江波、张建柏、赵敏、肖登元、曹林2021年海洋优秀科技图书入选名单1.《中国常见海洋生物原色图典》(全6册)作者:总主编:魏建功;分册主编:刘涛、曾晓起、曲学存、李新正、刘静、刘云、李洪武责任编辑:孙玉苗、姜佳君、邓志科、董超2.《天然气水合物运聚体系:理论、方法与实践》作者:主编:吴能友;副主编:苏明责任编辑:翟巧燕3.《深海声学与探测技术》作者:李整林、杨益新、秦继兴、闫祎责任编辑:陈晏平、高军晓、方思敏4.《2004-2011年南海北部开放航次科学调查报告》作者:王东晓责任编辑:刘亮5.《Marine
2022年4月19日
其他

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

位海洋生态学专家先后做了专题报告,纵论我国海洋生态学的发展现状、管理进展与新时代学科体系构建。《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就是这次会议的成果之一。《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全书共分31
2022年4月16日
其他

海南海花岛39栋楼拆除一事行政复结果出炉!变更原拆除为没收

海南日报记者从儋州市有关部门获悉,近日,复议机关就海花岛39栋楼行政复议案,依法作出了变更原拆除为没收的决定。该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依法依规保护好有关各方合法权益。此前,有关部门已对张琦、林东等8名责任人员予以问责处理,对其他相关责任人员将依规依纪依法进一步调查处理。相关阅读⊙此前海南恒大海花岛39栋楼被责令10日内拆除!曾违法填海,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恒大海花岛待拆39栋楼现场实探!拆除损失或超80亿!购房者去年已解约,儋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能否近期拆除尚不确定!恒大官方回应⊙恒大已就海花岛39栋楼拆除一事申请行政复议!住建局:仍有23户未完成退款或换房⊙恒大不止有海花岛,还有海上威尼斯!外媒:全球最大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介入恒大海上威尼斯项目—END—信息来源:海南日报;观察者网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盐城出席“浒苔防控工作专题座谈会议”►招聘!全年薪酬总额约20万+额外补贴等!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22年招聘公告►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水产类)公布!►《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2022年4月3日
其他

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水产类)公布!

2022年3月30日,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撰写完成、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2022中国大学各专业类一流专业排名。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是目前中国参评高校数量最多和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至今已经连续8年发布。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共有1236所本科高校的近6万个本科专业参评,覆盖12大门类92个专业类的730多个本科专业。其中,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水产类排名如下: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水产类—END—信息来源:艾瑞深校友会网。注:此排名仅为排名机构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招聘!全年薪酬总额约20万+额外补贴等!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22年招聘公告►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盐城出席“浒苔防控工作专题座谈会议”►《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招聘!全年薪酬总额约20万+额外补贴等!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22年招聘公告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22年招聘公告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后首批新筹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体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带中心。海岸带中心始建于1965年,自成立至今就铭刻着践行国家使命的烙印,在每一次国家海岸带重大科研任务的实施中,都发挥了技术支撑和引领带头作用,包括牵头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国家海岸带调查与规划重大专项,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现代海洋调查标准体系,积极探索海岸带基础研究,在海岸带气候演化、环境演变、成灾机理、资源环境地理格局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海岸带理论和知识体系。实验室以建设海岸带国家实验室平台为目标,以“探索海岸带科学规律、支撑海洋发展战略、服务沿海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继承传统、服务管理、聚焦前沿、突出重点”为学科发展原则,以海岸带“数据获取、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实践应用”为主要链条,重点发展“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与调查监测技术、海岸带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修复、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与空间规划”三个研究方向。近年来,以第一署名单位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SSCI/EI收录200余篇,他引2000余次,含多篇热点和高被引论文;作为第一单位编写国际标准2部,国家标准8部,行业标准及调查技术规程40余部;多项工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人批示,提交专报20余项,研究并编制国家海域海岛和规划管理文件10余项;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奖励10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09名,已形成“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国家与省部级创新人才-中青年人才”的梯队结构,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各1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3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因科研工作需要,现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博士后3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2年设立,2010年获得单独招收博士后资格。工作站于2015年、2020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博士后工作站综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收条件1.
2022年2月15日
其他

恒大不止有海花岛,还有海上威尼斯!外媒:全球最大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介入恒大海上威尼斯项目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2年1月30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科学家编制完成高精度1:100万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

可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请在订单备注处注明发票抬头和税号)近日,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石学法、刘焱光、乔淑卿、刘升发和王昆山等人主编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海底沉积物类型图是海洋地质图的主要图件之一,可以最直观地反映海底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海底沉积物类型图不仅对研究海洋沉积环境和地质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为海洋工程和海防建设、海洋渔业和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船舶航行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海洋沉积物调查取样是编制海底沉积物类型图的基础。我国系统的海洋区域调查始于1958年,随后相继开展了包括海洋地质调查在内的系列海洋调查。作为海洋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我国先后出版了中国近海及不同区域各种比例尺的沉积物类型图。海洋一所石学法研究团队根据我国几十年来实施的多个海洋调查专项及其他调查研究项目获取的17145站沉积物实测数据,并结合收集的数据资料编制了这套渤海、黄海和东海1:100万沉积物类型图。这套图共分6幅,采用墨卡托投影,图幅范围为117-131°E,21.5-41.5°N,中英文双语出版。图中共划分出34种沉积物类型,并详细标注出了钙质结核、基岩、珊瑚礁、热液点等特殊底质分布特征。与以往图件相比,本图件主要有如下特点:以实际调查获取的沉积物样品分析资料为基础编制;统一了沉积物粒度分析和分类方法,进行了沉积物粒度数据标准化处理,使其反映的沉积物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更加鲜明、准确;吸收了国内外科学家最新的海洋沉积学研究成果。该图说明书在详细阐述沉积物类型、粒度参数和沉积速率分布特征基础上,揭示了渤海、黄海和东海现代沉积物物源及输运过程,并讨论了该区若干沉积学热点和前沿问题。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渤海、黄海和东海最为系统、全面和精细的1:100万沉积物类型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东部海域沉积物类型的分布格局和变化规律。该套沉积物类型图可为从事海洋科研、生产、教学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本套图的出版将会推动我国区域海洋沉积学乃至海洋地质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并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空间规划利用和海洋工程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可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请在订单备注处注明发票抬头和税号)—END—信息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学出版社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盐城出席“浒苔防控工作专题座谈会议”►最新任命!李超伦任中科院南海所所长,此前任中科院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副所长►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正式出版发行!►《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海►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洋►《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书►《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2022年1月26日
其他

招聘!全年薪酬总额15万至21万!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2年度招聘公告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2年设立,2010年获得单独招收博士后资格。工作站于2015年、2020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博士后工作站综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现面向国内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博士后基本条件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2.获得国内外博士学位3年以内或将于2022年内毕业的博士研究生。3.35周岁以下,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创新精神,身心健康。4.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二、招聘要求招聘要求信息详见附件。工作驻地均为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仙霞岭路6号。三、待遇福利博士后人员享受专业技术十级岗位基本薪酬(中级职称),绩效津贴根据所属各科研团队情况确定,全年薪酬总额15万至21万。有四险一金。享受在职职工同等福利待遇,全年带薪休假15天。额外享受青岛市博士后生活补贴5000元/月,留所工作可获得25万元安家补助。四、招聘时效2022年全年均可办理入站。五、联系方式联系人:卢老师联系电话:0532-88965253邮箱地址:fiorsc@fio.org.cn热忱欢迎国内外优秀博士研究生到海洋一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2年度招聘需求信息表序号招聘人数招聘条件专业领域课题方向博士期间成果要求其他要求11物理海洋学、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区域海洋环境数值模拟与预报。运用海洋环流模式,开展西太平洋、印度洋及其边缘海的海洋动力环境模拟及预报无无21物理海洋学、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海洋环流与潮波动力学。综合运用多种数据资料和分析方法,结合数值模拟,开展印太交汇区环流和潮波动力过程,以及潮混合对环流影响的研究无无31物理海洋学、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海洋环流动力学。综合运用多种数据资料和分析方法,开展印太交汇区海洋环流变异,以及洋际交换及其气候效应研究无无41物理海洋学、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海洋环流与水团变异及其气候与环境效应。综合运用多种数据资料和分析方法,开展印度洋-太平洋环流与水团变异,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无无51海洋声学海洋环境噪声/动物发声无无61物理海洋北极海洋环境观测与研究无无71物理海洋学、气候学及相关专业海洋环流与气候环境变化
2022年1月25日
其他

《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2年1月16日
其他

汤加火山剧烈喷发并引发跨洋海啸,形成超级蘑菇云,我国沿海海域监测到海啸波,日本多地观测到海啸 !是否会影响全球气候?

H8卫星云图上的火山喷发,来自tropicaltidibits当地时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火山喷发汤加和新西兰等国均发布了海啸警报据路透社报道火山灰和气体冲至近20千米高空画面相当震撼!↓↓↓全球云图上的火山喷发,来自rammbH8色调强化云图上的火山喷发,中气爱制作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北京时间),汤加海域Hunga
2022年1月16日
其他

最新任命!李超伦任中科院南海所所长,此前任中科院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副所长

会议现场2022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南海所)所长任职宣布暨领导班子任期考核会议在标本楼多功能厅召开。中科院人事局局长孙晓明和武汉分院纪检组组长蔡长塔视频参会,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张世专等一行9人,南海海洋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领导人员、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1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陈广浩主持。
2022年1月13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盐城出席“浒苔防控工作专题座谈会议”

2022年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在盐城市召开浒苔防控工作专题座谈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占海,海域海岛司司长高忠文,海洋预警监测司司长王华,东海局局长黄海波,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诸纪录,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盐城市政府代市长周斌,副市长吴本辉出席会议。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充分肯定江苏省为浒苔绿潮防控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要求要注重浒苔防控“最后一公里”的管理和监管,继续加强除藻作业,做好生态化养殖新材料的推广,谋划做好前置打捞工作,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严防浒苔绿潮的暴发。诸纪录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浒苔防控重点难点,全面推进联防联控各项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和落实,确保浒苔防控工作取得更好成效。刘聪从开展海洋生态红线区养殖用海的清退,推广覆塑PVC缆绳新材料试点,加强紫菜养殖设施防藻监管,提前谋划前置打捞等方面汇报了全省浒苔绿潮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江苏自然资源部厅有关处室负责人,沿海三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END—信息来源: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官网、江苏省自然资源厅预警处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出席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附央视报道):构建陆海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的意见》印发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2年1月11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出席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附央视报道):构建陆海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 加强滨海生态保护国际合作

2022年1月10日至11日,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盐城市举行。10日晚,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暨部长级论坛在盐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深入探讨滨海湿地保护,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了我国滨海地区的总体情况、建设和保护经验。江苏省副省长储永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前主席、黄海湿地研究院名誉院长章新胜,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盐城市政协主席陈红红,盐城市委副书记羊维达,相关国家的政府部门或驻华使馆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地方政府代表、专家学者、青年代表等在线上或现场参加论坛。▲央视相关报道据介绍,中国滨海地区拥有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包括大约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万公里的海岛海岸线,拥有12种滨海湿地类型,分布着40个国家级保护区,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有3条经过中国境内,每年在中国滨海湿地繁育、迁徙和越冬的水鸟达到240多种。同时,这一地区覆盖中国11个省份,承载着中国大约43%的人口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交融最具典型、最具特色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我国推进重大制度建设,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措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强化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将海洋、海岸带、滨海湿地统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统筹陆海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强调查监测,制定多项技术规范,开展沿海滩涂、海岛、珊瑚礁以及红树林、盐沼、海草床三大蓝碳生态系统调查,完成新一轮全国海岸线修测工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目前,我国实行最严格围填海管控措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加强对滨海自然资源的监管力度;同时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多措并举加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致辞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致辞时对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给予本次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盐城市委、市政府为确保论坛顺利举办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王宏介绍,目前,我国实行最严格围填海管控措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加强对滨海自然资源的监管力度;同时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多措并举加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十三五”期间,我国开展了36个“蓝色海湾”整治项目、15个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以及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修复海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通过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滨海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态势得以遏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中国未来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水平,促进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滨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落实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构建陆海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提升陆海空间治理水平,推进陆海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滨海生态保护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滨海生态治理与保护合作。通过全球滨海论坛,开展滨海生态、候鸟迁徙、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议题的国际交流,推动共同保护行动。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王宏说,我国致力于推动举办全球滨海论坛,就是期待汇聚各方力量,共享生态文明理念,共商务实举措,共促联合行动,共建伙伴关系,共同呵护美丽的滨海家园。未来十年是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十年,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十年。中国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大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水平,促进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滨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落实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我们愿与全球滨海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期待本届论坛取得广泛共识和丰硕成果,开启全球滨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副省长储永宏致辞储永宏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此次论坛在盐城举办,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外交思想的重要举措,也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汇聚了广泛国际智慧。我们将以论坛举办为契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践行绿色使命;致力于打造全球生态治理的国际化平台,推动形成具有国际引领的技术和标准;致力于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致力于推进生态高效能治理,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信借助全球滨海论坛这一平台,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保护滨海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侯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湿地公约》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布鲁诺奥伯勒、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生态部副部长谢尔盖·阿诺普连科、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法国埃罗省塞特市市长弗朗索瓦·康迈因等国际组织、国外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国际城市代表纷纷通过视频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我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保护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大家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共谋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期待与更多国际组织相聚盐城,亲身体验大美湿地的秀美风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发言周斌在发言时说黄海湿地是大自然对盐城最好的馈赠,也是这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升格为全球滨海论坛,将进一步搭建引领生态治理的全球机制性平台,广泛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我们将更加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不断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我们将促进全球滨海城市加强沟通交流,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我们将站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战略高度,努力把黄海湿地的生态优势转换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欢迎大家走进盐城,更好推动生态互助、发展互通、文明互鉴,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力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前主席、黄海湿地研究院名誉院长章新胜通报《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经过与会各方的合作努力,《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在会前召开的国际咨询会上得到顺利通过。开幕式上,章新胜通报了倡议的主要内容。他说,本次全球滨海论坛的顺利召开,为推动国际滨海生态保护迈出了重要而又坚实的一步。该倡议向全球发出,希望汇集各方智慧力量,努力把论坛建设成新型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国际滨海生态治理作出新贡献。—END—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年1月11日
其他

恒大已就海花岛39栋楼拆除一事申请行政复议!住建局:仍有23户未完成退款或换房

相关背景信息⊙海南恒大海花岛39栋楼被责令10日内拆除!曾违法填海,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恒大海花岛待拆39栋楼现场实探!拆除损失或超80亿!购房者去年已解约,儋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能否近期拆除尚不确定!恒大官方回应⊙恒大致信“海花岛业主”回应39栋楼被责令拆除事件!恒大所谓流程合法合规的背后,同时踩中了两条红线,官员落马却停不下来……2022年1月5日,海南儋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海花岛39栋楼暂未拆除。恒大已于1月4日申请行政复议,海南省政府会就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进行统一回应。此前于2021年12月30日,海南省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发《行政处罚(限期拆除)决定书》显示,因海花岛2号岛39栋楼违法取得规划许可证已被撤销,现责令儋州信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10日内自行拆除上述违法建筑物。如逾期不拆除,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依法组织拆除。《行政处罚(限期拆除)决定书》中提到,如相关开发商不同意拆除决定,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天内向儋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依法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据悉,于1月3日晚间,恒大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海花岛业主的一封信》,对相关事项作出说明,称该决定书仅针对位于海花岛2号岛的2-14-1地块39栋楼,不涉及海花岛其它地块,也就是不涉及60567户已收楼业主及628户未收楼业主的地块和楼宇。资料显示,海花岛项目由三个独立的离岸式岛屿组成,1号岛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会康文"一体的一站式国际旅游度假区,2号岛和3号岛则为居住功能区。截至目前海花岛拥有超6万户业主,已累计投入810亿元。据了解,海南儋州市政府于2010年10月14日通过招商引资与恒大集团签订了《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填海项目投资开发框架协议》;2012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出具《关于对儋州市白马井海花岛旅游综合体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洋环境影响专题篇章审查意见的函》;2012年12月14日,国家海洋局批复了《儋州市白马井海花岛旅游综合体区域建设用海规划》;2013年8月28日,恒大取得了全部《海域使用权证书》;2015年,恒大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开始开发建设。1月5日,红星新闻从儋州市住建局建筑监管科处得知,恒大海花岛被勒令拆除的39栋楼中,仍有23户未完成退款或换房。相关负责人表示,“还有23户退款或换房没完成。但不方便透露是哪23户。”该负责人还表示,除这23户之外的业主已全部完成退款。红星新闻注意到,目前距决定书提到的“10日内自行拆除”的限期已过半,但39栋楼并未动工拆除。↑资料图。此次行政处罚决定涉及海花岛2-14-1地块39栋住宅。1月5日上午,界面新闻来到海花岛2号岛39栋待拆违法建筑附近。这39栋违法建筑位于2号岛东北角的2-14-1地块,与距离最近的已建成的住宅区隔了一大片荒地。通往该地块的路段均被拦截,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从1月4日开始已不让非工作人员进入。被拦截的路口
2022年1月5日
其他

恒大致信“海花岛业主”回应39栋楼被责令拆除事件!恒大所谓流程合法合规的背后,同时踩中了两条红线,官员落马却停不下来……

相关背景信息⊙海南恒大海花岛39栋楼被责令10日内拆除!曾违法填海,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恒大海花岛待拆39栋楼现场实探!拆除损失或超80亿!购房者去年已解约,儋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能否近期拆除尚不确定!恒大官方回应2022年1月3日晚,恒大童世界集团(原海花岛产业集团)通过“海花岛旅游度假区”官微发布了《致海花岛业主的一封信》表示,2021年12月30日,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给我司下发了海花岛39栋建筑《行政处罚(限期拆除)决定书》(以下简称决定书),引起了广大业主的高度关注。“我司将按照决定书的指引,积极沟通、妥善处理。”亲爱的海花岛业主:2021年12月30日,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给我司下发了海花岛39栋建筑《行政处罚(限期拆除)决定书》,引起了广大业主的高度关注。现将海花岛相关情况告知如下:该决定书仅针对位于2号岛的2-14-1地块39栋楼,不涉及海花岛其它地块,也就是不涉及60567户已收楼业主及628户未收楼业主的地块和楼宇。我司将按照决定书的指引,积极沟通、妥善处理。海花岛项目是恒大集团在海南投资开发的重大项目。2010年10月14日,儋州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与恒大集团签订了《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填海项目投资开发框架协议》;2012年8月30日,国家海洋局组织专家对《儋州市白马井海花岛旅游综合体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洋环境影响专题》进行评审;2012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出具了《关于对儋州市白马井海花岛旅游综合体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洋环境影响专题篇章审查意见的函》;2012年12月14日,国家海洋局批复了《儋州市白马井海花岛旅游综合体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截止2013年8月28日,我司取得了全部《海域使用权证书》;自2015年起,我司陆续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开始开发建设。经过六年多的建设,海花岛已累计投入约810亿元,已建设成6万多户业主的幸福家园。1号岛童世界海洋乐园、童世界水上王国、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欧堡酒店、希尔顿酒店、文化娱乐城、运动健身中心、影视基地、茗茶酒吧街、风情商业街、风情饮食街、珍奇特色植物园、婚礼庄园、博物馆群、五国温泉城等21个业态已陆续建成并试营业,自2021年1月1日起,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50万人次。2017年以来,我司根据环保、海洋督察对海花岛提出的海洋生态修复、涵管桥整改等要求,正在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积极整改。我们相信,海花岛的未来将更加生态、更加环保、更加美丽。祝广大业主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恒大童世界集团(原海花岛产业集团)2022年1月3日
2022年1月4日
其他

恒大海花岛待拆39栋楼现场实探!拆除损失或超80亿!购房者去年已解约,儋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能否近期拆除尚不确定!恒大官方回应

近日,儋州市海花岛2号岛39栋楼被确定为违法建筑,要求相关开发商在10日内自行拆除。相关阅读→海南恒大海花岛39栋楼被责令10日内拆除!曾违法填海,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1月2日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海花岛2号岛,获悉了拆除风波中的海花岛最新进展。记者在现场并没有看到张贴类似拆除通知之类的公示,39栋楼所在的2号岛东北角密密麻麻都是毛坯楼,距该项目一路之隔是一片广阔空地,还可以看到好几处大大小小的水坑。1月3日上午,现场有塔吊开始作业,不过工地暂未封场。即将拆除的消息曝光后,陆续有海花岛其他岛屿的游客过来参观。拆除风波中的海花岛2号岛
2022年1月3日
其他

海南恒大海花岛39栋楼被责令10日内拆除!曾违法填海,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

2021年12月31日,海南省儋州市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在网络热传。该决定书称海花岛39栋楼被确定为违法建筑,要求相关公司限期拆除。2022年1月1日上午,儋州市城市管理局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据了解,经过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海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督查,该省多个项目正在进行整改或拆除。据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显示,海花岛2号岛2-14-1地块的三(六)期项目的39栋楼,总建筑面积434941.46平方米,因该项目违法取得的规划许可证已被撤销,相关单位被责令在10日内自行拆除上述违法建(构)筑物。落款是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时间为2021年12月30日,而收到处罚决定书的企业为儋州信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恒大童世界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据悉,儋州信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恒大旗下公司,上述项目因环保问题在2020年5月被要求停售。当年恒大投资1600亿打造的超级大盘海花岛可谓是家喻户晓,此次处罚决定书涉及的是2-14-1地块的三(六)期项目,也就是2号岛东北角的一处地块。关于该地块位置及项目的一些相关数据,楼Sir也翻了出来,具体如下:|
2022年1月1日
其他

我国国内离岸最远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2021年12月25日,黄海南部海域,国内离岸最远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H8-2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突破远距离交流输电距离瓶颈,向深远海再进一程。江苏大丰项目场址离岸最远距离超80千米,总装机容量30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陆上集控中心、一座海上升压站和海上高抗站。“相较于陆地,海洋气象预测、地质勘测更困难,海上风电施工工艺复杂、电能输送距离更长,这对产业技术水平、施工资源配置提出高要求。”据三峡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武斌介绍,海上风电对产业链协同性要求较高。三峡集团联合各参建单位组成项目团队,攻克远海天气恶劣、海底状况复杂等施工难点,积极推动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突破了制约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的一系列壁垒:应用海缆长度达到86.6千米,创造了国内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的交流海缆应用纪录;在远距离交流电传输中,海缆的电容效应将导致传输无功损耗增大;在国内首次应用海上高抗站,可弥补无功损耗、在低载荷状态下遏制末端过高压水平,提升发电效率,保障海上风电远距离输送高效且平稳;创新应用国内海上风电电压等级最大的500千伏集控中心,推进GIS、电压互感器等国产设备应用。据了解,江苏大丰项目年均上网发电量将达9亿千瓦时,可满足约37万户家庭一年的正常用电需求。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该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6万吨。—END—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12月25日
其他

中国海警局局长王仲才和越南海警司令部司令黎光道共同主持中越海警第五次高层会晤

2021年11月30日,中国海警局与越南海警司令部以视频方式举行第五次高层会晤。双方积极评价2021年合作成果,讨论确定了下步合作方向和具体合作项目,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表示,要在两党两国高层引领下,继续推进务实友好合作,妥善处置海上突发情况,维护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海警局王仲才局长和越南海警司令部黎光道司令共同主持了会晤。相关阅读⊙王仲才少将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司令员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应邀在全国政协主席会议上作题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经济治理效能》的辅导报告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六十三次主席会议3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关于2021年工作情况的汇报。联系各专委会工作的相关副主席分别进行了工作点评。汪洋指出,主席会议每年集中听取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是不断加强专委会工作、更好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制度安排。今年以来,各专委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要求,落实全国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工作部署,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挥各自优势,认真履职尽责,创新开展专家协商会、专题民主监督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要全面梳理今年工作,既总结好开展创新性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又注意发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政协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会议听取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外事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关于2021年开展专题民主监督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的民主监督报告》《关于加强“五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主监督报告》《关于中部地区(山西、河南)落实“十四五”规划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情况的民主监督报告》和《关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民主监督报告》,报告将在进一步完善后报送有关方面。主席会议还举行了2021年第四次集体学习,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应邀作题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经济治理效能》的辅导报告。长按上方二维码观看报道视频—END—信息来源:央视网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2021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参展报名全面启动!►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自然资源部近期工作情况►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正式出版发行!►《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出版►《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海►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洋►《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书►《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2021年11月30日
其他

海南“围填海问题”整改情况公布!中纪委移交的海花岛问题线索已完成调查并呈报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征求意见……

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省开展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20年5月9日向海南省反馈了督察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44个问题190项具体任务,已基本达到整改进度要求。其中,已达整改期限要求的91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89项,其他整改任务正在全力推进。督察组交办的3877件群众举报件,已办结3833件,阶段性办结44件。《海南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报告整改方案》落实情况围填海问题(一)第一轮督察反馈后,面对社会上针对违法围填海问题的舆情热议,海南省虽然采取系列整改措施,对相关违
2021年11月20日
其他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出版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侯西勇等学者合著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背景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科学研究的典型区域之一。最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黄河流域人类活动以及黄河三角洲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黄河入海水沙通量显著降低,黄河三角洲局部区域海岸侵蚀严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较大的压力,脆弱性日益突出。本书针对黄河三角洲及其毗邻区域,应用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强调陆海统筹兼顾,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全书由8章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覆盖及主要人工地物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连通性评估,河道、海岸线、以及潮间带潮滩和潮沟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海草和互花米草生境的分布及其环境特征,鸻鹬类生境质量、黑嘴鸥家域范围探索性研究,以及河口与海岸带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和管理的政策建议,等。本书可供从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从事地球信息科学、地理科学、湿地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非政府组织机构人员与社会公众等参阅。该书出版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
2021年11月4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全文)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10月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会议首次听取了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专项报告介绍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情况,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管理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考虑:要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受国务院委托,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作了专项报告。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请审议。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李克强总理强调,开展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栗战书、王沪宁、韩正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情况(一)主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总量情况。截至2020年底,全国国有土地总面积52333.8万公顷(785006.9万亩)。其中:1.建设用地全国国有建设用地1760.6万公顷(26408.5万亩),其中,城市用地473.1万公顷(7097.2万亩),占26.9%;建制镇用地392.4万公顷(5886.0万亩),占22.3%;村庄用地242.4万公顷(3636.5万亩),占13.8%;采矿用地136.1万公顷(2042.1万亩),占7.7%;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2.5万公顷(486.9万亩),占1.8%;交通运输用地420.6万公顷(6309.2万亩),占23.9%。2.耕地全国国有耕地1957.2万公顷(29357.4万亩),其中,水田410.3万公顷(6154.7万亩),占21.0%;水浇地675.0万公顷(10125.3万亩),占34.5%;旱地871.8万公顷(13077.5万亩),占44.5%。国有耕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和吉林。3.园地全国国有园地238.7万公顷(3581.1万亩),其中,果园119.1万公顷(1786.5万亩),占49.9%;茶园9.6万公顷(144.4万亩),占4.0%;橡胶园62.8万公顷(941.8万亩),占26.3%;其他园地47.2万公顷(708.3万亩),占19.8%。国有园地主要分布在海南、新疆、云南和广东。4.森林全国国有林地11284.1万公顷(169261.7万亩),其中,乔木林地7903.3万公顷(118549.9万亩),占70.1%;竹林地38.2万公顷(573.4万亩),占0.3%;灌木林地2915.3万公顷(43730.2万亩),占25.8%;其他林地427.2万公顷(6408.2万亩),占3.8%。国有林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西藏、内蒙古、四川和新疆。全国国有森林蓄积量101.2亿立方米。5.草原全国国有草地19733.4万公顷(296000.7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16156.8万公顷(242352.0万亩),占81.8%;人工牧草地31.0万公顷(464.9万亩),占0.2%;其他草地3545.6万公顷(53183.8万亩),占18.0%。6.湿地全国国有湿地2182.7万公顷(32740.8万亩),其中,红树林地2.2万公顷(32.8万亩),占0.1%;森林沼泽219.0万公顷(3285.0万亩),占10.0%;灌丛沼泽69.6万公顷(1043.8万亩),占3.2%;沼泽草地991.3万公顷(14869.9万亩),占45.4%;沿海滩涂146.2万公顷(2192.9万亩),占6.7%;内陆滩涂583.0万公顷(8745.5万亩),占26.7%;沼泽地171.4万公顷(2571.0万亩),占7.9%。国有湿地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7.矿产全国已发现矿产资源173种,其中具有资源储量的矿种163个。战略性矿产资源中,现有石油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6.2亿吨,现有天然气探明技术可采储量62665.8亿立方米,煤炭储量1622.9亿吨、铁矿储量108.8亿吨、铜矿储量2701.3万吨、铝土矿储量57650.2万吨、钨矿储量222.5万吨(三氧化钨)、钼矿储量373.6万吨、锂矿储量234.5万吨(氧化锂)、晶质石墨储量5231.9万吨。8.水202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31605.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0407.0亿立方米,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198.2亿立方米。全国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Ⅰ—Ⅴ类水质分别约占7.3%、47.0%、29.1%、13.6%、2.4%,劣Ⅴ类占0.6%。9.海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我国共有海岛11000多个,其中,东海海岛数量约占我国海岛总数的59%,南海海岛约占30%,渤海和黄海海岛约占11%。我国海岛中,无居民海岛约占90%。我国海岸线长度约3.2万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约1.8万千米,岛屿岸线约1.4万千米。我国还拥有海洋生物2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10.自然保护地全国共有自然保护地9200个,其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个、自然保护区2676个(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自然公园6514个。2015年以来,国家陆续开展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香格里拉普达措、钱江源、南山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12个省份,总面积2231.9万公顷。11.野生动植物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自然分布的野生动物中,脊椎动物约7300余种,已定名昆虫约13万种,其中大熊猫、朱鹮等400多种野生动物为我国特有。我国有高等植物3.6万余种,其中特有种高达1.5—1.8万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有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455种和40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大熊猫、朱鹮、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已基本扭转了持续下降的态势。(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情况。通过优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依法合规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出让等收益,有力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同时,国家持续加大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修复的投入力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十三五”期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累计供应306.1万公顷,其中,以出让方式供应129.1万公顷,出让价款290759.2亿元。全国矿业权累计出让10796个,合同金额4181.3亿元。全国用海累计审批91.5万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364.0亿元。无居民海岛累计审批33个,征收无居民海岛使用金1.4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国年平均用水总量5986.6亿立方米,其中,年平均生活用水850.9亿立方米,年平均工业用水1218.9亿立方米,年平均农业用水3704.4亿立方米,年平均人工生态环境补水212.4亿立方米。二、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奠定基础“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夯实工作基础,优化开发保护格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一)坚决贯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加快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自然资源管理既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又关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按照党中央顶层设计和谋划,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内容覆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耕地保护、河湖长制、林长制、天然林保护修复、资产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建立了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及时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等成果纳入相关法律。二是深化机构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着力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优化水利部、审计署职责,基本建立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制度系统集成,促进形成协同推进的格局。(二)加强重大基础性工作,有力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一是加快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建设。自然资源部完善国土调查标准,统一陆海分界、明晰林草分类,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建立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技术体系。构建以立体空间位置为基本纽带的自然资源分层分类模型,划分地表基质层、地表覆盖层、管理层,在地表基质层下设置地下资源层,制定并实施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制度,完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统计调查制度。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森林资源调查、第三次水资源调查等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完成全国森林碳储量和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二是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三调”共汇集了2.95亿个调查图斑,全面查清了我国陆地国土利用现状等情况,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国土调查数据库。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确保“三调”数据真实准确提供了根本保障。国务院“三调”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强调“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减少可能出现的人为干扰,千方百计提高数据质量”。创新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严格执行分阶段、分层级检查验收制度,县级初始调查成果平均经过了七轮反复核查整改。强化质量管控中的外部制衡,在调查关键节点先后开展四轮专项督察,引进第三方加强对调查成果的质量评估。三是推进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构建贯穿土地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地籍调查工作机制,应用不动产单元代码推动实现“一码管地”。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完成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长江干流(宜宾以下)、淮河干流中游段、根河等5个国家重点林区、太湖等区域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海域、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29个省(区、市)印发省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24个省(区、市)组织实施了242个自然保护地、河流、湖泊等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项目。加强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明确土地权利,全国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率达96%以上,维护了国有农场的合法权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四是加快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管理体系。明确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的所有者职责。开展两省四市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核算试点,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认真履行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深入开展所有权委托代理的法理、理论、实践研究,有序开展试点。试编全国和省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落实全国人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要求,推动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制度。五是健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发布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及全民所有土地资源资产核算标准。改革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建立健全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改革,推行油气探采合一制度。印发关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组建全国水权交易平台。六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应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累计发放取水许可电子证19060套。截至2020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实施了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国务院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转用”审批事项授权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北京等8个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推进规划用地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将建设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中同一个阶段的同类审批事项进行合并,优化审批流程,减少报件材料,缩短审批周期。建立用地审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对省级人民政府用地审批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将抽查结果作为用地审批权委托试点省份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三)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国家安全的资源基础不断夯实。一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自然资源部严格落实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连续三年开展补充耕地项目核查,做到补充耕地可查询可追溯。运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监管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是努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有力保障矿产资源安全。新形成32处非油气矿产资源基地,锰、锂、石墨等战略性矿产储量大幅增长。发现玛湖等17个亿吨级大油田和安岳等21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功完成“探索性”、“试验性”两轮试采。三是强化水资源安全。水利部等部门扎实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实施重点水源和重大引调水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全面通水6周年,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建立河湖长制,强化河湖保护治理。推进长江岸线、黄河岸线清理整治,提升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围垦、侵占、损害河湖的突出问题,重点流域和湖库水质稳中向好。四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五是提高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初步建立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置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减少38.5%和41.5%。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稳步推进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完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实施黄海浒苔绿潮防控。(四)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一是总体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统一了包括调查、规划、用途管制、执法督察全过程的用地用海分类标准,基于“三调”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统一底版。二是守住安全底线。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努力做到数、线、图相统一,可操作、可考核、可落地。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结合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调整,开展15省份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以及16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三是全面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形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初步成果,推进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大都市圈、海岸带等重点区域和流域的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地方同步开展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以符合规划、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指标的依据,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五)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一是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自然保护地分类划定标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组织编制全国自然保护地规划,完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总体设计,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二是积极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国家林草局严格森林分类经营保护措施,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加强公益林管理和天然林保护,全面推进林长制。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和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加强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推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发布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十三五”期间,全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建设国家储备林4889万亩,退耕还林5438万亩,退耕还草516.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三是国有林区、国有林场生态功能稳步提升。完成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重点任务。林区林场不再承担行政职能,全力投入森林资源保护经营工作。2015年改革以来,停止重点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森林面积增长1063.8万亩,林区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全国4297个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增长1.7亿亩。总结推广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强化森林经营方案实施,促进集体林权保护和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质量提高。四是持续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秋冬季细颗粒物(PM2.5)和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实施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等标志性战役,强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实效。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地表水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3.4%,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五是努力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雄安新区等4个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支持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编制社会资本参与整治修复的系列文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修复投入机制。国家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要区域和流域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十三五”期间,全国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治理面积约400万亩;人工种草1755.2万亩,改良退化草原2599.7万亩,治理黑土滩、毒害草1195.0万亩;京津风沙源工程二期实现固沙47.6万亩。六是加快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开展“蓝色海湾”整治,加强保护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十三五”期间,修复滨海湿地34.5万亩,整治修复岸线1200千米,渤海入海河流消劣方案确定的10个国控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Ⅴ类及以上。七是推进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实施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行动,推动建立覆盖重点领域、重要区域和流域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探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6000多亿元,持续加大对重要生态系统、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支持力度。印发推广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支持地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推动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研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的具体措施。(六)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是加大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力度。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十三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持续下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初现成效。2018—2020年,共消化2018年以前批准的批而未供土地69.42万公顷(1041.3万亩),处置闲置土地19.34万公顷(290.1万亩)。二是持续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推动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遴选推广360项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布124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最低指标要求。三是严格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推进地下水开采总量与水位双控,合理确定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支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5。四是推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坚持陆海统筹,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十三五”期间,海水淡化、海洋能、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1%。五是强化综合政策引导。完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准入机制,全面推行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征收环境保护税,全面实施矿产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强化税收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控作用。(七)持续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效能逐步提升。一是加强自然资源立法。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完成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修改或修订,稳步推进矿产资源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国家公园法等的立法或修法工作;修订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加大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二是坚持依法行政。配合开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执法检查,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制约。注重督察、审计、监察、司法等的协调,推动建立贯通协同的工作机制,综合监管效能持续提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4300多件,赔偿金额超过78亿元。三是强化监督执法。有关部门在完成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基础上,实施第二轮督察。大力开展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多批次公开曝光自然资源领域典型违法案例。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和耕地保护督察及有关海洋督察工作。组织森林草原联合执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推广遥感监测等技术的执法应用,自然资源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审计署对自然资源领域重大政策跟踪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国共审计项目8400余个,涉及领导干部1.24万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效不断显现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资源约束趋紧和利用粗放并存。我国人均耕地、林地等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油气、铁、铜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我国生态系统整体质量和稳定性状况不容乐观。生态极脆弱和脆弱区域约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一半,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水质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草原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占三分之一以上。三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还不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范围需进一步扩大。中央与地方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关系需要依法明确。自然资源管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还要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仍需加快探索创新。四是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自然资源政策规定有些不能体现新的要求,有些体现地区差异不够,有些还存在法律空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立法需更加积极配合推进,矿产资源法等修订亟需加大推进力度。五是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仍时有发生。违法乱占耕地进行非农建设问题比较突出。无证和越界采矿,违法用海用岛,违法使用、破坏林草湿地资源,盗伐滥伐林木、滥捕野生动物等行为仍时有发生。三、下一步工作考虑“十四五”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思维,紧紧依靠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健全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强化科学布局、整体保护、系统修复、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一)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提升国家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以“三调”成果为基数和底图,按照应保尽保、落地落图原则,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完成国家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加快探索建立田长制。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作为刚性指标严格考核。严格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从严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主体责任。加大江河湖泊保护治理力度,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严格管控围填海,加强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实施更为严格的无居民海岛保护管理,已开发利用的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未开发利用的进行战略留白,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严格林地、草地、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管控,保护生态空间。(二)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将城镇建设严格限定在开发边界之内,推动资源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优势地区倾斜。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引导农村产业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调整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加强项目生成阶段节约用地审查。强化成片开发管理,全面提升各类园区集约用地水平,健全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着力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通过编制地方调整型、重构型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城市土地有机更新,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落实国家调控要求,调整优化土地出让竞拍规则,完善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深入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建立健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技术、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加强陆海统筹,推进“海岸—海域—海岛”全域保护和适度利用。(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全国国土空间纲要(2021—2035年)》编制工作专班作用,抓紧修改完善文件,同时指导地方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将三条控制线落图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现代农业格局、城镇开发格局、海洋空间格局,形成主体功能明显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原则,坚持科学态度,把严守耕地红线摆在首要位置,将批复的生态保护红线落地作为重要任务,在“三调”形成的统一底版上协调处理各类矛盾冲突,逐级划定落实安全底线,严格国土空间规划约束。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搭建上下贯通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规划“一张图”系统。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坚持审批和监管并重,探索建立用途管制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预警反馈机制。(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形成以国家重要生态区带为骨架,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以自然保护地为核心的国家生态保护格局。对“三调”发现的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原则,逐步进行调整。通盘安排未来生态退耕、国土绿化等生态建设,依据“三调”形成的统一底图,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原则,科学确定并带位置下达新的绿化任务。巩固提升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保护修复等生态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河湖、荒漠、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注重修复实效,形成可自然维持的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的生态系统。开展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分析评估受损状况及变化趋势,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大海洋、森林等生态系统碳汇基础理论和实现路径研究力度,开展海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试点工作,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研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五)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切实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围绕履行所有者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工作主线,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重点,以落实产权主体为关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体系。及时更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继续推进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大兴安岭国家重点林区、有关重要湿地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深化海域、无居民海岛确权登记试点。加快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管理制度。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标准体系。构建统一完善的自然资源处置配置规则,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加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研究力度,探索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履行所有者职责的考核机制,加强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管理,按照实物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推动自然资源立法修法工作,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等立法工作,推进自然资源全面督察,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综合执法体系。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自然资源立法、法律实施监督和执法检查,专门审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充分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监督。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下,扎实做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点击左下“阅读原文”—END—信息来源:中国人大网官网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2021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参展报名全面启动!►关于举办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培训班的通知►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自然资源部近期工作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并答记者问►自然资源部2021年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遴选结果公示:第一梯队人才、第二梯队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名单►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次颁给大气与海洋科学领域►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正式出版发行!►《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近五十位院士、专家共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推出:《环境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著《中国气候变化海洋蓝皮书(2020)》正式出版发布!►三任海洋局局长母校!16位两院院士领衔超豪华导师团!来中国海洋大学值得~~~►一本新时代的“海洋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教材出版!►南沙群岛造礁石珊瑚和鱼类资源专著正式出版►国内第一本海洋观测科普读本《探海观澜——海洋观测的奥秘》出版问世!中国工程院院士作序,38位顶尖海洋科学家联袂编写~~►《中国近海海洋地质》出版发行(吴自银研究员、温珍河研究员等著)►《海岸带功能微生物及其应用》正式出版►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自然资源部“十三五”期间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情况►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海洋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马上开始,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海洋国家实验室组建工作►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多位涉海专家入选!►《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海►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洋►《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书►《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2021年10月24日
其他

关于举办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实现了中国海全海域海洋地质基础图系的更新换代►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1年10月19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2021年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遴选结果公示:第一梯队人才、第二梯队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名单

2021年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遴选结果公示按照《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自然资党发〔2020〕64号)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推荐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241号)的要求,经各单位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形成了2021年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梯队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名单。现将遴选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10月8日-13日。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次颁给大气与海洋科学领域

实现了中国海全海域海洋地质基础图系的更新换代►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2021年10月5日
其他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正式出版发行!

我国风暴潮灾害预警工作从1970年开始,经过5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现已建立了从上至下完整的风暴潮预警业务体系,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暴潮预警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日前,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的推出是对近50年风暴潮灾害预警工作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
2021年10月2日
其他

孟晚舟获释!乘坐国航包机绕飞北极回国,最后一刻都在提防美国“出幺蛾子”……

►国内第一本海洋观测科普读本《探海观澜——海洋观测的奥秘》出版问世!中国工程院院士作序,38位顶尖海洋科学家联袂编写~~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最有钱的省都在“争”!“海洋大学”成了沿海省市的标配?

今年,已有多个沿海省市宣布筹建海洋大学,软科(ID:zuihaodaxue)整理了部分近期传出的筹建消息或最新建设动态。其中,广东、广西、福建、山东等地正积极规划建设海洋大学。
2021年9月23日
其他

对标更名“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公布:全面建成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

建立并完善与共建单位、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支撑和更好地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以及海南海洋强省战略。
2021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