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辑 | 关于《傩·缘》的那些事儿——郭磊与他的《傩·缘》

澄洁水 舞蹈杂志 2023-02-23
特辑

文 —— 澄洁水
本文刊于2018年第5期《舞蹈》(总第441期)

《傩·缘》纪录片完整版高清视频

2013年,由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指导创作的舞蹈纪录片《傩·缘》,是北京舞蹈学院围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石”——傩所开展的一系列舞蹈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反复推敲打磨,数年后的《傩·缘》如一坛陈酿,愈久弥香。《傩·缘》自诞生以来频频出现在各类影展,也在诸多影节斩获奖项。继2017年4月荣获美国休斯顿电影节雷米金奖后,2018年7月,《傩·缘》受美国舞蹈电影协会和林肯艺术中心邀请前往纽约参加美国第46届舞蹈影像节,并荣幸地被选为美国舞蹈电影协会全球三大电影作品之一。《傩·缘》作为本届影像节唯一的中国作品,在林肯中心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分享着中国古老的傩文化。《傩·缘》的创作并无专业团队参与,何以屡获殊荣,并在观众间广获好评?这部舞蹈纪录片的诞生对当下中国有何种意义?带着好奇与疑惑,让我们走近郭磊院长,一探《傩·缘》究竟。

《傩·情》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出 摄影——牟可

作为纪录片《傩·缘》总导演,能否介绍一下《傩·缘》的创作缘起是什么?

郭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西人,我从小耳濡目染傩文化。后来从事舞蹈教育,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深切地体会到保护这一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自2013年起,北京舞蹈学院研创团队开始进行“傩”系列舞台作品的研究与创作,而《傩·缘》正是从“傩”系列舞台创作中延伸出来的成果,当初的主要想法是尽可能将我们研究团队围绕傩展开的研究与创作全程记录下来,以便为后人提供研究资料。因此,研创团队数次深入江西南丰县石邮村“深扎”,在挖掘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傩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舞蹈文化艺术的有益尝试,这也是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艺术实践。而这一深入民间、深入传统文化与艺术研创过程,被记录剪辑后的成片就是《傩·缘》。虽然我们知道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但后来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并获大奖,确实让我们比较意外。

舞蹈纪录片的拍摄,目前在国内并不多见,在《傩·情》的拍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郭磊:《傩·缘》是北京舞蹈学院师生(含毕业生)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部舞蹈纪录片,整个拍摄与后期制作都没有专业电影团队介入。一直以来,在舞蹈纪录片的创作方面,职业的电影导演较少触及,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电影制作和纪录片拍摄经验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比较大的挑战。在影片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包括条件的局限性和专业技能的限制,比如拍摄地点、时间、天气等种种情况导致拍摄难以进行;更让我们感到有压力的是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如拍摄、剪辑、灯光以及声音的处理和制作等。整个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就是一个不停地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过我们始终在不停地探索镜头语言、身体语汇、力图呈现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相融中的创新,用舞蹈纪录片讲好舞蹈背后传统与现代对话的人文与情怀,以及创作团队成员的跨界思考与跨学科合作尝试,尽力达到1+1≥2的效果。


当然,这个作品一定不是尽善尽美的,和专业电影相比,其制作水平不算高,只是我们在主题立意、内容创新与形式探索上无疑是有价值的尝试。纪录片是一次性艺术创作,很多瞬间珍贵画面错过就不可能再一次捕捉到,这也正是纪录片的独特和珍贵之处。所以我们深信,不论结果如何,这一次创作《傩·缘》的艺术尝试的经历本身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和入围第46届舞蹈影像节舞蹈电影协会全球三大电影作品的另外两部由高度专业的制作班底制作的《An   Important Dream》和《20 Years Of Sun》作品相比,您认为全部由非专业团体制作完成的《傩·缘》何以得到舞蹈电影协会的青睐?

郭磊:我觉得《傩·缘》受好评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艺术无国界,舞蹈语言作为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因其独有的美而感动着世界。作为舞蹈艺术作品来说既要有意义,也要有意思。只有意思而没意义就会缺少文化价值,有意义而无意思则无法进行更好地传播。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和探索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毕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傩·缘》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不是单纯进行冷静客观的记录,而是在一种文化的独特视角下所进行的某种创作思考。

换句话说,它不仅是一份影像资料,还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纪录片,是在观众感兴趣的艺术形式上进行的深层文化表达。

因此,它并非简单一味地展示傩文化的古老原貌,而是展现对这一古老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可以看得出在《傩·缘》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既尊重了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思维,甚至是西方艺术形式的表达,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在国内外不同平台得到关注和认可的重要原因。

 《傩·情》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出 摄影——刘梦涵

因此可以说,我们任何领域的艺术创作都需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文化和人民创造的优秀艺术作品。坚持洋为中用、融会贯通、开拓创新。掌握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如此创作而成的文艺作品,方可得到更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接受和理解。

“舞蹈影像”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您是出于何种考虑采用了这一手段参与教学研创工作?

郭磊:虽然舞蹈影像产业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在这些国家舞蹈影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相对来说,中国的舞蹈影像创作目前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舞蹈纪录片的创作实践还很少。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跨领域人才的缺乏。当下我国既懂得舞蹈艺术创作规律又会运用电影拍摄制作技术的跨学科人才太少。因此,舞蹈纪录片的创作面临着相当的难度。但舞蹈影像因其跨界艺术的特性,必然具有舞蹈作为舞台艺术不可比拟的优势。所谓记录现在就是记录历史,也是创造历史。

《傩·缘》通过挖掘典型特色民间舞蹈,尝试以纪录片的形式和媒体技术这一跨时空平台,实现对中国优秀民间舞蹈文化和精神的传播,探索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相融合的影像表现的可能。


显然,这会让更多的人从“新视觉”中重新认识、了解、思考舞蹈的文化价值、时代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当今时代,舞蹈的呈现与传播决不能仅局限在剧场里、舞台上,要学会多元形式的表达,在舞蹈界以外的多种平台进行跨界展示和有效传播。舞蹈影像作品作为舞蹈艺术与新媒体影像技术的跨界融合,更需要在大众平台展示,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这门新艺术,并通过舞蹈影像的发展实现更广泛的文化传播。尤其对于目前我国文化的输出相对滞后的情况,我们需要积极开拓新途径、新方式,进行多种创作尝试,让中国传统文化乘着舞蹈艺术的翅膀,施展其在国际交流与对话中的空间。

基于《傩·缘》获得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以及对北京舞蹈学院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否会考虑继续使用纪录片这一手段作为北舞创作发展的新方向?

郭磊:当今的我们处于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舞蹈创作与舞蹈教学不应该也不可能逃避这一浪潮,我们应该主动迎接挑战。此次知难而创的结果令人欣喜,《傩·缘》的创作成为北京舞蹈学院在新媒体领域、舞蹈影像创作和国际传播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对北京舞蹈学院在新媒体专业方向的创作与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今后,北京舞蹈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学校特色不断推陈出新,并继续鼓励大家探索新媒体影像技术与舞蹈本体艺术相结合,挖掘并创作出更多传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特色的舞蹈影像作品。继续跨学科、跨专业的探索与尝试,推动舞蹈艺术创作的多元化与创新性实践,争取在舞蹈影像尤其是舞蹈纪录片创作方面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如果说,此次《傩·缘》体现出了舞蹈教育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在更深的层面上,这是否也意味着您对于社会和“人”本身的关注与思考?

郭磊:这不仅是对教学方式的改革,究其深层,更是我们对育人模式的改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谈何容易,不论何种教育,始终都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当下的舞蹈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于关注舞蹈本领域,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是专业水准很高,但其眼界格局不够。我们不能培养只会跳舞的人,而是要培养有眼界、有胸怀、有境界的舞者。艾夫曼就读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耳濡目染下,他的音乐修养远非常人能及,通览他的创作,每一部作品对于音乐的运用与把握都深刻精准。马修·伯恩出身于戏剧专业,因而他的舞蹈作品从戏剧领域汲取了大量养分,构成了他个人舞蹈创作的鲜明特色。再比如,帕帕约安努最初学习的是工艺美术,绘画艺术和视觉艺术使其舞蹈创作中的思考与呈现总是有着浓烈的绘画美感,他诸多舞蹈作品中独特的构图方式往往令人叹为观止。在与其他门类的艺术接触之时,视野必将更为宽广,界限的打破会培养更敏锐的艺术直觉,如此培养出的舞蹈人才未来发展一定更高更远。


一直以来,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艺术一直在追求“高精尖”,但并未大范围地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去,舞蹈不能只居于殿堂之上,因此,需要通过接受面更广的媒介去推行我们的舞蹈艺术。舞蹈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放眼望去,街头巷尾、广场空地上遍布着的舞蹈的人群,时刻提醒着我们人民对于舞蹈的渴望。时至今日,艺术创作如果只局限在象牙塔之中,那其存在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在舞蹈教育与舞蹈创作中,如何实现对全社会的关注,如何以舞蹈实现对人的关怀和提升,是关注的终极问题。《傩·缘》可以说是我们对如何扩大舞蹈社会价值探索的尝试。



从民间“非遗”到舞台作品,从中国传统民俗到国际舞台,这一过程中给您最大的触动是什么?主要想向观众呈现哪些问题和思考?

郭磊: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渴望知晓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这些仅仅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而靠外国民众亲自来中国了解和感受的也非常有限。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艺术、用舞蹈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欣赏中国舞蹈艺术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舞蹈纪录片《傩·缘》也是站在这一立场上创作,北京舞蹈学院希望借由国际平台,给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舞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由此,“傩”作为一种象征意味十分强烈的面具艺术,借助舞蹈语言完成了一次对古老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解读与诠释,而这一使用人类通识语言视角进行的创作,必将推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明时刻吸引着我们亲近她。如果不去回溯我们的历史文化,就会在当下与未来中迷失。世上从不会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今天备受观众喜爱和认可的《傩·缘》《傩·情》皆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与重新品读。它们的成功再次提醒,只要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一定能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获得无穷的力量。

采访至此,《傩·缘》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还远未结束,舞蹈影像探索之路尚“道阻且长”,但澄澈本心,拭去浮尘,天高海阔未为远。


﹌﹌﹌﹌﹌﹌﹌﹌﹌﹌﹌﹌﹌﹌﹌﹌﹌﹌﹌﹌﹌﹌﹌﹌﹌﹌﹌﹌﹌﹌﹌﹌﹌﹌﹌﹌﹌﹌﹌﹌﹌﹌﹌﹌﹌﹌﹌﹌﹌﹌﹌﹌


这里还有更多好文章:

关于举办中青年舞蹈理论评论人才培训班的通知

舞评 | “诗情画意”:万素舞剧创作的现代性(文摘)

论坛 | 王玫:感受可以看到的,思考可以感受的

特辑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情之一——就是和你们一起舞蹈

我和《舞蹈》| 在学术“平台”和“云梯”的背后

@本文版权归《舞蹈》杂志社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一键订阅


长按下面图片二维码

一键下单 订购全新改版的2018年新杂志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