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新闻人物片警“老马”上了央视,46把钥匙背后的故事…
早报新闻人物上了央视
每天随身携带着46把钥匙的
民警马怀龙
15年间自费20多万元
帮扶辖区的孤残老人和困难家庭
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遇见你》栏目播出人物专题《片警老马的46把钥匙》,讲述了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马怀龙的故事,央视新闻客户端也对该报道进行了首页推荐。
其实,马怀龙早就是青岛早报的新闻人物了——去年7月25日,早报以《他是45位孤寡老人的“儿子”》为题,报道了“马怀龙从警14年为社区居民做好事4840余件”的事迹;今年1月9日,早报还以《“父子”情深,携手管好社区“闲事”》为题,刊发了马怀龙与辅警“徒弟”孙国相的报道;7月18日报道了马怀龙获评“青岛市最美退役军人”背后的故事。在马怀龙获央视“点赞”后,记者再次联系跟访了这名从警15年的老片警。
马怀龙 本人供图
央视报道“片警”老马
“在山东青岛有这样一位老民警,他每天都随身携带着46把钥匙,这些钥匙都是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主动交给他的,他们都把这位民警当成了自己家里人,亲切地叫他老马。”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遇见你》栏目以14分钟的视频采访聚焦了马怀龙的故事。
马怀龙(右)在照顾辖区老人。央视报道截图
今年56岁的马怀龙自2008年从部队转业后,便扎根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成了一名社区民警。在马怀龙的办公桌上有一大串钥匙,一共46把,他每天都会随身带着这46把钥匙,为钥匙主人们的大小事情奔忙。在他管辖的两个社区里一共有7000多户人家、20000多名居民,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社区里的孤寡老人、生活不便的残障居民都把他当成自家人,主动把钥匙交给他,方便他随时“回家看看”。其中的第一把钥匙,来自一对残疾人夫妇。
“2008年我下社区的时候,来到一户居民家中,拄双拐的宋月兰帮我开了门。我看见屋里堆满了捡来的纸壳、矿泉水瓶子等,在一个小方凳上放着一盘咸菜,周围都长了毛。”马怀龙说。
宋月兰夫妇都是残疾人,平时靠捡废品为生,月收入不足千元,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极其困难。屋里的景象让马怀龙难以安心,他和这个残疾人家庭建立了帮扶关系,并将他们的情况反映给居委会,补登记了低保信息。每隔几天,老马都会去宋月兰夫妇家里看看,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孩子的学习用品。宋月兰的丈夫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老马经常送他去医院治疗,并和同事们为他们捐款。
“马警官和派出所里的其他民警都给我捐了钱,社会上的好心人和爱心企业也给我捐了钱。我欠社会、欠马警官的太多太多。”宋月兰说。宋月兰在医院陪护丈夫期间,经常向老马求助,请他帮忙到家中拿取日常用品。后来,夫妻二人索性将家门钥匙交给了老马保管,老马便有了第一把辖区群众的家门钥匙。“我真当马警官是家人。”宋月兰说。就这样,马怀龙一直守护着这个困难家庭,帮助他们走出了困境。
从这第一把钥匙开始,社区居民交给老马的钥匙越来越多。每天,老马带着这些钥匙穿行在辖区的街巷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老马的身影。
打开“家门”走进“心门”
10月24日下午3点多,记者在兴隆路派出所门口见到了马怀龙,刚开完会的他正要回办公室拿钥匙,以便帮辖区孤寡老人办事。“今天下午有好几件事要忙呢!”马怀龙笑着说,“去帮王德亭老人交租金、水电费,再去看望一下孤寡老人刘本义,还有一户困难家庭的冰箱坏了,我去帮忙看看。”
采访中记者得知,老马的工作日程每天都排得满满的,谁家下水道堵了,谁家楼道灯泡坏了,谁家需要办理户口证明,都会找他,而他总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作为一名民警,马怀龙承担了许多不归自己管的“闲事”,可他却说居民的事没有闲事。
“马警官,昨晚上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你了!给你点赞!”“马警官,我上午转发了你上央视的消息,你太厉害啦!”在前往社区的路上,不时有居民向马怀龙打招呼,在得知他的事迹登上央视后,许多老人都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马怀龙来到了困难残疾人马根聚家。“他家的冰箱坏了,上午我来过一趟,借用了一家羊肉馆的冰箱,帮他把冰箱里的肉类先存着,下午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他修好。”马怀龙说。进了门,马怀龙直奔厨房检查冰箱,最后发现冰箱调温开关出现了一点问题,很快便帮老人调好了。
马怀龙在马根聚家中帮忙修冰箱。
“马警官真是个好人,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遇到什么事情,给他打个电话,他二话不说就过来了,非常热心、热情。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他上了央视新闻,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马根聚说。
自费帮扶孤寡老人
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提到了马怀龙与第37把钥匙的主人王德亭的故事。当天,记者跟随马怀龙前去看望了王德亭。
马怀龙与王德亭相识于2018年12月的一天,当时,马怀龙下社区路过一片拆迁区域,发现一个老人趴在雪地里捡木块,这位老人就是王德亭。马怀龙帮助老人把木块拿到住处,一进屋,看到房子四面漏风,屋里放满了破烂,一只破铁桶里结了厚厚的冰。第二天一大早,马怀龙买来了塑料布来到老人住处,把漏风的窗口封堵好,又帮他生起了炉子。“当时他住的地方没水没电,我就提出给他另找地方住。”于是,马怀龙以每月800元钱在社区里租了一小间平房,将老人接了过去,老人一直住到现在。在随后的日子里,马怀龙发现王德亭患有股骨头坏死,不能正常行走,只能拄双拐或坐轮椅。为了给他治病,马怀龙自己掏钱买来治疗仪及外用膏药。
“房子的租金到期了,今天过来帮他续上,顺便把水电费交了。”除了帮王德亭交房屋租金外,马怀龙还帮他请了一名护工,以每月2600元的费用签订了陪护协议。“没有你的精心呵护,我到不了今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份情!”简单朴实的话语,表达了王德亭对马怀龙深深的感激之情。
“救助这些老人是我的承诺。我省吃俭用些,稍微伸伸手,这些老人就能过得幸福。”马怀龙说。15年间,马怀龙先后从工资收入中拿出20多万元,为辖区孤残老人和困难家庭垫付房租费、医药费、水电费、煤气费,购买生活用品及节假日慰问礼品。
今年春节前夕,马怀龙在街道办事处、共建单位、爱心企业、志愿服务队的协助下,帮助46户孤残老人、困难家庭打扫卫生,为40多名行动不便的孤残老人洗澡、理发。他还拿出自己荣获个人二等功的1万元奖金,和妻子一起到市场上采购了白菜、米面、食用油、棉衣等,按照家庭困难情况和生活所需,逐户送到困难群众家里。从腊月二十一到正月十七,马怀龙和妻子段友苹一起,先后到33名孤残群众家中为他们包水饺。“过节的时候,马怀龙夫妻在家调好了馅,把面都和好了,带来我家陪着我包饺子。一提到他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真的从内心感动。”王德亭说。
青岛早报报道回顾
青岛早报2022年7月25日报道马怀龙事迹的版面截图。
青岛早报2023年1月9日报道马怀龙事迹的版面截图。
青岛早报2023年1月9日报道马怀龙事迹的版面截图。
青岛早报2023年7月18日报道马怀龙事迹的版面截图。
青岛早报2023年10月25日报道马怀龙事迹的版面截图。
延伸
46把钥匙 46个温暖故事
“每帮助一个家庭化解一个矛盾,我自己就会收获一份幸福,这是来自工作的成就感。可以说,这46把钥匙,每一把钥匙的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马怀龙告诉记者。
在马怀龙的带动影响下,辖区社会工作者、爱心人士,还有那些曾经受到马怀龙帮扶的人们,主动和老马一起照顾辖区孤残老人,帮扶困难群众。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他成立了“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到现在已有300多名成员。他们在老马身上找到了温暖,又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了其他人。
“我手里有46把钥匙,每一把都很沉很重。为什么重呢?因为你接到这一把钥匙的时候,你就要照顾这个家,这是长期的工作。钥匙沉得我一个人拿不动,但是有爱心人士,大家都在帮忙。未来可能还会有47把、48把钥匙……但不论是47把,还是477把、4777把,我们都能拿得动,因为我们爱的力量在不断凝聚壮大。”马怀龙说。
央视报道截图
转发!点赞!
来源丨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编辑丨赵彤 校对丨建中
看往期
●放假通知
看往期
●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