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汶川地震十周年 |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徐雅金 戴岳华等 江西卫生健康 2020-02-0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一场8.0级强烈地震撼动四川汶川


与全国上下一样

灾情牵动着江西人的心


▼▼▼

地震发生当晚

江西省卫生计生系统迅速行动

组建了5支医疗卫生防疫队共102

第一时间赶赴四川重灾区开展医疗救援


2018年5月12日

也是我国防灾减灾日

各大新闻媒体、全国数亿计网友

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哀悼灾难中不幸离开的同胞

无数的照片、视频、超级话题

使我们回顾起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

重温那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超级话题#汶川地震10年#四川发来感谢信

在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

《江西卫生报》和《江西卫生健康》公众号

专访了部分曾参与

汶川抗震救灾的江西队队员

江小卫带你一起

江西队讲述的故事

去纪念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


江西医疗卫生防疫队

赴川抗震救灾十周年



回望汶川,我们对生命的尊严有了更深领悟


面对汶川,我们对社会理性有了更大信心


展望汶川,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震救灾十周



▼▼▼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memory~~~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我们牵挂的灾区如今怎么样了?归来的医疗队员生活有怎样的改变?



▼▼▼

旧照片 —— 感动的人和事memory


江西医疗卫生防疫队出征仪式


▲ 江西医疗卫生防疫队出征仪式授权


▼▼▼

   伦敦残奥会冠军唐雪梅不忘救命之恩


 江西医疗队队员在灾区为病人检查病情


在网上查阅唐雪梅的资料,便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她汶川地震时严重压伤,截肢后参加伦敦残奥会获得冠军,不忘“救命恩人”的报道。她所说的“救命恩人”就是南昌大学一附院骨二科主任医生马勇。唐雪梅在木鱼中学被水泥板压住28小时后获救,她左小腿以下已经坏死、感染,不及时做手术,性命难保。在征得唐雪梅家人同意后,马勇为唐雪梅做了截肢手术,把她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2009年残奥会冠军唐雪梅特意来南昌看望马勇。




  让人惦念的“帐篷宝宝”十岁了


”地震宝宝“陈江川


“叮!”手机屏幕上闪出一条新微信。省儿童医院团委副书记罗英点开一看,是一张小男孩的照片:手比V字,一脸灿烂。是陈江川!罗英一眼便认出来了。“十年了,当年那个在地震的帐篷医院中出生的男婴,如今已长成健康活泼的小男孩了!”罗英感慨道。

2008年5月16日,一个新生命诞生在青川县木鱼镇江西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帐篷产房内。医护人员都叫他“帐篷宝宝”,父母给他取名陈江川。江代表江西,川代表四川。10年来,参加抗震救灾的医护人员与小江川一家结下深厚的情谊,“他们每年还会给我们寄当地土特产,这份淳朴的感情让我们感动。”傅睿博士说。直到今天,省儿童医院志愿者协会每年六一和新年时,也会给他们寄送玩具、书籍和新衣服。



   “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医疗队员路边救治伤员


谈及抗震救灾行动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刘琳提及的不是艰险,不是困难,而是一句普通的话。当他们到达官庄村时,满目疮痍中,一个女孩静静地走到他们身边,充满感激地说:“谢谢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支援我们。虽然我的家里只剩我一个人了,但我觉得只要活着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感谢活着呼吸的每一口空气。”这句话触动了刘琳,每当生活中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时,刘琳都会想起那个女孩,以及她灰扑扑的脸上写满的对命运和生活的感激。刘琳说:“现在的我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男护士灾后归来投身公益

▲ 张庚华投身于公益活动


“那时候很多队友去了青川县第一现场,我们留守在广元县中医院。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凌晨一点睡,饿了随便吃点,睁开眼就在做手术……”描述完一些细节后,南昌大学一附院手术室护士长张庚华的眼中不觉已含着热泪。这次难忘的救援经历,使他领悟到,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想要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不仅仅是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帮助更多的人。2014年他牵头成立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南昌大学一附院“蓝天使”分会,开始投身公益事业。他们走进学样为留守儿童、大小学生、家长及老师等送去科普知识和关怀,进学校、社区单位普及急救科普知识、关爱特殊人群。“开启自己神圣的男护职业生涯时,我就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竭尽所能,解除病痛、增进健康…





  “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别人”

 转运急性胰腺炎患者


曾经作为医疗队分队长在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援的时军,如今是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周刚去成都参加了第16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暨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每一次创伤,都意味着进步。”时军表示,近年来我国紧急医学救援管理和专业发展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灾难救援仅靠专业人才并不够。国家更应重视并普及公民防灾减灾相关的灾害教育,公民也要更加重视灾难自救能力,这一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需要走的路很长……”

“要做到平战结合,平时加强应急救灾业务学习、演练,做到一旦有灾难发生,能够迅速奔赴现场开展救灾防疫。” 当时赴川的卫生防疫分队队长、省卫生计生监督所法制综合科科长李建平说。

作为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胡梅英,已向国家提交将应急救助医学知识纳入学生必修课的建议,期待有一天每个人在遇到意外伤害和灾害时都能够正确自救和互救。




   成立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很有必要

▲ 为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做胸腔穿刺


胡勇是省人民医院后勤管理处的工作人员,2008年汶川地震他奔赴广元市官庄村救援。由于医疗人员人手不够,胡勇经常充当助手,帮忙搬运和转移病人。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后来加入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的铺垫。虽然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哪里有需要,胡勇就会出现在哪里。玉树地震、宁都大型车,他都积极参与到救援中。胡勇说:“建立一支紧急救援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战胜困难。”



   致力于提高公民自救能力

▲ 吴利东受江西卫生报记者采访


“这十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爱惜生命,提高医德和医疗水平,帮助更多的病人。国内灾害教育普遍缺乏,很多人防灾减灾、应急救助、安全意识不强,二附院作为‘中国心肺复苏培训基地’,平时我们会开展相关培训,希望群众可以掌握卫生应急常识,提高自救和灾难能力,保护身边人的生命。”南昌大学二附院急诊科主任吴利东说。




  “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别人”




▲ 方路接受江西卫生报记者采访


方路是南昌大学二附院肝胆外科副主任,曾参与1998年抗洪救灾,2008年成为首批援助的医疗队员。他回忆道,当时有个伤者伤势严重得及时转往广元市医院,这条山路地势险要,余震不断。方路与二附院护士熊春红协助将伤者转送后在返回时,突然一块巨石从山顶滚落,砸在他们车后不到2米处,整个车上的人都吓出了冷汗。那时他正值36岁,刚新婚不久,有个不到2岁的宝宝。“这是一段不愿提及的经历,它让我更加敬畏生命,在行医中不是简单地治“病”,而是“人”为本为患者利益考虑,根据患者经济、文化、受教育程度等综合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现在只想做最真实有意义的事情,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别人。”方路感慨地说道。 



▲ 江西医疗队余震中做手术


在鲜艳的党旗下火线入党


▲ 江西医疗队过江涉水开展医疗卫生监督


向晖,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作为江西抗震救灾队伍的一员,分派到广元市中医院承担伤员救治工作。

回忆当时,向晖感慨万千,“当时对开展工作最大影响就是余震,记得最大的一次余震达到了6.4级,当时我正在手术室里做手术,地震来时,整栋楼都在摆动,手术灯、手术床也摇晃,甚至自己的牙齿都在上下磕碰。”最终,向晖还是坚持下来,“在灾区群众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撤退”。在医疗队结束任务返程前夕,在医疗队党员的推荐下,向晖火线入党,在灾区,在鲜艳的党旗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应该有担当,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与时间赛跑  与灾情作战


▲ 江西医疗队捐款援建“青川第一厕”


邱桂荣,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也是医院当时派出的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邱桂荣说, 那时正值盛夏顶着炎炎烈日,迎着飞沙走石,冒着余震和泥石流的危险,在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开展救援工作,虽然我们面临医护人员人手紧、专业设备不齐备等困难,但经过大家几天的奋战,把一个从无到有的应急病区迅速正常的运转起来。与时间赛跑,与灾情作战,抗震救灾的日子是记忆中最鲜亮的一个部分。



  徒手抬病人上八楼


今年56岁的吴凯是南昌大学二附院骨科副主任,获得“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他当时所在的医疗队留在了广元市急救创伤中心。“每天天还不亮就起来,简单早饭后就查房、分类病人,开始一天十四五个小时的救治工作。做完手术深夜12点我们开始找铺位住……”吴凯淡定地描述着当年的经历。在这场灾难中伤员不计取数,最多的时候几十号医护人员需要面对2000多名病人,而医院电梯损毁。“不能行走的伤员,我们都是徒手将他们抬上八楼,有次抬160多斤的伤员,我们汗水湿透全身……”吴凯说。



   背着三十多斤设备防疫消杀

▲ 对水源进行采样监测


“我省首批卫生防病应急救援队52人分成5个应急救援分队,我带领省一队刚到坝乡时在一条河流旁安营扎寨,我主动值夜班,只要听到附近山体有异响便立刻叫醒队员撤离。” 时任我省首批卫生防病应急救援队队长的何晓军回忆说。尽管面临着山体滑坡、余震不断、虫叮蚊咬、通讯、电力中断等危险且艰苦的生存环境,何晓军带领着的9人防疫小组却没有丝毫后退。“在茅坝乡,我们一呆,就是近20天。在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我们的队员每天背着三十多斤设备走近20公里的山路去为留守的村民进行防疫消杀,早出晚归。”


  

   灾区响起了“金话筒”广播

▲ 为灾区的孩子们上健康教育课


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的杨冰和曾庆勇是第一批到灾区的,除了要做好灾区环境的消杀工作外,他们还要对群众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和心理干预


▲ 开展防疫消杀


灾区设施被破坏,宣传手段又少,卫生防病知识宣传难度可见一斑。后来,曾庆勇发现镇上学校的一栋危房里有块黑板,于是顾不上余震危险快速跑进去把它摘下来。有了黑板,他们便与学校老师一道,出了几期灾后防疫防病知识专栏摆放在人多的地方。之后,他们又召集了小学生,让他们在黑板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可以是对灾区救援队的感激,也可以是想对家人说的话,用以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镇上有一个广播站,他们商量着开通了一档名为“金话筒”的节目。每天中午、晚上的吃饭时间,应急专家通过广播为群众讲解除四害、饮水卫生、饮食卫生等知识。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卫生监督队


▲ 发放救灾防病卫生知识宣传单


2008年5月16日,驻青川县凉水镇的江西省卫生监督所分队开展卫生监督工作,首要任务是确保灾区人民喝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6月22日,根据队里要求下雨天不能出去工作,可是当地乡镇政协王主席集合了友谊村的防疫人员,希望派几名监督员过去讲课,考虑再三我答应了。”省卫生计生监督所饮用水与涉水产品卫生监督科长晏军至今仍然记得王主席期盼的眼神。

晏军告诉记者,那天老百姓看到我们来了很高兴,我们给防疫人员讲解饮用水安全知识,还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宣传,发放消毒药品。分队通过对灾区人民和乡镇两级卫生人员进行培训47631次,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卫生监督队伍。



  有个心愿想回去看看青川





▲ 全力救治伤员


省儿童医院信息科科长胡梅英是首批赶往灾区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她被派到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想象中的灾区是一片哭声震天的混乱场面,然而到医院看到的却是,伤痕累累的病人躺在拥挤的病房里和走廊上,还有不断送来的病人,却没有嘈杂和哭吵,只是低声呻吟。胡梅英印象最深的是,有位患者背部深度压伤脊柱都露出,在接受换药时强忍着伤痛竟然没叫一声,这让她很触动。也许在灾民看来,在地震中能活下来就是幸运,对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有的只有一份深深的感恩。

省儿童医院涂重仁、傅睿、钟小红和陈修文是第二批赶赴灾区救援的。他们去的地方是受灾较严重的青川县木鱼镇。采访中,这些当年的医疗队员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期待有一天能再回去看看青川。


▼▼▼

  后记


在与参加救援的队员的访谈中

他们都感慨万千……

紧张、泪水、感动

大义、付出、收获……


这次汶川地震大灾难后

所有人回归平静生活

每天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度过

他们还在持续

关注着灾区人们的生活

关注着灾区重建的新闻

与当时一起奋战过的“战士”

伤者都仍然保持联系

那一些经历带给自己的感悟

根植于内心深处



▼▼▼


我们始终相信

这些平凡人物经历的真实故事

足以凝聚起一条巨大的洪流

那是催人奋进、引人向善的洪流

在发现感动、铭记瞬间的路上

为加快推进

健康江西建设聚力前行


那些故事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致敬所有抗震救灾的英雄




徐雅金  戴岳华  周翔  王乃清

 易双洪  姚秀秀  杨鑫/文

照片由各省医疗卫生单位提供


你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迅速响应省委书记号召!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作风建设工作会召开

   “代理妈妈”给早产宝宝读的啥,超暖心!

   这位残奥会冠军说:“我永远忘不了江西医生救命之恩!”

主    管

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    办

江西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中心)

编辑/杨  鑫

统筹/黄迅前

审核/万德芝


目前69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在等什么?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