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个月内3人被咬死亡,带娃出门警惕夏日“夺命蜱虫”!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随着气温的升高,

各种蚊虫叮咬而导致的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夏天到了,户外活动也越来越多,

有一种虫子一定要警惕!



屡屡发生的伤人事件使人们几乎是谈蜱色变

好像这种虫子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新型魔鬼”



这种的虫子竟然这么厉害?还会致死?

今天让江小卫带你认识「臭名远播」的——



万万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虫!



如果你发现自己被虫子咬了,有个黄豆大小的血泡,仔细瞧瞧这个血泡呈不规则形状,且伴有发热乏力、重则休克等症状(典型特征是38摄氏度以上,甚至高达40摄氏度的高热,伴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和腹泻),那么非常不幸,你可能被蜱虫叮了!

蜱虫的八条腿告诉我们其实它不是昆虫。蜱虫其实是蜘蛛的亲戚,它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的动物。已知的800多种蜱也大都是小不点,最大的也不过一厘米左右的体长。加上它并不会飞,也不会主动往人家里凑,所以尽管蜱虫的分布极广,却一直鲜为人知。



由于被蜱虫叮咬后,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病情极为凶险!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结果耽误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蜱虫最大的特性就是会钻进皮肤吸血,可能在吸血的时候将毒素注入到人体内,引起「蜱瘫痪症」(“蜱瘫”),少数情况下还会导致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


在传播疾病方面,蜱虫的威力也不可小觑。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资料显示,蜱虫可以携带传播 莱姆病、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巴贝斯虫病、83 种病毒性、 31 种细菌性和 32 种原虫性疾病。


不得不看的预防方法,

得不学的唯一处理!



面对蜱虫,4个预防意识一定要有!



1.进入山地、林区,戴上宽边帽,穿浅色面料光滑的长衣长裤,扎紧裤腿袖管,不可穿凉鞋。


2.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及时检查领口、袖口、裤口等部位,避免蜱类入侵。


3.裸露的皮肤涂抹安全的驱蚊驱虫产品,及时补充,维持有效防护。


4.回家后,仔细检查孩子的衣物是否有蜱虫附着,并仔细检查孩子的身体是否有被叮咬痕迹。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宠物易被蜱虫寄生,要带宠物定期做驱虫护理,去野外回来,要认真检查,以免将蜱虫带回家里。




万一被蜱虫叮咬,不要慌张,请记住4不要:


不要拍打

不要硬拔

不要捏爆

不要用火或其它东西刺激它

由于蜱虫的嘴巴结构复杂,上面长着倒刺,进入肉中就能死死咬住,一旦不恰当的拔除,将带来2大危害:

1、很可能将头留在肉中造成皮肤感染,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

2、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tips:

卫生部发布的《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中提到可用酒精或者烟头刺激叮咬的蜱使其退出皮肤,但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却不建议这样做。



那么被蜱虫叮咬后,我们要怎么办?



唯一一个最安全的办法你要记住:

找一把尖头镊子,夹在靠近皮肤的根部,垂直向上连头拔出,切忌旋转和扭动。(手残党还是直接去找医生,以免拔不干净,引发感染!)

1. 用专用镊子或钳子夹住蜱虫的头部,注意不要夹腹部;

2. 垂直向上拔出,不要手抖;



3. 取出蜱虫后,用碘伏给伤口消毒;

4. 拔下来的蜱虫可以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万一伤口恶化,也能作为医生处理的参考。


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钻入过深,建议直接请医生处理。湖北一个 10 岁的小男孩,就是因为被蜱虫叮咬后,妈妈处理不当自行拔除导致感染发热了。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被蜱虫叮咬后,如果有携带病原体,部分潜伏期可长达 1 个月,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没有高烧不适等症状,一旦不对劲,就赶紧去医院检查。

如果可能,拔下来的蜱不要扔掉,可以把它放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冻进冰箱。这样一旦不幸出现了蜱传病的症状,它还能帮助医生更容易找到发病的原因。



夏季蚊虫叮咬

切记不容小视!





来源:CCTV4、丁香医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编辑/杨 鑫  统筹/黄迅前  审核/万德芝



往期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从发病到死亡仅7天,当心这个致命“小黑点”!中医专家提醒:户外出行注意防护
    夏日防虫技能大盘点:“蚊”走开、“蝇”别扰、“蟑”不再……你掌握了几个?丨ASK专家
    中疾控紧急提醒:出现这些症状,尽快就医!
    女子被咬7天后死亡!户外出行警惕“小黑点”
    夏日野外活动小心TA!记得做好防护哦~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