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战疫故事 | 再出发!迎接最后的胜利!
读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导 读
讲述你的战疫故事,让我们一起分享,英雄的力量与担当。今天为我们讲述战疫故事的是洪涛,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武汉挺住,我们来啦!”这,是战友们共同的心声。
是的,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今年的春天,犹如这趟2月13日下午14:00的列车,从南昌起始,以武汉为终点。伴着雨后清澈而透明的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乘着拂面的微风,列车缓缓而行,想要抵达春天的另一方。窗外,时不时冒出的鸟儿,随着风儿起舞。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像这样的天气最适合邀上三两个好友出游,一起感受冬去春来,春暖花开吧。
为了这一天能够尽快到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指导下,在院领导的指示下,我主动请缨,带着140名白衣战士,将要去到这场新冠病毒的“大本营”,与病毒奋战到底。
我站在一旁,看着整装待发的队员们,他们大多是90后和80后,有的甚至比我的孩子还小,此时的我,早已泪眼朦胧,脑海里纵有思绪万千,也无法言说。虽已做好万全准备,但仍不知会有多少坎坷艰辛、千难万险等着我们。作为领队,我暗下决心,我带来的140位白衣战士,回去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我一定要将大家平安带回!
提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大家都巴不得绕道走。从现有病毒传播路径探查中,华南海鲜市场有可能是这场疫情的风暴中心。而我们这支队伍所要去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肿瘤中心(以下简称“武汉协和肿瘤中心”)距离华南海鲜市场仅有500米。毫无疑问,这将给医疗队队员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职业暴露的风险。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应对这么复杂的“战时”形势,要想让队员们尽快进入状态,使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可着实不容易。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全?在去往武汉的列车上,我立即召集医疗队的主要骨干,提前谋划,小到下车后行李如何搬运,大到如何做好院感防控。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已经制定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而这套方案的精髓就是“化整为零”。
我将141人的队伍根据救治需要分成6个医疗组、10个护理组,并选任16位小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根据队员专长设置专家组、院感控制组、后勤保障组、对外联络组等,同时制订医疗队各类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及时成立临时党支部。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们这支队伍仅用2天时间,就明显熟悉了新环境,而各项工作都科学、有序开展。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本身就有很强的感控意识。刚到武汉的那几天,我们每天组织10多场的防控培训,我们对全体队员一个一个考核,直至过关为止。每批出舱的队员在进入酒店前,我会拿着喷壶,站在酒店门口给队员从头到脚,对他们进行仔细消毒。我从小处着手,排查着每一个可能有感染风险的环节。所有人都清楚,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所以我们这支队伍当中没有队员发生感染,这也就证明了这套严格的防控措施,行之有效。
我们这支队伍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是一支整建制的医疗队,有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急诊内科、心内科、肾内科、麻醉科、消化科、内分泌、中医科等,队员都是从临床科室中选拔的精兵强将。通过多学科协同诊疗,不同科室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治疗中,面对如此多的重症患者,我采取针对不同病情发展阶段的患者分层管理的方式,主动出击、各个击破,集中优势兵力救治危重症患者。为此,我会每天牵头组织危重病例讨论会,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创下了在武汉协和肿瘤中心十多支医疗队中的多个“首次”——首个开放病房接治患者的医疗队,首例重症病人被治愈出院,首个为患者做血滤、有创通气的医疗队,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展ECMO治疗的病区,同时也是重症病房收治危重症患者人数最多的医疗队,这些“首”字彰显了我们队伍的水平和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清楚记得,2月15日的那场雪,像鹅毛般轻盈。看着这群白衣战士踏着漫漫白雪,进入了生命之门。看着她们无声的语言,有力的动作,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平安。看着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心灵的触动仿佛也和这雪花一般悄无声息,我倚靠门前,控制不住徘徊的脚步,也耐受不住焦急的心,想要快点看到孩子们平安回来。朦胧中,一个个身影由小而大,由远及近,战士们都平安归来,我这才提起脚,迈向房间。扯着一颗提起的心,彻夜难眠……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月25日,一位昏迷了10余天的9旬老太太,在我们共同的努力救治下,终于睁开了双眼。知道这个消息时,我的兴奋之情真是无以言表。要知道这位患者2月18日从外院转入Z14重症病房时,已处于休克、神志不清、意识障碍等垂危状态,病情十分凶险。再加上93岁的高龄,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联合基础病史,骶尾部伴有大片的褥疮、体格非常虚弱,各项生命指征的红色警报都意味着老人家随时有生命危险。在老人的身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封信,信里她的家属写道“得病后,她曾表示过要快点好起来,因为今年的党费还没有交……”看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生命有时候很脆弱,但当一个人在用信念支撑的时候,生命的顽强挥洒得淋漓尽致。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这位老党员,这既是对生命的考验,也是对我们的历练。当老太太睁眼醒来的一刻,我们这10余天的辛苦也好、焦虑也罢,都烟消云散了。
除了每天辛苦的救治工作,我也希望尽量通过一些活动让我的战友们能够更好地消除疲劳。3月8日女神节那天,我领着队里的53位男同胞策划了一场百人线上联欢晚会。队员们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原创诗朗诵、家书朗读、歌舞演唱、病房救治护理记录短片、直播送礼……2个多小时的联欢,过程中既有泪点也有笑声。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每个人的内心都很脆弱,也很柔软,这份浓浓的战斗情谊相信大家都终身难忘。
如今,我们整装再出发,又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危重症CCU。迈过了一道坎,又冲向下一道关,我们不松懈,不退缩,向着战疫最后的胜利,奋力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