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蓝短翅鸫让大家又双叒叕躺新了!

Yang Liu 推鸟 2022-09-09

No. 93

作者|Yang Liu

编辑|CrazyBirdy


前不久七夕还没到,喜鹊分家鹊桥难搭,中国的喜鹊一分为三!各位鸟人们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搞清楚怎么区分这三种喜鹊🤔 不料!!这次是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montana sensu lato),也一分为三,这下好,考验各位鸟人对羽色和鸣声敏感度的时候到了!!!

蓝短翅鸫秒变喜山蓝短翅鸫✨ 摄影:Crazybirdy 泰国清迈茵他农国家公园

一个只有读完全文的“鸟人”才懂的梗,请问哪一个才是喜山蓝短翅鸫的蓝色?😏


蓝短翅鸫的分类背景介绍

短翅鸫是一类分布在亚洲大陆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小型森林鸟类,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apidae)。其属名“Brachyptery”的意思是短的(Brachy)翅膀(pteryx),符合它们的形态特点,另外它们的腿和跗跖部分很长,适合在林下地面上活动。短翅鸫这个属不大,曾经认为只有四种,按照大家熟悉的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该属包含栗背短翅鸫(Heteroxenicus stellatus)、蓝短翅鸫(B. montana)、锈腹蓝短翅鸫(B. hyperythra)和白喉短翅鸫(B. leucophris)。各位读者可能留意到栗背短翅鸫的属名并非Brachypteryx随着分子系统分类学的发展,我们确实对于一些鸟类的系统分类地位进行了重新的厘定,形态上相似的物种,可能系统分类位置相差很远。栗背短翅鸫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它并不属于短翅鸫属,而是自己独立一个属。

这样看来,短翅鸫属的成员就只剩下3种了。当然,要是没有人对这个分类处理表示怀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故事。但最终还是观(jīng)察(cháng)敏(gǎo )锐(shì)的分类学家发现了不同。首先是蓝短翅鸫在台湾的亚种goodfellowi雌性和雄性的体色均为褐色,不同于蓝短翅鸫分布区的其他亚种的两性异型(雄性是深蓝色,雌性褐色)。在同一个鸟种的不同亚种之间,雄性之间如果有显著的羽色差别并不奇怪,但是亚种之间性二型的差别到蓝短翅鸫这样一个程度,确实让人认为台湾亚种可能是独立物种。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蓝短翅鸫的分布区非常广阔,环喜马拉雅山区一直到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基本是连续分布。到了东南亚就形成明显的岛屿分布格局: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弗洛勒斯岛到菲律宾群岛,再回到台湾。每一个岛屿都一个独特的亚种,整个物种有14个亚种之多。众所周知,岛屿对于物种的分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们的形态都有些不同,是不是也可能是不同的物种呢?

只看雄鸟的颜色,你分得清这些“蓝短翅鸫”吗?中国的蓝短翅鸫一分为三,分别是(中华)蓝短翅鸫、喜山蓝短翅鸫、台湾短翅鸫(因为它根本不蓝,所以都不能称它为“蓝”短翅鸫😢)。图片来源于HBW网站。

对于这样一个分布广且亚种多的物种来说,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分类学经常考虑的是物种性状之间的不连续性,通过形态和分布作为依据,2016年末,由国际鸟盟出版的“HBW and BirdLife international illustrated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2: Passerines(世界鸟类绘画名录第二卷:雀形目).”一书中已经将蓝短翅鸫分为了8个邻域或者异域的物种(如上图),不过对于这些物种是否在遗传上彼此独立以及它们的分化历史,还没有研究去探讨。


蓝短翅鸫的研究进展

2018年10月30日,由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著名鸟类学家Per Alström为第一作者的文章“Taxonomy of the White-browed Shortwing (Brachypteryx montana) complex on mainland Asia and Taiwan: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supports recognition of three instead of one species” 发表在的中国鸟类学会的期刊“Avian Research”上(如下图)。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哥德堡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云山保护、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中心、BirdTour Asia的鸟类学者共同参与了这项研究。

这项研究着重探讨了分布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蓝短翅鸫的系统分类,使用了分子系统学、地理分布、鸣声和形态学的证据,证实了国际鸟盟(2016)对于了这个地区蓝短翅鸫的处理,即分为三个物种(鸟类中文名暂定)。


分子系统学证据

从系统进化树上看,采集自缅甸、云南和四川的几个代表cruralis亚种在大约5.8百万年先分分化出来,然后是采集自四川、江西、陕西、湖南的sinensis亚种聚集为一群,与台湾的标本(goodfellowi亚种)为姊妹群;分化时间大约在4.1万年。


地理分布证据

1、喜山蓝短翅鸫 Himalayan Shortwing 

Brachypteryx cruralis(Blyth, 1843),模式产地是印度大吉岭地区,分布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国家,包括尼泊尔、印度的东北部,缅甸西部和北部,泰国西北部、老挝和越南。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和四川的西部。

2、(中华)蓝短翅鸫 Chinese Shortwing

 Brachypteryx sinensis Rickett,1897,模式产地是福建武夷山的挂墩。它的分布区位于我国的华中和华南,例如陕西、四川东部、重庆、湖南、湖北、河南南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省。

3、台湾短翅鸫 Taiwanese Shortwing

Brachypteryx goodfellowi Ogilvie-Grant,1912,模式产地为台湾的阿里山。它仅仅分布于台湾的中央山脉。

看到这里,鸟友们是不是激动了起来,这个分类变化给大家带来的好消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躺着”加了新种。如果您在云南百花岭、福建武夷山和台湾都看(拍)过“蓝短翅鸫”,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收齐了中国分布的三种蓝短翅鸫。地域确实是一个分辨上述三个物种的好方法(如下图)。


鸣声与形态学证据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喜山蓝短翅鸫和蓝短翅鸫是邻域分布,也就是说在四川西部的一些山地,可以同时收获这两个物种。Per Alström教授和“云山保护”和“自然行”的创始人赵超先生,就曾经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的同一个地点看到喜山蓝短翅鸫和蓝短翅鸫相邻的繁殖领域。

五一鹏合影,从左向右依次为:赵超、Per Alström教授、邓钢(四川的自然摄影师),照片由赵超提供。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又如何用地理分布区之外的手段来区分这三个物种呢?形态上,台湾短翅鸫的确与另外两种不同,因为台湾短翅鸫雌雄同为褐色。麻烦的是喜山蓝短翅鸫和蓝短翅鸫如何区分呢?虽说这两个种的颜色都是蓝色,但如果鸟友们对色彩较为敏感就会发现,前者为深蓝色,后者为浅蓝色。有朋友说,会不会两个物种的白色眉毛的宽度不同呢?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两个物种的白色眉纹区域会随着头顶的羽毛炸起而变宽,并不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另外一个有力的手段是鸣声,有趣的是台湾短翅鸫和蓝短翅鸫的鸣唱比较相似,在开始的时候都会有几个单声;喜山蓝短翅鸫更为连续和婉转(参考论文中的声谱图),我相信,鸣唱的差别也逃不过鸟友们敏锐的耳朵。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形态相似的领域物种的雄性的求偶鸣唱差别很大,这是不是一种避免杂交的机制呢?


1、喜山蓝短翅鸫 Himalayan Shortwing

鸣声:https://www.xeno-canto.org/188080

录音地点:泰国清迈茵他农国家公园

录音者:Greg Irving;编号:XC188080

2、(中华)蓝短翅鸫 Chinese Shortwing

鸣声:https://www.xeno-canto.org/81399(受限于微信图文只能添加一段音频,大家需要复制链接下载鸣声)

录音地点:湖南八大公山

录音者:Jonathan Martinez;编号:XC81399

3、台湾短翅鸫 Taiwanese Shortwing

鸣声:https://www.xeno-canto.org/187707

录音地点:台湾大雪山林道

录音者:Frank Lambert;编号:XC187707


“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montana)”这个超种的种加词是montana,显示了其在山地分布的特点。因为三种“蓝”短翅鸫在繁殖期,无一例外地栖息在中高海拔的竹林和灌丛中。去过这类生境观鸟的鸟友可能会对该类生境潮湿且云雾缭绕的特点有印象。蓝短翅鸫就喜欢在茂密的灌丛里活动,行踪诡秘,想看清它们的全貌并不容易。我想起了2013年的春季,我和Per Alström教授在武夷山高海拔的竹林灌丛里布网捕捉蓝短翅鸫取样。这个鸟的动作极其敏捷,似乎熟悉我们雾网(mist net)的位置,有的时候它明明离网很近,马上就要上网了,却被它轻巧地踱步闪开。我们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捕捉到一只(中华)蓝短翅鸫(下图a)。我们测量和取样之后释放了它,不久又听到了它空灵的鸣唱,这才安然地下山。


在台湾,鸟友亲切地称台湾短翅鸫为“小翼鸫”。如今,小翼鸫成为了台湾地区的第28个特有物种,相信很多鸟友都要跃跃欲试去挑战这个高难度的鸟种。在海峡的另一端,(中华)蓝短翅鸫的核心分布区在中国大陆的东南部,仅仅边缘性地分布在越南北部,会成为外国鸟友来到中国华南地区观鸟必看的种类,在福建的武夷山、江西井冈山、广东的南岭和广西的猫儿山高海拔都有看到的机会。

当然,我们的研究不仅仅是为大家增加了鸟种名录上的“来福儿lifer(观测新种)“。更重要的是,这个发现再一次提示我们,亚洲鸟类的分类学还有大量的工作去做,特别是对于人迹罕至的山地和孤悬于大洋中的岛屿中,会有更多有趣的物种被发现或者分类修订工作,这也是我们所有的作者乐此不疲的工作。


论文原文:

-Alström et al. Avian Res (2018) 9:34 

https://doi.org/10.1186/s40657-018-0125-6


参考文献:

-del Hoyo J, Collar NJ. HBW and BirdLife international illustrated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2: Passerines.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2016. 

-Dickinson EC, Christidis L (eds). The Howard &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 2 Passerines. Fourth edition. Eastbourne: Aves Press; 2014. 

-Price TD, Hooper DM, Buchanan CD, Johansson US, Tietze DT, Alström P, Ols- son U, Ghosh-Harihar M, Ishtiaq F, Gupta SK, Martens JE, Harr B, Singh P, Mohan D. Niche filling slow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Himalayan songbirds. Nature. 2014;509:222–5. 



欢迎关注推鸟公众号

我们将为您推送关于鸟类的最新研究及资讯

转载请加小编微信号:bird-lisiqi

长按或扫码即可关注推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