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期间,一个重磅消息在在金融圈内炸开。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证券公司,金融业混业经营正式拉开了序幕,万亿规模的资本航母将指日可待。
先剧透一下,这绝对不是为了打造中国版摩根高盛,争夺什么全球话语权,这么解读完全不了解政治经济学。在过去,中国的银行业和证券业是分业经营,各干各的。主营存贷汇的商业银行,不能干证券公司承销上市、股票经纪的业务,反之亦然。证券公司不能给企业放贷款,银行柜员严格禁止给客户卖股票,一个法人主体只能有一块牌照,连上头的监管都是分开的,分为银监会和证监会。
当年,美国的商业银行是可以经营保险、证券业务的,客户前脚在银行存了款,后脚就有柜员跟上来,推荐各种股票债,钱不够没关系,银行贷款给你去炒股,失业保险买上,你大担放杠杆加仓,不把你分开吃净,你都出不了营业大厅。
一头的客户是银行开发的,一条龙服务什么金融产品都能卖,一头的上市公司是银行扶持的,从放贷到上市都得仰银行鼻息,大鳄们覆雨翻云,华尔街几乎控制了美国。然而,混业经营带来的是投机活动的泛滥,大量没有辨别和承受能力的美国人民被忽悠买入了各种股票,一批又一批注了水的皮包公司被匆匆推上股市收割韭菜。结果我们都知道了,1929年的大萧条降临,资本市场崩溃。
在后浪们的骂声和呼吁下,1933年,年美国政府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兼营。庞然大物的摩根财团被一拆为二,变成主营商业银行的JP摩根,和主营投资银行的摩根士丹利。这就是后来的大小摩。
分业经营是必要而且合理的,主做债权的商业银行和主做股权的投资银行,一个玩加减法,要稳重可靠,赚钱算小数点;一个玩乘除法,要心高胆大,赚钱按5倍10倍,套路完全不一样。
因此,我们经常在电视上媒体上看到国外所说的银行家、那些气场惊人的华尔街之狼,一般指的都是投资银行家。
在中国,投资银行被起了个土不拉几的名字,叫做券商。汉语是形象而深刻的,没钱你叫什么银行?
多年来,大王在中国金融界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商业银行界,级别越低,穿的越正式,基层的柜员和客户经理各个西装革履,连大堂保安都有仪容仪表的要求,但到了分行部门老总、副行长往上,大家就开始走商务休闲路线了。而广义的投资银行界,也就是券商、基金公司之类,反倒是级别越低越随意,中基层投资经理们套头衫牛仔裤是家常便饭,乃至有有码农化的趋势,而级别很高的总经理合伙人们反倒整整齐齐,一手投资了腾讯京东格力电器的超级大佬张磊,从来都是西装衬衫。
原因何在呢?谁接触客户,谁就得讲究一点,谁离钱越近,谁就越一本正经。别看银行柜员和客户经理虽然身处基层,但他们每天直面的都是最直接的客户,几亿到几万的贷款都是他亲自经手。而券商的中基层们,基本是见不着真正拍板决策的企业老板的,搞定大客户和上市公司老板,一般得券商的老大去亲自刷脸,所以领导正式下属随意。这就带来了一个中国券商界一个很尴尬的现实,第一缺乏有钱的客户,也就是说,券商没钱。第二缺乏像样的信用,也就是说服务能力有限。
中国的券商再怎么吹的天花乱坠,什么资产管理,并购重组,都摆脱不了自己的两大主营业务:承销上市和股票经纪。帮大企业上市,给老百姓荐股。操着卖白酚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核心收入是毛毛雨一般的佣金。佣金就是中介服务收入,在国民经济分类里,券商还真是中介,和卖二手房的链家,本质区别真心不大。而悲催的是,链家的收入和指标,秒杀很多券商。
这就是分业经营的不足,银行因为自身牌照和标准所限,只能锦上添花,从不雪中送炭,哪怕院士创业,也难以提供全周期的系统服务。而发展高新技术,最难的是初创期的资金和资源扶持。搞债权的银行,不喜欢讲故事,不喜欢谈未来,只承认存在的资产,不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有国家专利又如何,有房屋土地可以抵押吗?按照中国银行界的投资标准和风控模型,搞特斯拉的马斯克来了,也一分钱贷款都拿不到。汽车是红海产业,电动车前景不明朗,pass;马斯克之前是搞IT的,现在又搞汽车,不懂技术,行业跨度太大,pass;马斯克好高骛远,这公司竟然还捣鼓火箭spaceX,pass;马斯克吸大麻,不良嗜好,pass;最关键的是,马斯克没有土地厂房可以抵押,就两套房子,他自己还卖了,连房抵经营贷都做不了。
而做股权的券商呢,因为没钱,一大帮真懂产业和企业、文能提笔写战略,武能酒桌喝两斤的金融大牛,最后变成了做材料的金融民工。
你985名校研究生,海归出身才华横溢又如何,你对半导体生物医药滚瓜烂熟,你的实体企业客户再攻克了什么国际技术难题,业绩一路看好又如何,你无法吸收老百姓和企业的存款,很难给企业直接融到资,甚至给别人办不了一家信用卡。
一大群真有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在券商眼里是流口水的好项目,到了银行眼里是渣都不是烂公司。
没钱的都是儿子,只有大银行是永恒的爸爸。
但是这能怪银行吗?不能,它也是企业不是搞慈善的,而且银行有自己的监管要求,他也知道间接融资利率高回报差,但硬逼着去给小微企业投股权搞扶持,他没牌照没模式啊。
到了1990年之后,国际上的金融机构,又开始搞混业经营了。一句话,防泡沫,金融系统得分业,求发展,金融系统得混业。
前文讲过,中国券商是没什么钱的,钱在谁手里呢,银行。2020年,全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高达200万亿以上,息差水平常年是国际的3-5倍以上,这些年赚的实在是太撑了。2019年,仅3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就高达1.69万亿元,占到A股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40.9%,而5家保险公司,利润2700多亿占到了6.6%,A股可是有3800多家上市公司,41家金融机构就独享半壁江山。
上市公司之外呢?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私营企业的利润总额,也就1.8万亿,而商业银行的总利润呢?1.99万亿!放在平常年景,经济有增速,蛋糕能做大,你赚钱就赚了,但今年在疫情影响之下,连增长指标都不做硬性要求了,主题已经变成了“稳就业、保民生”的六稳六保,在外有川普搞事,内有下滑压力的情况下,你不出力谁出力?你不干活谁干活?所以6月17日的国常会上,领导要求金融系统向企业让利1.5万亿。金融是务虚产业无法强国的,这1.5万亿,如果都是实体企业的利润,那么老百姓的收入岂不是会大大增加,经济不得飞上天,股市不得井喷吗?
让利是什么意思,乾坤大挪移的供给侧改革。为什么是1.5万亿而不是1.8万亿,取个整数嘛。如果银行这1.5万亿让实体企业赚走了,不就说明我们产业升级成功了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就自动提高了,中等发达国家陷阱不就不攻自破了吗?大招,就是这么朴实,这么硬气,这么看似不讲道理,你肯定猜得出来这是谁的手笔。所以端午节期间,给银行券商牌照,是让他去干活的,补齐通过直接融资扶持中小企业的短板,跟券商真的是关系不大啊。
国难思良将,共和国长子从156工程起,给国家已经出过力了,现在轮到老二金融系统上了。而至于打造什么中国版的一流投资银行,PK大摩高盛,增加国际话语权,投行精英这下要身价倍增,工作机会大把,都是坊间自己想想罢了,社会主义的大事,怎么可能出发点是为了一小撮人呢?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有一句经典名言,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在你没有准备好时就发生了,但机遇是不等人的。很多开创性的事业,三分把握就要敢于尝试,五分把握就要坚定决心,七分把握可能为时已晚,九分把握就不是机会了。当年的中国,紧紧张张的跨过鸭绿江,志愿军其实并没准备好;后来再急急忙忙的加入WTO,制造业也没有准备好;这一次的对外资全面开放金融业,我们的很多银行,一样没有准备好。
上了不一定稳赢,但不上,一点机会都没有。
这一次,中国的资本市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创业型公司将迎来一波史无前例的机会,机会大到很多人都没准备好。只要你有技术和价值,缺钱吗?金融机构打吊瓶一样给你放款续命,缺关怀吗?政府派人自带干粮派去公司给你当跑批文的事务代表。缺订单吗?总部只要能落户,哪笔政府采购你看上了可以谈嘛。
不要觉得经济刺激有什么不好的,宏观调控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经济刺激是一门实践科学,得拳不离手,相比于中国刺激的都产生耐药性了,一出文件就得说是“精准施策”,美国的调控完全是初级阶段,2.2万亿美元完全是大水漫灌。在金融业全面放开、注册制尘埃落定、川普的流动性迟早要输入的全球的情况下,中国3000点以下的中国股市真心只是一个起点,发达地区的豪宅和高端房产会涨的你瞠目结合,中国会批量制造出一大批科技和创业新贵。看看深圳的房产、了解一下“新的社会阶层”这个团体,看一下北航、北理工高到吓人的录取分数线,春江水暖,鸭已先知。具体策略实在无法展开太多,连知识星球都吞帖,费了好大的劲来回改。
如果说中国五十年代的主题是建设,六七十年代的主题是斗争,八九十年代的主题是开放,零零年代的主题是追赶,那么2020年代的主题就是奋斗。
这个时代,就是要动员一切的力量,调动每一个凡人和每一个角落,它带着你、推着你、赶着你往前走。你必须不断学习和上进,现在早已不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时期,而是你如何才能不被潮流甩下太多的问题。
等到银行的柜员和大堂经理都推荐你买股票的时候,你不能说自己看不懂市盈率,看不懂公募基金。当资本市场已经起飞,你不能说你连底仓都没有。上了战场,谁还管你是新兵呢?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中国人就是这样,月供没想好房子就买了,名字没想好孩子就满月了,“时代”拍了拍“你”,他要求你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鉴茶财富100课,混业经营“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