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观点|王焰新院士:地矿高校应该怎样培养人才?

刘盼盼 蒋铭君 矿业界 2022-10-07

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在变化。地质类院校该怎样培养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地质行业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呢?

对于以上问题,两会期间,《中国矿业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与时俱进设立合适专业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新增1961个专业,其中地质类新增专业包括:智能地球探测、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

对于新增这两个专业,王焰新认为,我国地质类高校必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我们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停留于让学生掌握今天的科学知识,还要让他们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能够适应未来乃至引领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王焰新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为例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表示,2021年,学校紧跟全球变化、防灾减灾、深地深海、能源资源安全、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国际前沿问题,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交叉学科建设,自主设立的“健康地学”“绿色矿业”等8个交叉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点获批备案。从今年开始,学校还要对全部69个本科专业的建设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适当调减一些不适应人才培养形势的本科专业,并结合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促进本科专业的整体提档升级,尽可能多的专业达到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水平。

他表示,未来地质行业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传统地球科学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飞速发展,新科学技术加速在自然资源行业应用,正在改变野外调查、观测探测、数据分析、模拟试验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体系。这既为解决能源转型、循环经济、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资源环境问题带来新的机遇,也对传统地质工作理论、模式和方法带来巨大冲击,必须加快推进跨学科教育和研究,拓展传统地球科学的研究视野,革新地球科学研究的范式。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立德树人。要把一流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创新。发达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纷纷瞄准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积极谋划新一轮发展战略,全球地质调查工作进入新的战略转型期。学校必须把培养一流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交织融合,正在引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创新,必须加快推动地球科学优势学科专业与其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把价值塑造融入专业教育。

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过程,推动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数字中国、法治中国,要求地质行业必须坚持“四个面向”,为提供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和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持,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加强在全球变化、防灾减灾、深地深海等领域国际合作研究,不断提升创新策源功能和服务贡献能力。作为地球科学特色大学,地大近年来着力打造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共同体,持续推动教育创新,着力培养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的拔尖创新和领军人才,积极主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关键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地大方案”,为实现创新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地大力量”。




不断促进地质行业发展


钱学森曾问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那么学校该怎样培养人才,培养什么人才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对此,王焰新表示,一是培养品德高尚,心中装满祖国山河的人才。培养地球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着祖国和人民是首要的,不能你把他培养成精英,他心里却装满了精致的利己主义。中国地质大学建校70年来,秉持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坚持“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培养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人才,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地大智慧、作出地大贡献。

二是培养基础厚实,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认识和解决的,因此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既要解决地球今天的问题,又要解决地球明天和后天的问题。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要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内外整合力量,丰富育人资源,逐步形成了“三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知识整合,通过实行大类培养、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培养计划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三是培养专业精深,勇攀科学和人生高峰的人才。地大的学科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未来的技术,更要让他们立志为地球的未来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倡导追求真理、和谐共生的学科文化,引领各学科精准发力、关联生长、竞进提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追求真理信念,揭示自然的奥秘,社会法则和人生真谛。

四是培养知行合一,为着使命负重前行的人才。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伟大梦想,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传承爱国、求是、担当、奉献的“大地之光”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矢志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进入新时代,地大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彰显“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豪迈气概,积极推进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努力培养自然资源行业拔尖创新和领军人才。




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现在大学还存在跨学科教育受限导致的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狭窄,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对专业建设支撑不足,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赶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等不同的问题。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挑战、新要求,“双一流”地质高校该怎样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采访时,王焰新表示,一是突出培养一流人才导向,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的核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二是推进举校科研体制建设,攻坚“卡脖子”科技难题。我国高校建有全国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60%以上国家科技奖励,院士、杰青、千人、万人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国60%以上。“双一流”地质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全面提升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能力。

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一流”地质高校要主动研究国家战略需求,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建立和形成高校与区域发展、企业发展协同的机制,搭建相应的平台,促进学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推动科技创新优势的转移和转化。

四是打造“大学文化+互联网”,构建引领智能时代的精神文化。大学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地,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资源。“双一流”地质高校要适应数字化革命和智能移动互联网发展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打造“大学文化+互联网”,构建引领智能时代的精神文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塑造。要把创新涵育作为主要目标,切实承担起引领和服务创新战略的历史使命。要从国家文化战略需求的高度,为文化改革创新提供体制和战略上的后备支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五是坚持“开门办学”,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闭门造车、闭关锁校,不可能建设“双一流”。只有通过有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置身于国际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大学才能办出“中国特色”,实现“世界一流”。“双一流”地质高校要构建深度互动的国际合作网络,培养出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创造,为科技的创新融合贡献智慧与力量。要积极主动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为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知华友华的高层次人才,积极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卓越贡献。
往期推荐Historical articles

两会观点丨王建明:将四川建成国家锂资源基地



两会观点丨生态文明建设,江苏做了什么“大动作”?



两会时间开启:哪些涉矿问题会受到关注?



两会聚焦|关于关键矿产,代表委员热议!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