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矿工作如何助力“碳中和”?

李惜 矿业界 2022-10-07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碳中和”,提出多种举措促进低碳发展。

011金融手段支持“碳中和”



金融手段支持“碳中和”





“碳排放权交易”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词,许多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建议中都提到,“推动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及“加快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所谓“碳排放权”,是指企业依法取得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下,企业可对温室气体配额进行买卖。经过在7个省份的十年试点以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今年两会上公布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第一个履约周期就有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在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中,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将做好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管理,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监管。

参与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也对“碳排放权交易”颇为关注。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建议,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提升碳交易市场立法层级与效力,加强碳市场配额制度研究。他认为,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单一,仅纳入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交易目的同向,风险偏好相似,且具有很强的行业同一性。因此,他建议有序扩大全国碳市场交易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将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纳入交易主体以改善市场活跃度。

除了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方面,还有许多代表和委员提到,以金融政策和产品来推动实现“碳中和”。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农工党界别小组就提出建议:“加快探索碳排放权交易金融产品开发服务。建议通过立法明确碳金融产品法律属性与合法性,出台相关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质押、碳租借、碳回购等多样化碳金融工具,充分发挥碳排放权融资功能。”

以金融产品促低碳已有案例。去年,央行设立了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以推动煤炭行业低碳发展。今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在“委员通道”上表示,经测算,如果全国推开改造完成后,每年将为国家节省煤炭4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他同时表示,目前正在形成一种新的金融支持降碳体系,一方面是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只要其降碳改造,也会提供资金支持。

021金融手段支持“碳中和”



节约资源,推动固废循环和再利用





“节约”、“循环”和“再利用”也是今年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对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政策支持的提案,建议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的管理体系,加大资源循环利用行业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宋鑫指出,提高废矿物油、废旧电池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同时设立相关科研专项、进行技术研发等将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农工党保定市委主委杨伟坤也在关注固废循环利用的问题。杨伟坤更关注的是大宗固废的情况,她指出,目前我国大宗固废产生强度高、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则较低,钢铁等传统产业的固废处置技术有待提高,因此建议加大科技支持,加快性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推广,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安全环保部主任工程师冯海燕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炜都对再生金属产业较为关注。

李炜建议,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再生金属产业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初级矿产品的保障压力。

冯海燕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废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她指出,1吨再生铝所耗产能仅为电解铝的约3%,但是,其为产业带来的收益是可观的,2021年,我国再生铝实现产品产值达到了约1800亿元。

固废的循环和再利用,既有利于“碳中和”,能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又能为国家和产业相关企业带来效益,也难怪委员们这么关注了。

031金融手段支持“碳中和”



重视地质碳汇作用





在今年两会上,部分代表和委员也提到地质碳汇对“碳中和”的作用。

农工党界别小组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提案,呼吁重视地质碳汇作用:“增加碳汇和减少碳排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提案中指出,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评价,我国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和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分别为7亿吨和19亿吨,如果能够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7.5亿吨和47亿吨,可有效支撑实现碳达峰目标。

在此背景下,农工党界别小组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进一步突出地质碳汇作用,部署重大专项工程,建立地质碳汇监测体系,探索建立地质碳汇核算和评估制度。二是建设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最后是将地质碳汇基础理论和增汇技术研究列入国家科技创新研究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

而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蒙草生态集团董事长王召明则呼吁,在国家层面加快草原碳汇相关算法和标准研究,在国际上掌握草原碳汇话语权,在国内使草原碳汇成为重要的生态资产。“2020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明确提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效发挥草原、湿地、土壤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王召明表示。

他认为,目前草原碳汇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因此建议:加快我国草原碳汇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国家层面尽快开展草原碳汇评估行业标准的出台。要提升生态修复碳汇增量。将草种业、牧草种植、草原生态修复、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等碳汇增量进行计量;鼓励草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打造低碳、零碳草原。要推动建立草原碳汇的市场补偿机制,搭建碳消耗企业与草原牧场的联系平台,鼓励企业参与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来抵消碳排放,实现生态共赢。尝试建立草原碳汇试验示范区,设立草原碳汇基金,助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往期推荐Historical articles

全国政协常委李朋德:维护全球能源资源供应链安全稳定需团结协作!



两会观点丨再生铝产业应该如何发展?



两会观点丨煤炭“压舱石”!提升兜底保障作用!



图说两会丨代表委员热议矿业话题!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