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野花街的自我认知重构—东京红灯区再设计 | Needle成果展
Needle Studio 作/ 品/ 展
2020fall Needle景观留学申请作品展
Needle一直希望从不一样的视角去定义景观与城市问题,在更广义的语境下去理解我们所身处的世界和环境。Needle也一直在作品集制作的选题和研究过程中实践这一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通过作品集的制作更好的去理解景观,培养自己的思维逻辑以及制图逻辑,作品展系列则是Needle在这个理念下,研究作品的呈现。
作品集课程报名
扫描下方微信进行课程咨询及报名(添加微信请备注“作品集课程”)
东京红灯区再设计
仲町通り地处日本东京文京区和台东区的交界处,是一条主要服务于当地社群的风俗红灯区。因行政管制的模糊性和街区本身所扮演的角色,让这个街区的发展陷入发展瓶颈期。第一次到访这个街区,被这片场域分裂的氛围感所吸引。街区北邻上野公园不忍池,南邻秋叶原,西邻东京大学学术圈,东邻上野车站核心交通枢纽。地处这样优越的地理核心区位,衬得街区白日里的街道的萧条和建筑立面的裸露女郎灯牌尤为突兀。入夜,各国料理的飘香、站街女郎的娇媚低语、文玩老店静谧的白炽灯光;让五感陷入迷惑混沌状态…
因为风俗店的以前疯狂拉客现象, 导致情侣和女性都不愿意经过这个街区。歌舞俱乐部,餐厅,居酒屋老字号分布杂乱在巷弄和楼层间,不具备某一功能区集中聚集的特性,食客或文玩店的客人不可避免经过主要风俗街才能到达其目的地。可是整个街区的不安氛围感导致食客不愿常光顾,客群数量的流失和不稳定导致许多商家面临倒闭的可能。
虽然目前已有政策和措施去一定程度上限定风俗店的拉客行为,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但也正因为这些政策,一些风俗的店的营业情况也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倒闭。这些曾经的风俗店店铺被空置下来,逐渐成为建筑所有者的负担,并逐渐成为了这个街区新的棘手的问题。
早期的政策制定是为了从道德禁止过度纵欲,但具体发条的制定是以打压服务供应链而非杜绝消费行为为主的为主导的。2004年的清洗运动中,警察的暴力执法以及鼓吹民间组织对其的产业的干预和打击,以及长期的经济衰退等多重原因,消费者流失了一半以上,许多商家倒闭。
不同于西方和儒家文化,日本文化里把性视为艺术和神圣的事物。许多日本神话及民间故事都传递对生殖器崇拜。除此之外女性相较于男性被认为是更好的“caregiver”.在娼妓业,女子因此被赋予“治愈”的使命,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为男人提供心灵的避风港。在江户时代,性文化崇拜被推至顶峰;并延伸到对女性之美,性爱之美,身体美学的重新审视。
关于性产业链的法制法规始于1528年即室町时代,幕府又设立了「倾城局(けいせいのつぼね)」,不仅负责与“游女”有关的诉讼,同时负责游女的管理,包括征税。1873年,明治政府实行《艺娼妓解放令》,可是由于公娼制度由来已久,已成为一种深入民间的风俗,实施并无很大进展。1900年政府又发布了《娼妓取缔规则》试图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不过仍然收效甚微。1956年日本国会通过,并于1958年全面实施的的《卖春防止法》。该法律规定卖淫将受到处罚,对于有卖淫行为和有可能有这种行为的女子要进行辅导,促使其更生。伴随着这一法律的实施,“红线内”的最后公娼也被取消。日本的法律上所规定的“卖淫”,是专指涉及性交易的行为,而其他的“非正式”性行为和性服务(自行体会),都是合法的。获得营业许可后的风俗店便可以合法经营,由地方政府实行“依法管理”而非“依法取缔”。因为盈利颇丰,日本一些地方政府每年预算中的“风化税”甚至占到20%左右
日本性产业产业一路经历兴衰,但在全球化和西方化的大浪潮仍占一席之地。我通过古今和中西的性消费行为和方式在空间上体现出来的差异,也探索出了一些前景发展的可能性。首先,从街区形态层面,从曾经有很明显的外围界限到现在风俗店引入楼层巷弄深处。顾客直接选择服务的形从直接进入店面商家到现在需要通过案内所(“中介”)进行信息收集筛选,顾客“点单”选择服务形式和内容,然后被指引去往专门店。
作为政策科学研究出身的我来说,深知政策制定方向会对特定社群发展的扬抑可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社会群体也会因政策的偏颇而受到普众长久的偏见,从而形成社会弱势群体。因此,基于对社会平等多元的期望和对上野这片区域的关注,我打算大胆地从关注性相关产业发展的观点作为切入点,去尝试了这次街区再复兴的设计。
基于综上所述,我一共有以下几个设计目标:1. 帮助风俗店做产业升级服务于更多客群,带来经济收入增长。2. 通过公共空间的氛围打造去带动公众意识(日本性文化的大众娱乐化),改变公众对性产业以及性工作者的固有成见。2.1. 消减大众对性服务产业的偏见,提升对性工作者的尊重, 以及性工作者对于自己的职业认同2.2 性教育,日本性文化(历史,文化特色等)性是欢愉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是色情和生理需求2.3. 通过如今红灯区所反映出来的女性在性娱乐里的角色扮演,去启发大众对性文化里的性别平等的思考(both pleasure rather than just me2.4. 对美和性爱的重新审视
通过延长前戏和后戏的时间去延长服务者和消费者的了解彼此的时间,以此优化性消费体验。人作为个体的存在,表达是我们快速表现个性的体现。当前性产业中,成流程性的交易过程,模式化了肢体接触和语言交流过程中,因此性工作者在服务工程中嫌少有机会表现自我,成为快速消费,被标签化的“商品”。以自发性的过程去为性工作者提升他们的工作体验为目的,我通过去延长和客户沟通的时间,个性化私人化的与客户的关系去让不论作为消费者还是服务者的双方都有更好的性消费体验。性服务者能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和消费者去交流对自己职业的看法与感受以此增强对自己的职业认可和自信。性消费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以更人性化而不是释放动物本能的性欲和暴力去体验这个过程,这个有助于消费者更好的使用自己的性功能,并在事后的pcd消极感受得到缓解。从长远意义上,这能减少性工作者在工作者经历中的暴力遭遇,并有助于该服务产业消费者和服务者之间的平等关系。
整个街区我把他整合一体化,并垂直分为地下,地中,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
地下地中和地上的体验游线顺序是基于优化性体验的完整性过程而设置的。负一层空间被定义为前戏空间,是客人和服务者第一次的会面空间。这个空间被主要用来进行身体探索。空间设置从开拓使用者的五感体验,到对身体局部像一个观察者一样细细品味。虽然在这个空间里消费者和服务者有互动和交流,但这里更像是一个对自我的探索,作为个体的探索。我认为,只有坦诚面对自己的身体,认可自己的美和价值,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给出去,并和他人产生连接。地中空间是两人互相给予,展现自己美的部分,并产生性愉悦的部分,在这里不多加赘述。而屋顶空间这是为事后贤者时间创造的空间。贤者时间作为人们常出现的性后忧郁症状, 因为多巴胺分泌的降低,催产素分泌的增加,人们会自然而然的感到疲惫,焦虑,产生自我怀疑,并可能对性事产生厌恶。这种自然产生的思考时间也恰好是我们所鼓励的。因此我们我这样一个低潮时间特地创造一个空间,去缓解这个时间人们产生的情绪焦虑,但引导体验者的思考内容更具价值。因此,屋顶这样一个为“贤者时间”创造的“贤者空间”希望能让人们在思考自身的同时,同时思考自己作为世界普通的一部分与自然的连接。性作为自然更替的前提条件具有愉悦纯粹的本质,更应该鼓励被积极正面的思考。
贤者空间我们吧它定位整个体验流程的最后一个部分,并且选择屋顶作为其空间。仲町通り的屋顶具有很好的上野公园不忍池的眺望视眼并且,屋顶一样形成的高低落差让屋顶游走体验充满了游戏性和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引入自然元素,和不忍池上野公园中的绿色元素相呼应。让体验者都能充分感知自然的存在让其感受自身与自然的连接并引发思考。除此之外场地本身的趣味性和多元性也能让消费者和服务者的对谈避免尴尬更加自然和放松,更好的了解彼此。该空间指在打造一个轻松,有私密性,有趣的场域氛围。作为整个服务流程的最后一段,该空间也是鼓励服务者和消费者去讨论刚刚发生的性体验。这是有效的性疗愈手段。出口空间的设计有意延长了最后阶段的体验时间,让双方交流时间变长,更有利于了解彼此对于此次体验的看法,并有益于服务者以后的职业体验和消费者的日常性体验。
其实这个最初接触到这片区域是因为2020年春天加入东大城市设计研究室上野项目组的机遇。经过多次和项目组成员和街区委员会开会讨论,发现整个项目近期落地方向是以添加社区小型公共设施,进行营造社区文化氛围为引导的。而讨论街区如何改造的参与者多为文玩店老板,街区管理者和学术者为主导,却没有这个街区的最大使用者--性从业者的代表参与。
我认为,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常常就是在城市决策的长期缺席中产生。因为对于他们的关注,我尝试从这个角度入手,越深入越是看见了这个群体对于改变的渴望。我开始意思到,性本没有错,让人们产生对商业性行为产生偏见的,是大众的意识。抱着这个想法,我去寻根溯源,去找偏见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可视的和空间分析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提供一种改变公众意识的可能性。
因为本科是学习纯理论的区域政策研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视觉表达成为了我完成这个作品集最大的挑战之一。搜集大量的图片史料和看大量关于花街和性产业的电影和视频,去分析其中的空间元素是我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感受到非常有趣的部分。也曾尝试用手工拼贴和手绘的方式去做图片元素的处理。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到的对尺寸的感知度,对材质的多样性的感知都是我曾经的专业不能给予我的。也非常感谢needle工作室的老师同学们给予耐心教导和陪伴。
最后很可惜因为时间和能力限制的原因,这个对于我个人来说稍有些沉重的话题作品,在最后的细节设计呈现上没能以完美的方式去实现。希望对这个话题有兴趣,对这个行业也抱予希望的朋友能提供更好的主意。最后非常感谢碰到这样好的一个题目和街区,陪伴了我这个阶段的成长。
Needle 2021fall 景观留学作品集课程已开放报名!扫描下方微信进行课程咨询及报名(添加微信请备注“作品集课程”)
近期活动
导师团队专辑
课题研究 | 学术交流 | 先锋科研动向海外渡航 | 国际合作 | 前沿设计动态
Needle是一个专注于景观与城市研究的设计教育工作室,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将多元学术文化建立联系、交流思维、双向学习和探索的平台。我们希望能认真踏实的钻研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论,培养完善的设计逻辑,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特色的设计价值观。
我们希望这里是一个小而美的工作室,在这里因材施教,去充分实现设计与教育的平等、多元和自由,让每个人都能被看到,身上的闪光点都能被发现,兴趣和喜好都能被引导。让每一个学生或者导师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学习和交流的快乐、思考的快乐。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课题,对导师和学生都是如此,并期望构建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在这里,保持好奇心,一起见证和记录成长。正如最初所讲的,银河系有几千亿颗星,受到距离和时间的限制,能被我们人类看到的寥寥无几,不被看到的星,也在发光。时间和距离的影响,我们一起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