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版】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类文明演化的历史已经证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发展最为深沉而持久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先进的革命文化应运而生。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改革时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不忘本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到吸收外来接受创造马克思主义文化,到面向未来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人一直秉承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有人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创造的物质财富,比历史上所有时代创造的物质财富都要多。这是一个时代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奇迹。
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其中精神文明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文明的进步贡献了独有的智慧。如果说,物质文明的强大代表的是一个民族刚性的气质,那么精神文明的强大则是一个民族柔性的气质。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一直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从毛泽东提出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到邓小平强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再到新时期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无一不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自信。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一个民族能够站在世界文化创造的前列,并且能够持续不断为人类文明贡献新的智慧时,这个民族的强大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福音。
制度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文化发展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一个国家的社会运作方式无一不依靠良好的制度予以保障。无论是政治制度的运行,还是经济制度的运作,都要有适合的顶层设计。中国共产党人本着高度的文化自信,独立自主地创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体系。在这一总制度体系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协商民主等一系列具体政治制度得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开放新格局等一系列经济发展制度也得以实现。在不断成熟的制度体系保障下,中国社会从落后、封闭不断走向繁荣、开放,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深切感受到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生活享受。
与制度文化发展相对应,心态文化则从更高的层面体现了文化真正的软实力。中国共产党人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一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主旋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宣传和贯彻,为中国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修身养性的现实指引。当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仁道、和合、大同等理念的时候,引来的都是赞赏和认同的目光。和平共处、不扩张、不称霸的民族心态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福音。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我们立足于文化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引导,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未来,一定是人类远离战争,整个社会安宁,国家运行有序,人民生活安逸,自然环境优美,文化艺术繁荣,人人自由幸福。
(作者:戴兆国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信息提供:合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原文刊载于2018年2月22日《合肥日报》理论版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还喜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