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蒹葭从风 | 人鱼传说:风靡世界两千年的“水形物语”

蒹葭从风 搜历史 2018-12-23


本       文       约      4000       字


阅       读       需       要


min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人鱼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一个不衰的IP,最近上映的《水形物语》又借着这个题材拿到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东西方文化有各自的神怪传说,未必都能引起彼此的共鸣,唯独人鱼是个例外。在不同文化海洋中诞生的人鱼,竟然从形体到性格到命运,都有某种神奇的共性。对了,本文的“人鱼”多数情况下都是泛称,实际在东西方都有不止一个名字,但这不是重点,大多数人更关心的还是他们的传说,特别是和人类的往事。


人鱼究竟什么样

人鱼拥有人和海洋动物共同特征,这基本没什么争议。不过,比例与组合是个问题。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古人描绘过一系列神秘而极富艺术感的人面鱼纹,大概是人类对这个问题早期的探索。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上的人面鱼纹系列,以及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中警察绘制的人鱼图,或许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和困惑。

人类是拥有审美共识的,比起《水形物语》中别出心裁的异形人鱼,东西方文化实际缔造出了十分相似的人鱼形象:陆生上半身+水生下半身。公元前4世纪,叙利亚东北部阿勒颇地区崇拜的丰饶女神阿塔伽提斯(Atargatis)就是人身鱼尾的形象;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是人身蛇尾,并且在西汉晚期的卜千秋墓中发现了蛇尾向鱼尾过度的情形;而后此类人首鱼身的俑像也频频出现在汉至宋代的墓葬中,不过中国人鱼早期时腰线谜之上提,宋代时才变成正常比例。这种不约而同的组合可以理解,毕竟物种辨识度主要来自上半身,特别是面部,大概人类在创造人鱼之初,潜意识中就希望他们和人类更接近一些。

汉画像石人鱼拓片

东西方的人鱼在这种组合基础上衍生出一些共有的特征。比如前面提到的叙利亚女神阿塔伽提斯,在1652年的出版物中,她在鱼尾下多出一双美腿,不考虑画风,仅看图像的话,和《山海经·海内北经》明刊本中的“陵鱼”基本是同一思路。现代各种《山海经》释读更倾向于将陵鱼解释为鲵鱼,但“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的文字记述绘成明代插图其实没毛病。

17世纪德国耶稣会成员Athanasius Kircher的《埃及之俄狄浦斯》一书中描绘的阿塔伽提斯(Atargatis)形象。

明刊本《山海经绘图全像》中的陵鱼

东西方的人鱼还可能拥有双翼。中国发现的人鱼俑时常在鱼尾上多出一对翅膀,而《奥德赛》中以人身鸟爪鱼尾的海妖塞壬原先也有双翼,只不过在和缪斯比赛失败后被拔掉,但后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仍然喜欢将她们塑造成双翼鱼尾同存的模样。但这种文化巧合的原因也许是不同的,希腊神话中的塞壬作为河神埃克罗厄斯的女儿,本身就是一个拥有变幻能力的女妖,双翼和鱼尾的幻化与其生境有关,而中国古代大量出土于墓葬中的人首鱼身俑或画像石则涉及一种古人渴求的神秘力量。

《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提到一个在建木西的氐人国,国人都是“人面而鱼身”;《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一个互人国,有“上下于天”的异能。清代训诂学家郝懿行认为“氐”“互”二字相通,因形近而讹,因此氐人其实就是互人,那么就意味着那群人面鱼身的生物具有死生互换的能力。《大荒西经》还提到一种半人半鱼的“鱼妇”,能够改变生命的存在方式,因而使古帝颛顼起死回生。不过,后世墓葬中的此类俑像已经不叫做氐人或鱼妇,收于永乐大典的古葬法专著《大汉原陵秘葬经》中称之为“仪鱼”,有些墓主的仪鱼加装了双翅,可能希望更容易引领灵魂飞升。可能是巧合,西方文化中的人鱼也有和生死关联的记述。前面提到的《奥德赛》诗中,那位帮助奥德修斯逃脱塞壬蛊惑的女巫喀耳刻在被奥德修饰抛弃后又爱上一个渔夫,后者就吃下一种起死回生的草药后变成了人身鱼尾的海神。

英国13世纪的海妖塞壬画像

南京博物院藏的人首鱼身有翼陶俑(仪鱼)

西方的美人鱼和水妖往往拥有美妙的歌喉,并擅长用歌声迷惑人类而造成海难或溺亡,德国文学中坐在莱茵河畔的罗蕾莱(Lorelei)用她冷艳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动人的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触礁沉没。这类故事的起源应该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塞壬,利用摄人心魄的歌声迷惑过往的水手后吃掉他们。东方的人鱼倒没有听说过此类魅惑故事,但志怪鼻祖的《山海经》中的人鱼“其音如婴儿”,是否有迷惑力,可自行脑补林志玲的娃娃音。


人鱼和人类的爱恨情仇


人类传说中的人鱼最初都是值得敬畏的神明,如地中海女神阿塔伽提斯,以及先秦古籍《尸子》中提到的河精。传说大禹治水时,一个自称河精的“白面长人鱼身”者从黄河中出现,将承载着文明密码的河图授于禹后便消失于水渊之中。

逐渐,人鱼成为人类对立的存在。塞壬魅惑水手并杀害他们的故事影响深远自不用说,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传说中的人鱼adaro也丝毫不逊色,她们居住在龙卷风中,顺着彩虹来到人间,冷不防地袭击人类;在中国,正史记录始皇帝在他第五次出巡中梦到了与海神战斗的场景,醒来后用连弩射杀了一条象征海神的巨鱼才平复内心的激荡……这些故事中的海客们要么是冷艳危险的人形异兽,要么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强敌。若用文化心理学的套路分析,这些形象也许象征着浩瀚而神秘的海洋,虽然凶险却带着无法抗拒的魅力,人类忌惮畏惧却又渴望接近。

美人鱼魅惑水手的经典桥段,《加勒比海盗4》

按照这种思路,当人类逐渐掌握航海知识,开始感受到大海美妙的一面后,人鱼的传说也会变得浪漫而美好起来。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北欧神话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人鱼就时常与人类结婚,而人类男子娶得人鱼的剧情我们十分熟悉:趁人鱼在水中嬉戏将她们的随身物件比如梳子或镜子藏起来,她们就会乖乖跟着自己回家——同《牛郎织女》的剧本几乎一致,如果不是某种匪夷所思的文化交流存在,难道全世界的屌丝男都拥有相似的脑回路?

波兰首都华沙维斯瓦河西岸矗立着一座青铜雕像,是一位手执剑盾、英气勃勃的美人鱼战士。该雕塑原型的传说有不同版本,一个是和爱情相关的,另一个则是反抗侵略者的华沙少女死后化成的形象,后者听上去更靠谱一些。华沙美人鱼已经是非常美好的形象了,如果说还有一点让锋芒的话,那么哥本哈根朗厄里尼港湾那位眺望大海的“海的女儿”奠定了西方近代以来美人鱼的基本人设:极致的美丽+圣母般的纯良。

(左)波兰雕塑家尼特斯霍娃于以波兰女英雄什塔海尔斯卡为模特创作的美人鱼青铜雕塑,1937年建成

(右)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于1912年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主人公为原型创作的美人鱼青铜雕塑

无独有偶,中国的人鱼也经历了大致的进化路线。尽管中国的海岸线很长,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也多见诸古籍,但总体上算不得海洋文化,因而出产的人鱼没有塞壬那般危险,最初的人 - 鱼对立中人类占了上风,鱼沦为人类征服的对象。按《山海经》惯例,那些半人半鱼的陵鱼、赤鱬、人鱼等都被研究过食用价值。而后人鱼尸油被传为上好灯油,这估计来自《史记》描绘的秦始皇陵人鱼膏长明灯。汉代的画像石上频繁出现的人鱼总算不再是猎杀对象,但作为灵媒仍然是人们敬而远之的存在。人鱼真正拥有同人类一般人格的时代已经到了魏晋,这时的人鱼有了一个很有美感的名字:鲛人。

曹植的《七启》中提到在水中采菱华和水苹的鲛人,说明至少在魏晋之际鲛人的传说已经蔚然成风,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进一步解释:“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这寥寥数字奠定了东亚鲛人广为人知的特征。《太平御览》引用张华的记述演绎出更生动的故事:“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我们不知道这位鲛人是男是女,也不知Ta为何寓寄到人类家中心甘情愿的织绡,更不知临别前想到什么感人肺腑的事导致哭下一盘化成明珠的眼泪,但很显然,水居如鱼的鲛人已然具备了最动人的性情——在东方文化中,最让人动容的行为不是爱情,而是报恩,特别是知遇之恩,能够让人慷慨赴死、义无反顾的那种。

总之,当鲛人从形态诡异的镇墓兽成为“沧海月明珠有泪”样的存在,人鱼形象真正在中国文化中不朽。以此为基调的鲛人诗词从魏晋到唐宋层出不绝。中国的鲛人,从此真正融入人类的文化生活。

不过,当东西方的人鱼与人类亲密接触后,特别的情况发生了。

星巴克咖啡独特的绿色logo是一位美丽的双尾美人鱼,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一幅中世纪的美人鱼木刻画。但从原型中看到,这哪里是双尾,分明是……裂尾。是什么让人鱼面容平和地忍受裂骨切肉之痛?安徒生童话中的纯真的小美人鱼给了我们解答。当然,不那么纯真的成人也很容易想到更直接的答案。总之,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西方的人鱼与人类厮守而付出的代价。

星巴克logo及其原型

那么中国的人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北宋《太平广记》引用了中唐的《洽闻记》:“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女,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几乎同时代的《酉阳杂俎》中也有类似描述。之前担心的问题轻描淡写地带过,为后世文学中的爱情故事,龙女也好白秋练也罢,扫除了逻辑上的障碍。等下,我知道你想问——鱼尾哪去了?这个问题古书上也没有说啊,它就这么自然地消失在传说中,也没有谁感到异样。再反过头来回顾第一个有人格特质的人鱼——鲛人,才发现原本鲛人在任何资料中也都没有是否存在鱼尾的证据。


人类永恒的海洋情结


公元前六世纪,埃及法老尼科二世雇用一批善于航海的腓尼基水手,租用三艘木船驶出地中海去探知外面的世界,那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远航。实际上,人类深入海洋的渴望从未停歇。人鱼和人类的故事始自敬畏,纠于相爱相杀,今天又落在人类内心最美好的情愫上——不论是爱情还是报恩,可能真反应了人类对海洋难以名状的情感。

当今有个近似异想天开假说:海猿进化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类进化史上的化石空白期是因为人类祖先并非生活在陆地,而生活在海洋。400万至800万年前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到海中生活,并适应海水进化出了有别于其它灵长动物的光滑皮肤、排出盐分的泪腺、丰富的皮下脂肪和高含水的体质,以及正面性行为、高托举的抱幼仔方式等迥异于其它灵长类、但与水生哺乳类相似的行为。按这种假说,几百万年前当海水退却后,那些拥有了水生性状的海猿重返陆地成为人类的祖先。

假设这种大胆论调属实,那么从前那些没有重返陆地的海猿是否还留在海中?变成了什么样子?难道就是扑朔迷离的人鱼?从这个点出发,海人和人类还真是最亲近的异种,他们身上还寓寄了人类内心最柔软的故乡情结。

当然,那假说很可能就是无稽之谈。这颗蓝星上根本只有人类一种智慧生物。人类之所以一代代乐此不疲地演绎人鱼传说,说到底还是太寂寞了。


-  推荐阅读  -

蒹葭从风 | 过年倒计时,怎样吃喝玩乐还显得有文化

蒹葭从风 | 四十年前,我们挖出来的是传说中的夏朝吗

蒹葭从风 | 做鬼也不放过你——在日本频频闹鬼的定远舰遗骸


值班主编 | 曲飞   值班编辑 | 小窗   主播 | 水滴

这是第 135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