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公子 | 孔子的老爸老妈浪漫史——“野居而生”几个意思?
本 文 约 39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min
2011年至201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海昏侯墓墓园、祔葬墓、车马坑和主墓等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其中出土的两件文物和孔子息息相关。一件是出土的竹简《论语》,其中有《智道》篇不见于今本《论语》,被认为极有可能是《齐论语》。另一件是一件方形衣镜的外框,上面绘有孔子画像及记载传记,被称作“孔子衣镜”。
“孔子衣镜”上关于孔子及弟子的事迹记载,与《论语》《史记》基本一致,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关于孔子的生卒年,衣镜传记和《孔子世家》是一致的,但衣镜传记说鲁昭公六年孔子三十岁,又是和生年矛盾的,看来铸镜师傅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第二,关于孔子的得意门生人数,《孔子世家》说的是七十二,《孔子家语》说的是七十六,而衣镜传记则说七十七。我们也不必太在意细节,毕竟大部分人就一个没说话的ID。
而最吸引眼球的,是衣镜传记上的记载:“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居而生孔子”。如何理解“野居而生”呢?我们得看看传世文献对孔子出生的说法。
电影《孔子》剧照
一、古人的说法,“野合”=老夫少妻?
关于孔子出生的情况,最原始的说法是《史记·孔子列传》:“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原来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担任鲁国昌平乡陬邑大夫。他和一个颜姓女子征在“野合”,然后在尼丘祈祷神灵,最终生下了孔子。
《左传》有“嘉乐不野合”的记载,意思是好音乐不在野外演奏。《后汉书》又有“良骑野合,交锋接矢,决胜当时”的记载,意思是优秀骑兵在野外进行战争。《孔子世家》的“野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唐人司马贞《史记索隐》的解释,他认为这里的“野合”,意思是叔梁纥年老而颜征在年少,这种不合礼仪的情况所以叫“野合”。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则直接说男性六十四岁、女性四十九岁,是曰“野合”。
司马贞还拿了《孔子家语》的说法佐证,据说叔梁纥的正妻是鲁国施氏女,生了九个,九个都是女儿。妾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孟皮,但是这位庶长子却是个瘸子,没有资格继承爵位。所以叔梁纥又续娶了颜征在,而颜征在是“从父命为婚”的。原来颜征在还有两个姐姐,她们父亲想选个女人许配给叔梁纥,但两个姐姐都嫌叔梁是大叔,只有颜征在愿意听从父亲。
不过,《孔子家语》一般认为是三国王肃的伪作,王肃就是著名表情包王朗的儿子,其中明显存在“为圣人讳”的情况。司马贞以此来证明明媒正娶,似乎力度不足。
尼山夫子洞
而且,老夫少妻真的就是不合礼仪吗?(杨振宁愤怒脸)还真不是,按照周代礼制,诸侯娶妻往往一拖三,带上妹妹和侄女,侄女的年龄,应该就要低一辈。卫宣公、楚平王,为儿子娶媳妇又自己收了;宋襄公夫人王姬,居然嫁给庶孙花美男宋文公。这种制度和现象都没有被称为“野合”。《周易·大过卦》九二爻辞更是一针见血:“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古人对于生育是非常崇敬的,相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焕发第二春没啥不好。
还有一个漏洞就是,《孔子世家》接下来说,叔梁纥死后葬在曲阜东边的防山,孔子长大后也怀疑父亲墓址就在山上,但母亲却一直讳莫如深,似乎自己也不知道。司马贞还是拿出老夫少妻这套进行解释,说颜征在年少守寡,为了避嫌所以没送葬,这才不知道叔梁纥墓址所在。这点当然也是说不过去的,就算是年少守寡,送葬需要避嫌又是哪里的规定呢?
可以看出,后儒为了维护孔子圣人形象,编造出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谎话,目的是竭力对“野合”一词进行曲解。在他们眼里,孔子自带圣人光环,一生主张周礼,所以必须是明媒正娶的产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二、今人的说法,“野合”=野外交合?
矮大紧曾经在一个节目上说过:“最好能回到春秋,世风开放,春天还能野合,孔子就是这样出生的。”矮大紧对自己相貌是不是有误解,我们暂且不论,关键是他这里解释了“野合”这个词。根据他的说法,孔子是在世风开放的春秋,一场春季的“野合”中诞生的。这里的“野合”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心照不宣,而且今天貌似很多人都这样认为。
春秋时期世风开放,春天还能“野合”,这些都没错。当时很多有殷商遗风的国家,民间都有着这样的“欢乐谷”。燕国的叫有祖、齐国的叫社稷、宋国的叫桑林、楚国的叫云梦、卫国的叫桑中,郑国的叫溱洧。每年三月份的时候,这些场所是允许男女自由恋爱的,而且这还是法律保护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地官·媒氏》)
《诗经》有很多这样的故事,《郑风·溱洧》就写得很具体:“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在郑国的溱洧交汇处,有个妹子遇到了个汉子,他们手里都拿着兰花。妹子约汉子去那边玩,汉子说自己去过了,但再去一次又何妨呢!于是两个人肩并肩、手牵手,一起走到洧水对岸,并且采摘了芍药作为纪念。可以说是先秦情人节了。
那么,在自由恋爱的时候,是否还可以做点别的事?按照当时的风气,确实是可以的。战国著名的宣太后芈八子,居然引诱义渠王并生了两个儿子;而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也和情人假宦官嫪毐生了两个儿子。那么民间的男男女女,玩着玩着,就开始滚草地了,当然也再正常不过。而且一些民族史资料似乎又印证了这种说法。
汉画像石《桑林野合图》
远的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说,“有一些节日,在节日里几个部落聚在一起,进行不加区别的性交。”近的有吴存浩《中国婚俗》提到,云南永宁纳西族“野合而婚,习以为常,永宁盆地有一露天温泉,……男女可以同池而浴。……入夜,男女各自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异性,双双对对野宿在温泉周围。”
而另一部文献《春秋纬·演孔图》似乎又有这种暗示:“孔子母征在游于大泽之陂,睡,梦黑帝使请己。己往,梦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故曰玄圣。”孔子是“黑帝”生的,是不是正意味着他的亲生父亲不明呢?翻一翻《史记》,类似的记载不少,比如商祖契、秦祖大业是母亲吞鸟蛋所生;周祖后稷是母亲踩脚印所生;汉祖刘邦是母亲被龙XXOO所生……
郭沫若先生在《卜辞所见之殷周社会》对这类现象有概括:“中国有史以前之传说,其可信者如帝王诞生之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而且均系野合,这是表明社会的初期是男女杂交或血族群婚。”虽然主要说的是上古帝王,但把“野合”的概念算是定义了。于是,与古人认为的野合“老夫少妻”说不同,今人则更多认为野合就是“野外交合”。换而言之,叔梁纥在一起集体活动中把颜征在推倒,于是就有了孔子。
这种说法满足了不少人的八卦心理,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又难以接受。其实还是可以商榷一二的。
三、本文的说法,“野合”=野外同居!
其实关于上古帝王“感生说”,与其说是反映了早期婚姻,不如说只是神化先人而已。《孔子世家》的孔子还算是个正常人,但《演孔图》中完全是个变形金刚,什么“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形、龟脊、虎掌”,怎么诡异怎么来。“感生说”也被玩烂了,照着《史记》商、周、秦、汉那几个祖宗出生的模板,纬书把三皇五帝和孔子出生全部仿制了一遍。其实古人单纯想把圣王们吹捧成上帝之子,却被今人曲解为野合而生,古人九泉之下有知也该哭笑不得。
还有,如果孔子只是父母在欢乐谷约一发后的产物,那么孔子的父母也算欢乐谷的常客了,孔子母亲如何确定叔梁纥就是孔子父亲?叔梁纥又如何会接受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而且其他国家存在欢乐谷,不代表鲁国就一定有,当年鲁庄公可是专门去齐国社稷偷看过的。另外,民间未婚男女去玩还能理解,你叔梁纥堂堂陬邑大夫,一把年纪有妻有女的,跑那种地方去成何体统?可见,孔子的父母应该不是欢乐谷认识的。那么太史公又如何确定孔子是“野合”而不是“家合”生下来的?
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野合”不是“野外交合”,而是“野外相合”。“相合”可以包括“交合”,但“交合”不能代表“相合”。这里的“相合”就是缔结婚姻。颜征在大概是鲁国野人出身,叔梁纥作为鲁国大夫,没有对她明媒正娶昭告宗庙,仅仅是在颜家发生事实婚姻关系。一句话,颜征在既不是妻、也不是妾,而是叔梁纥养在城外的“小三”。这点其实古人也有支持,比如清人桂馥在《札朴二》中就说“野合,言未得成礼于女氏之庙也”。
正因如此,颜征在没有资格参加叔梁纥的葬礼,所以自然也不知道具体位置了。颜征在去世后,孔子还是通过乡人輓父的母亲才打听到自己父亲葬处。
孔子衣镜传记恩子健摹本
然后回到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与《孔子世家》的“野合而生”不同,孔子衣镜上的孔子传记写的是“野居而生”。孔子衣镜铸造时期可能比《孔子世家》成文略晚。但衣镜传记与《孔子世家》大同小异,因为《史记》当时并未公开,所以衣镜传记抄录《孔子世家》的可能性不大,或许双方抄录的都是政府公布的孔子传记。那么“野合”“野居”,到底孰是孰非?
有学者认为“野合”是“野居”的传抄错误,“野居”含义比“野合”要明确得多;还有学者认为“野居”是“野合”传抄错误,因为衣镜传记的错误确实有那么好几处;又有学者认为“野居”是“野合”的委婉说法。其实根据我们之前分析,“野合”就是“野外成婚”,和“野外居住”的“野居”并无矛盾。所以“野居而生”并非推翻了“野合而生”的记载,恰恰证明了“野合而生”的说法!
综上,“野合而生”既不是老夫少妻,也不是野外交合,而是未能按照礼仪结亲,居住在野外的家里生下了孔子。但即便孔子是私生子,对于我们评价孔子,并没有任何影响。
虽然孔子在政治上是个失败者,在思想上也没有明显超出时代;但他对中华文明史最大的贡献,在于创办了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开启“百家争鸣”的图景,中国历史从此进入轴心时代,华夏文明薪火相传至今。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对于孔子如何美誉都是不过分的。
微信公众号IOS版已改版,如果还想找到我们
请将“搜历史”设为星标哦
安卓用户可设为置顶
- 推荐阅读 -
值班主编 | 曲飞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317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