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之间需要注意分寸吗?
本 文 约 28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min
1
“朋友”一词出生很早,至少有近3000岁高龄。早在春秋时期,《左传》中就对朋友做了定义:“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昵,以相辅佐也。”
天子有三公、诸侯有正卿、卿有家臣、大夫有兄弟、士有朋友,甚至底下的庶人和农工商、小吏、奴隶、放牧的、囚犯们,都各自有自己亲昵的人,这些人对他们劝导、辅佐,就好比士人的朋友。《左传》将社会各阶层人的关系相类比,表明,朋友就是做辅佐工作的。
后面,《左传》又引《周诗》“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说,“朋友之道,必相教训以威仪也。”朋友之间相处的准则,就是要用自己端正的威仪来互相纠正错误,互相教导。
也就是说,朋友之间是没有啥不能说的,哪怕对方做错了,你都要义正辞严地告诉他,温和地“教”和严厉地“训”都可以。
晋代葛洪在自己的《抱朴子·疾谬》提到:“君子之交也,以道义合,以志契亲,故淡而成焉”,两个独立的个体结为知己良朋,大多是因为内心的三观相似,志趣相投。所以,朋友相交,倾心相待是正常的操作模式。
葛洪简历
近代以来,对朋友的定义基本已经混淆了,只要是见过一次,称道起来,都说是“朋友”,对待友情程度认识不清晰,引发了很多“交浅言深”的友谊事故。至于那些确实是好朋友的,因为好到说话完全不过大脑,也经常出现翻车和绝交现场,因此,微博热搜上就出现了一组困扰人们的热议题:朋友之间要注意分寸吗?
我们的立场是,当然需要!
因为,孔夫子说了,有些特定人群与人的相处之道,经常是“近之则不逊”的,老外那也有句俚语叫“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亲不敬,熟蔑之),所谓“狎能生慢”嘛。而历史上因为太亲近而演变出“不逊”的相处态度,或者说没有分寸的处事方法,导致曾经是好友的人,转眼变成了陌路或仇人的事故更比比皆是。
2
举个栗子。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一届领导人是宋闵公。说起宋国人,大伙儿脑子里浮出的印象总是一根筋的大傻子,但宋闵公完全不是。他不仅不是个端然严肃迂腐的人,还比较亲切,和底下群众关系不错,也能和臣子突破社会阶层,真心结交。
据说是宋闵公
宋闵公的朋友叫南宫长万,是个大力士,勇猛无比,宋闵公打心底佩服他。后来有一次,宋国和齐国联合去打鲁国,结果,宋国战斗力不行,齐国又只是想来趁机捡便宜的,看见宋国一失败,齐国人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去了。这一仗,大力士南宫长万因为勇猛,总是冲在第一线,于是一战败就倒霉地被鲁国抓去当了俘虏。
过了一年,夏天,宋闵公想到好朋友南宫长万还在鲁国蹲大牢,云树之思难熬,一声令下,组织宋国武装再次去撸鲁国,结果,宋国常败之王的称号不是虚的,又被揍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入秋没多久,宋国又发了大水,庄稼都被淹没了。鲁庄公想,作为《周礼》的最佳执行国,鲁国必须坚决贯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原则,于是派人去慰问宋国。
嗯?鲁庄公不是在夏天才跟宋国打了一仗么?怎么现在又急着前去安抚慰问水灾?说起来,就要提到《周礼》了。《周礼》下面有“凶礼”,凶礼又有五个细类,分别是:丧礼,哀悼死者;荒礼,年谷不登或疫厉流行,天子和臣下以减膳、撤乐等示同情;吊礼,当诸侯或盟友发生水旱风火灾害时,天子或国君遣使慰问;襘礼,诸侯遭到外来侵略,造成财产损失,天子或诸侯筹集财货予以救援;恤礼,指诸侯内部发生动乱或遭遇敌人侵后,天子或盟友派遣使者慰问,表体恤。
《东周列国·春秋》鲁庄公
鲁国问候宋国,这属于吊礼。当鲁国使者到达宋国境内,宋闵公也很感动,双方握手成了友邦,于是,宋闵公再次想到好朋友南宫长万,请鲁国把他放回来。鲁国想,留个俘虏还多一双筷子,不如做人情放回去。就这样,阔别祖国一年的南宫长万回到了商丘。
作为宋国著名大力士,却被别人抓去蹲了一年牢房,南宫长万觉得很不好意思。宋闵公见状,也想调戏一下老朋友,让他更尴尬,就说:“哎哟,俘虏回来了啊,不容易啊,怎么样,鲁国的地牢舒不舒服?”
南宫长万无语,低下头,手不自觉攥紧了拳头。宋闵公更来劲了:“咋了?脸色这么难看,不服气吗?切,我原来挺敬重你的,觉得你是条汉子,没想到你居然变成鲁国的阶下囚了,今天你不过是一个鲁国放回来的囚犯,唉,我对你的敬意全没了。”然后,宋闵公干脆也不喊他名字了,临时给了取了个“鲁国犯人”的外号。
宋闵公和南宫长万这对朋友,本身关系就不平等,闵公觉得只是好玩,调节一下气氛,给大家增添一点乐子,所以肆意开玩笑,但南宫长万看起来,那就是在羞辱。而且,对方是一国领导人,他还没法反驳。
在宋闵公的多次玩笑下,南宫长万终于决定在沉默中爆发了。
说有一次,宋闵公带着南宫长万和一堆人跑到蒙泽去玩耍,大概一路上又开了不少南宫长万的玩笑,比如在鲁国大牢怎么解决卫生问题,吃饭是不是像狗一样趴在地上舔食等等,宋闵公带头哈哈哈哈哈,周围的人也都笑疯了,南宫长万终于忍无可忍,给宋闵公来了一招金瓜击顶,闵公当场倒毙。
南宫长万弑君凶案现场
不管从哪个方面,宋闵公都并没有鄙视南宫长万,先为了他发起战争,然后又趁机把他赎回来,出行也都带着他,在闵公眼里,南宫长万依然是好朋友。不过,南宫长万心里可不这么想,早在闵公多次喊他“鲁囚”开始,他心里就把这当人生巨大耻辱了。
所以说,即使是好朋友,也还是要注意点分寸,乱开玩笑很有风险。
3
还有一种朋友,喜欢以“生死”开玩笑,开口常是“你死了……”,而有些人生性忌讳这个,说多了,让人神烦。毕竟,“你死了”,和“你将来要死”这件事实,性质完全不一样。
清末大佬曾国藩和“京中四子”之一的好朋友汤鹏,就因为一场“你死了”的话题闹掰。
曾国藩
李伯元《南亭笔记》记录了这则故事:曾(国藩)与汤海秋(汤鹏字海秋)称莫逆之交,后忽割席。缘曾居翰林时,某年元旦,汤诣其寓贺岁,见砚下压纸一张,汤欲抽阅之,曾不可。汤以强取,则曾无事举其平日之友,皆作一挽联,汤亦在其中。汤大怒,拂衣而去,自此遂与曾不通闻问。
曾国藩不愧大师,连爱好都是别具一格的。他这辈子的爱好之一是写挽联。挽联就是给死人的评价,内容大多或慷慨、或悲戚,很能体现才思。所以,尽管身边的朋友都活得好好的,曾国藩还是闲着没事就给那些老师、同僚、叔叔、阿姨、朋友们写上一副,留待后用。
有一年过春节,曾国藩坐在家里闲着无聊,想到好朋友汤鹏真有才,好想点评他一下,于是提笔就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而恰巧这时,汤鹏跑来拜年,曾国藩手忙脚乱把挽联拿砚压住,汤鹏还是看见了。好朋友又在写文章,当然要拿出来欣赏欣赏,于是俩人开始了拉拉扯扯,曾国藩不让看,汤鹏非要看,曾国藩没有还珠格格吞纸的本事,挽联还是被汤鹏拿去看了。
嗯,不一会儿,汤鹏的脸一阵青,“我把你当好朋友,你竟然把我当死人?”
汤鹏大怒,再也不和曾国藩玩了。
可见,别说那些没分寸的行为,譬如拿别人东西不打招呼,过分的恶作剧,不经同意偷看对方手机等等,就连说话,都要注意分寸!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把汤鹏的故事结个尾。没多久,汤鹏果然莫名暴卒。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曾国藩诅咒了。
这次,曾国藩终于有机会表现了,送了一副“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的挽联,给汤鹏来了个盖棺定论。
这幅挽联被称作“奇气喷薄,如干莫不可逼视”“俱极倜傥”,《楹联新话》甚至说,曾国藩一生写了那么多挽联,就给汤鹏这幅写得最棒!汤鹏如果地下有知,一定要半夜来找曾国藩聊个天!
微信公众号IOS版已改版,如果还想找到我们
请将“搜历史”设为星标哦
安卓用户可设为置顶
- 推荐阅读 -
值班编辑 | 景如
这是第 384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