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6-01-25
王剑
王剑的角度
(1)奇葩的监管与考核使票据业务从信用支付工具异化成为了纯融资工具;(2)票据业务本身的非电子化性质,导致合规漏洞多,操作风险较高;(3)票据业务要标本兼治;(4)预计后续将开始清理整顿,难免会导致某些领域流动性从紧。 其实,本文标题不太准确,票据业务不仅涉及央妈,还涉及多个监管当局。但作为上一篇《央妈的板子:信贷篇》的配套,依然保持该标题。 最近监管当局很生气,因为熊孩子们惹的事太多了。 1月23日,农行公告其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涉险金额为39.15亿元。 由于此案前几日已被媒体曝光,所以,这个公告无新货,其主要作用就是说他们已经报警了。但金额实在是惊人。 而本月再早些时候,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203号),里面是些老生常谈的内容。 老调重弹,说明真的很生气。 票据市场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我们这里所说的票据,是指银行承兑汇票,这原本是一种解决贸易双方信任问题的支付工具(带融资功能),最后被玩成了中小企业的纯融资工具。 比如,A公司向B公司购货,约定价款100万元,但暂时没钱,想赊账。B公司资金不紧,可以接收赊账,但跟A公司不熟,不确定A公司未来会不会如约付钱。但A公司的开户银行非常了解A公司,知道他信用好。因此,A公司就向银行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然后把这张票据交给B公司。 这张票据的意思是: A公司向银行申请开立,到期后(比如6个月后)先由银行向B公司代付100万元; 而银行也向B企业承诺:这张票据是本行承诺兑付的,到期后见票即付100万元。 B公司信不过A公司,但信得过银行,所以就收下了这张票据,然后把货交给A公司了。 后面,银行会向A公司要回代付的资金。有时,银行对A公司也不是那么信任,就会在开票时向A公司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比如收50%,即50万元。 所以,票据业务的本质,是银行以自身信用对所涉及的贸易付款做一个担保,其实是对A公司的一种表外授信,并会赚取一定的承诺费。 B公司收到票据后,可以到期后到银行那里得到兑付。 但如果还没到期(比如还剩3个月),突然要用到资金了,则可以先把这票据“卖”给另一家银行,提前拿到资金,这就是票据贴现业务。当然,银行会收取一定利息,比如贴现利率年化6%,100万元的票据,3个月年的利息为1.5万元,因此B公司贴现只拿到了98.5万元。另1.5万元是作为利息付给银行了。 对于这家贴现银行,则相当于放出98.5万“贷款”,这笔贷款是以票据为抵押的。 但这张票据经由银行兑付,所以是银行信用,那么贴现业务其实是两家银行之间的授信关系,信用水平比企业要高。 待到票据到期后,贴现银行就会去开票银行那里兑付100万元。 但如果贴现银行也和B公司一样,突然要用钱了,那么也可把票据再次贴现给其他银行,这就是转贴现。另外,某些情况下,银行还可以把票据贴现给央行,就是再贴现。 本文到目前为止,谈的都是正常业务。但后来,开始变味。 首先,银行在开票时,要收不同比例的保证金(视企业信用而定),某些信用不佳的企业,收取的保证金比例较高,比如50%,甚至100%。这些保证金计入存款,成为一种银行揽存的利器。 而且,企业拿到票据,可以找别的银行贴现成资金,不占用开票行的信贷额度。相当于,开票这个动作,对开票行来说,一方面是拉了一笔存款,另一方面又给了企业表外授信(不占用本行的信贷额度)。 占用的是贴现银行的信贷额度(贴现是信贷的一种)。但反正有很多中西部的小银行,平时没什么贷款生意可做,有的是额度。而若到了额度不足时,再把未到期的贴现票据转贴现出去,又可腾出额度。票据贴现成了一种可以自由腾挪信贷额度的绝妙工具! 从此,票据就开始被玩坏了。比如C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想贷款2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找到银行,银行说: 我们没信贷额度了!但你只要存个200万元,我可给你开个400万元的票据(期限半年),你拿去隔壁那家银行贴现,可拿到388万元。 C公司一算,这相当于只贷出了188万元本金(贷到388万元,但保证金存了200万元),到期后还200万元,实际利息是12万元。年化利率就是12.8%(12/188*2=12.8%),想想也够黑的(企业还要付给银行承诺费,另外保证金存款会收到一点利息,因此最终利率会与12.8%有所差异)。但可怜的C公司求贷无门,就答应了。 银行最开心了!首先完成了200万元的存款任务,又赚取了一笔承诺费(中间业务收入也有考核指标),还不用占用自己的信贷额度。 这般,票据就从一个带有融资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演变成了中小企业的纯融资工具。但很显然,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并不低。 但是,根据业务规定,票据是要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贴现时要备好一系列发票、货单等单据,用来证明这张票是有真实贸易背景的。C公司原本是想找银行申请流动性贷款,还没有贸易事项。于是,他得找到票据中介,伪造出一系列单据来。当然,这又得付一笔费用…… 然后,贴现银行多是信贷额度充裕的银行,大多分布于内地,沿海发达地区的银行早把信贷额度用得精光了。C公司得去找内地的银行?票据中介又提供了一种服务,就是把票据从企业这收走,他们去和贴现银行对接……当然,C公司为此又得付出费用。 更神奇的地方在于,某些内地的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等),会计核算很不规范,把票吃进来后,竟然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内。也就是说,这一买一卖,有一块票据资产就从银行业的报表上凭空消失了。双方都不占用信贷额度,皆大欢喜。 所以,整个过程,开票银行、贴现银行、票据中介都在吃肉,只有企业是不停割肉的…… 最后,我们为票据业务总结两点生存的土壤:(1)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未得到合理满足;(2)对银行存在过时的监管指标(存贷比、信贷额度等)和考核体制(拉存款、拉中间业务收入等)。 上文提到票据中介,从企业处收票,然后卖给银行,赚取一点价差。这是最简单的模式,也是最厚道的模式。后来,模式开始升级。 首先,收票得有钱,中介自己没钱,先借高利贷。然后拿这钱去向企业收票,再卖给银行,然后还高利贷。这样,高利贷只需要借个一两天,实际利息支出并不多。 前面,中介从企业收到票后,是卖断给银行。一进一出,不存在期限错配。 但期限错配能赚更多钱。于是,从企业那收来6个月后到期的票,然后跟银行做“卖出回购”(银行则是“买入返售”),期限一个月,两边利差就扩大了。一个月后,卖出回购到期,票据中介要再找银行续做,续短为长,以此赚取利差。 这种模式,票据中介面临一定的利率风险。如果下个月,货币政策收紧了,市场利率上升,那么他和银行做卖出回购的利率就会提高,万一超过了向企业收票那一端的利率,就亏大了!但这只是亏损利息,不会有本金风险,毕竟还有票据在手里。 人性贪婪,开始冒险。票据中介借一次高利贷,作为“启动资金”,收一堆票据,向银行做短期卖出回购,实现套利。 原本,和银行做了卖出回购后,即收回了启动资金,还掉高利贷。但是,他也可选择重复上面的动作,拿这资金继续收票,继续卖给银行。理论上,他可以做很多次…… 提高周转,把杠杆放到巨大,玩的就是心跳。其风险在于:如果央行加息,利差倒挂了,亏损的是利息,但如果周转次数太多,总的利差损失巨大,那么中介就只能跑路了。 欲壑难填,模式升级开始践踏法律。上面,票据中介向银行做卖出回购,要把票据押给银行。后来,每次把一捆票据押给银行,银行查验得越来越漫不经心。于是中介慢慢发现,你可以把一捆票据质押过去,也可以把一捆报纸质押过去,只要银行的人相信这一捆里面是票据。这样套出来的资金,只能短期使用,因为卖出回购到期后,要用资金把“票据”赎回的。所以,这些资金可以用来放短期高利贷,或炒炒股,赚点外块。 但遗憾的是,万一放高利贷没收回来,或者炒股亏了,到期后,你就没有钱把那捆“票据”赎回了,于是对方银行要处置这票据。但他们打开这一捆后,发现里面是报纸。 最终,他们就报警了。于是就有了本文最开始的那则公司公告…… 我们再总结下上文涉及的问题或风险,可大致分为两块:(1)因为银行奇葩的考核规定(包括银行业的存贷比、信贷额度等监管指标,以及对业务人员存款量、中间业务收入等指标的考核),活生生把票据这种带融资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玩成了纯融资工具,功能严重异化。(2)因为操作环节中需要手工处理,并且有中介参与,存在监管漏洞,套利模式逐步向高风险升级,甚至演变成违法犯罪。 而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票据业务本身。对比起银行的其他业务,票据业务的最大弊病,就是电子化程度极低,还存在手工交付验收环节。 只要有人工参与的地方,操作风险都会加大。比如,你买进来一捆报纸,这是极其低级的操作风险,只要用肉眼核验一遍,就能发现。虽然,业务流程对此有规定,但一个拥有十几万员工的大行,几乎没有办法做到让这十几万员工全都做到严格按流程行事。 所以,因为业务中手工参与环节的存在,票据业务发生风险几乎是不可消除的。我们回顾过去多年,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总能曝些案子。票据被伪造、变造、复制、克隆等案子,层出不穷。如果业务机制不改,未来仍然是会有这些案子曝下去,无穷无尽。 以下为网上有人整理的近年案子(出处不详,在此致谢): 解决方法,一个治标一个治本。 治标的方法,是票据业务电子化。 但这事又不简单,央行早在多年前就建好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并推行多年,效果并不理想。个中原因极其复杂,主要是受既得利益者阻挠。谁是既得利益者?请重读前文,看谁在这个过程中吃肉。 我们预计,因此此次案件重大,且是年年有发生,料将引起高层重视。所以央妈将会更加积极推动电子票据,这是她的板子。 至于治本的方法,则是铲除导致票据业务异化的土壤,即:合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纠正对银行各种过时的监管和考核,等。 短期内,清理整顿是少不了了。预计规范票据中介,清查银行业务规范性等举措,会陆续出台执行。 目前,票据贴现余额高达4.5万亿元。如果把重复卖出、消规模的也算进来的话,真实规模远远不止这个数。这里面很多还是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 我们预计,随着清理整顿推进,该规模将逐步收缩,这难免会对某些领域的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