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发文!南昌这些人要涨工资!
重磅!
南昌医护人员快看!
近日
这一重磅文件出台!
主要和基层医疗领域挂钩
其中有不少涉及基层医生薪酬待遇的内容
值得共同关注!
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通知
近日,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文件全面落地,目标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
通知提出了很多要点
跟小编一起划重点
1
稳步推进乡村一体化
保障村医待遇
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原则上以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为龙头的医共体,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加入。
加强医联体建设和乡村一体化建设。医共体方面,通过和三级医院组建医联体,多种形式提升医共体牵头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乡村一体化建设方面,稳步推进一体化进程,探索实施乡村医生“县招、乡管、村用”,进一步保障其收入待遇。
实现医共体内医疗卫生资源全面共享,包括药品耗材统一管理、行政管理统一运作、信息平台资源共享等,鼓励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打通医共体之间的服务链,建立紧密联系和资源共享。
2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新的薪酬制度
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探索由医共体统筹使用,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的原则,统一岗位设置,加强聘用管理。优先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用人需要,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薪酬制度改革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医务人员收入由医共体自主分配,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
3
探索新的医保付费方式
落实医共体成员补助资金
探索实行医保按人头总额预算管理,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引导医共体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
根据医共体建设发展需要,依据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补助资金。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医共体常住人口总额预算,由医共体统筹管理和使用,年初预拨部分工作经费,绩效考核后发放。
4
全面提高诊疗、家医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卫生4大重点人群管理
公卫健康管理方面,将县级医疗机构专科医生作为技术支撑力量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患者等健康管理。
央视最新报道
专家建议:提高基层医生薪酬待遇
农村医师数量少,人才补给不充分
5月26日,据央视《朝闻天下》报道,目前,我国农村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8人,仅为城市的45%,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农村订单定向生一直是基层医疗人才的重要补给来源,但“留不住”的问题却一直存在。
前不久,教育部官网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2019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工作将启动。
虽然每年都有大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入学,但毕业后能长期留在基层工作岗位的数量却不太乐观。
主要原因是基层医生的待遇与大医院相比差距较大,并且在部分地区出现编制待遇迟迟得不到落实的现象,这都是导致定向医学生留不住的原因。
专家建议
越是基层或偏远地区
全科医生的收入应该越高
据央视报道,按协议,免费医学生毕业后将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从事全科医生工作。专家建议,提高基层医生的薪酬待遇,让他们留得住、能发展。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表示,现在全科医生培养是很重视了,但是我觉得下一步应该是从政策上解决一些他们的待遇问题,职称问题,解决一些他们的后顾之忧。
目前在基层服务的医生与城市大医院医生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难以留住人才。
专家建议,完善基层医务人员激励政策,提高全科医生收入,扩大基层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的比例。越是基层或偏远地区,全科医生的收入应该越高。
建议
边远地区工作的医生薪水
是公立医院医生三倍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陈博文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陈博文:我们也有个建议,比如加拿大有这么一个政策,医生如果去边远地区工作,签一个合同,你工作三年,这三年你拿的薪水是政府公立医院医生的三倍,工作三年后你可以回来,回来以后聘任过程中,你可以优先选择你想去的医疗机构。
正如专家所言,目前在基层,医生无论是待遇还是发展前景,都跟大医院的医生没法比,好的人才又怎么会选择留在基层呢?只要让基层人才拿到更好的待遇,甚至超过一般公立医院的待遇,人才才会逐渐流向基层或偏远地区。
因此,要想吸引更多基层医学人才,不仅要关注人才的吸引,还要重视人才的稳定,防止流失,才能形成“培育、引进、留住”完整的机制链条,让人才感受到工作有劲头、有甜头、有奔头,愿意安心扎根留下来。
快把这个大消息
转发给身边学医的亲朋友吧
|来源:南昌日报综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央视新闻、大河健康报、东南网整理
|编辑:李露青
|审校:符洁蓓
|核发:李全荣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