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谈选校 | 综合性大学or文理学院?我们有独家秘籍告诉你!
棕榈大道,直通名校
Dreams Within Reach
棕榈说|很多同学在选校过程中,都会纠结应该选择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这两类学校有着怎样的不同?如何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阅读今天的文章,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就读于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学姐,为你分享她们的选校经历,希望能够为你的选择提供帮助!
我为什么选择文理学院?
Rebecca
Smith College '21
CS+Economics双专业
毕业于北京人大附中
选校调研参考资料
访校&面试
我感觉对于选校最有帮助的部分就是访校和面试。高二暑假,我上完暑校之后去美国东北部的学校走了一遍,同时也参加了一些面试。我主要参加的是文理学院的面试,很多大U没有面试,因为学生太多了。所以如果想申请文理学院,可以在访校的时候顺便参加一下面试。很多面试官是招生官或者学生,如果是学生可以问一些与学校有关的问题,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学校是什么样的风格。
硬件设施是访校时最需要注意的,这个学校有多大,学校的建筑怎么样。大家还应该看一下学校的软实力,学校代表会为你介绍学校的特点、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等信息,大家可以向学校代表提出问题,通过他们的回答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
最好不要在暑假访校,当时我是八月份去访校的,学校里除了导游和学生代表没有其他人,所以你并不能看出学校有多少人。很多学校暑假都放假了,人特别少的话就看不出来学校的社交氛围,如果是上学的时间,你能够看到这个学校的学生是活跃还是安静,也可以找学长学姐问问与学校有关的问题。
面试能给学校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也能感受到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学校。我当时参加了Smith College的面试,面试我的高年级学生对我很感兴趣,还要了我在暑校写的一篇与国际关系有关的论文,我觉得我和Smith College很有缘分,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感受到跟面试你的学生很有缘,这对你申请这个学校会很有帮助。
史密斯学院照片
来源:网络
学校官网
学校的官网非常重要,如果你选择学校的时候没有看过官网,肯定是不行的。官网上有学校介绍、专业介绍、教授介绍以及往年的录取数据,也可以从官网获得一些写文书的灵感,所以官网还是很重要的。
Fiske Guide to Colleges
这是一本特别厚的书,美国所有学校的信息都浓缩在这本书里面,每个学校大概有三四页的介绍。
向学长、学姐了解学校
我觉得向同一个高中或者认识的学长、学姐了解学校的情况,是非常好的方法,因为他们的感受比网上的信息更真实。很多学长学姐会非常乐于分享自己的就读感受,也会积极帮助我们回答各种问题,比如学校对国际生的关注度,国际生有什么特殊的活动,棕榈有很多在校生的讲座,这些讲座非常有用。
如何圈定喜欢的学校
综合性大学 vs 文理学院
确定喜欢的学校就是一个做选择的过程,大家要想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校。大U和文理学院有很大的区别,大U的学生很多,课堂很大,三四百人都很正常,选课也会比较紧张,和教授接触的机会要少一些。文理学院的学生很少,大概只有两千个学生,甚至没有国内某些高中的学生多。但是文理学院也有一些缺点,因为学校人很少,所以交际圈不是特别广。社交生活也会不太一样,文理学院很少举办派对,如果学生喜欢参加派对,大U可能更合适一些。
文理学院上课的人很少,一堂课可能只有十几个人,教授认识每一个学生,所以逃课非常困难。我非常喜欢这一点,因为小课堂会有更多讨论的空间,因为我很喜欢讨论的形式,所以我觉得文理学院很适合我的需求。
西海岸 vs 东海岸 vs 南部 vs 中西部
地理位置也是选校的重要因素,比如西海岸和东海岸的差异。我现在在东海岸,夏天很漂亮,但是冬天太冷了,所以气候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有的地方一年会下五个月的雪,学生会感觉很压抑,但是西海岸天气很好,有阳光、沙滩,心情也会很不错。不同地区就业情况也不一样,东海岸可以去纽约、波士顿,西海岸去硅谷很方便,Google等高科技公司从西海岸招的人比较多,但是东海岸也不是没有机会,因为这些公司也会来我们学校招聘。
大城市 vs 村里
美国很多地方都很村,我们学校就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镇上只有几条街,虽然也有奶茶店和中餐馆,但是肯定没有波士顿和纽约那么多。但是我自己的感觉就是挺好的,因为我是从北京来的,大城市看多了,能够在本科的时候到村里生活觉得挺有意思,能够看到一些和大城市不一样的风景。
史密斯学院照片
来源:网络
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大U有很多专业,但是有一些专业不能转,尤其是工程学院,转专业会非常困难,有些学校甚至不让其他学院的学生选择工程学院的课,比如很火的CS专业,很多学校不让其他专业的人选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但是在文理学院,只要学校有这个专业,你都可以选。我们学校是入学之后再选专业,所以你申请的时候其实没有专业,如果想选工程专业,可以入学以后再选,自由度很高。
但是要注意的是,很多文理学院并没有工程专业,文理学院的专业可能没有那么全,金融、会计这种应用学科文理学院也是没有的。我建议在选校的时候要给自己留比较大的空间, 除非你有非常确定不学的专业,你可以去一个没有这个专业,或者专业比较一般的学校。如果你想给自己留比较大的空间,我建议选一个各方面都比较齐全的学校,转专业会有比较大的空间,比如我就读的Smith College,专业就比较全。
学校有计算机工程专业,而且专业非常好,我来之前没有考虑过要学习CS,但是后来还是选择了这个专业,因为这里有很多非常好的资源。我觉得选择Smith College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如果去了其他学校,转专业可能不会这么容易。
师生比
我比较喜欢小的课堂,所以我希望学校的师生比稍微高一些。师生比高意味着每一个老师对应的学生比较少,这样有利于和老师进行讨论,如果大家喜欢和教授交流,就要选师生比高的学校。文理学院的学生比较少,课堂也比较小,有很多跟教授做研究的机会。大部分文理学院没有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能够直接跟着教授做研究,机会非常多,我的很多同学在大一、大二的暑假就开始做研究助理。
社交氛围
我觉得社交氛围也是很不一样的,就像刚刚提到的派对的问题。如果学校的社交氛围不适合自己,也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考虑学校的社交氛围。
就业情况
校友网非常重要,毕业之后校友所在的行业都不一样,我觉得要考虑一下哪个行业的校友比较多,这样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人认为文理学院的就业情况不好,但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情况还可以,我们学校的校友网非常好,尤其是在STEM行业,因为很多科技公司都会来我们学校招人,这是我来之前没有想到的,所以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为什么选择文理学院
课堂小
我选择文理学院,最主要的原因是课堂小,因为我很喜欢讨论,在文理学院的课堂我会有比较多说话的机会,如果让我去三四百人的课,我会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课堂小意味着师生比比较高,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比较多。
与教授交流、做研究机会多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文理学院的地方,因为教授非常好。我的教授都非常友好,可以随时跟他们聊关于学术或者就业的问题,他们很乐意和你交流。 老师们授课的态度非常认真,他们把教学当做第一要务。当然很多文理学院的教授也在做研究,所以会有很多做研究助理的机会,这对于以后申请研究生和博士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专业方向更自由
对我来讲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是,文理学院的专业方向非常自由,绝大部分学生入学之前都没有确定的专业,基本上所有人都是undecided,就是未确定专业,所以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我来之前想要学政治科学,经过一年的探索,我觉得我更适合CS,所以我双修了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文理学院给了我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让我能够选不同的课,我在四五个专业之间,最后选择了这两个方向。
大多数文理学院都是在大二上学期或者下学期才会定专业,所以我现在还有选择的空间,我觉得这个时间非常重要,因为一旦选定了一个专业,一直读下去其实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我觉得最困难的就是选择专业的过程。在一个非常有包容性且非常自由的环境下,选择今后的人生方向,这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包容性强
在社交方面,我觉得文理学院的包容性很强,在大U,中国学生很难融入到美国学生的社交中,抱团的情况比较多,很多中国学生住在一个宿舍。但是文理学院有很多可以跟美国学生社交的机会,在Smith College,每个宿舍就是一个社区,我是宿舍里面唯一的一个国际生。
但我没有不被接纳的感觉,所以交流的机会非常多,我们会一起参加派对,一起去野餐,整个环境对国际生非常包容,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校内的环境非常具有包容性,这给了我一种“家”的感觉。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宿舍的人给我做了一张海报,海报上用中文写着“我爱你”,我感觉非常温暖。
体验与建议
我的建议是,大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希望在本科阶段获得怎样的成长,因为没有任何一所学校的环境是完美,学校并不能够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如果你既喜欢小的课堂,又喜欢人多的社交环境,没有学校能够满足你的这些要求,因为这两点是矛盾的,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对于我来讲,我喜欢人少的课堂,想要更多的与教授交流的机会,想与美国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我选择了文理学院。
但同样,我也舍弃了一些机会。在大U,学生可以办一些比较大的活动,我在高中阶段很喜欢做学生活动,但是因为文理学院的学生比较少,办不起来特别大的活动,所以我失去了这方面的机会。但是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很值得的,因为我收获的比失去的多。在文理学院,我收获了成长,收获了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清楚,自己更喜欢怎样的大学环境,更想要收获怎样的成长。
我为什么选择综合性大学?
Sunny
Boston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专业准大二
毕业于美国新泽西州某高中
我准备从三个维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选校调研的时候考虑的因素,这三个维度是:分数、专业和地理位置。这三个维度可以互相叠加,互相帮助,但是最后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从全局来看,不要拘泥于哪个比哪个更重要,在我看来这三个维度都很重要。
地理位置
关于地理位置这个维度,我有几个小建议:
第一点,如果真的不喜欢太热或者太冷的地方,就不要尝试进行挑战,像缅因州或者德州这样的地方要慎重选择,因为你要在这个地方呆四年,天气对人的心情、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当时想选择一个跟北京气候差不多的城市,我希望这个城市四季分明,冬天不要太长,夏天也不要太长,所以我当时没有考虑加州的学校,我是以波士顿为最北边的界限做的选校调研。
第二点,我比较喜欢在城市上学的感觉,我建议大家选一个附近有国际机场的地方,因为转机比较麻烦,我在新泽西读的美高,但其实我呆的地方离纽约很近,我觉得这个地理位置就很适合念书,这个地方离大城市不太远,如果周末想享受一下生活,可以去大城市吃吃好吃的,平常的环境比较安静,比较适合学习。波士顿和我美高的地方很像,虽然波士顿大学在市中心,但这里的氛围比较适合学习,我很喜欢波士顿这个地方。
第三点,可以看一下附近区域的氛围。美国东北部叫New England,这里的氛围比较偏学术。波士顿这个地方大学云集,街上有很多学生,也有很多刚刚工作的白领,这里让我有一种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氛围。我当时考虑了New England的三个城市:华盛顿DC、纽约、波士顿。因为我是美高,所以我的建议可能偏向于美高,美高的升学顾问有一条比较经典的建议,如果你比较喜欢学术,可以选择去New England的大学,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波士顿大学照片
来源:网络
专业排名
选校的时候除了看学校的综合排名,还要看一下自己想学的专业在这个学校的情况怎么样。有些学校的专业很好,但这些学校并不在我们常见的榜单上,比如Emerson College(艾默生学院)的传媒专业和电影专业非常好,在全美的排名中非常靠前,但是这所学校并不在任何一个榜单里。像这种比较小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校,大家要自己找一找,可能会找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学校。但是最开始做学校研究的时候,还是应该考虑综合性大学,因为我们上大学之前都不是特别了解自己选的专业,在大U,换专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换专业比换学校要方便很多,所以建议大家做学校研究的时候,要从学校和专业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要考虑一下万一不喜欢自己选的专业,换专业的可能性和空间有多大。
第二个建议,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你要学的专业所在的学院的排名怎么样,比如雪城大学的Newhouse学院是全美排名很高的传媒学院,这个学院的排名比雪城大学的排名高很多,所以大家可以看一下学院的排名。
第三个建议,要看课程描述和专业的毕业要求。这些是比较细的东西,要看的资料比较多,所以可以等学校范围稍微小一点的时候再看这些。很多时候,专业的名字和你想象的可能差不多,但当你看到课程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这个专业并不是你心中所想的那个样子,这个时候就要再考虑一下要不要申请这个学校。
第四个建议,看一下学校的实习机会。波士顿地区有两所学校,一所是东北大学,一所是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要求学生毕业之前一定要做实习,所以学校会提供很多实习机会,从这个方面来说,东北大学要比波士顿大学好一些。当然,也要看一下学校的地理位置,波士顿在生物、制药方面很厉害,纽约、波士顿这些城市里,传媒专业一般都会有很好的就业机会,大家做选校调研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因素。
第五个建议,这个建议来自我美高的升学顾问,他当时建议我看一下转学的机会,纽约大学是一所非常厉害的学校,很多学生新生申请的时候并不能进纽约大学,老师会建议这些学生申请The New School(新学院),这个学校最出名的学院是帕森斯艺术学院,很多学生会先上这所学校的文理学院,大二的时候再转到纽约大学。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欢纽约大学的话,可以先去纽约感受一下氛围,这样也方便转学去纽约大学。
最后一个建议,大家可以看一下每堂课的人数,如果比较喜欢大课堂,可以选择大U,如果比较喜欢小课堂,文理学院会更适合一些。我选校的时候没有太在意课堂的规模,因为我觉得都可以,但是如果特别喜欢跟老师近距离接触的话,可能文理学院会更适合。不过在大U,专业课的课堂规模也会比较小,因为毕竟越走越专,每堂课的学生也就比较少。
波士顿大学照片
来源:网络
分数
最后一个维度是分数,这是一个比较现实,也比较残忍的维度。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考虑软性实力,我们先把经历、文书等软性实力放在一边。我知道很多人的软性实力都非常好,但是分数是学校最先看到,也是最先考虑的东西,所以我们暂时把软性实力放在一边,先看一下如何利用分数进行选校调研。
首先,我们看一下分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知道很多人都考了SATⅡ、AP或者IB,这些会给申请加分很多,但是学校第一眼看到的并不是这些成绩,最主要的还是SAT、ACT和托福,对于美高的学生来说,GPA比托福更重要一些。
大家可以参考学校去年的录取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上找到,访校的时候学校也会给这些信息。大家还要考虑SAT的普遍情况,有的时候SAT的平均分特别高,学校也会知道这个情况,所以申请的时候,学校的预期就会高一些。做选校调研的时候,大家要将这两个方面都考虑进去,然后再综合考虑一下自己的分数。
我建议大家将学校分成冲刺、目标、保底3个梯度,冲刺学校比你现在的水平要稍微高一些,目标学校跟你现在的水平旗鼓相当,是最适合你的学校,保底学校比你现在的水平稍微低一些,如果你申请保底学校,被录取的机会非常大。
我拿自己做一个案例,我当时SAT大概是1450分,我的冲刺学校是南加州大学,目标学校是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雪城大学,保底学校是艾默生学院和美国大学。我建议大家选择三个冲刺学校,五个目标学校,三个保底学校。
我有一条非常个人的建议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当时设了一个叫做“绝对不可能学校”的阶梯,我当时申了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建议,我觉得大学申请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所以建议大家申请一下可能去不了的学校,万一被录了呢。
选校建议
接下来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建议,一共有七个,这些都是我自己选校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自己做选校调研
别人的建议可以听,但是一定要自己做选校调研。只有了解学校,才能说你喜不喜欢这个学校,才能说你有没有热情去申请这所学校。因为文书写到最后确实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如果你不是很喜欢这所学校,对这所学校没有热情,申请其实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如果你对学校进行了研究,写文书的时候或者面试的时候会有很大的优势,因为你是真的很了解这个学校。当时我的升学顾问老师给我推荐了几所学校,我看了之后不是很喜欢,所以我就没有申请那几所学校。我觉得大学申请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的建议可以听也可以采纳,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一定要是自己。
关于ED申请
ED就是我们常说的早申请,建议大家一定要想好了再申请ED,如果你确定学校录了你,你一定会去,并且不会后悔,你再申请这所学校。我当时没有申请ED,因为我觉得即使有学校录了我,我也不一定会去这个学校。有人说千万不要浪费ED,我不太赞成这种说法,我觉得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学校,就好好准备RD申请,不要觉得自己浪费了一个机会。我觉得ED要申请你最想去的学校,如果没有特别想去的学校就不要申。也有人说ED可以申请一下“绝对不可能的学校”,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考虑一下。
早做准备
大家一定要早动手,越早越好,上一年的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就可以开始了。上一年的录取结果大概会在五六月份出来,这个时候其实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因为我们需要的资料这个时候都有了。去年的平均分、录取情况、录取结果等信息,学校会发到官网上,你访校的时候也能了解这些信息。大家一定要拿着选校名单一个一个看,尽量用排除法,不要用挑选法,如果你确定不去某些学校就把它划掉,但是不要从选校名单里挑学校,这样能够给自己一个空间。如果你觉得这个学校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喜欢的地方,可以先把它留下,在做第二轮、第三轮筛选的时候,再把它筛下去。
不要迷信排名
大家做选校调研的时候,可以参考US News等比较权威的榜单,但是一定不要迷信任何一个排名,不管这个排名是综合大学的排名还是专业排名,学校是否合适永远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很多榜单考虑的要素都非常奇怪,而且跟我们可能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很多学校不在这些排名里,如果只参考排名,你可能会错过一些很好的选择。所以大家可以从排名开始,但是只把排名当成一个参考,不要把排名当做是否申请一所学校的决定性因素。
多做学校调研
如果你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专业,或者对于学校有很多要求,就多做几遍学校调研。调研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重叠的部分,比如你看了一个综合排名,再去看专业排名,你会发现很多学校是重叠的,所以你的工作量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所以建议大家多做几遍学校调研,不要懒。
我当时看了一百个综合性大学,五十个文理学院,看了五十个传媒专业,三十个心理学专业,三十个商科,我还看了二十个US News榜单里没有的学校,纽约、波士顿、华盛顿DC的地区性排名我各看了十个左右。这个数量还是很庞大的,很多人觉得看不完这么多学校,但是你做着做着就会发现,很多学校都是重叠的,你看完了一个学校之后就可以把它从所有名单里划掉,你就不用再看这个学校了。所以不要怕学校数量很大,一定要踏下心来慢慢做选校调研,因为毕竟一辈子只有一次,费点心还是值得的。
选校调研不要太挑剔
大家做调研的时候不要太挑剔,不要因为某一点就划掉一个学校,我觉得可以再考虑一下,可能这所学校其他地方都是你喜欢的,这样这个缺点就不足为道了。如果最开始就特别挑剔,很有可能会错过一些很好的选择。申请的时候可以妥协几个,比如某个学校是我的保底学校,它录取我的概率很大,但是这个学校有我不太喜欢的地方,这样也可以妥协一下,可以申请一下。但是大家应该尽量申请自己喜欢的学校,即便它是你的保底学校,你也要挑几个你觉得有亮点的、你比较喜欢的学校去申请。
申请学校数量
我个人建议申请学校的数量尽量不超过十五个,要写文书的尽量十个左右,要写很多文书的尽量五个左右,因为写文书是一个很累人的过程,所以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同时申请三十个学校,我当时申请了十五个学校,已经觉得很累了。所以大家也可以把这一点考虑进去,因为文书很重要,要认真去写。大家可以排除一些不是很喜欢的学校,把精力都放在真正喜欢的学校上,好好写文书,我觉得这样是有帮助的。
Q&A
Q:请问Rebecca,您是如何选择专业方向?
Rebecca:我入学之后选择了很多不同方向的课,我第一学期上了五门课,这五门课是不同专业的课,所以能够感受到不同专业的特点。大一下学期我选择了四门课,这四个专业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大二上学期,我选择了两门课,这两个专业是我想主修的专业。我的建议是,如果对很多方向都感兴趣,可以多选几门课,看一看哪门课发挥得更好,对哪门课更感兴趣,了解了自己的兴趣之后,再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地学习。
Q:我们今年寒假去了Smith,其他感觉都不错,但是感觉食堂吃的真不怎么样,想问一下你的感觉。
Rebecca:我觉得史密斯学院的食堂比较一般,文理学院可能都是这样的,因为文理学院的学生比较少,所以吃的没有大U那么好。但是史密斯学院有一点比较好,这里的食堂可以无限量的刷,只要你交了钱,就可以去不同的食堂吃饭,即使你一天吃十顿饭都可以,食堂不会再多收钱。如果你选择了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的课,可以在那边吃饭,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的食堂非常好,有很多亚洲菜。
我觉得史密斯学院的住宿非常好,我下学期就要开始住单间了,这是很多大U做不到的,因为大U的学生比较多,所以大多数都是双人间。我第一年住的双人间,我的室友非常好,但是我第二年选到了单人间,单人间会有比较多的私密空间,我觉得这是史密斯学院比较好的一点,因为学生比较少,住宿条件就比较好。
Q:当初选择女校是本身就喜欢这种氛围还是因为其他?
Rebecca:选择女校一个是因为我对女权、女性领导力以及平权问题比较感兴趣,另外一个原因是女校的环境比较包容,不会有一些大U常见的问题,比如女校很少会有歧视的问题,也很少有难以融入小团体的问题。我感觉史密斯学院的环境更包容一些,而且女校都是很自由的,所以我选择了女校。
* 本文为棕榈大道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选校定位需要专业指导?
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咨询顾问张老师,
获取你的独家申请诊断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