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校园健身操。
闽江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党支部(以下简称公体部党支部)秉承“五育并举,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为目标,推进新型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探索。一起来看新型体育俱乐部改革下“花样翻新”的体育课。
足、篮、排、乒、羽等球类专项运动火热依然;散打、太极、龙舟等中华传统体育惊喜亮相;棒垒球、攀岩、飞盘、啦啦操等自创课程“百花齐放”……公体部党支部通过“俱乐部课程体系化、俱乐部比赛常态化、课内外锻炼日程化、活动实施协同化”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全面育人新模式,推动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给一把钥匙“智慧化数据管理,精准描绘学生体育画像”戴上运动手环,实时记录学生心率,准确记录运动时长,及时分析体质健康数据,体育老师随时掌握健康数据画像,并开出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这就是闽江学院智慧校园体育平台建设中最常见的场景之一。在智慧体育平台管理下,闽江学院全面实施“校园阳光行”工程,校园随处可见学生跑步的身影。学生每学期每人平均跑步达68.42公里,相当于每位学生每学期完成1.62次全程马拉松,全校学生近4年总累计跑步达3167415公里。智慧化管理模式实时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精准采集、精准分析、精准干预”,实时将学生运动技能、日常锻炼、体育竞赛等数据传输到学校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实现了校园体育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引一段路“同手机竞争,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回操场”“同学们,跟手机告别一会儿!你会发现今天的课程更有意思。”攀岩课主讲教师刘佳星发现,最大的挑战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电子产品那里抢回来!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攀岩甚是火爆。“我是校内第一批选修攀岩课的学生,跟随佳星老师的引导,我深入体验了一项从未尝试过的项目。”2021级广告学专业的李奕璇同学道出了攀岩课程热门的原因——对于非运动专业的普通学生来说,能有机会在课堂上窥见、领略非常规体育之美,是其迷人之处。体育老师,是校园阶段让学生爱上运动的引路人。闽江学院公体部党支部现有党员24人,1名党员获“闽都学者骨干教师”称号。他们秉持着“让学生从体育课上真正受益”的初心,深入研发授课项目,努力营造师生互动、运动长效的氛围。
开一扇门“只要热爱,体育的大门随时随地敞开”“体育不仅仅是上体育课。学生喜欢的运动,我们都想带学生们去体验,去上手。”闽江学院公体部主任林立是一位体育达人,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他还紧跟潮流,在全校内解锁飞盘、棒垒球等项目。让学生通过体育课掌握几项专项运动技能,是学校拟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反馈仅凭课堂上的有限练习时间,对很多运动技能只能浅尝辄止。怎样让学生在精彩的体育世界中尽情遨游?闽江学院公体部党支部全员头脑风暴,党员教师率先立项,开辟“全员参与、以赛促学”的课外俱乐部竞赛通道,打造“校园阳光体育运动”“校院运动会”“千人校园健身操”“荧光夜跑”等多类型、多层级的校园体育精品活动。在闽院学子心中,体育课的边界不是那声下课铃,也不是操场的围墙,而是内心的热爱——“热爱的程度有多深,体育课的天地就有多广”。
想一个问题“一堂好的体育课,要为学生带去什么”“有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体育课外,几乎足不出户;有的学生则‘爱体育而不爱体育课’,这都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林立认为。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赖俊霖说:“在课堂上,老师更加重视我们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技能,而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去突击训练。”对体育课的评价关键在于学生“有锻炼、有收获”、老师“有回应”。“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练不好时的挫折感、在团队中配合不佳的‘负罪感’等。我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情绪,然后一一回应。”龙舟队主教练高林华说,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身心成长,比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更重要。“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体魄强健,以及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是学校俱乐部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林立说。END
HISTORY/往期推荐
《科技日报》头版:勇立创新潮头,夯实科技自立自强之基——福建省科协优化创新环境系列座谈会侧记
特展上新‼️ 看闽院学子把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
【信仰·信念·信心】闽江学院举办“青春之问”艺术大思政课
喜报| 一等奖第一名!闽院学子晋级国赛!
转载自|福建支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