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

其他

毕业季 | 一场特殊的“表白”,一场双向奔赴的“爱”

纸短情长话感恩毕业在即,毕业生们将与生活学习几年的宿舍告别临别在即,他们为生活的守护者送上鲜花、感谢信、毕业合影......字里行间写满了信任、感恩和不舍诉说着闽院学子与宿管阿姨一场双向奔赴的“爱”“这四年,我难免失意、徘徊、无措,谢谢您始终愿点一盏孤灯等我归来,用春风般的关怀为我抚平伤痛......”行合社区毕业生林婧柔,将感谢的话语手写在信笺纸上,随同盛开的鲜花,献给日夜守护她们的宿管阿姨。林婧柔深情说到:“我永远不会忘记阿姨总是像妈妈一样事无巨细地提醒我们‘同学,天冷了,记得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同学,雨天路滑,记得带伞,慢点走,注意安全’......这样温暖的叮咛是我听过最动人的言语。”“您是我们温暖的太阳,是我们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愿您永远如花般美丽,生活如诗般幸福!”毓英社区毕业生陈炳杰写给宿管阿姨的离别告白,真挚感谢宿管阿姨默默的付出与关爱。陈炳杰回忆道:“还记得我入学时参加新生军训,我的裤子开线,在我手足无措、很沮丧回宿舍路过宿舍门厅的时候,阿姨看到我狼狈的样子,主动帮我缝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来自贵州、不远千里求学的我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事虽小,爱永存!”“感谢阿姨,我们的公寓守护者!感谢您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毓英社区毕业生林周同学表示,阿姨平日里的照顾和关心,让他感受到如家般的亲切温暖,感受到母亲般的细致关怀。林周感激地说:“四年的‘早八’,无数次的暖心问候‘吃早餐了吗’,虽平凡的问候却暖人心,也记得每一位同学的名字与故事,循循善诱,是大家的‘心理咨询师’!”林周和陈炳杰同学一起向最美阿姨叶金妹献上鲜花,深情合影,让叶阿姨倍受感动。晚安,愿长夜无梦始于金秋,别于盛夏,又是一年毕业季,闽院毕业生又陆陆续续地为宿管阿姨们送上了鲜花、感谢信、离别赠言等“特殊的礼物”,诉说着“闽院”师生情、抒发“四海”离别意,以“特殊的方式”真情告白。宿管阿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一句句“天冷多穿衣”“好好学习”的叮嘱、一抹抹慈母般的微笑、一次次的真情问候、一夜夜的巡逻守护......却给学生带来了不平凡的“爱”,给予学生“家”的温暖。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总会在心底悄悄留下爱的足迹,平凡处才能显担当、细微处才能见真心。鲜花、感谢信等“特殊的礼物”不仅是对宿管阿姨尽职尽责、细致关怀、暖心叮咛的回应,也是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的“好评”,更是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恩、不舍之情的体现。双向奔赴的爱,才更令人感动,闽江学院致力用最温暖的服务、最长情的陪伴,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人”、学生思政工作的“热心人”。祝福2024届毕业生扬帆起航,筑梦青春,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打出一片天地。行合趋同,千里相从!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HISTORY/往期推荐身边的好老师|张雪: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看着一位位小老师的诞生身边的好老师|黄书琳:教育无他,唯爱和榜样来自学霸宿舍的超绝考研上岸率🤩距离高考还有10天,让它们通通out‼️转载自|闽院学工
5月30日 下午 4:01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黄书琳:教育无他,唯爱和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在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她,凭借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学子们沉浸思政课堂,引发思考,做学生们的引路人。她,时刻牢记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身上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闽院学子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她,就是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等多项奖项的黄书琳老师。打破壁垒
5月29日 下午 5:03
其他

距离高考还有10天,让它们通通out‼️

迷茫等负面情绪呈指数增加📈在这冲刺的关键阶段闽院小贴士温馨提示助力高考生们将考前综合症通通out❗out❗out❗这段旅程的最后以最好的状态全力以赴吧💪高考倒计时10天OUTSymptom
5月28日 下午 4:00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张雪: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看着一位位小老师的诞生

在她的课堂上,从不缺少学生的欢声笑语,“大胆开麦”“放飞自我”……学生的热情便是她坚持教学的动力!面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她提倡“不限制”“不否定”“不质疑”,鼓励同学们积极创新,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斩获佳绩。她就是第六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张雪。受疫情影响,本该在2022年初开展的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无奈延期。长达一年半之久的备赛,是对张雪心态的考验,也是对授课内容的精进。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一次次的反复磨课、不断改进,重拾比赛回忆,张雪感慨道:“人文社科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它的教师跨度最广,不同于理科和工科,人文社科涵盖了音乐、体育、播音等众多学科。看着各个高校专业的老师们‘神仙打架’,我由衷地佩服他们,而在这场含金量满满的教学竞赛中,我自己也收获颇丰。”她的课堂,有点儿意思!作为教师教育学院的教师,张雪为人文社科、理工科等各个学科的师范类专业学生主讲《教师口语》这一门课。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的高低。在张雪看来,最好的授课状态便是亦师亦友,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她都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她能将繁琐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幽默的段子,收获众多学生的好评。“上张雪老师的课,就像是看脱口秀一样生动精彩。”张雪教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在于她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此外,她也在致力于转变学生对于传统理科老师的刻板印象。“理科老师不一定就是严肃的,他们也可以是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当你的语言够具吸引力,学生们便会更乐意听你的课,课堂氛围才能活跃起来。”从教的数年里,张雪在不断地思考如何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去帮助他们找寻属于自己的个人风格。“当你的个人语言尚未形成自己非常显著的特色时,能做的就是去模仿。”因此,她总是鼓励学生去模仿自己喜欢的风格,或是与自己性格相像的主持人,也要求同学们大胆地尝试,踊跃参与校园里各式各样的活动,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为了让同学们对教资面试与课程教学有更全面与深入的了解,张雪将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运用到了课堂中。结合自身的从教经验,以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教学情况作为案例,设置出一个个具象的情景,把选择权交予学生,考察同学们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模拟课堂的设置既让学生表演欲高涨,巧妙地带动了课堂气氛,更对学生熟悉教资考试流程、提前适应教学环境有极大帮助。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王湘在体验过张雪的模拟课堂后,被深深折服:“我很荣幸成为班上第一个体验模拟课堂的同学,在表演结束后,张老师从板书位置的书写、如何规划课堂的一亩三分地,再到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和手部动作做出一一点评,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辩论进课堂,大胆开麦!以辨明理,以论正言。张雪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把热爱带入校园。作为校辩论队的指导教练,她注意到学校的语言类课程较少,便开设了《辩论与口才》的选修课程。忆往昔,她也曾是东北师范大学校辩论队的一员,获过高校联赛的最佳辩手,自身便对辩论有十足的热情。当提到为何对辩论情有独钟时,张雪说道:“我认为辩论赛是一个非常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比赛,也希望通过《辩论与口才》这样的选修课,能激发出更多同学对辩论的兴趣,多了解一些逻辑学知识,去重视语言的力量。”而对于校园中害羞内向的“I”人同学,张雪总是在课堂上默默关注,下课后再去单独给予鼓励,细心关注着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认真倾听同学们遇到的阻碍并给予意见。“课上念稿的时候,张老师注意到了我。没想到下课后老师还会来特地鼓励我:‘你读得很不错,声音也很好听,下节课要更主动一点点哦’,老师暖心的话语深深激励了我,于是在第二节课我便自告奋勇地主动上台了。”在张雪看来,一些擅长表达的同学并不一定就是所谓的“E”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或事的独到见解,只要情感与思想输出的念头在,他都可以在必要时成为一名很好的辩手。辩论场上,引起人们心灵共鸣的往往不是精湛的表达技巧,而是足够震撼人心的文字。表达的力量,不言于纸,却含于心。张雪是师者,也是学者。未来,她会继续挖掘闽院学子的语言天赋,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深度开展自己的教学改革,用实际行动为自己书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ENDHISTORY/往期推荐我校教学成果参展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来自学霸宿舍的超绝考研上岸率🤩身边的好老师|叶青:让建筑学的光亮照进诗意安居的梦想身边的好老师|林秀芳:热爱、创新与坚守,点亮学生成长之路责任编辑
5月27日 下午 4:30
其他

我校教学成果参展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2024年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我校教学成果“比特智教——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智慧评价平台”于福州馆展出。该平台由人文学院科研团队提供内涵设计、福州市图证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闽侯县教育局提供教学实践基地——“三结合”模式共同研发,已入选峰会典型示范案例。(展会宣传片
5月26日 下午 6:21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叶青:让建筑学的光亮照进诗意安居的梦想

2009年研究生毕业就来到闽江学院从事教师工作,十五年的教学经历,使她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第六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她获得理科组一等奖。她是来自地理与海洋学院的叶青老师。15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建筑学基础”与“Photoshop图像处理”的教学,作为党员教师,她时刻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教书”使命,努力做好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者和知识探索的引导者。她在学科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故事。课海探趣,融理艺之美“科学+艺术,理工+人文”,叶青老师用这八个字概括了她主教的课程。在这个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Photoshop图像处理与建筑学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培育拥有复合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也是大势所趋。建筑学基础是地理科学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需要了解的专业选修课程,它包括建筑史、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内容,这门课程主要通过讲解建筑学基础理论,提供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体系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而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就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该制图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并将此技能运用到规划设计实操中。在叶青老师看来,这些课程能够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与规划设计相关课程的开展打下基础,为专业后续的课程综合实训实践展示成果提供技能的支撑,也为学生毕业之后从事规划设计相关工作提供制图技能基础。这两种知识的融合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专业的理解,也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很多人对这类课程充满刻板印象,认为其只是循规蹈矩的设计和死板枯燥的实践,但叶青老师认为:“这不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不只是普通的图像处理,这更是一门科学+艺术、理工+人文的课程。”科学的严谨性与艺术的创意性,理工的逻辑性和人文的感性美,正是这门课的魅力所在。地理与海洋学院的詹伟伟同学很喜欢上这堂课,“叶老师的教学风格融洽而持乐见。她关注个体的发展,注重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而非机械地照搬课本理论,她善于运用生动的实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真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总能挖掘出新的乐趣。”解惑同频,筑师生情谊叶青的课堂不仅是在教室里,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叶青和学生的微信聊天中,我们看到去江西游玩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农村屋顶要做斜盖子?”的疑问,回乡探亲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房子一边是墙一边是柱子”的问题,叶青都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做出了详细的答复。叶青表示,她很欣喜于学生课外会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仍然有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叶青也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线上例子去更好地教授线下专业课,例如用天正软件绘制广成楼的总平面、正立面、侧立面、剖面以及各层平面图的实验,面对这些难以掌握的实践操作,很多学生常常感到焦虑甚至怀疑自己当时选这门专业的决定,但叶青总会耐心解疑答惑,一切问题也都水到渠成。她非常珍视和学生交流的每一次机会,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她总是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将自己放在学生立场去感同身受,去同频体会,拉近和学生的心灵距离。这样一个能够和学生同频共振的老师,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对她的喜欢。来自地理与海洋学院的谢培同学说:“在我眼里,教学过程中的叶老师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老师,她能够始终秉持着对待教学严肃认真的态度,课余时间中的叶老师更像是一个知心姐姐,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我们的学习生活,叶老师还时刻关心同学们的将来发展,鼓励大家找到自己的热爱与所长,找准人生的奋斗方向。”初心不渝,绘未来繁华对于教育的意义,叶青老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是对老师的定义,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治学做人的品德、常识、境界都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索真知的镜子,所以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平日言行举止在无形中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秉承着这一观念,叶老师发自内心地说:“教育对于我的意义就是我对待教育这个事业、教师这个职业始终存有敬畏之心,对学生始终要责任心,时刻反思是否自身是否肩负好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正因为叶老师对教育意义的深入理解,在她的教书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严谨踏实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珍惜时光,努力修炼,终将受益三生三世,收获十里桃花。”静待花开的过程中,每一次的进步都是一次的蓄力,为的是收获未来的繁花,叶青老师坚信未来的日子里她的教学能力能更进一步,也坚信未来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ENDHISTORY/往期推荐送你一把伞🌂【捷报】我校4名教师在第七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再获佳绩身边的好老师|陈莹: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身边的好老师|林秀芳:热爱、创新与坚守,点亮学生成长之路责任编辑|李晓滨本期编辑|全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5月23日 下午 4:00
其他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开始啦!

每年5月第四周是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5月22日至28日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已经到来你开始垃圾分类了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国管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决定将每年五月第四周设立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今年首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时间为2023年5月22日至28日,主题是:“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关于垃圾分类,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这些关于垃圾分类的小知识你必须要知道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为蓝色餐厨垃圾收集容器为绿色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为红色其它垃圾收集容器为灰色垃圾分类的意义回收2000斤的纸,可以挽救17棵20年树龄的大树。回收一个易拉罐,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电力,一颗1号电池烂在泥土里,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远失去利用价值。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正在严重侵蚀我们的生存环境,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垃圾如何分类如何分辨垃圾种类并正确分类呢?别急,看完下面的小指引你就知道啦!垃圾应该怎样分类,你学会了吗?垃圾分类
5月23日 下午 4:00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林秀芳:热爱、创新与坚守,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十数年岁月弹指间过,她始终保持最初的热爱,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技能,坚持互动与引导的双向教学方式。她曾获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二等奖、第四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六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和学科竞赛省奖多项,她就是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系副主任——林秀芳。她从不停下脚步,只为更好追寻育人初心。择纵观林秀芳老师的教学生涯,不难发现有一个词贯穿始终——“选择”。在面临课程内容枯燥难懂,学生难以理解的挑战时,她选择反思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面临学生专业课程理论基础较好但实践机会匮乏时,她选择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项目;在面临照顾家庭和备赛参赛的双重压力时,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选择投身于教学比赛的准备中,致力于打磨教学内容及方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呢?这是为师者不可避免要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只顾钻研课程内容?还是固守传统授课方式?林秀芳老师有自己的答案:“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只有真正热爱,才能用心去教学。”选择热爱,方有动力不息。同时她也提出:“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复杂知识简单化,并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自己的职责所在。”让课程变得有趣、有深度、有温度,是林秀芳老师不渝的追求。数年来,她不断打磨教学内容及方式,深耕于如何将抽象的机械知识形象化,春风化雨,滋润每位学生的心田。2021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冯艳明同学表示:“林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与形象感。她巧妙地运用实例,将原本生硬抽象的机械结构和运动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这无数个选择背后,是她不变的初心。她说:“未来我仍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持续提高教学素养,致力于学生们的成长,并为此贡献自己菲薄的力量。”引在课堂上,林秀芳老师不仅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更是互动与引导的好手。她深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她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她用心去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运用多种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在课堂上,她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和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林秀芳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灵感,从倾听者蜕变为讲述者和实践者;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又让大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2021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徐乃浪同学说道:“林老师课上善于引导我们主动探索,例如让我们以分组形式操作模型、仿真分析机构组成原理和运动性能,并开展研讨和汇报。”生动的实例和案例,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学生探索未知的道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林秀芳老师用智慧和热情,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充满互动、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汇集学生们的灵感之羽,铸成他们翱翔之翼。既具有科学性,又充满艺术性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感受学习的乐趣和魅力。望谈及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时,林秀芳老师指出:“我认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对此我们将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模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机械电子工程是一个融合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她还通过加强教学与企业合作,推动实践基地建立,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021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杨莹莹同学提到:“林老师上课很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和新技术相结合,平时也经常鼓励我们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课外也提供了许多实践的机会。”除此以外,林老师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拓宽视野、共享资源。展望未来,她将继续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教学与科研的挑战,保持热情与动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在她的“一二三”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林秀芳这位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她以爱为笔,以智为墨,点燃了学生内心的热情与梦想,让教育的光辉照亮每一位学生、希望的种子在知识沃土上茁壮成长。ENDHISTORY/往期推荐+1+1+1…+1‼送你一把伞🌂小满未满,爱意无限🧡
5月22日 下午 7:06
其他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投票开启~快来为《马洪》打call‼

投票进行中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校园歌曲作品征集火热开展中,闽江学院作品《马洪》成功入选,网络投票已开启,每人每天可投1票。快来pick《马洪》吧!《马洪》改编自赵雷的歌曲《成都》。2023年7月上旬,闽江学院暖风支教团的15名大学生志愿者,赴三明市马洪村开展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该曲记录了本次支教的暖心时刻,抒发了暖风支教团离开马洪村时的依依不舍与留念之情。暖风支教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温暖的坚守和爱的传承。
5月22日 下午 7:06
其他

【捷报】我校4名教师在第七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再获佳绩

2024年5月17至19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福建教育学院协办,第七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办。来自全省39所本科高校的125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选派的4位选手全部获奖。地海学院杨立娟、法学院武季亚分别荣获工科组、文科组“一等奖”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物电学院洪锦泉、马克思主义学院蒋莹颖分别荣获理科组、思政组“二等奖”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新秀”荣誉称号;竞赛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三名,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赛前,陈兴明副校长、任涛副书记参加了模拟赛并作赛前动员。会议强调,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对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创新思维和教育教学成果方面的全方位考察。各学院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和教师团队的作用,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相关部门和学院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参赛选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实力,展现优势,再创佳绩。我校将继续通过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创新创造,争做“四有”好老师,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ENDHISTORY/往期推荐+1+1+1…+1‼送你一把伞🌂小满未满,爱意无限🧡
5月21日 下午 9:47
其他

小满未满,爱意无限🧡 520爱意唤醒企划

·xENDHISTORY/往期推荐送你一把伞🌂+1+1+1…+1‼身边的好老师|陈乐:以体育人,舞出梦想的节拍演员招募‼️
5月20日 下午 4:07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陈莹: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是创新创业创造学院的专任教师陈莹的教育理念,陈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她主动提升自我、改变“应试教育”的课堂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陈莹曾获得过“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能手”、“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9年智慧教学之星”等荣誉,并且在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取得人文社会科学组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PART.01{
5月20日 下午 4:07
其他

演员招募‼️ 闽院原创微电影,等你开演🥳

联合出品闽江学院宣传部、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短片类型剧情短片短片时长7分钟拍摄时间2024年6月11日-6月18日(暂定)拍摄地点霞浦、平潭、闽江学院故事梗概大学生林帆为挽救家庭产业危机,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在创新养殖的过程中,他遇到了种种问题。面对父亲的质疑,队友的误会,巨大的经济损失,他该如何力挽狂澜,让家庭产业起死回生?RECRUITMENT演员招募01/
5月17日 下午 5:1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陈乐:以体育人,舞出梦想的节拍

璀璨的灯光下,舞动的身影如同热情的精灵,每一个转身、每一次定格是她作为舞者的姿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融合学科交叉是她作为教师的理念。陈乐,公共体育教学部专任教师,福建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奖者,在她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既有舞台表演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也有三尺讲台上的默默耕耘奉献。从教以来,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同一堂课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她不仅屡获殊荣,还带领了一批批学生在各种赛事上获奖。·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以梦之航
5月17日 下午 5:11
其他

闽江学院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交流研讨会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

5月15日,我校举行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交流研讨会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校党委书记叶世满主持并讲话。校领导舒继武、张建安、任涛,基层党委书记代表戴少娟作交流发言,其他校领导班子成员作书面发言。会议指出,纪律严明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讲规矩、守底线既是党员的政治本色,也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必然要求。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校党员干部按照校党委的统一部署,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会议强调,全校党员干部要做到政治站位再提高,在学纪中铸就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原原本本真学、联系实际深学、聚焦重点细学,持续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实,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做到真抓实干再提效,在学纪中促进工作的提质增效,坚持谋事要务实、担当要务实、作风要务实,使党纪学习教育每项措施都成为促进中心工作的有效举措,切实防止“两张皮”;要做到知戒守纪再严明,在学纪中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实防线,做到带头示范、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严格落实“五严”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会议要求,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市党委工作要求、完成学校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体校领导,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成员、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负责人参加了学习会。ENDHISTORY/往期推荐一赛双奖|
5月15日 下午 9:41
其他

一赛双奖| “阅读润初心·青春展风采” 福建省高校“书香大使”遴选暨2024年闽江学院“书香大使”评选活动开启啦!

阅读润初心青春展风采福建省高校“书香大使”评选暨2024年闽江学院“书香大使”评选活动“崇尚科学
5月14日 下午 5:46
其他

东莞理工学院与闽江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闽江珠江共潮涌,榕莞同舟齐奋楫。5月11日,东莞理工学院与闽江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闽江学院举行。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副书记李忠红、副校长徐勇军,闽江学院校领导叶世满、舒继武、陈兴明、张建安、任涛出席签约仪式,并围绕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进行深入交流。叶世满代表我校对马宏伟校长一个月内再次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高度赞赏东莞理工学院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打造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被誉为“应用型教育的领跑者,理工科创新的典范”,是闽江学院学习的标杆和样板。他指出,东莞理工学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演绎了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传奇故事,创造了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经验”。他希望,双方以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新起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共同为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马宏伟代表东莞理工学院对两校正式缔结战略合作关系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闽江学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孕育地,拥有光荣的办学传统。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办好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多年来,闽江学院坚定不移地守护好、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开创的办学治校重要理念与重大实践,将独特的“富矿”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接续奋斗、成绩喜人,值得东莞理工学院学习借鉴。他希望,两校勇立潮头、携手并进,围绕发展中的共同问题,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共同担负立德树人神圣使命,着力构建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应用型大学闯出一条新路。在双方校领导的见证下,徐勇军和陈兴明分别代表两校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悉,今后两校将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签约仪式由张建安主持。东莞理工学院党政办、人力资源部、就业创业与校友工作部(就业服务中心)、教务部(招生办公室)负责人,我校党政办、政研室(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负责人等参加签约仪式。ENDHISTORY/往期推荐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母亲节启示录|更适合MJUers妈妈体质的身份与“谎言学校召开“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专家论证咨询会【教育教学巡礼】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格“物”创新,明道悟“理”,培养应用型高质量人才责任编辑|李晓滨本期编辑|全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5月13日 下午 8:18
其他

闽江学院思政课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丁薛祥出席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并讲话。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闽江学院思政课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思政课教师们倍受鼓舞,一致表示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用实际行动展示新作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01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5月13日 下午 8:18
其他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

5月11日上午,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为组长的入校评估专家组,福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建华、福建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倪维庆、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长旺,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蔡敬民主持。会上,蔡敬民代表专家组反馈了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认为:闽江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索走出一条“按照发展需要培养人”的应用型办学之路。学校明确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实施“六大专项行动”,在坚持应用型办学、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提供了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样本,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领导班子带头领学领悟;三是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探源计划”,深挖“富矿”;四是积极探索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五是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推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六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优秀人才;七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八是构建创新创业创造实践训练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家组各位成员以问题为导向,逐一交流了个人评估考察意见,重点围绕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本科教育教学投入和保障、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校党委书记叶世满代表学校对专家组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专家组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站位,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闽江学院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实事求是、系统深入地分析办学状况,提出了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我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高水平指导。学校将着重从四个方面扎实做好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一是把握鲜明的政治属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一以贯之坚持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但求最优办好闽江学院”的谆谆嘱托,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二是扛起整改的主责主业,全面抓好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要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清单台账,定责任、定任务、定时限,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采取创新的思路办法,全面推动教育教学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坚持“四个不动摇”,聚焦“五个应用”,突出错位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发展,不断塑造本科教育教学的新动能新优势。四是制定务实管用长效的制度,全面建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将审核评估整改和经济责任审计、省委巡视整改等有机贯通,坚持标本兼治、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努力构建具有闽院特色、闽院样板、闽院品牌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李建华受叶燊厅长委托代表教育厅感谢专家组的悉心指导,并对学校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评估整改落实。要充分吸收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学校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做好评估整改的“后半篇文章”。二要坚持目标导向,着力建强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要坚持效果导向,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聚焦新福建建设宏伟蓝图和“四个更大”重要要求,主动对接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特色,着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本次审核评估采取线上与入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月16日启动为期三周的线上评估,17位评估专家组共调阅材料807份,开展座谈访谈192人次,听课看课48门次,对我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评估。5月8日,专家组中的8位专家深入学校开展为期三天半的入校评估工作,进一步深度访谈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院领导29人次;有针对性的走访8个党政职能部门、8个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单位2个;组织教师、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负责人座谈会15场103人次。校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学副院长,评建办等工作人员参加会议。ENDHISTORY/往期推荐闽江学院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教育教学巡礼】新闻传播学院:新文科·全媒体·大传播|共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合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巡礼】美术学院:艺科融合“漆”推进,德艺兼修塑英才送你一朵小红花🧚责任编辑|李晓滨本期编辑|全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5月12日 下午 6:49
其他

母亲节启示录|更适合MJUers妈妈体质的身份与“谎言”

她好像无所不能能用无尽的爱守护属于孩子的小小宇宙她是那位无需披风也能够为孩子赴汤蹈火的超人身份四:精致爱美的女孩在多重身份的外表下可别忘了她也曾是个爱美的小女孩泛黄的照片
5月12日 下午 6:49
其他

学校召开“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专家论证咨询会

5月11日下午,学校召开“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专家论证咨询会。由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金陵科技学院校长刘永彪、新乡学院党委副书记宋伟、福建理工大学副校长吴琛、中华女子学院原教务处处长洪艺敏、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顾永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李焱斌、安徽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蔺跟荣等组成的专家组,校领导叶世满、舒继武、傅高升、陈兴明、张建安、任涛出席会议。叶世满在主持会议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闽江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闽江学院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行“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为切入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以推行“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为关键点,驱动人才培养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益、有用、好用的人;以推行“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为突破点,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错位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以推行“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为发力点,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加快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舒继武汇报了数字化背景下闽江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系统思考,从改革背景、机遇与挑战、改革基础、改革思路与举措、保障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学校推行“专业+数智技术赋能”的思考与谋划。学校将通过设置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创新融合课等交叉联动课程,进一步丰富数智化课程资源、完善数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数智化教材与案例、数智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等方面深入实施“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与会专家认为,当前闽江学院谋划实施“专业+数智技术赋能”,顺应“时”与“势”,把握“变”与“不变”,用数智技术赋能各个专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探索意义。专家们从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专业及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模式重建、具有数字素养的师资队伍塑造、实施过程的阶段性评价考核、制度及办学条件保障等方面,从多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下阶段,学校将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在学习、消化、吸收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加强研讨、完善方案、试点推进、不断优化、逐步推开,扎实推进“专业+数智技术赋能”工作。校长助理,各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实验设备处、现教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5月12日 下午 6:49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格“物”创新,明道悟“理”,培养应用型高质量人才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5月10日 下午 3:57
其他

送你一朵小红花🧚

于五月眺望人间一次又一次鲜活在繁花盛开的季节一次又一次生长在磅礴肆意的春天放下手机
5月9日 下午 4:35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美术学院:艺科融合“漆”推进,德艺兼修塑英才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PART
5月9日 下午 4:35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新闻传播学院:新文科·全媒体·大传播|共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合应用型人才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于2018年8月经学校批准成立,设有广告系、文化产业管理系、网络与新媒体系、数字媒体艺术系等4个系,开办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等四个本科专业。学院有在校学生915人。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21人。自成立以来,新闻传播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亲任校长期间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融会贯通“新文科”“全媒体”、“大传播”和“跨学科”等最新学科发展,遵循OBE理念,立足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合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工一五育并举
5月8日 下午 8:02
其他

闽江学院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

5月7日,闽江学院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校党委书记叶世满出席并在开班式上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陈曦主持。叶世满指出,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举措。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纵深,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叶世满强调,要聚焦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照“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求,学深、学透、学到位。一要在“学纪”中筑牢党性根基,把学习《条例》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钻研、学深悟透,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二要在“知纪”中校准思想偏差,把问题检视整改贯穿党纪学习教育始终,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自查、边整改,逐一、逐条对照党的“六项纪律”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要在“明纪”中强化自我锤炼,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传好工作经验、讲明政策规定、划清纪律底线,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自律之弦,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醒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四要在“守纪”中奋力争先创优,始终将党纪党规当作悬梁之剑,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能知止,做到思想锤炼从严、工作标准从严、作风养成从严、自我约束从严,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创先争优上。叶世满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工作实效,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推进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完成学校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两手抓、两促进,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防止“两张皮”,使每项措施都成为促进中心工作的有效举措。读书班首日,校党委邀请福建省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林达铭讲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情况。校纪委负责人结合学校近三年来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读书班还将开展自学研读、交流研讨、参观学习等活动。ENDHISTORY/往期推荐【教育教学巡礼】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工程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聚焦|一周新闻速递(4.22-5.5)【教育教学巡礼】人文学院:“人文传统优势+”的转型之路⏰最
5月8日 下午 8:02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工程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学院简介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福建省创办时间早、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纺织服装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二十年来,学院致力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纺织服装的“设计与工程人才中心、产品与技术研发中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努力建成“东南领先、国内知名”的服装学院。回望过去的五年,是闽江学院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一流应用型大学努力奋斗的五年,也是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积极奋进,取得优异成绩的五年。学院在党建思政、人才培育、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服务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党建领航,提升学院事业发展“驱动力”五年来,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服”赋能,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突出“一”个政治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来闽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列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师生政治理论学习重要环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师德师风”、“立德树人”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力求破解难题,推动学院发展;以“一十百千”活动为载体,开展建党百年系列教育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围绕“讲党性+解难题”,构建“1+7+N”学习矩阵,做到理论学习全覆盖,班子成员聚焦基层党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就业创业等,主动领题调研,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二是聚力“四”个品牌工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三三五”领航工程,发挥党员育人“头雁”效应。学院党委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通服务社会、服务师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岗位履职尽责有担当。教师党员认真落实“3个身份、3个对接、5项任务”责任清单,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兰郁颖融合畲族服饰和现代元素的创新作品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的肯定;教工第二党支部为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服装设计与工程团队荣获2022年“福建省五一先锋号”;党员教师荣获2023年“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1篇论文获福建省2023年度党建课题调研报告三等奖。主动服务社会“有作为”。学院与福建春伦集团、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鼓楼区安泰街道等单位开展共建,联合共建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依托“霓裳党员志愿服务站”,通过校内设点、下乡入社等方式,组织学生党员定期开展支教、政策宣讲、技艺指导、提供衣物缝补及熨烫服务等,将专业技能与服务社会深度融合,受到社会好评。实施“五育”浸润工程,激活创新发展动能。围绕“五育闽院”建设,开设服苑“立德树人”大讲堂、美育大课堂,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美育实践+文化传播”具有“服”特色的育人体系。成立“印象茉莉”工作室,开展茉莉花为主题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活动,携手福建春伦集团共同推进“福”文化传承创新,为福州城市文化名片增光添彩,开辟茉莉花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案例入选全国首届高校劳动教育示范案例征集展播优秀案例。师生党支部联合成立畲族技艺传习项目组赴连江等地传播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学院“畲族服饰文化”传承基地于2019年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院纺织服装非遗研究中心于2023年获批福州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学生党员获评“十佳青年文化传承保护人”。实施“六暖”服务工程,增强师生满足感幸福感。优化办学环境,加强“党员之家”、“教工之家”软文化建设。始终将学生就业摆在重要位置,实行“一对一”就业帮扶,积极“访企拓岗”,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96%以上。组建“小服星”党员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小霓裁缝铺”党员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项目获校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实施“七个百”服苑七彩工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推动“七个一百”大学生成长成才计划,实施服苑七彩工程。学院成立了“领航”读书会,设置服苑读书角,开辟“服装青语”听书栏目,开展系列“读百书、听百讲”活动。围绕“一专业一竞赛”工作思路,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让学生“经百战”,2023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61项,省级26项。深化教学案例库理论研究,开展“研百案”理论研究,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竞争优势。依托暖风服务、非遗技艺传习、红色文化调研等品牌实践活动,深化“走百村(企)”计划,锤炼学生服务社会本领。开展校友寻访、校友座谈会、新老生交流会、考研交流等活动,积极“访百人”,建立多元化相互交流学习人际网络;结合主题学习、读书会和暖风支教,撰写调研报告、读书心得和支教日记,开展论文、专利、调查报告和新闻稿等专题培训,引导学生“写百文”,2023年学生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外观设计专利21项,发表论文10篇。二、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社会“适应力”学院党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教学核心,深入开展产学合作。构建“专业面向产业,教学紧盯行业,科研紧贴企业,服务促进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成效。五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汉帛杯”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汇川杯”纺织智能学生设计大赛、福建省职业规划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80项、省级62项。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等32件,发表学术论文45篇。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71%。培养的学生康明明、兰郁颖等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福建励志先锋”“第二届最美福州青年——青年文化传承保护人”及闽江学院通令嘉奖等荣誉称号,相关先进事迹在央视《新闻联播》、共青团中央“青年大学习”网络团课以及各类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报道近百篇。三、引育并举,提升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学院党委围绕“人才是学院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对标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搭建平台,多层次引进优秀人才。按照“少而精”原则,运用访校纳才、以才引才等方式,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项目及平台等,健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教师互聘的良性机制,加速各类优秀人才集聚。近五年来共引进优秀人才17人,其中博士7人,师资队伍大幅优化。二是注重提升,多维度服务教师成长。支持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访学、进修、交流与合作。与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后。近五年来通过访学、读博、博士后进站等形式培养青年教师18人,其中4人取得博士学位。三是突出应用,多渠道强化双师双能。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对口行业企业等实践锻炼的规划性、针对性、实效性,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地方企业科研课题的研究。近五年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28人,占比约60%。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学院现有教职工69人(含柔聘),其中专任教师50人,正高级7人、副高级18人、博士17人。教师队伍中有魏取福、冯信群等“闽都学者”讲座教授3人、“功能纺织纤维”省科技创新团队1支、“服装艺术工程”等省级教学团队3支、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4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7人。四、深化改革,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创造力”一是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成立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学院,并于2023年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开设服装智能制造创新班,围绕产业发展与新工科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专业建设带动教育教学研究,近五年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改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一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省级一流课程4项;获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2项;出版专著教材13部,其中部委级规划教材6部,2部获部委级优秀教材称号。二是多措并举推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学院持续推进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服装设计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各专业明确目标,厘清思路,提升一流专业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专业工程认证,纺织工程于2021年提交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五、面向需求,提升科学研究发展“硬实力”学院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提升学院教学水平的推进器,始终重视科研工作的推进和发展,深入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不断提升科研能力、研究水平,努力提高科研工作实效,着力开创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近五年来,新增科研立项14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47项、横向项目60项,科研经费累计2400万元。发表论文293篇,出版专著教材17部,专利授权411件,专利累计转化30余件。学院重点建设了“福建省新型功能性纺织纤维及材料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平台,获得了福建省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新锐科技奖1项。学院围绕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技术需求,联合企业进行攻关,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助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突破,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研究水平逐步提高,服务地方能力不断加强。其中在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福州市和南平市“揭榜挂帅”科技重大项目等产业化项目中获得资助立项,有力地支撑了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六、立足福州,提升服务地方发展“影响力”五年来,学院承建“福建省纺织服装师资培训基地”,为福建省高校培训师资40余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纺织服装技术培训,培训学员200余人;依托学院建设的“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
5月7日 下午 10:44
其他

聚焦|一周新闻速递(4.22-5.5)

学校要闻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省委巡视闽江学院党委专题工作会议4月23日,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省委巡视闽江学院党委专题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精神,安排部署省委巡视迎检工作。校党委书记叶世满主持会议。会议要求,要坚持对标对表,根据巡视工作条例,结合“四个落实”监督内容,深入查找不足,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真正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要强化责任担当,将巡视整改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整改结合起来,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整改结合起来,切实将巡视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实际成效。【争优争先争效】我校在全省党建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中获佳绩近日,福建省党的建设研究会公布了2023年度全省党建课题研究成果评选结果,经由全省各会员单位遴选指导、择优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优秀成果45项。我校获奖的成果是由校党委书记叶世满主持的《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模式研究——以闽江学院为例》。同时,我校作为全省十个单位之一获评组织奖。下一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强化校级党建课题研究平台建设,聚焦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党的建设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更好地发挥党建智库作用,以党建研究新成果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第四届“第一家园”闽台职工运动交流赛在我校举办4月20至21日,第四届“第一家园”闽台职工运动交流赛在我校成功举办。致公党省委会主委罗恩平、省总工会副主席柳公立、致公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吴棉国、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唐佑明、校党委副书记任涛等出席开幕式。我校多位领导受邀参加。“第一家园”闽台职工运动交流赛旨在以体育赛事为平台,为在闽工作的台湾同胞提供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本次比赛共设置3个项目,230余名职工运动员参赛,其中台胞职工120余名。本次活动由多个组织承办,我校作为第一协办单位,校党委高度重视,由统战部、公体部牵头,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跨省互查工作组莅临我校检查工作4月27日,由安徽省食安办副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存俊率领的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跨省互查工作组对我校食堂开展专项检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谢再春、我校副校长李新贤等陪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刘存俊认真听取我校关于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推进以及篁园餐厅运营管理的情况介绍。他详细询问了学校和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在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属地包保干部督导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对食材质量管控、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以及“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做法给予了肯定。检查组还实地查看了后厨环境卫生、食品存储规范以及餐具清洗消毒流程等关键环节,并仔细查阅了《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以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相关记录。福建江夏学院副校长朱四海一行来校专题调研4月26日,福建江夏学院副校长朱四海、科研处处长吴军梅等一行来校专题调研应用型高校建设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建安参加调研活动。张建安围绕体制机制改革、学科建设、专业调整等对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内涵建设工作进行了介绍。他希望两校共同聚焦国家战略,立足福建、福州实际,发挥科研平台作用,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实现双方互助共赢。双方围绕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平台搭建、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调研交流,促进了兄弟高校办学理念和应用型建设经验上的互学互鉴。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政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专题培训4月25日,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政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专题培训,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参加学习会,学习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建安主持。此次专题学习会邀请福建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王利平副教授作辅导报告。王利平副教授带领大家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指路明灯,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张建安要求,要牢记“国之大者”,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要提高政治站位,学习出内心“信仰”,宣传出真理“味道”,实践出深刻“真知”。要肩负使命担当,着力做好“强化”“深化”“转化”文章,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太空会师”——我校教师受邀创作神舟十八号乘员组入驻“天宫”海报作品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成功进驻“天宫”空间站,标志着中国航天员的第四次“太空会师”。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我校美术学院陈捷副教授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精心创作了此次“太空会师”的宣传海报,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下这一重大航天事件。陈捷副教授在航天艺术创作领域已颇有建树。他还连续4届荣获国家航天局颁发的优秀作品奖,在航天领域的文创活动中也斩获了9个奖项。身为一名高校教师,他期望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引领更多年轻人关注航天领域,将航天精神薪火相传。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学术追求,更彰显了其深远的社会责任感。陈捷副教授的作品,无疑为航天精神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争优争先争效】我校福建数字传媒经济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近日,根据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新一批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立项建设的通知,我校“福建数字传媒经济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这是我校首个获批的省社科研究基地,填补了我校在省社科研究基地立项建设方面的空白。福建数字传媒经济研究中心依托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建设,并整合我校多个学科群研究力量,校领导高度重视省社科研究基地的立项建设,亲自推动该社科研究基地的建设。此次获批立项将加快推进我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争优争先争效】我校教师在福建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再获佳绩4月24日-26日,第四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在集美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物电学院教师林秀芳(团队)荣获一等奖,将代表我省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计算机学院教师范林元(团队)、新传学院教师陈若凡(团队)荣获二等奖;服装学院教师赵莉(团队)、外国语学院教师李少华(团队)荣获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我校将以大赛为契机,继续总结经验,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完善“以赛促教”的工作机制,开展多样化、渐进式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竞赛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我校荣获福州市“耕耘杯”双升比赛一等奖4月20日,由福州市教育工会主办的第35届“耕耘杯”双升比赛在福州市群众路小学举行。校工会精心组队,认真备战,派出了由陈国岱、陈建明、王燕星、陈婷四位老师组成的教工“双升队”参赛。四位队员经过五轮淘汰赛,稳扎稳打,过关斩将,取得了团体一等奖。此次比赛,我校教工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今后,校工会将继续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类文体比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争优争先争效】我校国际学生在第二届“丝路正青春
5月7日 下午 10:44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人文学院:“人文传统优势+”的转型之路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优势,夯实学院基础,强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内涵,走好转型之路,持续推动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和质量文化三者统一的教育教学改革。一夯实基础,赋能新文科建设(一)专业为本,打造优势专业群人文学院目前有汉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四个专业,在应用型转型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落实“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主动对接市场,走访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近三年调研100多家文教、文化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意开发等相关单位,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以“扎根地方、吸收传统、拓展应用、适应新技术”为基本思路,优化专业布局,推行教学改革,打造“服务定位精准,主体优势明显,地方特色鲜明、有新技术时代适应性”的地方本科高校人文专业群。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于分别入选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五年,学院获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2项,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二)课程为先,打造一流基础课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基础课程建设,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品质,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以来,学院打造了《大学写作》《世界近现代史》《现代汉语》3门省级一流学科基础课,《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校级一流学科基础课6门。人文学院各级一流课程简明表(三)培养为重,打造应用型课程体系学院以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基本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和适应新时代要求为导向,强化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打造具有新文科特点的应用型课程。学院开展数字素养类、媒介素养类、艺文教育教学类、校企(业界)合作课程、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等各类课程超50门,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与课程体系的映射矩阵,打造应用型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有效度和目标达成度。院企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与福建博物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二探索创新,深化人才培养(一)丰富课程模块,促进个性化学习学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聚焦学生需要,设置课程模块,丰富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选择,促进教学模式由标准化教学走向个性化学习转化。学院专业任选课涵盖艺术、科学、技术、人文等领域;年均开出率约60%,参与选课的学生超700人。学院致力于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课程学习中,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融合,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应用型和具有新文科特点的课程校企合作师生参与拍摄地方宣传片作家进校园:业界导师授课(二)改进教学模式,推动艺文实践学院依托
5月6日 下午 3:37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新华都商学院:以工商管理高原学科建设为抓手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简介工商管理高原学科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担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秉承“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基于福建省“六四五”产业新体系、福州“多区叠加”政策、“数字福州”、“海上福州”相关政策下的人才建设需要,本学科通过整合闽江学院优势学科资源,为福州的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优势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已形成了以行业导师为主导的传帮带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为自贸区数字经济创新提供服务,并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完成创业与创新的升级;拥有闽江学者、福建省“台湾百人”、省特支双百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师资团队,建有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等高端平台,近三年,新增科研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3项,省级以上项目共40项。获省级社科成果奖4项、市级社科成果奖3项,发表核心论文148篇,入选“全国百优案例”5项,位居区域领先水平。
5月5日 下午 6:07
其他

summer is coming‼点击开启🤸

········END·····HISTORY/往期推荐54个祝福,送给五四青年‼️闽院的校花是⁉️对话·青春榜样|他,一战上岗中科院!梨花哪有他们香🦋责任编辑|李晓滨本期编辑|全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5月5日 下午 6:07
其他

对话·青春榜样|他,一战上岗中科院!

“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他是我校202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毕业生-谢凯,现在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名职工。看似相距甚远的学业经历和就业方向,谢凯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把它们串联到了一起,成就“本科毕业就上岸到中科院工作”的佳话。回首他的大学生涯到上岗工作,他曾失落、也曾欢喜、曾碰壁跌倒、也曾光芒万丈。要做栋梁,才不辜负这青春年华大好时光。那么,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他的成长奋斗历程,聆听他的心声,感受他的魅力,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吧!在探索中成长2018年夏天,谢凯怀着无限的憧憬和期待走进闽江学院。初入校门,他就被优美的环境和静谧的氛围所打动。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和善博学的老师们、积极活跃的团体,映入眼帘的一切事物都告诉他,这是个成长的好地方。谢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通信工程专业,并在大二时考上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特色班。在专业学习上,他孜孜不倦,专业的教学环境、前沿授课的校内外导师,友好热情的互动氛围、求实钻研的学习氛围令谢凯至今印象深刻。“学校从各种角度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对专业的认识。”闽江学院的生活是充实而丰富多彩的。谢凯在努力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积极参与各项校园活动拓宽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他曾经同时参与项目多达七个,他回忆道:“大三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咨询预约系统的校长基金项目,需要在一个月内,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刚开始时,阻碍重重,我其实想过放弃,设计算法是一方面,数据标记与训练更是痛苦。现在大家应用中看似简单的一个智能对话,我们都需要对成千上万条数据进行标记。面对困难,我的导师找了其他同学组成小组一起清洗与标记,共同分担,才让我克服难关,完成项目。”成功的背后不只是单个人的努力,离不开更多人的支持和鼓励。同个项目的团队成员虽然有着迥然不同的专业方向,但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互相分享资源,解答疑问;也互相帮助和鼓励,在实验室一起奋战至凌晨。谢凯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完成了他的科研启蒙,收获良多。他认为这都得益于“应用为要”的办学风格,它一直引导我们尊重科学、自由探索。当然,闽院时期的谢凯不仅只投身项目,他也参加了很多活动。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校学生会办公室的学生干部经历。在这里,他学着每周写公文,做宣传,既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也提升了他的组织水平。因为自己喜欢喝茶,他还加入了茶艺协会,成为了副会长,学会了泡茶礼仪、茶学文化,现在和朋友在一块泡茶聊天,拓展交流空间。这些经历既加强了他管理团队的能力,也让他在和人际交流、为人处世等方面更加游刃有余。在挫折中奋进谢凯在经历过考研失败的沮丧、无措等负面情绪的冲击后,背上行囊,毅然决然地踏上另外一条路:“实习”。他在重庆做过销售、健身房助教等工作,像大多数大学生一样,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没能与自己的专业对口,谈及这段经历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这些工作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他说:“这些工作让我实实在在接触到了社会,让我提前步入了社会。”他在日常工作之余会不断地投递简历,即使简历被拒绝多次,他也从不停歇脚步,甚至把面试当成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向中科院投递了简历,经过三轮层层选拔,最终来到中科院,来到北京,来到这个令他心驰神往的地方。你可能是块金子,但北京金碧辉煌。在北京,对谢凯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一年里,他听到了钱学森的助理、中科院院士等业界大拿的讲座,中科院强大的科研资源带给他眼界的开阔,但周围的同事都是研究生、博士,在和他们一起工作学习的同时也带给他不小的压力,“做得好不够,我要做到最好。”他总是这样默默地跟自己说。中科院的工作节奏很快,大家都针对现实的科学问题开展工作,谢凯也要以“边工作,边学习”的模式处理每一件事务,这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根据中科院行政管理局的工作需要,在入职的第一个月,谢凯便开始了自学之前从未接触的前端Vue技术,没有专门的学习时间,他就利用碎片时间在b站和github上自学,直至熟练掌握。目前,他和他的团队主要负责中科院行政管理局下的一个物业公司做设备巡检、安保巡更系统,他在项目里主要负责系统的开发和运维。“在中科院工作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我明白了科研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还收获了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在中科院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环境中,我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局限,实现了自我成长和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这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风正时济,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谢凯自觉幸运能在中科院这个国家级平台上开展自己的人生舞台。但他也深知,未来依然有很多硬仗要打。面对未知的事物,他能够做的,就是继续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在经验中前行谈及“成功入职中科院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时,谢凯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未雨绸缪”。对于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多去参加学校活动、比赛、项目,在参加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丰富自己的简历。”他在大一到大三期间做了非常多有关计算机方面的项目,如校长基金、蓝桥杯等。他认为参加这些项目所带来的技能的增加、经验的累积,荣誉证书等,不仅为他的简历增色,让他的竞争力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的提高。对于大三、大四的学弟学妹们,他更偏重于从职业发展选择路径方向入手。入职工作前总是离不开投递简历和面试环节,基于此他给出经验之谈:“一定要抓住校招黄金期,多面试,多投简历,就算他们不找你,也要不断去面试,以此发现自己的简历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持续进行打磨和优化。一定不要等,如果没有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想再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学历那就去考研,务必从大三开始,就对自己未来的路进行周密的规划,否则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准备,为自己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石。”前行道路上,会遇到与你同行的伙伴。因此要善于与人沟通,很多好的创新点都是与人沟通中不断深化的。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才能让人生之旅多一分色彩。
5月2日 下午 12:09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地理与海洋学院:牢记嘱托 奋进一流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地藏万物,海纳百川。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是在原海洋学院、海洋研究院基础上,经学科重组后于2021年7月成立。学院办学历史久远,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福州师专地理系。学院现设有地理科学系、测绘工程系、海洋科学系。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学校办学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以服务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州市“海上福州”“数字福州”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聚焦校第三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全面落实“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巡察整改工作,紧紧围绕审核评估、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教师分类管理、硕士点培育建设等年度重大、重点任务,凝心聚力,切实推进“六大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01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目前,地理与海洋学院共开设地理科学(师范类)、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导航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7个专业,其中已建设3个省级一流专业(测绘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并基于地理和测绘背景,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型专业集群,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设有1个省级与产业对接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平台;9个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为了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学院积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培育建设资源与环境硕士点。成立海洋食品研究院、筹建海洋食品产业学院。对地理科学(师范类)、地理信息科学、导航工程等3个专业进行学科整合,拟成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集中力量发展测绘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以及海洋技术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测绘工程专业已申请工程认证培育,学院将在未来三年的工作中重点把控测绘工程专业的工程认证工作。学科整体优势更加凸显,学科交叉融合深入推进。02深耕学术科学研究积极服务地方需要地理与海洋学院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和行业工程实际,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服务地方需要。近五年立项国家级项目24项,省级65项、承担横向项目10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林业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1项,获得第十五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授权专利40余项,获专利成果转化12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项;发表学术著作6部。2019-2023年累计选任14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5个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109人次个人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53人次、市级个人科技特派员30人次),服务范围涵盖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宁德市。03引育人才分类管理推进师资应用转型地理与海洋学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建设有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引育并举,推进教师分类管理,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加快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3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7.3%,博士占比89.2%,符合双师双能条件师生占比>50%。人才引育:学院持续加强应用型人才队伍培育。学院通过用好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并形成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争当“四有”好老师,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示范”。通过针对新入职教师实施导师制,通过老带新快速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访学和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横向合作、科特派服务等不断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计划十四五双师比达到70%。分类管理:为充分调动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使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学院与专任老师充分沟通,基于现有专业教学任务及教师年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因素,科学规划、综合考虑制定教师分类岗位聘期目标ABC档任务,并尽快推动落实。04突出教育教学中心为国育才服务地方地理与海洋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牢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学院突出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学院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把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纳入重要议题研究部署,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投入:将教师本科课程教学学时数作为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各学年教学计划安排时,确保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近三年,各学年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均达100%,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为135.80、126.20、107.11。本科一年级学生课程教授授课率达100%(海洋系无教授职称教师,正高级教师授课率100%),教授积极参与低年级学生专业导论、概论等课程教学。赛促提升:学院每年均会举办院级教师教学竞赛,并培育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竞赛,以教学竞赛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改革成效。将优秀教师经验交流和课堂分享融入教研室活动,增加年轻与优秀教师的交流学习。近三年,学院杨立娟老师获得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福建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江振蓝老师、余华老师获得二等奖。叶青老师获得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叶青老师、余华老师、江振蓝老师、杨立娟老师获校级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张桂玲老师、靳少非老师获得一等奖;秦艳芳老师、张桂玲老师、张红月老师获得二等奖;邓钟老师、张建霞老师、许承权老师、靳少非老师、饶欢欢老师获得三等奖。张建霞老师、张红月老师获首届“课程思政”微视频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奖教师在教学竞赛备赛基础上,继续打磨课程,深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2022年4月,余华老师凭借参赛课程《经济地理学》获福建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该课程于2022年12月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2023年9月获省级一流课程立项;2023年3月,江振蓝老师凭借参赛课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获福建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3年9月,基于该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研究《新工科视域的应用型课程模式创新与实践——以〈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获省级教改立项,该课程于2023年9月获省级一流课程立项、2023年12月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图为地海学院杨立娟教师(团队)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学风建设:学院重视学风建设工作,把学风建设列入学院年度重点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及专题工作会研究部署、严抓落实,建立学业预警和学业帮扶机制,扎实推进“四个回归”,突出学风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每学年学院召开学风建设工作会议、表彰暨温书迎考动员大会、各年级各班级期末安全专题会议、学风建设年级大会、主题班会。开展优秀学风班评比和学业进步奖学金评定活动,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院学风建设。由院领导带队,不定期组织教学秘书、辅导员开展课堂督导。辅导员定期查看课堂监控,利用第三课堂文明养成平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图为地海学院开展表彰暨温书迎考动员大会)05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实践创新协同育人立德树人,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地理与海洋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塑造地海科技文化节、“百镇百村”社会实践、“小蓝星”志愿服务、“卓越工程”干部培养、“地海科技文化节”“闽山闽水物华新”等多个响亮的团学品牌,将五育闽院育人要求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政教育与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实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专业密切联系,全院上下积极参与的育人工作格局。获得诸如校园舞蹈大赛第一名、十佳歌手赛第一名、连续五年获得校
4月30日 下午 4:26
其他

权威发布|闽江学院202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第一条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招生管理制度,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招委会、省教育厅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4月29日 下午 6:46
其他

喜报!我校教师在福建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再获佳绩

喜报表彰4月24日-26日,第四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在集美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物电学院教师林秀芳(团队)荣获一等奖,将代表我省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计算机学院教师范林元(团队)、新传学院教师陈若凡(团队)荣获二等奖;服装学院教师赵莉(团队)、外国语学院教师李少华(团队)荣获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REC热/烈/祝/贺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全省39所本科高校1004位教师参与。268位教师(团队)通过校赛进入省网络评审,经过层层选拔120位教师(团队)参加现场比赛,入围比例约为45%。我校高度重视,精心准备,于2023年6月启动校赛,37个团队106位选手参与,选拔出9个团队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经过激烈角逐,5个团队入围省赛决赛,入围比例达56%。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本科教学领域最为重要的教师教学竞赛之一,是广大高校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提高育人能力的重要赛事平台。我校将以大赛为契机,继续总结经验,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完善“以赛促教”的工作机制,开展多样化、渐进式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竞赛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ENDHISTORY/往期推荐身边的好老师|陈毅挺:严谨的授业,科学的解惑,细致的关怀,皆成教学。“薄荷曼波”闽院,好顶‼️身边的好老师|余华:用最初的心
4月28日 下午 3:29
其他

“薄荷曼波”闽院,好顶‼️

ENDHISTORY/往期推荐校党委常委会会议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教育教学巡礼】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以评促建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科创实践培育应用型技术人才身边的好老师|钱晓岚: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炬,是唤醒灵魂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来校访问责任编辑|李晓滨文案来源|全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4月27日 下午 9:35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陈毅挺:严谨的授业,科学的解惑,细致的关怀,皆成教学。

深入研究、脚踏实地、潜心钻研是他的实践。他是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主讲的课程“仪器分析”被认定为福建省一流本科教程、闽江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他也参加和指导过多项赛事,并取得多个奖项。他正是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陈毅挺老师,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恪尽职守,不断播撒智慧的种子。教学的旅程永无止境,他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在2021年福建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该赛事的三等奖。01沉浸教学,寓教于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领域在其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化学也变得尤其重要,特别是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出现,应用日趋广泛,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也成为化学工作者们必须掌握的重点。陈毅挺老师主讲的“仪器分析”,并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对化学仪器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更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常见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定性定量方法、干扰抑制方法等,并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一个善于教学的老师不仅需要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还需要具备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真的能力,“知识纷繁,实践求真”这是陈毅挺老师所强调的,这个理念也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他将理论教学与实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他也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动眼、动口和动脑,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仪器分析原理的理解。陈老师总说:“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学习需要融会贯通,生活亦是如此。”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学生们的心中,不仅教会了他们如何学习,更让他们领悟了生活的真谛。课余时,他更是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学习近况,倾听他们的困惑,用他的智慧和耐心为他们拨开迷雾,他还会关注学生们的社团活动,并为其提供建议。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李富滔同学分享道:“在绿色化学协会的活动中,陈毅挺老师是我们的坚定支持者。他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耐心指导我们的活动,让协会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月27日 下午 9:35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余华:用最初的心 走最远的路

躬耕不辞劳,笑看桃李新。数年来,她致力于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坚持创新育人的原则,以经世致用与德业兼修作为她的教育目标,曾获第五届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基础组)二等奖等多个省级荣誉,负责的“经济地理学”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她就是我校地理与海洋学院的副教授——余华。如今余华仍积极投身教研一线,并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以求更好的课堂效果,在2022年举办的福建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永志育人初心曾经,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梦想踏上了这片沃土。现在,她更深深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伟大与艰辛。初为人师,她满怀激情和期待,渴望将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更深刻地领悟到:“教育真正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余华老师会仔细制定课程实践作业和汇报任务,并对每位同学都做出针对性的指导。”2020级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陈扬霖说到。余华始终坚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在增长才干的同时也学会为人处世。面对教育事业的挑战和艰辛,她从未退缩。如何让枯燥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易动呢?如何让学生与时代接轨呢?为解决问题,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研究专业知识。此外,她也深知教学相长的道理。面对新时代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她选择在职读博士、访学进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而每当看到学生们在学业和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她都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这份荣耀与成就感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最初的选择。余华说:“今后,我将继续坚守教育事业,和学生们一起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教育的初心在于育人,这份初心,她永志不忘。勇立改革潮头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而要做好做活教育,教学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关节。关于如何教好各式各样的学生,余华有自己独到的“窍门”——改革教学模式。她指出:“《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理论繁多,枯燥难懂。所以在教学中,我创新地提出并运用了‘探究知识Inquiry—内化应用Internalization—反思评价Introspection—创新发展Innovation’即‘4I’金字塔模式等教学新策略。同时融入科学方法、专业自信、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让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余华勇立改革潮头,她坚信创新教学模式是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她将现代教育软件雨课堂等与翻转课堂、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大胆摒弃传统,积极探索新的课堂互动方式,如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课堂妙趣横生。她说:“学生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并培养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种改革让学生们从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探索者和创新者,他们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和碰撞。2020级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李榕欣同学提到:“余老师会设置胡焕庸线是否能被突破、经济全球化是陷阱还是馅饼等论题让我们进行小组辩论赛,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体验。”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余华的创新精神也感染了学生们,陈扬霖同学也表示:“在余老师的创新性授课中,我们能以一个新的视角对地理现象进行思考,并得出自己的体会,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社会需要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者们共同面临的问题。余华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着其独到的理解,她指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城乡规划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德业兼修和经世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刻把握时代风向,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李榕欣同学提到:“余老师会教我们一些利于就业的技能。”在论及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时,余华深度剖析当下社会背景:“本专业具有广阔就业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乡统筹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同时,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余华的话语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她对于时事的敏感以及对与社会现实接轨的重视,陈扬霖同学表示,在课堂上,“她会应用当下热点和经典案例来深入讲解知识点。”李榕欣同学也表示:“余老师会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介绍学科新动态等等。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在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后,余华并没有停下教研的脚步,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她始终将适应社会需要放在第一位。这也与习近平总书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及我校坚持“应用技术型”的办学定位相合。“庆幸自己当时选择了从事教育职业,今后也将继续坚守这份不变初心
4月26日 下午 5:07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科竞赛和双创项目协同驱动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01问题探索闽江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入选福建省“一流”建设专业,并作为骨干专业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功能纤维材料”与“省创新创业试点专业”。本专业聚焦福州市的化纤、涂料、新材料三个超千亿产值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在涂层新材料、功能纤维材料、柔性电子新材料三个领域形成特色与优势。专业遵循学校一流应用型人才建设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通过调研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情况、邀请高校与企业行业专家、组织专业教师研讨等方式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确定本专业面向福建省材料、化工、能源和环保等领域民营企业,培养具有广泛的化学化工基础,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技能,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重点服务于先进纤维、功能涂料和新兴电子等区域特色产业,依托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块建设,全过程引入产业链和行业专家落实“重实践、强技能”,培养能够从事与功能纤维材料、涂层新材料、柔性电子新材料相关的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品质保障、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工程师。在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教学团队通过召开课程教学研讨会和收集学生的问题等多种渠道,并结合主客观因素,发现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基础类课程具有概念抽象、逻辑性强、难以理解的特点,而一些应用类课程因为学时限制,实践训练强度不高,学生产生知识难而无用的错觉,从而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就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2)有的学生长期以来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缺少创新意识,需要对这类学生加强引导和鼓励,有效激励和敦促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图片1
4月24日 下午 4:27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郭培才:做学生创新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从行政工作到专职任教,角色的转变意味着职责的不同;从聚焦创新创业到专耕创新教育,内容逐步变化更彰显个人的发展方向;从教20年来,他始终心系学生创新工作,不断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创新,支持学生创新。他的主讲课程“创新思维”在2020年获评福建省精品课程,又在2021年获评为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他在福建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取得了三等奖,又在2024年3月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得福建省赛教学赛道高教组银奖(排名第一)。他就是创新创业创造学院的郭培才老师。在提升专业水平下功夫,不断往“深”里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坚持走应用型办学之路,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2017年我校创新创业创造学院应时势而创立。由于郭培才老师先前一直兼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因此,他也成为首批参加全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和改革的人员之一,并最终被吸纳到创新创业创造学院,成为一名专职教师。转向创新教育方向后,郭培才老师就马不停蹄进行相关信息检索并赴全国开展创新教育有代表性的高校、机构开展调研,拜访相关领域专家。转岗后两年内,他先后加入中国创造学会、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网络、同济大学双创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组织。因为TRIZ和设计思维是业界公认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工具和方法,所以他还参加国际TRIZ协会MATRIZ一级和中国设计思维创造院设计思维一级的培训并获得认证。之后又参训获得了科技部创新工程师二级认证和参加教育部创新方法分教指委首批创新工程学师资培训。郭培才老师不断深耕相关专业知识,精进专业技能,争取为学生带来更先进的知识内容。郭培才老师向我们介绍道,在丰富教学内容上,他和课程团队构建“一体两翼三支撑”的课程模式体系,即以“创新思维”SPOC课程为主体,精心选用线上精品资源课供学生课前了解或课后扩展学习,线下课程注重互动和实践环节的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第二课堂”和“选修课”为两翼,实现“通识化”与“个性化”的统一。以“创新银行”“创新赛事”“创新读书会”等平台和活动为支持,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和高阶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曾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10余人次,并获国赛优秀指导教师一次。此外,他曾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立项省级项目5次,国家级项目3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项。郭培才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朝着创新的方向行进。在创新教学方式花力气,不断往“心”里走“我可听说了,创新思维是大学里最‘水’的课。”“这门课的名字听起来就无聊,还不如睡觉。”“学了创新思维课,我就会创新吗?”很多学生在没上创新思维课前就给课程下了简单的定义,当谈及这个在大学生群体里炙手可热的观点时,郭培才老师只是淡淡一笑:“打破同学们的固化偏见,营造上课前与上课后的反差感,这本身就是我想做的。”创新思维的课程每年都在更新变换,无论是内容、案例还是授课方式,郭培才老师及课程团队都不断精益求精,尽可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郭培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有自己的授课“工具箱”,让课堂严肃、活泼有质感。他会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发放各式各样的积分卡片作为学生的课堂表现分记录,用可视化的道具提供给学生最直观的情绪价值;在课堂进行小组实践时,播放紧张的倒计时音乐,让学生的紧迫感和激烈气氛更加浓烈大大提升,实践效果大大提升;还有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辅助教学进行的反向签到、高“弹幕”论、项目PK等课堂互动设计,都很有心意且很受学生欢迎。区别于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郭培才老师努力塑造“学生”课堂主角角色,他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和重点,教师只是引导者和主持人。”来自地理与海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2023级学生吴克辉用最朴素真诚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对郭培才老师的课堂的喜爱:“以后谁再说这是水课我就跟谁急!”在郭培才老师的课堂上,他感受到课堂气氛很轻松很活跃。“一进到课堂,就被老师课前放得轻松有趣的视频感染,在上课期间大家踊跃发言为自己所在的团队争取扑克牌(即积分)的奖励,但我认为大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团队,郭老师每时每刻挂在嘴角的微笑和脱口而出的‘金句’一直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些都是鼓励我们开动思维,敢于发言的重要因素。”在学生职业发展做文章,不断往“实”里走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生如何紧跟时代发展,在毕业后迅速与社会接轨是郭培才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基于此他密切关注我校学生本科毕业去向,认为学生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大家提升社会认知的过程,特别是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就是和社会充分接轨的好机会。因此,他自比为一个连接学生与社会的平台,在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创新的资讯和丰富的机会。在提到“有什么前沿的资讯能辅助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时,郭培才老师着重谈了AI技术对今后学习、职业发展的影响。据他了解,现在很多企业正在大力推进全员学习并使用AI,使用AI已经是职场人的标配。他对大学生不熟悉AI技术的现状感到十分地着急,希望在校的大学生能尽早地积极拥抱AI。在上学期郭培才老师执教的创业实践课上他就积极鼓励学生用AI完成课程作业,这学期在教学任务超负荷的情况下,他为了更广泛推进学生学习AI,专门立项了第二课堂金课“AI学习进行时”。由于“创新思维”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对于项目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郭培才老师用一句话形容自己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2015届校友杨林,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二手书的创业,其创新研发的“基于大数据的收书扫描枪”,让他的二手书项目发展迅猛,快速跻身整个行业的头部。郭培才老师也一直作为他创业的陪伴者,先后指导杨林的项目获得多项荣誉,杨林团队也获得2019年福建省“创业之星标兵”称号。提及郭培才老师的帮助,他很激动地表示:“在我做二手书项目的时候,郭老师和其他领导都积极帮助我对接校内外各种资源,车辆、仓库等。毕业这么多年时间里,我一直做二手书项目,有任何疑问和困难我都会找郭老师沟通请教,他都会不遗余力地给予以我他力所能及的帮助,郭老师既是我的师长,也是我的好大哥好朋友,他就像大哥一样给予我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杨林校友的案例只是郭老师指导众多创新创业项目中的一项,郭培才老师时刻都尽最大可能地支持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助力,将学生的梦落“实”。在当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创新思维这门完全应时代而生的学科,充分考虑时代和国家的现状,为学生指引前路和方向。追求创新,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一个民族向前迈进的步伐!文章的最后,郭培才老师有几句对同学们的寄语:“在大学内,大家不应只满足于课堂学习,更应该充分践行‘学而时习之’中的习,也就是多多实践和练习。在课堂结束之后,必须主动去了解与项目相关的资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打破信息差。创新并不遥不可及,人人皆可创新!”ENDHISTORY/往期推荐收藏‼
4月24日 下午 4:27
其他

世界读书日|如果闽院是一本书…

如果闽院是一本书那么它是一本饱含智慧与情感的巨著📓翻开它的封面你会被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所吸引每一页都记载着学子们的成长与奋斗每一行都流淌着知识的甘泉SVG布局的工具条上可以设置动画各种参数同时可以设置宽高比,达到SVG层和布局内容的完美对齐
4月23日 下午 10:27
其他

毕业致谢|潘珊珊:一程春风里,万缕引路情

编者按:庚子金秋,相遇闽院,携一程山水与君赴华年;甲辰夏至,别离有时,留一纸深情待君同追忆。随着毕业季的来临,2024届毕业生即将完成他们在闽江学院的求学之旅。四载芳华凝聚了文学子们积极进取、奋楫争先的青春与汗水,更汇聚了母校的培养与关怀、老师的教导与付出、同学的陪伴与帮助和长辈的支持与鼓励。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爱校荣校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生动展示毕业生深耕不辍、行路致远的青春风采,引导青年以争优争先、蓄力前行的奋斗品质,实现以文修身,服务社会的青春价值,凝聚笃行求真、拼搏进取的青春力量,在此,人文学院特推出毕业生致谢特辑。本期推出此系列推文第一期。致谢者:潘珊珊潘珊珊,人文学院2020级历史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曾获校一等奖学金、发树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文明养成奖学金;先后获评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青年志愿者、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校优秀口述历史访谈员等荣誉称号
4月22日 下午 11:32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国际数字经济学院 :数字赋能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共创未来

IEEE亚太天线与传播会议(APCAP2023)和第五届智慧健康城市国际研讨会(ISHC
4月21日 下午 1:31
其他

喜讯|我校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公布了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评审结果,遴选产生了10个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00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00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闽江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近年来,闽江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自教育部2018年启动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以来,闽江学院已有5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于2021年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先后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7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4个。各创建单位把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建设成效明显,发挥了较好的引领示范效应。闽江学院党委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按照《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要求,严格对标对表,谋划细化创建工作方案,强化创建工作保障,加强工作督导,按计划、分步骤开展培育创建工作,确保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推动学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党建工作新成效推动学校事业新发展,着力构建一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闽院模式”,在“强国建设、闽院何为”“教育强省、闽院何位”的时代答卷上书写新的篇章。ENDHISTORY/往期推荐身边的好老师|江振蓝:每一粒种子都孕育着未来的可能【福州日报】一通电话牢记12年闽江学院展区亮相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教育教学巡礼】
4月20日 下午 4:01
其他

身边的好老师|江振蓝:每一粒种子都孕育着未来的可能

教育改革下,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地理与海洋学院教授江振蓝,就是一位不断探索教学创新之路的实践者。“在我教学生涯的每一步,我都坚信教育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江振蓝老师的教育之旅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生成长的承诺,而她也在不断追求创新。正是在这份不懈追求下,她创建了“任务链+研学支架”教学模式,搭建了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而作为福建省第三届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的她,希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遥感技术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航向。跨学科整合:高校教师的新挑战基于整体教育的理念,以尊重整体的学生而建构统整的课程、实施完整的教学等为根本原则,江振蓝老师创建了“任务链+研学支架”教学模式。依托该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江振蓝老师主持福建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工科视域的应用型课程模式创新与实践”,获福建省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二等奖。而在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如今势不可当的一种发展趋势,既然是新工科,那便需要有一种大学科的概念,高校的老师们不能仅局限于自己教授的那一门或是几门课程,而是要结合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来整合课程。在江振蓝老师看来,当下的趋势既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能够有效地结合各种类型的教学创新与学科融合,那必将为教育界注入新的力量。但如何才能更好更优地进行多方结合?“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课程模式创新与实践”正是江振蓝老师在此趋势下为更好地帮助教育教学改革而带头创新发展起来的福建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然而,教学新模式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本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两个最大的挑战:其一为改革中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构建,其二则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她说道:“克服这些挑战应该要坚持一种新工科的融合理念,即大工科教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交叉融合理念等等,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克服这种在推广应用当中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与解决这些挑战,江振蓝老师始终倡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这些创新模式的建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创新改革:独特的教学模式本次教育改革趋势所带来的创新,绕不开“任务链+研学支架”这一别具特色的创新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为在课程初始便让同学们分组,同时将教学内容分散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再辅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作为模式支架,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以及与大家的相互配合来完成各种任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深入讨论,学习的氛围积极浓厚。“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帮助。”21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陈诗捷同学说道,“大家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地成为课堂的一份子。”这样江振蓝老师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同学们的课程需求,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江振蓝老师推广的这种新方式让课堂更加个性化同时也更具活力,她说道:“这一模式中研学支架的构建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地把知识点从课本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帮助同学们提升实践能力。”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大幅激起了同学们对课程的兴趣,更是在多次的研学中提升了同学们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课堂上更全面的交流还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这可谓是一举多得。江振蓝老师在教学创新大赛中设计的“任务链+研学支架”的教学模式,促成了主讲课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成功入选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和省思政示范课程。这个“任务链+研学支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建构,更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实践模式的建构。“在教学实践当中,它有很多具体的抓手,可以在实践中体现它的价值。”理想实践:培育未来的创新者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思考、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深度和质量。江振蓝老师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们需要保持对新事物的包容和开放态度,积极吸收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融合最新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以此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她说道:“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是互相补充的,不能将它们孤立考虑。”江振蓝老师期望通过推广和提升“任务链+研学支架”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范围从其所教授的课程扩展到本专业的其他课程,甚至整个学科。目标是以整体教学理念促进人才培养,因为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跨课程、跨学科的协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现代高校教师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高效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教师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未来的创新者和领导者,从而为社会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随着教学岁月的流转,我收获的不仅是荣誉和奖项,更是无数学生的成长与成功。”每一个授课时刻,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她与学生们共同书写的教育篇章。回望过往,她深感荣幸能够在教育的田野上耕耘,见证“任务链+研学支架”教学模式的生根发芽。在未来的岁月里,江振蓝老师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与学生一同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继续探索,绘制出更加精彩的教育蓝图。ENDHISTORY/往期推荐收藏‼
4月19日 上午 10:01
其他

闽江学院展区亮相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在刚刚结束的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闽江学院亮相“福建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陈星莺,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叶燊在舒继武校长的陪同下来到我校展区参观指导。本届高博会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主题,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共推出展览展示和学术活动两大主体部分。展览展示面积达12万余平米,参会院校1500余所,线下参会观众10余万人次。闽江学院展区占地54平方米,整体以闽院蓝为主基调,从“强基固本,协同育人;融合创新,服务地方;协同合作,开放办学;担当使命,传承文化”四大主题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研究成果。展区设置了“闽山闽水物华新”作品展、“功能纤维-印象茉莉-畲艺”联合展柜、“高精尖数字智能成果”展柜,丰富的实物展品也引来众多省内外高校、企业和现场观众的连连赞叹。为了此次展会的精彩亮相,我校认真筹备,结合本届高博会主题和我校特点精心组织展览工作,从内容甄选到版式设计、从思路理念和展品实物、从展前演练到现场解说,悉心打磨。工作组的用心迎来了展览现场的“高人气”,来自各兄弟院校的教育同行、企业供货商、媒体记者等纷纷在我校展馆驻足观摩、与我校工作人员深入交流。ENDHISTORY/往期推荐我校承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交流活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今日启动我校承办第61届高博会“聚焦区域创新合作”学术活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筑牢保密防线,守护国家安全责任编辑|李晓滨本期编辑|全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4月18日 下午 6:41
其他

【教育教学巡礼】 外国语学院:魅力外语融合中外文化,国际视野培育时代新人

编者按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推出“教育教学巡礼”系列专题,大力宣传推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学院巡礼——外国语学院用语言架起交流桥梁,用文化联结中外长廊,过去五年里,外国语学院立足“做强翻译,做实商务,做优师范,服务全校”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带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一起探索语言奥秘,共同传播多元文化,帮助学生成长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01党建赋能
4月18日 下午 6:41
其他

我校承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交流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交流活动在海峡会展中心举行。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福建省教育厅主办,闽江学院、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闽江学院研究基地承办。校领导叶世满、任涛出席活动。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以及福建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结合教育强国建设总体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教育期间开创的重要理论和重大实践,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动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出了一批教育改革重大举措,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新时代新征程,要牢记嘱托、踔厉奋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理论逻辑,深刻领悟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教育的思想方法和实践逻辑,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和历史逻辑。会议指出,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坚持高等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推动福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不断提升。会议认为,要深挖理论“富矿”,着力将独特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要坚持立德树人,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强化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福建教育系统将以此次研讨交流活动的举办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教育新的更大贡献。校党委书记叶世满作了题为《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一流应用型大学新路》的主旨报告,阐述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一流应用型大学,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必须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他强调要深入挖掘好、守护好、传承好习近平同志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开创的办学治校重要理念与重大实践,坚定方向定位,保持战略定力,顺时而谋、乘势而上,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会议期间,举行了“追寻领袖足迹
4月17日 下午 8:19
其他

我校承办第61届高博会“聚焦区域创新合作”学术活动

2024年4月15日下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福州市教育局、闽江学院承办的“聚焦区域创新合作”学术活动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309会议室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专家学者、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出席活动。本次学术活动主题为“深化科教融汇·赋能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闽江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傅高升指出,闽江学院承办此次学术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闽江学院始终坚持立足福州、扎根八闽,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充分锚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主动担当、深化改革、积极作为,紧跟科技发展新趋势,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战略基地、创新高地、坚强阵地。他强调,在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下,闽江学院要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切实服务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闽院贡献。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刘修岩,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张祥建教授,福建江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朱四海研究员,福州大学黄志刚教授,江南大学校长助理、现挂职闽江学院党委常委、海上福州研究院院长张梁教授等五位专家作主题报告,交流了各自在区域创新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刘修岩教授作《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科创走廊建设研究》主题报告,分析了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结合长三角内部地区间生产与创新联系,提出了进一步探索与把握产业间隐藏的技术联系,从人才、资本和制度多个方面创造多元融合的区域“技术知识蓄水池”“人才蓄水池”和“创新资本蓄水池”,提高区域产业体系的整体创新水平与创新韧性。张祥建教授作《共建科创走廊提升新质生产力》主题报告,介绍了当前世界及我国科创大趋势,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科创大走廊发展的经验和模式,提出了福州科创大走廊的战略构想,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构建产业群落,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建立政府服务配套体系等措施提升新质生产力。朱四海研究员作《新福建“两发展”与高等教育创新转型》主题报告,介绍了发展导向型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强省内涵要义,建议在校内完善招生、培养、就业、校友终生服务的发展链与学校、院系、学科专业、现代产业学院的治理链,校外打通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纵向链与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横向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黄志刚教授作《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专精特新产业人才》主题报告,分析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五大工程,提出了产教融合是培养专精特新产业人才的关键节点,建议强化政府、教育、企业的共同社会责任及教师、学生、企业的契约精神,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以服务专精特新产业发展。张梁教授作《科教融汇引领福建海洋食品产业发展》主题报告,回顾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科教融汇对高等教育、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福建海洋食品之渔业生产数据、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交通运输等具体案例,提出了通过增进技术交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园区等,以科教融汇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助力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校企的深层合作与共赢发展。本次学术活动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建设成果,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综合改革,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助力福建加快推动开放创新和协同发展。ENDHISTORY/往期推荐校党委常委会会议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教育教学巡礼】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以评促建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科创实践培育应用型技术人才身边的好老师|钱晓岚: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炬,是唤醒灵魂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来校访问责任编辑|李晓滨文字来源|科研处照片来源
4月15日 下午 10:54
其他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筑牢保密防线,守护国家安全

今年的4月15日,将迎来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日“国安宣工作室”发布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官宣海报,@Mjuer快来一起学习!国家安全你我共筑携起手来让我们成为国家安全最坚定、最可靠的捍卫者共同守护国泰民安、美好明天!ENDHISTORY/往期推荐校党委常委会会议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教育教学巡礼】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以评促建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科创实践培育应用型技术人才身边的好老师|钱晓岚: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炬,是唤醒灵魂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来校访问责任编辑|李晓滨来源|国安宣工作室本期编辑
4月15日 下午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