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很广外!当翻译与医学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GDUFS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3-08-17


我校高级翻译学院

于2018年举办医学口译工作坊

迄今已走过四年光阴

在这四年里

医学口译工作坊融合广外特色

定制化培养医学翻译应用型人才

不仅促进医学与翻译学交叉融合

更好地对接了就业市场

还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让我们一起走进医学口译工作坊

探寻它的成长之路与育人成果





开垦

跨学科融合培养“T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跨语种交流重心逐渐由人工转向智能,翻译人才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而我校高翻学院培养专业型硕士要求翻译服务对象落实到具体的行业与领域,翻译过往结合领域种类多样,但除了法律与商务,其他仍存在翻译对象模糊的问题。高翻学子面临的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医学口译工作坊创始人陈庆的担忧,翻译工作者该如何与服务对象产生关联?广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区优势得天独厚,而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正不断提高,这其中或许能找到高翻学子的“新出路”。凭借自身数年在口译与医药领域相关发展经验,她大胆地将目光落在医学领域,尝试让翻译与医学结合。


陈庆(第一排左九)

与第五期医学口译工作坊日语班成员合影


一位主讲人,一位负责人,一间小教室和十几个学员组成了首期医学口译工作坊。工作坊成立之初,组建讲师团队对于陈庆来说无疑是个大难题。幸运的是,她的师妹杨丰源在医学翻译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足以担任工作坊讲师一职,而陈庆数十年丰富的从教经验正好弥补了杨丰源缺乏的任教经验。于是她们创新了“主讲人+负责人”的工作坊模式,将二人的长处相结合。陈庆回忆着工作坊成立之初的不易,“外界质疑我们没有专业教师团队,没有医院和医药企业,甚至广外没有医学院。我们是没有,但是我们有从医学院药学院来的,在广外学习口译的人。”


医学口译工作坊创始人陈庆


往后的数年里,陈庆先从医学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吸纳校内师资,而后又辗转多地,邀请了许多对医学翻译感兴趣的跨专业、业内专业人士加入,形成了“校内+校外”模式的讲师团队。教学场所也不再局限于教室,慢慢拓展到医院,让专业医生参与培训之中,逐渐演化为仿真型医患沟通工作坊。这样的“新出路”帮助工作坊逐渐成型成熟,陈庆亦与她的团队一道,在这条路上矢志不渝地走着。



陈庆始终坚持让翻译与服务对象产生关联、让高翻学子专业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对接的初衷。在她看来,“工作坊不是要培养优秀的口译员,而是要培养‘T型人才’——即在某个领域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同时能将专业领域与其它领域技能融合的综合应用型人才。‘T’上面一横相当于广度,下面一竖相当于深度。或许我们在医学领域的深度不够,但综合能力的广度够。”陈庆认为,即使语言类人才在医学知识上无法同专业人才相媲美,但从多元化的就业需求来看,若能将在工作坊中学习到的职业技能与综合能力迁移到企业工作中,同样可以提升自身优势。


工作坊学员参与干细胞科技成果转化模拟谈判现场


此外,陈庆还牵头举办和联系了一些国际性专业会议,为学员们提供同声传译的实训机会,充分发挥广外的多语种优势。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工作坊更加注重培养学员们的职业技能。自第五期起,工作坊还与非洲广东总商会、几家国际医院、互联网医疗企业等开展合作,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为学员们授课、开办讲座。在培训过程中,业内专业人士也给学员们带来了实习实践与就业的机会,有效降低学员与机构在求职中的沟通成本,为双方搭建了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



探寻

像医生一样思考问题


来自高翻学院的沈琳加入医学口译工作坊时,工作坊已开设至第三期。有了前两期的充分实践经验,工作坊在“医学+翻译”道路上的探索也越来越有底气。


第三期开始,工作坊创新性地推出医学口译技术模块,指导学员将资源搜索等技术与医学口译相结合。在沈琳眼中,这个模块非常有趣有用,课程中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口译技术工具的介绍和实操培训,对她之后口笔译的译前准备和译中检索支持都起到很大帮助。但正如杨丰源所说:“医学口译工作坊是一个职业性的东西,不可能一直在教室里完成。”因此,除理论教学外,工作坊在课室之外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其中,让沈琳印象最深的是她在中医馆的实践:该实践课程由工作坊老师和中医馆医生扮演医生,英国外教和留学生扮演标准病人,模拟真实场景问诊,让学生进行口译实践。正因为有这样的实践机会,沈琳得以发现“中医术语等的翻译的文化因素和照顾患者情绪等的人际因素也是医学口译中很重要的一点。”


沈琳(第二排右二)

在第五期医学口译工作坊紫和堂中医馆的合影


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对医学知识的不熟悉都会让许多和沈琳一样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感到压力较大。于是工作坊从第一期开始便采取“精益培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员需要对每日教学难度与效果进行即时反馈,讲师则根据收到的反馈调整次日课程安排。杨丰源认为这个模式是大有裨益,讲师可以通过反馈看到每一个学生参加工作坊课程的目的以及他的期待值。她直言:“反馈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不断去同步双方的需求和努力程度的一个过程。选择性教学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的教学符合学生对你的期待。”在“精益培养”取得良好效果后,工作坊也没有停止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探索。第四期开始,工作坊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预备学习医学词汇和医学知识等,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沈琳看来,这样教学效率更高,学生在线上可以自由安排基本医学词汇复习时间,大大减少线下因为词汇等基础问题耽误课堂学习的情况发生。



除课程内容场所多元化外,工作坊还不断推动着教师的多元化。第四期加盟的讲师李俊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译教师,他曾为政府和学术机构等提供口译服务几百场。在工作坊中他除主讲西医口译的同传外,还结合自己经历经验开设医学文献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杨丰源告诉记者,工作坊致力于通过这种“专业导师”加“社会导师”的模式,来提升学员的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同时,工作坊还会就翻译人才在医药领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医疗行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进行分享。


工作坊学员温子安的本科专业是医学,在工作坊的学习对他来说是对本科知识的延续。于他而言,工作坊给予他很多实践机会,也让他在口译和医学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他认为“跨领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的。”医学口译工作坊对创新教学的探寻,无疑能帮助学生顺应时代潮流,更有实力与底气勇立潮头。



收获

“医学+翻译”擦出绚丽火花


医学口译工作坊及研修班的“医学+翻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极具前瞻性,也经得起实践检验。“口译员对客户的不可替代性非常重要。”这是杨丰源心中工作坊的培养理念。她希望工作坊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培养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并在口译实力与医学知识储备方面均不输专业人士。


杨丰源在为学生讲解口译知识


参加过研修班的董春燕对此深有感触,要想扎根医学翻译领域,医学水平与翻译能力需并驾齐驱。从在校学习到工作实践,董春燕愈发体会到,翻译专业的人才编译出来的文章通俗易懂,但原文很多专业术语的用词不够精确;医学专业的人才编译出的文章专业性较高,但通常又比较晦涩难懂。因此,董春燕非常感激在研修班的学习经历:“我前期接触过训练,了解约定俗成的说法,翻译时就更得心应手,知道该用什么词,也知道对应的中文如何表达。”


董春燕(右)与工作坊老师彭珺的合影


这一平台同时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杨丰源以前沉浸于钻研医学知识,如今的她逐渐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专业上也更深入地融会贯通医学和翻译两个领域。看到自己的学生运用所学成功实现翻译与医药的跨领域转化,杨丰源由衷感到开心。



董春燕通过这个平台抓住了职业发展机会。研修班的医学笔译与SCI写作课程培养了她的医学语言读写等专业技能,她也在老师的引荐下大胆参加药企的实习面试,最终顺利得到进入药明康德的实践机会。她特别提到所学技能的可迁移性,“在获取信息的时候需要归类,把最有价值的提取出来,而不是全都翻译出来。”董春燕认为,口译学习和工作实习都需要培养多任务处理能力,“实习时你会同时被派到很多活,那么就需要给它们分清轻重缓急,然后再去做下一步的处理措施。”


董春燕想要把握住时代机遇,在医学与翻译结合的道路上继续发展。像她一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杨丰源鼓励大家抓住时机、敢想敢做,并希望医学口译工作坊能够为他们提供多一个人生选项。








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是时代所需

医药行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

更为复合型人才提供了

大展身手的舞台

广外医学口译工作坊

踏出的“语言+专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

回应了时代的呼声

抓住了难得的机遇

期待更多医学翻译人才

能够从广外医学口译工作坊走出去

发挥自身优势

贡献专业力量





文字 | 王思惠 张依帆 陈嘉渝 朱依楚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官微图库

编辑 | 李昕

初审 | 李昕

复审 | 费俊慧 杨欣

终审 | 申明浩


↓ 往期精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