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晓辉,梁陈岑 | 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和企业全球化的知识管道构建——以浙江省和德国石荷州为例






摘 要:经济地理学中的“本地蜂鸣-全球管道”模型解释了本地企业如何通过长期互动学习,逐步形成有利于企业全球化的重要知识俘获渠道。中小企业因自身能力和国际化经验的缺乏,往往会规避时间成本和风险,另辟蹊径地实施国际化战略。本文以浙江省和德国石荷州国际友好关系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和对利益相关人的深度访谈,对该关系框架下浙江中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俘获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国际区域友好相关机构扮演着“知识守门员”角色,为双边中小型企业的全球化提供准确的、高效的和定制化的信息。②国际区域友好关系推动基于政府担保的、多方参与的“全球蜂鸣”空间形成,使得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社会、认知和组织临近,以此俘获“走出去”的关键知识;③国际区域友好关系为两地搭建一种新型的“全球管道”,有利于形成面向“精准全球化”的动态蜂鸣社群。本研究强调:地方政府主导的国际区域友好关系是中小企业“全球管道”构建的重要制度平台,这种“全球蜂鸣-全球管道”知识动态模式是对传统“本地蜂鸣-全球管道”概念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地方蜂鸣-全球管道模型; 全球蜂鸣; 企业国际化; 知识俘获; 国际区域友好关系; 浙江; 德国石荷州





作者简介








胡晓辉(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E-mail:xhhugeo@gmail.com。






0 引言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全球市场缩减;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剧增。在此背景下,除了实施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外,企业如何加快“走出去”步伐,谋求新的经济机会,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推动区域发展,已成迫切现实的研究议题。

理论上,中小企业“走出去”时常面临比大型企业更多的困难。它们缺乏国际化经验,也缺乏足够资金和能力来实践“出海”战略。同时,因长期根植于地方化的组织和社会网络中,其行为常立足于地方缄默知识,难以获取国际化相关知识。Owen-Smith等提出“全球管道”(global pipelines)概念,并指出建立跨国知识渠道是本土企业全球化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发展了“地方蜂鸣-全球管道”模型(the 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 model),并认为:地方蜂鸣具有本地社会文化依赖性和自发性,而全球管道的构建需具有战略性,并依赖有目的的时空成本投入。为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构建“全球管道”时常处于劣势。

然而,在现实中,中小企业却是全球化的主力。近五年,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达30%,其中80%源自中小企业。为什么这些理论上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能够顺利“走出去”?本文将关注企业自身能力之外的因素,即世界普遍存在的跨国公共制度平台——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对企业全球化的影响。研究动机如下:(1)企业全球化是对外经济关系建立的过程。该过程的影响因素已不局限于地理临近,其他临近形式如组织、技术、认知和制度都能起到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知识俘获会依赖于不均衡的临近性,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可看成特定官方城市政府正式构建的“制度临近”,这种制度临近有别于以往经济地理学中自发形成的、基于企业生产关系或基于共同文化社会空间基础的企业间(含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临近,而是一种区域双方政府主导下的、具有“外交信任”内涵的区域间的制度临近。这种临近关系具有正式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域间固有的制度、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架构差异,形成一种特殊的跨国区域伙伴关系。然而,这类临近性对企业全球化的效应仍缺乏研究;(2)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已经从文化教育交流、外交和政治互信,逐步转向双边企业经贸服务和技术合作上。不少证据表明,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在促进双边投资和贸易上有显著正效应,但就区域企业获取“走出去”的知识动态机制上缺乏细致研究;(3)以往实证研究常基于蜂鸣-管道模型,过于关注企业自发的知识互动、技术学习过程,忽视了政府制度平台对企业国际化知识俘获的研究。

基于此,以浙江省和德国石荷州友好关系为例,通过对该框架下浙江企业和相关机构进行访谈,探索两个核心问题:国际区域友好关系是否主要影响中小企业?其对浙江企业在获取“走出去”相关知识(包含投资选址、贸易伙伴、本地化策略、国际制度环境、投资进入方式等)上发挥着何种机制?以期为我国企业全球化的实证拓展和理论进步提供科学依据。

1 文献进展和假设提出

1.1 蜂鸣-管道模型下企业知识动态研究进展

近十年来,企业跨国知识传递机制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全球管道”已成为该议题的核心概念。它最先由Owen-Smith等提出,用于解释不同国家的企业如何形成知识互动机制,而后又进一步发展成了“地方蜂鸣-全球管道”模型(图1)。“地方蜂鸣”根植于特定的地理社会环境,知识传播源于个体间的社会信任,具有自发性。而“全球管道”构建则要跨越国界,具备战略性。当然,两者并非相互排斥,可以共存共促。全球管道让地方知识系统趋于多元化,并加速企业创新和全球化进程。

国内学者也提供了相应的实证证明。刘玮等指出地方蜂鸣和非正式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多尺度”蜂鸣和管道建设能让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上海张江IT集群的形成被认为是一个“全球管道建立和本地蜂鸣再塑”的过程:即早期跨国公司将先进知识嵌入本地,企业家/技术员通过蜂鸣习得知识,逐步形成具有动态竞争力的企业生态系统。不论是本土企业“走出去”还是跨国公司“引进来”,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土企业,形成地方-全球的知识管道,增强了地理、制度和产业(组织)临近正效应,促进学习型区域形成。通俗地说,一个地方的持续竞争力,不仅需要有活跃的“地方蜂鸣”,还需要构建“全球管道”以注入异质性知识,以此推动本地-全球互动的学习创新空间形成。

“全球管道”与“地方蜂鸣”存在形成机制上的差异:前者需投入大量成本或依赖政策支持,而后者则是自发的、低成本的和社会构建的。近年来,新的知识传递机制被发现:如国际行业集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尽管也耗费成本,但能带来面对面的知识交换空间和可能的全球管道构建。实证研究还发现,我国举办的贸易会能够形成“临时知识生态”,不仅能推动企业对外贸易、跨国投资和技术合作,甚至能帮助地方产业嵌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中。不同国家的企业“短期集聚”能形成一种“全球蜂鸣”(global buzz),并通过四种方式获得全球化的相关知识:一是面对面知识交换;二是对市场动态的解读和剖析;三是企业问题解决方案探讨和企业联盟形成;四是企业网络关系形成和长期知识渠道构建。

然而,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建立跨国经济联系所需的知识,常依赖于企业或个体自身的努力,往往集中在行业中的领头企业,这些领头企业往往本身就是跨国公司,能广泛通过企业资本和社会能力,获取目标国(地)重要投资和商业信息,长期扮演着企业全球化中的“知识守门员”的角色,为后续其他企业投资进入提供有效的信息。此外,通过跨国移民、企业自发参与国际贸易会等方式,一些初创企业家或缺乏全球化经验的企业也能推动实践“摸索式”和“渐进式”的企业全球化战略。但以上研究均预设地认为全球管道建设是“基于企业的”和“自下而上的”,忽视了政府对企业全球化的作用。换言之,现有研究过多地关注地理、认知、社会临近所产生的循环累积效应,而对制度和政治临近效应缺乏细致研究。

1.2 国际区域友好关系研究进展

国际区域友好关系(或称国际友城、姊妹区域)是一种常见的跨国公共制度平台。据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统计,截至2017年,美国有500个地区同140个国家建立了近2000对区域友好关系。197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国际区域友好关系构建的最主要推动者。截至2019年底,31个省(含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491个城市同全球136个国家中的2217个地区建立了2432对区域友好关系。早期的“友好结对运动”旨在促进国际民间社会文化交流,增进战后谅解及和平。随全球化加深,其经济目的凸显,开始聚焦推动特定地区间的双边商贸往来和企业合作。发展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已成为中国各地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对繁荣国际商贸市场、促进双边投资和推动经济合作上有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社会对该关系的功能价值仍持疑虑或误解。特别是公众对政府在建立的国际友好关系上花费大量公共开支持批判态度。各级政府内对友城关系的热衷,被认为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新自由主义的一种反映,易产生一种“跟风的”、“象征性的”地方国际化政策理念。基于学术缺乏、政府热情和社会疑虑这三方面的反差,有必要深入探究国际区域友好关系的作用和价值。

1.3 假设的提出

根据以上理论探讨和研究进展,文章提出两个假设。这些假设能使研究问题更加聚焦,并帮助我们在实证研究中更有效地探索企业知识俘获机制。

假设一:国际区域友好关系主要影响中小型企业。

大型跨国公司是获取遥远市场信息和投资知识的主力,它们有强大的资本、政府支持和公关能力。中小企业则国际经验有限,且对成本敏感,缺乏获取全球化知识的渠道和能力,它们的全球化常需要多年的“试错”和“干中学”。然而,中小企业也可借助其他知识渠道“走出去”,政府主导的公共平台能为中小企业全球化创造出一种“制度优势”。为此中小企业可能会更加愿意借助政府平台红利来实施全球化战略。为此,我们假设:中小企业因自身缺乏能力且存在更多的政府支持诉求,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将主要影响中小企业。

假设二:国际区域友好关系能推动异地企业之间“制度和关系临近”,利于它们俘获全球化相关的关键知识。

当企业全球化时,会倾向于通过创造地理临近机会来获取特定知识,以降低异地投资风险。比如,企业通常主动加入具有丰富出海经验企业的行业协会,参与各种贸易会、产品展示会。但这些活动均需投入大量时间成本,并承担“短期地理临近可能无法产生积极稳定的关系临近效应”的风险。然而,通过建立长久的企业间伙伴关系,企业间可产生基于信任和社会联系的长期“关系临近”,有利于促进知识交换和创新发展。当这一临近如有官方制度保障时,则可进一步降低企业对知识的俘获成本。鉴于此,我们假设:国际区域友好关系能提供长期的、面向企业知识互动的“制度和关系临近”,这种临近能够弥补企业其他临近效应的缺失,对“全球管道”建设有关键作用。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德两国一对始于1986年的区域友好关系为例,即浙江省和石荷州(全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为德国最北部州)。2011—2018年,双边投资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37%,在两国所有的15对省-州级友好关系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广东-巴伐利亚)。截至2018年,共有140余家石荷企业进驻浙江,34家浙江企业在石荷州注册经营。其中,有26家浙江企业是在友好关系框架支持下进入石荷州的。

鉴于研究问题聚焦企业获取全球化知识的微观机制,又考虑到研究统计数据缺乏等局限性,文章采用基于案例研究的定性方法。笔者于2015—2018年陆续对浙江-石荷友好关系下的相关机构和企业进行田野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并借助二手资料(如官方资料、统计数据、媒体报道等)来佐证访谈数据。同时,对于不同数据来源进行交错比对验证,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具体来说,所有官方机构和大部分企业访谈机会由石荷州中国商务中心和经济技术促进中心杭州办事处推介,这些所推荐企业均是较早一批进入石荷州的代表性企业。其中有三家企业为正准备走出去的浙江企业,访谈机会则是由2018年9月举办的“石荷-浙江商务论坛”获得。据目的不同,访谈分两种:①正式半结构式访谈。用于探寻友好机构提供企业的知识内容、传播方式和目的,以及企业所得知识的特征和后期效应。②非正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针对参加商务论坛的那三家企业)。用于掌握友好关系下“临时集聚”活动对企业知识俘获的影响。访谈对象及特征、访谈地点、时间和方式等信息见表1。

3 浙江省-石荷州友好关系对浙江企业全球化的作用机制

3.1 友好关系官方机构的“知识守门员”作用

自1986年浙江-石荷友好关系建立以来,两地政府有较高的参与度。1996年,石荷州经济促进局便在杭州设立办事处。2011年,在浙江省商务厅支持下,中国商务中心在石荷州新明斯特成立。2017年,石荷州经济促进局和基尔市(即石荷州府)政府在杭州成立北德中心。这些机构呈三个主要特点:1)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无偿的经济信息服务,涉及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贸易、技术合作和劳动派遣等领域。截至2018年进驻浙江的140余家石荷企业,90%以上是中小型技术服务型企业,70%左右的企业人数不到30人;相似地,入驻石荷州的34家浙江企业也大多为雇员人数低于1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并主要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仓储)、技术服务(数字服务、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和“新经济”服务行业(旅游、养老、教育等)(表1);2)有较强的地理指向性和合作性,即主要服务浙江和石荷两地经贸往来、市场拓展和技术合作;3)多机构参与性。这些机构不仅和企业(家)有广泛联系,而且同两地的工商/行业协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均有密切联系。

这些机构并非是简单的知识提供者,而是扮演着“知识守门员”的作用(知识守门员是指有极强的知识收集和处理能力,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并能广泛连接外部知识信息源的行动体)。一方面,由于政府担保,企业愿意将自身信息和需求开诚布公地提供给友好机构。在多家企业的访谈中(F3、F4和F6),企业表现出对官方机构的信任,并普遍认为:相比海外投资咨询公司,政府能掌握更为“准确、可靠、及时和低风险的”知识。不仅如此,友好机构还能获取、整合和分析两地政府提供的各类信息,对接两地贸易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能提供“基于特定需求的”综合知识。G2主任提到:“我们提供的咨询是动态的,当涉及法务、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时,有标准化手册。如涉及特定的企业需求时,如投资地、融资方式、合作伙伴,我们就提供非标准化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属于商业经验和门道,是已‘走出去’的中方企业和我们长期交流中积累出来的。”

另一方面,友好机构拥有一个比较完备、且能及时更新的企业服务数据库。根据企业需求能主动匹配有全球化意向的企业,提供落地性强、政府扶持力度大、低风险的经贸机会。成功在石荷州施瓦岑贝克投资的F1店长指出:“我们以前和德国只做出口。因为那边没自己的仓库,贸易流转慢,利润就上不去。为此,我们还在杭州石荷州‘经济’促进中心咨询过。2013年,该中心主动联系我们,说石荷州施瓦岑贝克市政府出地,打算在离汉堡港附近建立一个中欧纺织中心,兼有仓储、批发和零售等功能,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很快就达成了投资意向。”

3.2 友好关系活动与“全球蜂鸣”空间的构建

浙江-石荷友好关系催生了各类友好活动,包含政府高层和企业家代表互访、商务推介会、进出口博览会、以及友好关系周年庆等。自2015年以来,友好活动尤为频繁:2016年5月在杭州举办了浙江-石荷州结好30周年庆典,2017年7月在基尔举办了石荷州中德数字技术领袖峰会,以及2018年9月在杭州举办了石荷-浙江商务论坛。通过笔者的参与式观察和随机访谈,友好关系活动的主要特征有:(1)中小私营企业参与度高,鲜见国有企业参与;(2)除政府人员参与的正式商务会谈推介会外,同时伴随着大量非正式的人员交流活动(酒会、行业会、金融服务角等);(3)活动提供了一个面向双边合同签订和合作意向达成的高效平台,免去了长期信任构建和商务谈判的交易成本。友好活动能促进“全球蜂鸣”的形成。两地企业家、投资商、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在短暂的、临时的空间集聚中,能够激发出高效的知识交换。大多数受访企业以此获得具有针对性的缄默知识,并确立潜在商业合作对象,为企业“走出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F9商务经理强调:“参加这类活动最大收益就是能够马上对接到资金、人和项目。我们想引进德国养老健康管理经验到杭州,计划是派中国护理人员到石荷州短暂工作,因为那边[护理人员]缺口大,同时希望学成后把德国经验带回来。在会期间,我们这种‘双赢’的想法很快散开,一两天就对接到了有合作意向的德国养老院。”

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健康产业公司,自2017年通过杭州石荷州经济商务局组织的友好活动进入德国石荷州后,迅速壮大发展,并在养老服务主业基础上拓展了旅游和留学咨询等服务,其在德国分公司的员工数量从初期3人扩张到2019年20人。

再者,友好关系活动具有低门槛、低成本和高效率特点,并提供了“面对面、基于共同价值目标的和时空压缩下的”知识互动空间,这种具有强烈目的性的社会空间有利于产生密集而高效的知识传播和创造。F11的副总经理就赞叹:“这样的活动和邀请制的商务会不一样,不管什么企业,只要有意向都可以来。来这里,感觉大家都自带动力地在谈。两边‘中德’企业能聚一起很难得,密集交流能帮助企业很快筛选出真实信息,甚至当场能和德方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换而言之,这种拥有官方制度保障的、且时空上高度临近的(短期内的会、食、住在同一酒店)知识互动平台,使得企业家、政府人员、其他经贸相关的机构人员均有“需不负此行”的交流欲,打开了“全球蜂鸣”形成的机会窗口——企业能自发地进行广泛知识交流,形成高密度的蜂鸣语境。其中,F10商务经理就提到友好关系活动所带来的知识异质性空间,以及这种空间催生的意想不到的结果,他指出:“来之前我们是无‘出海’意向的……以为德国数字化经济要比中国好。但其实并不是,对方反而对我们更感兴趣。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多次主动在会后找我们了解情况,初步合作意向还是在喝咖啡、吃饭过程中达成的,所以走出去并非不可能。”

这家企业自2017年进入石荷州以来,已扎根本土市场,同当地多家风电企业建立业务关系,2019年,其业务收益达500万欧元左右,为德国当地发展最快的数字企业之一。

3.3 “全球管道”和面向企业全球化的“地方蜂鸣”社群

政府友好机构的“知识守门员”服务功能,和友好关系活动所带来的“全球蜂鸣”空间,推动了两地企业“全球管道”形成。一方面,已落地石荷的浙江企业与其中国母公司形成了稳固的知识传递渠道,并逐步拓展成“落地浙企-德企同行-国内本地同行企业”三者之间的知识传递网络。这一网络能够有效帮助更多浙江企业俘获有关“如何走、找谁走、走去哪”的关键知识,并为已落地德国的浙江企业带来新成长空间。比如,F8于2013年进入石荷州,投资兴建了面向华人的房地产项目,用于购房移民。短短几年时间,该公司不仅从房地产项目大量盈利,而且开始走上了产业多元化道路,逐步进入了旅游、商务咨询、文化交流等行业,成为浙江企业投资石荷州的成功案例。F8商务主管就提供了有力证据:“我们是浙江第一家来石荷州的地产公司。近几年,海外购房移民流行,不少人通过杭州的[石荷州经济促进局]办事处找到我们。买家不少是企业家,就慢慢有了个圈子。最后,我们不仅卖房,还和做旅游、教育和养老的企业有了联系,并协助它们来这里创业了。”

另一方面,友好机构本身搭建了一种动态更新的、企业联系众多的全球管道。这些机构把其所联系过的中德企业均纳入到一个可管理的知识网络系统中。该知识网络不仅增强了位于石荷州的中德企业间交流,而且能将最新经济动态和营商机会迅速传递到浙江,有效帮助潜在的浙江企业更有针对性地进军石荷州。F7的经验提供了很好说明:“先是一家做精密机械的企业去了石荷,在那边有了圈子。因为我们都是浙江省工业机械联合会会员,这家企业就介绍给我们一家当地的海洋设备企业,‘他们’计划寻找中国合作伙伴一道开拓亚太市场。通过中国商务中心的协调,我们见面就达成了协议。”

可见,浙江-石荷友好关系已初步构建了面向两地中小企业全球化的知识“全球管道”。该管道的形成得益于两地政府构建的基于政治信任区域间“制度临近”,这种临近确保了一种有政府保障的、可相互信赖的、低交易成本的“具有共同目标和价值的社会圈”(图1),让处于全球化边缘的中小企业也能嵌入到一个面向全球化的动态知识网络中。这种企业全球化模式拥有明确的地方指向性、经贸合作目的性、合作对象精准性。更重要的是,国际区域友好关系作为一种面向公众服务的公共制度平台,在知识参与、传播和获取上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低成本和低风险特点,区别于以大型企业主导的、基于政经权力关系的传统全球化模式。

4 结论和讨论

对中国浙江省-德国石荷州区域友好关系框架下企业俘获全球化知识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肯定了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对促进中小企业全球化的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全球蜂鸣-全球管道”上的构建作用。“全球蜂鸣”和“全球管道”的形成帮助了两地企业获得全球化所需的关键知识,并丰富了“地方蜂鸣”。根据实证结果,文章构建了浙江-石荷友好关系框架下企业全球化的知识渠道动态图(图2)。

①国际友好机构扮演着“知识守门员”角色,为双边中小企业全球化提供准确的、时效的和基于企业需求的知识和建议。一方面,拥有“政府担保”的友好关系机构不仅能广泛收集、吸收和对比两地企业各类海量信息,而且可以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再造,及时有效地提供低成本的关键知识和实践路径。另一方面,官方各种友好活动能营造出多主体参与的、具有较高知识异质性的“短暂集群”空间(如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对企业知识俘获和快速全球化起到重要作用。

②国际区域友好关系推动了多方参与的“全球蜂鸣”空间形成,使得企业无需耗费大量成本去构建“地理临近的学习空间”,从中俘获关键知识和潜在国际合作对象。本案例表明:在中小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时,特别是针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地方政府可通过实施“国际区域友好结对”政策来战略性地塑造出超越国家边界和地理距离的区域间“制度临近”。这种有地方政府担保的、面向国际经贸合作的临近,可以弥补本地中小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中的“地理、文化、社会、认知临近缺失”问题,并帮助它们获得全球化的关键知识。特别是在我国“有为地方政府”和“城市竞争主义”的语境下,地方政府构建的跨区域“制度和关系临近”可能比西方语境下市场主导的“产业/技术临近”对企业全球化更为重40-。

③国际区域友好关系为两地搭建一种长久的知识“全球管道”,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精准“走出去”,和“地方蜂鸣”社群的产业多元化和升级。如图2所示,(1)友好关系机构作为“知识守门员”能够长期地为两地企业提供知识。(2)在友好关系活动中企业自发地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后期的合作也可以推动“全球管道”形成。(3)友好机构能起到知识中介作用,使得那些通过友好关系走出去的企业产生基于“官方关系认同感”的社会资本,帮助企业在别国进行地方化,进入更广阔地方企业社群,从而进一步巩固了现有的全球管道。

本文提供了一种解释中小企业如何“精准走出去”的新视角。中小企业的全球化困境可以通过国际区域友好关系来破解——即企业无需投入长时间成本去刻意构建跨国知识渠道,而是借助公共制度平台来获得“走出去”的关键知识。一方面,本研究补充了基于企业自发形成的知识获取机制模型——地方蜂鸣-全球管道模型,并认为: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超越“物理限制”“文化认知和社会资本缺失”和“组织不相关性”,顺利实施全球化战略。另一方面,本研究强调了地方(城市)政府在跨国“临近效应”创造上的重要性,提供了可以超越国家(区域)之间不同政治、空间、社会差异所带来的经济合作制度空间,对处在全球化弱势地位中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具有明显的功效。同时,本文也印证了临近效应的非均衡性特点。至少,在涉及中小企业全球化的语境下,国际城市友好关系这一平台所带来的区域间制度和关系临近性能超越其他临近效应的重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类型的临近效应是互损的,它们可能存在共现共生的关系。比如,在本案例中,区域间“制度临近”可促成企业之间“临时的地理临近”(官方友好关系活动)和后续“(商业)认知临近”(有相似的全球化动机和合作潜力),后者的正向反馈效应又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区域间姊妹关系的合法性。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因有各国政府支持——不仅利于大型国企走出去,也会对两地中小企业的“双向全球化”(走出去、引进来)起到推动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国有企业“走出去”往往有明显的政府支持(政策、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等),带有地缘战略性。然而,国际区域友好关系更多是地方政府支持下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建立特定国家和区域之间的私有中小企业经贸联系。由于语言和行政障碍等方面的访谈限制,本文只关注该区域友好关系下的浙江企业。石荷企业是否和浙江企业一样,通过相似的知识俘获机制进入浙江或中国市场等问题,将是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议题。


原文载于《世界地理研究》2021年第4期


引文信息:


胡晓辉,梁陈岑.国际区域友好关系和企业全球化的知识管道构建——以浙江省和德国石荷州为例.世界地理研究,2021,30(4):685-695.

[HU Xiaohui,LIANG Chencen.International sister-region rela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pipelines for firm internationalization——The case of the Zhejiang and Schleswig-Holstein Partnership.World Regional Studies,2021,30(4):685-695.]





轻点下面蓝字, 查看近期文章


【专辑征稿】地缘政治视角下的跨境移民和族裔社区:理论、方法和案例


杜德斌,段德忠,夏启繁,等 | 世界地理结构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军力设计


陈竹安,冯祥瑞,洪志强,等 | 南昌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冲突风险评估及分区优化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


李灿松,等 | 基于GlobeLand30 的缅甸地表覆盖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胡志丁,葛岳静,杜德斌,等 | 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地缘战略:国家周边论


《世界地理研究》2021年第3期目次








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