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业家·内参】《百鸟朝凤》:“匠人精神”如何改变世界?(小故事大道理~)

2016-05-17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导读: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自5月6日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影片的核心是以新老两代唢呐艺人的故事来讲述“匠人精神”。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他在措手不及的社会变革和浮躁年代里,对没落的唢呐技艺坚守不渝,奏响了唢呐艺人独特的光辉。
确实是一部好电影啊,我对里面的乡村景色,记忆尤其深刻呢!看了影片背后的故事后,老一辈艺术家对极致的追求,无论是吴天明导演还是焦三爷,真是让人动容。 创客
青创宝确实,在浮躁的年代有着自己的坚守,这种匠人精神不正是青年创业者们所需要学习的么?
匠人精神是一个创业者所不可缺少品质,对产品的打磨、对用户喜好的考究、对极致体验的追求,直接影响到一个初创企业的成败啊! 创客
青创宝致敬匠人精神!愿每一位创业者在成长的路上,能够不忘初心~


匠人精神,成在坚持!
匠人精神
造物有灵且美。匠人精神,源自对生活的极致追求,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情怀。古文中记载,“匠人”即是木工的意思。今天所说的匠人,早已超出一种特定职业的限制,指的是那些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人。






“匠人精神”中所深藏的,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执”,乃“执念”、“执着”的意思,“执”的精神,就是择一事,倾注你的心力,将它做到极致,赋予它超越时间的生命力。



① 钟表师 | 王津
在紫禁城,他用最好的年华倾听时间流逝。
“有时候不觉得,但是这么一回想起来,挺快的。人这一生,工作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干不了多少精品,挺遗憾的。”这是王津跟自己的人生对话的过程。更何况,他修的,是提醒时间的钟表。 
王津,55岁,16岁进故宫修钟表,39年没换过工作,没搬家。一组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为乾隆皇帝所藏。钟顶是一个“农场”,有房子、有农户,有成群家禽……个个部件均能活动,构造极复杂,但已非常残破。多年前有人修过,但没成功。“一个翅膀能动,一个翅膀动不了”,王津皱起眉头,对着古钟上的小鹅研究。
齿轮的咬合,就是几毫米的事儿,差一点都动不了。修复中,每个自造零件都得和原配件吻合。为自制一个齿轮,王津需要用小细锉慢慢在齿上“找”,以求精确。“一个零件花几天、一周做,都很正常。”
终于都能动了。修复工作开始8个月后的一天,看着修好的老钟,王津舒了口气。故宫库房待修钟表大多为孤品。没有资料,没有零件,只能自己琢磨。前几天刚修好的底座,又出问题了。那两天屋里湿度8%,现在是45%,潮气一大,底板有点变形。宫廷钟传动系统一环套一环,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只能一点点排查故障,“反反复复,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干的时间长了,也就磨出来了。你要是坐不住,就只能改行。”王津说,修钟很容易烦躁,遇到这种情况,他就出去溜达溜达,等不烦了再回来接着干。
这些年,他修好的钟表有300余件,这里的很多大型钟,大英博物馆都没有。故宫库存还有上千件钟表,等着他和后几代徒弟们慢慢琢磨。故宫钟表馆里的许多钟表,都是王津年轻时候修的。现在他步入职业生涯的晚期了。他望着几十年来经他的手修好的钟表说:“我只想,我这一辈子,能留下些什么给后来人。


② 制琴师 | 常忠秋
二十年悟出一句话:一把好琴是有灵魂的 !
“做一个小提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也就是两块板子一合,几十个步骤,说实话,一个月就能学会。可想把它做好,也许用你的一生也做不好。”——常忠秋
常忠秋生在黑龙江的一个林场,家庭困难,小学读到三年级便做了伐木工。有一位被下放到林场的制琴师,经常让他帮忙带回些枫木。他才知道他砍下的木头,除了当柴火、盖房子,还能制琴。后来,常忠秋做小生意赚了些钱,对小提琴也兴趣渐浓。接下来的7年间,他什么也没做,每天埋头疯狂地和木头作对。可一把琴也没卖出去,所有的家当都卖光了。1998年,34岁常忠秋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报考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大师郑荃录取他为进修生。
毕业那年,常忠秋卖出了自己的第一把琴,900元。此后,他每个月领两把琴的木料拿回老家做琴,再返回北京来请老师调整。坚持5年,他出师了。
小提琴的琴头和背板使用的是枫木,木材的产地、年份、树龄,对音质都有影响。面板常用云杉,年轮越均匀,传音越顺畅,年岁越久,就越能仿出古琴的音韵。
一把小提琴有八十多个组件,每个组件的木料密度、干湿、时间,组装及上漆都有极为严苛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就做不出一把音色纯正的提琴。做一把高档小提琴,从白琴到油漆,再到晾干,需要3个月。他拿起铇子,手握着把柄用力一道道地刨,提琴板上搓出了橡皮擦屑般细小的木屑。打磨好之后,他又再摸一遍,用拇指的纹路感受木料的平滑,举重若轻。

卖琴赚了钱,他就出国买材料,普通的配件20元就能买到,他就花上70倍的价格去买最好的。
他从意大利买一种猪皮膘,用来做制琴的胶,他说这种胶是最好最纯的,小提琴即便从别的地方折断,也不会从粘胶的地方裂开。他每年都要奔赴美国、德国、意大利,四处拜师。语言不通,他就站在大师身旁当小工,做最基本的工作。执着,让常忠秋迎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奖,提琴界也开始认可这个来自中国的前伐木工。如今,他一年只做15把琴,最贵的要卖4万美元。2014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夫妇在北京参观时,还曾特意找常忠秋订制小提琴。常忠秋说,他用二十年慢慢悟出一句话:一把好琴是有灵魂的。 


③ 摄影师 | 李长江 郭嘉平 郭锡麟
三代师徒百年坚守,用最慢的方法拍一张照!
一个古老技艺的传承,
一种师傅与徒弟之间的羁绊,在越来越快的现在,如此缓慢而动人,有时候,你只需要一秒钟,而在他们,就是一辈子。
李长江是一个用“湿版摄影”拍照片的年轻人。“湿版摄影”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在干净的玻璃上涂布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再浸入硝酸银,取出趁着湿的时候进行拍摄。胶片诞生之前,它是摄影界的主流。数码相机拍照,只需要动一下手指头,而湿版摄影却异常繁复。光是拍摄所用的火棉胶便需先存储7年,这还不够,窖藏7年的原料还需提前1个月与显影液等混合调配,以达到最完美的影调与手感。配好药水后,更需根据画面尺寸进行玻璃切割。玻璃必须清洗到一尘不染,因为任何小瑕疵都会影响画面。有时候,一张16寸的玻璃需要清洗1至2个小时。如果拍肖像,你需要像164年前那样,将人的颈部、腰部用支架固定住。好在实验的时候,用的是石膏,不用担心乱动的问题。构图、对焦、调试机器,湿版摄影的相机古老而笨重,将它缓缓推开,仿佛神秘的黑暗魔法仪式......制作玻璃底片时,要轻柔细心将玻璃擦洗干净。然后,才能让火棉胶随心所欲在玻璃板上流淌。将具备感光的玻璃板装入片盒。准备就绪,你一生中的3秒,即将重现在这块玻璃上。拍摄完毕,显影的过程最令人着迷。根据摄影师的个人经验,照片会呈现出不同的深浅色调和模样。
用蒸馏水把显影液冲洗干净,在定影液中逐渐变成正像,你会看到温暖的质感,一点点、一点点浮现......用流水清洗半小时后烘干,最后,用混有薰衣草精油的清漆保护起来。美丽瞬间被普罗旺斯的芬芳封存,成为永恒的回忆。几百年后,这张照片仍旧可以完美如初。一共14个步骤,从配药、拍摄到最后的装裱,稍不留神作品便会失败。
这种缓慢的匠人手作方式,总让李长江想起师父郭嘉平。上海石门一路的弄堂口,郭嘉平的工作室十分逼仄。不足30平米的屋子分为里外两间,几位老师傅正在制作木头相机。大画幅木相机,它们是最古老也是最昂贵的相机,是结构最简单的相机,也是使用最复杂的相机。郭嘉平是中国摄影界的泰斗,他不但曾研制出中国第一台4*5英寸国际标准的大画幅照相机,还参与起草、编定中国大型座机行业标准。
如今,80岁的郭嘉平经历过两次中风。每日仍骑一辆电瓶车,从静安区的家到石门一路的工作室,夜晚设计图纸,白天制作相机,风雨无阻。李长江讶异于老人的坚持。师父却说,这就是快乐。郭嘉平出生于摄影师家,父亲郭锡麟是民国时期的摄影名家。他拍摄的许多照片被保存下来,展现了大量不为现代人所知的历史影像。
三代人,不疾不徐,见证镜头里的百年岁月。


一曲唢呐匠人心
匠人精神

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匠人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匠人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匠人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匠人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匠人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匠人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匠人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匠人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匠人精神”的践行者。      

唢呐一响,百鸟为王!向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吴天明致敬!向各领域的匠人们致敬!
向坚守初心、追求极致的创业者致敬!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

延伸阅读


【创业家·内参】《欢乐颂》大结局:5位美女都有什么创业特质?!(职场秘诀~)


【创业家·内参】《芈月传》:一部女性创业者的传奇“纪录片”!数数创业要素有几个?


【创业家·内参】《疯狂动物城》堪比创业密码宝库!(海量秘诀~)



执行主编:李仁泽|编辑:杨安鑫投稿邮箱:zgqncyxd@126.com

欢迎评论



励志的创业故事


奋斗的创业青年


及时的创业解惑


迅速的创业资讯


权威的创业政策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源自1998年创业大潮团中央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信息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