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放飞青春梦想



  文学与传媒学院(ctgulm)〖第909期推送〗

本期编辑:李高雅

:晋洪杨 

图文来源:三峡大学晶晶玙萱志愿服务队

 | 

投稿邮箱ctgulm@163.com

助力乡村振兴,放飞青春梦想

对于本次七彩假期活动,晶晶玙萱志愿服务队围绕快乐学习、身心成长、思想引领、健康生活、文化传承、艺术素养等方面开设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和作业辅导,注重理论与实践、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

2022年7月9日,团队成员从三峡大学出发,最后到达远安县茅坪场镇中心小学,顺利奔赴这场与孩子们的约定。

#

Vol.1/   丰富的课表  趣味的知识

开班第一天的早课期间,两个班的班主任分别进行支教成员的介绍和班级规章的强调,此外,还确定了各班班长和班级干部,开班仪式顺利开展。

两个班的第一节课都是普通话课,负责该课的老师们让学生一个一个上台介绍自己,这样做既有助于师生关系破冰也是对学生的口才锻炼。

普通话课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还开展了“新闻”、“梦想”等为主题的演讲课,在课上孩子的发言主动性得到提升。

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学生领悟毛主席的诗句韵味,并教导他们翻译、背诵诗词;

数学课上,老师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外语课上,老师开启国外视野,从日本的饮食到美国的乡村音乐,从法国的艺术到美国的汽车文化。

在这些课上,老师都会布置作业给学生,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

Vol.2/   健康的体魄 健全的身心

教育部长周济说“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为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志愿者团队还开设了体育课、心理辅导课、科普课、急救知识课、礼仪课。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生足球规则和田径技巧。课外活动时间,往往能看见孩子们挥洒汗水,奋力踢球的身影。

心理辅导课和礼仪课不仅在课堂还在课外,老师除了在课堂上教学生用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困惑烦劳、教导吃饭和穿着礼仪外,对于有矛盾的学生也会在课外时间通过讲道理去悉心调解。

科普课和急救知识课结合学生日常,讲解地理知识以及遇到地质灾害、中暑、溺水、触电、毒虫叮咬的自救指南。为了形象直观的体现,老师们在户外拍摄了防溺水视频。

此外,晶晶玙萱志愿团队还和三峡大学急救指导中心团队达成合作,让专业团队讲解急救知识和方法。

为了扩展学生见闻,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志愿者团队带领学生去参观围绕当地特色——香菇而打造的博物馆,帮助学生了解当地香菇文化及产业情况。

#

Vol.3/   牢铸红色思想 传承民族文化

少年肩负着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重要使命,他们价值观的养成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直接相关,因此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团队决定为小朋友们开设一门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引领课,在开课前,团队就通过了解,知晓了茅坪场镇附近曾爆发过一场著名的革命——瓦仓起义,团队负责人李刘萱在活动开始去就前往该地拍摄了相关视频以供任课老师教学使用,以此加深学生对于家乡的红色文化的认识。

除此之外,黄文秀、张桂梅的事迹也在课堂上呈现。

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文化是基石,是一个国家实力强盛的标志,是每一个国人的自信之源。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支教成员开设了“艾灸”、“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以及“历史课”。

在艾灸课上,任课老师讲解中医学说、拿出艾柱条燃烧,给学生亲身体验;

民族文化课上,身为少数民族的高老师讲解不同民族的住所特色、服装及饮食习惯;

经典诵读课是普通话课的升华,老师讲授朗诵技巧和多人朗诵编排规律,让学生朗诵的诗文得以完美呈现。

#别具一格的经典诵读课

历史课上,老师给稍高年级的学生讲解了秦朝统一的条件和秦始皇的历史贡献,带学生体验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课外,三峡大学的师生悄悄送来盲盒礼物,并带来一个任务———为新疆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这封信将送至新疆小朋友的手里,拉近两个不同地区、甚至是两个不同民族小朋友的心。

#孩子们举起手中给新疆小朋友写的信

#

Vol.4/   科技照耀未来 艺术点亮生活

科学实验课上,学生们屏住呼吸,将目光放在一张被火烤的白纸上,一秒一秒,那张白纸上终于出现了字迹,学生们兴奋地呼喊了起来。这是程老师做的第二个实验,每一个实验后程老师都很讲解原理,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背后,他还会写下反应方程式,虽然大多数同学听不懂,但是他们的课堂关注度却不低,这或许就是科学实验的魅力。

(科技创新课——“葱汁写密信”)

艺术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

绘画课——漫画线描、油画棒,这群孩子的绘画潜力比想象中大很多

音乐课——音乐专业的老师教导男女合唱,于是在教室里响起治愈的童声,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合唱《亲爱的旅人》。

摄影课——从摄影名作到著名摄影师,不仅讲摄影的背后故事,还呈现人性光芒。在老师的提议下,每个学生都在相机里留下了一张肖像。

#

Vol.5/   让兴趣发光 成功之路不止一条

在教学中,志愿者们发现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于是,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变成了兴趣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班,最后综合人数和实操性保留的班级有:足球、音乐舞蹈、下棋、羽毛球、篮球、绘画,阳光虽然炙热,但孩子们的热爱不灭。

最后的课上,老师和学生一起构建了黑板报创意,画了一条龙和可爱的涂鸦,在孩子的歌唱中,师生告别。最后一次将相机对准孩子的脸,她们泪流满面。询问她们活动的感受时,她们说得最多的一句是:“特别的假期”以及“我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对于支教成员而言,最好的收获或许是这群好学又可爱的学生

最后的最后……

END

 聆听青年:回乡采蘑菇的95后女孩 聆听青年:先锋村——打造乡村振兴“先锋”模式
 暑期“三下乡”:润土滋养助苗长,夏日晚风送声声 我在三大挺好的(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