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少年何以成为抑郁症“老”病患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22-04-23


清晨,和安轻车熟路地带着病历和自述来到精神科复诊。做大脑检查期间,护士长带着实习护士参观了检测室。和安心想:“实习护士还没我熟悉这里吧。” 
 17岁的和安,已经和抑郁症抗争了整整5年。年纪轻轻的她,俨然成了经验颇丰的抑郁症“老病患”。
这样的青少年“老病患”并非个例。在知乎“十几岁患上抑郁症是怎么样的感受”的962条回答下,超过半数的青少年病龄达4年及以上。

诚然,青少年抑郁症正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中国国家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止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将青少年与老年人、孕产妇和高压职业从业者并列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但人们不易察觉的是,在10-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抑郁症不仅高发,还发生得越来越早,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倘若不及时识别诊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终生患病率可达15%~20% ,成为终生与抑郁症为伍的“老病患”。 看似明媚的青春年华里,究竟藏匿着哪些抑郁症导火索?从症状初现到寻医问药,他们面临着何种阻碍?从确诊到痊愈,又需要多长时间?对于受抑郁症长期困扰的青少年们,我们还知之甚少。


   危机四伏的青春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何红波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青少年正处于神经系统和性格发育的重要阶段,接触的信息多,面临的压力也大。“通常来说,青少年抑郁症与学习、情感、人际关系这三大环境因素相关。”
通过爬取简单心理平台上青少年抑郁症的问诊数据,我们进一步发现:有关“家庭”与“学校”的词语出现得最为频繁,青少年抑郁症的根源基本集中在“家庭”与“学校”两大方面。

这一结果并不意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对单一,过着往返于校园和家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即使抑郁情绪根植于这两地,他们也不得不长期面对,难以挣脱。因此,学校家和庭往往成为青少年持久性压力的来源。
在学校里,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校园暴力都可能成为青少年抑郁症的导火索。
复读那年,凌子压力过大,确诊为重度抑郁。高考前的一个月里,他常在沙发上怔怔地坐上一宿。到了白天,便只能窝在家里补觉,和学校彻底脱节。“一刷题和考试,我就会脑袋空白,丧失思考能力。” 
这一症候延续至大学。大一考试前夕,凌子又开始失眠、胸闷,出现阅读障碍。他不堪重负,索性连夜坐飞机逃回了家。“只要考试还在,我的抑郁症就好不了。” 对凌子而言,考试是他趟不过的“雷区”,每走一回,抑郁症就大爆发一次。
相较于学校,家庭对抑郁症的触发因子更为复杂。调查研究显示,家族遗传、家庭结构、父母人格特征、家庭教养方式都对青少年抑郁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学者David Olson曾根据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特点,合成了极端型、中间型、平衡型这三类家庭型态。有研究调查了武汉某医院2017-2019年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情况,发现患者家庭中有 29.63%为极端型家庭,28.70%为中间型家庭,41.67%为平衡型家庭。“这表明约30%的患者家庭急需治疗,约30%的家庭需要针对性的干预,剩余40%的家庭留待观察。”
换言之,抑郁症不只是青少年的病,很多时候也是整个家庭的病。简单心理平台上一个17岁的抑郁症女孩自述说,她七岁目睹父亲家暴母亲,九岁单亲,从小到大都被父母暴力教育。“遭受过的伤害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一直在里面钻牛角尖折磨自己。” 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是扎在青少年患者心里的一根刺。它不一定是抑郁症的直接诱因,但随时都有“发炎”风险,致使抑郁情绪反反复复,常常积郁成疾。
当然,青少年抑郁症也和自身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经历长时间的压力后,成熟的大脑会在10天内反弹到正常水平,而处于青春期的大脑则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这让青少年的处境愈发窘迫:他们更容易感受到长期的环境压力,却又缺少及时疏压的能力。
“抑郁症是脑部的一种疾病状态,跟长期的环境压力有关”,何红波主任称,“压力慢慢累积下来,会使神经可塑性变弱,从而诱发抑郁症。”


   认知不清,久病不医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常被混为一谈。“我得了抑郁症。”“啊,我最近也有点抑郁。” 此类对话屡见不鲜。
然而,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抑郁情绪属于心理范畴,过一段时间就能自行排解。而抑郁症属于病理范畴,包含器质性病变,患者需要就医、服药,很难自行调节,也不能仅靠抑郁量表自行诊断。如果对二者不加区分,很容易走入认知误区而耽误治疗时间,让青少年患者落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情感症状、认知症状和躯体症状。不少人以为抑郁症仅停留于情绪和认知层面,殊不知躯体症状也是一种强烈信号。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涉及身体的各个系统,如神经、呼吸、消化、心血管、消化、泌尿和运动系统等。了解相关症状,有助于及早识别和诊治抑郁症。

对青少年患者而言,父母是其就医前极为关键的一环。他们能否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动,并投之以有效的关注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病情走向。
医生们总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但好大夫平台上的问诊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家长等到孩子症状持续了半年多才去就诊。

实际上,青少年患者的早期异常表现常被家长忽视,或被大而化之为成长的必经阶段。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医师刘华清在媒体采访中说,来找他看病的孩子,很多在三五年前就有了抑郁症的蛛丝马迹。其中有个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出现情绪问题是在十几年前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他至今仍记得,当初觉得妈妈太狠心,不要他了,每天送到幼儿园就会伤心流泪,晚上睡不着觉,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小学期间他也常感到心情不好,但他和父母讲这些,父母不以为然,觉得这才多大点儿孩子,睡一觉就好了。”
“很多家长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看不到背后的情绪和精神因素。”刘华清说,“总把问题简单定性为不爱学习、青春期叛逆或者意志力薄弱。”
对于一些父母来讲,承认子女患有抑郁症亦非易事。他们“担心孩子一旦就医确诊,老师同学会不会另眼相看,会不会记录到档案里面,影响高考和就业”。甚至还有父母先孩子一步崩溃:“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会得抑郁症?”
因此,很多青少年即使意识到患抑郁症的可能,也不愿告诉父母。我们从微博的“抑郁症”超话中,筛选出包含“爸”“妈”“父母”关键字的评论,得出了评论的情感分布。结果显示,负面情感的出现频率远高于正面情感。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间往往会形成难以逾越的沟通障碍。父母看不到或刻意回避孩子的异动,孩子也不倾诉或主动隐瞒自己的情绪。双方互不理解,拖延就诊,让青少年硬生生熬成了抑郁症老病患。


   治愈之路,道阻且长

如果决定就诊,抑郁症患者可向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求助,也可以二者并行。但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影响着青少年们的就诊效果。
《2018心理咨询行业人群洞察报告》显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截至2017年底,全国精神科医师3.34万人,心理治疗师仅有约6000人。约120万的获证心理咨询师中,仅有3-4万人在从事心理咨询专职或兼职工作,心理咨询师缺口多达130万人。
此外,心理咨询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从简单心理平台入驻面试的数据来看,在反思性实践、循证实践、评估、干预等更偏临床方向的胜任力特质上,三类心理咨询师(未合作咨询师、新手咨询师和成熟咨询师)的合格率差异较大。

要找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实属不易,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运气。18岁的然然就曾被其咨询师抛弃。“咨询师让我去住院,医院让我去心理咨询。我最后不得不隐瞒自己的自杀经历,去网络平台上找咨询师。”好在然然最终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宝藏咨询师,但距她初次确诊早已悄然耗去了两年时光。
去医院就诊并不比求助咨询师轻松。
“普通号的医生不固定,我担心他们不够了解病情,只能每周末早上六点起床抢专家号。可轮到我就诊时,严重的症状一般都过去两周了。”和安回忆起去医院就诊的经历时满是无奈,“每次复诊都是排队几小时,看病五分钟。内容也像在套模版,重复同样的对话,开些同样的药。”
一旦确诊抑郁症,便正式开启了服药历程。10岁-19岁正是身体素质发育的敏感期,青少年患者对于身体的变化会更为敏感,也更加在乎别人的评价。抗抑郁药物的种种副作用,常让有些青少年患者吃不消。

图中每个圆点代表一种副作用(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由于长期吃药,和安的身体差了很多,虚胖、心率不齐、多囊卵巢综合症通通找上了她。“药物治疗带给我的副作用太大了,白天犯困不清醒,晚上躺床上又胡思乱想,耳边回荡着心脏疯狂跳动的声音,然后一夜无眠。”然而,一旦停药就会出现戒断反应,这不仅让患者比服药前更加痛苦,还得在重新服药后又经历新的适应期,拖长整个治疗周期。
根据“全病程治疗”策略,抗抑郁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

在任一阶段中断治疗,都会加剧复发风险。《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显示,抑郁症首次发作后约50%会复发,完成急性期和恢复期而终止治疗的复发率为34%,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为13%,有过3次发作、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率则接近100%。
治愈之路,任重道远。能否治好?多久治好?是否还会复发?充满着种种不确定性。寻医、问药、治疗,任一环节出岔子,都会拉长抗抑郁症战线,将青少年推向“老病患”的深渊。


   结语

在青少年阶段诊治抑郁症,往往比成人阶段更有效。但长期施压且难以摆脱的触发因子、认知不清带来的延迟就诊、艰难未知的治疗过程,无不在增加着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治难度。一触即发的诱因链将青少年死死拉拽,漏洞百出的诊治线又无力牵引,青少年就这样被拖入了“老病患”的无底洞。
如何战胜潜在诱因、修补认知误区、保障治疗效果,是青少年、父母、学校、医疗机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命题。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大学念心理学,以后去帮助和我一样的青少年。”和安打趣道,“毕竟,我也是抑郁症老江湖了。”

注:根据家庭系统的“拱极模型”,Olson将家庭分为16种形式,并进而合成了“平衡型”、“极端型”和“中间型”三大类型。其中,最正常的四种形式被称为“平衡型”,要素包括“自由地分离,自由地联结,结构地分离,结构地联结”,这种家庭既联结稳定,又有开放的界限来确保有效沟通。最偏离正常的四种形式被称为“极端型”,要素包括“混乱地疏离,混乱地联结,僵硬地分离,僵硬地联结”。剩下的八种形式则称为“中间型”。

参考资料

【1】Hankin B L. Adolescent depression: Description, causes and interventions[J]. Epilepsy&behavior, 2006, 8: 102-114.

【2】杨光远,郭玥,李闻天,徐汉明.武汉市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9,32(10):107-110.

【3】澎湃美数课.10000条儿童精神科问诊数据:家长懂孩子心里的苦吗?[EB/OL].https://mp.weixin.qq.com/s/pLrhLV2-Ocn8BDHHoYcK5A, 2021-11-29.

【4】三联生活周刊.儿童抑郁症:我们为何总是忽视孩子的痛苦?[EB/OL].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59921252532257&display=0&retcode=6102, 2020-10-14.




数据:王楷昕 奚鼎昊 史贝琪 张琪贇 杨欣 唐婧溦

可视化:史贝琪 张琪贇 杨欣

文案:唐婧溦

美编:廖婧

头图来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名校生抑郁:“天之骄子”的价值困境


建议提案去哪儿了|数说


过完35岁生日的第二天,我被辞退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