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咸宁,有人把生活过成了诗

中国气象 2021-01-18


“咸宁”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的典籍中。


《周易》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尚书·大禹谟》中也说:“野无遗贤,万帮咸宁。”



咸宁也因此而得名。


咸宁山清水秀,自然资源富集。这里桂香泉涌,是名副其实的“香城泉都”,是著名的“温泉之乡”“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生态之城,魅力之城和活力之城。



9月,走进咸宁,

仿佛置身于浪漫温馨的花海,

一汪汪热腾腾的温泉让你卸下所有疲惫。



1

大自然之作 生态城之名


湖北省咸宁市地处华中腹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幕阜山北麓,位居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城市经济区的地理中心。


水彩版的湖北。图/微博


咸宁市属亚热带湿润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7.0℃至17.5℃,年平均雨量为1431.3毫米至1604.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88小时至1780小时,常年平均风速为1.5米/秒。


50.14%的森林覆盖率,全年365天的优良空气指数,成就了咸宁“生态城市”的美名。


咸宁市城区淦河景色。图/咸宁市旅游委


丰沛的降水为咸宁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境内富水、陆水、金水、黄盖湖四大水系面积达30公顷以上,大小湖泊19个;长江自西向东经螺山而下,流经赤壁市、嘉鱼县环绕簰洲湾经上沙伏,入武汉市江夏区向东流去,咸宁境内长138公里。


此外,全市有大小泉眼18244处,仅在温泉城区的月亮湾就有14处泉眼,是“中国温泉之乡”


独特的气候和水资源也造就了咸宁市丰富的植被资源,其中,不乏一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银杉、水杉、钟萼木、秃杉等,以及石耳、七叶一枝花、竹节人参、沉香、独活等野生药用植物357种。


陆生野生动物共有30目46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已在通山县九宫山安家落户;隼形目(老鹰)、 鸮形目(猫头鹰)等猛禽类主要分布在通山、崇阳、通城等县的多林地带,国家保护动物白鹇、白冠长尾雉等偶见于通山、通城等地深山。


晨雾缥缈的九宫山。图/咸宁当地摄影网站


与黄山、庐山、峨眉山在同一纬度的九宫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地质公园,也是我国的道教名山。


九宫山森林覆盖率达96.6%,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四季涌流不竭;全年平均气温11℃,7月份日平均气温22.1℃。走进九宫山,犹如进入了一个天然大氧吧;炎炎夏日,清凉舒适的山地小气候令人心旷神怡。


清凉舒适的九宫山。图/咸宁市旅游委


因此,咸宁民间有“三伏炎蒸人欲死,到此清凉顿成仙”的说法。


登临九宫山,体验其雄奇险峻,感叹华中第一高山湖泊(云中湖)、华中最高瀑布(大崖头瀑布)带来的视觉震撼,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这里还是近千种名贵动植物、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天堂,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


在咸宁,大自然赠予的神秘礼物——自然溶洞,则需要你怀着童心去发现。


妙趣横生的隐水洞。图/咸宁市旅游委


穿越十里,隐水洞中有神奇。


隐水洞全长5公里,历经百万年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熔岩地貌,十分罕见;更为独特的是,洞中乘船观光、乘火车游览等游览方式为亚洲首创。


此外,素有“江南第一洞”之称的大泉洞因洞中大股清泉终年奔涌不竭而得名,经亿万年孕育而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神秘莫测,洞景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2

三国赤壁故地 智慧文化之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借赤壁古战场,追念风流人物的才略、气度和功业。


穿越千年,回到三国那个精彩纷呈的时代,赤壁是一个重要转折点的“见证者”,因1800年前的赤壁之战,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千古传奇,也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咸宁市赤壁市摩崖石刻。图/咸宁市旅游委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和孙权、刘备联军对峙于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长江沿岸的赤壁之下。


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的战术。赤壁之战后,曹军伤亡过半,返回北方,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火烧赤壁也成为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的经典,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范例,可谓家喻户晓;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长江天险的战略位置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有谁在意,“借东风”“草船借箭”等故事是虚构而为,然而,发生在赤壁的这场战役以及“三国周郎赤壁”却是真实的。


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有石刻“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而傲对长江的周郎石像,似壮志满怀指点江山;拜风台上,诸葛武侯羽扇轻摇,“借出”一个三国鼎立的新格局;凤雏庵下,千年紫藤、参天银杏依旧苍翠,当年凤雏先生在此隐居巧献连环计。


一龙一凤,齐聚赤壁,让这一方土地借卧龙凤雏之名一鸣惊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咸宁市最大的湖泊斧头湖。图/咸宁市旅游委


咸宁文化底蕴深厚,九宫一山藏两教,三苗故园置幕阜,商代铜鼓今犹在,茶马古道起盛唐;闯王陵警示文化、湘鄂赣边区红色文化、向阳湖名人文化、瑶族发祥探源文化、鄂南古民居建筑文化等交相辉映,采茶戏、提琴戏、花鼓戏、巴陵戏、高腔戏等地方戏曲精彩纷呈;大型鄂南民俗风情歌舞诗《梦寻咸宁》,聚咸宁山竹泉桂之秀色,集鄂南民俗文化之大成。


沈从文、冰心、郭小川等近现代文化名人在向阳湖锻炼采风,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咸宁市传统习俗。图/咸宁旅游资讯网


唱山歌、击山鼓、打鼓说书等活动流传至今,一年一度的通山县山歌大赛暨民间文艺演出深受人们喜爱。九宫山地区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古代楚文化婚俗,民间还有在祭祀、游艺等场合舞哪吒灯的习俗。


这种习俗延续了八百多年,被咸宁市政府命名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3

丹桂飘香之都 温馨康养之地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9月,走进咸宁,丹桂飘香,游人仿佛置身于浪漫花海;桂树摇曳、花落如雨,桂花淡雅的香气拂过,浸染了发丝、衣襟。


咸宁市城区远眺。图/咸宁市气象局


2300多年前,屈原途径咸宁,写下了“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诗句;五百多年前,咸宁民间就有酿桂花美酒的传统。


至今,全市有6个县(市、区)45个乡镇种植桂花,拥有百年以上古桂树2000株,占全国的91%。2000年,咸宁市咸安区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桂花之乡”


桂花飘香。图/咸宁新闻网


穿越全城,桂花香里泡温泉,已经成为游客来到咸宁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这里是著名的“香城泉都”,“有风香十里,无风十里香”“县县有温泉,处处涌沸波”是咸宁独特的城市品牌和文化符号。


咸宁温泉的开发和利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宋时“温泉沸波”被列为“咸宁八景”之一;由于泉水出自岩窟,水激石岩、沸沸涌涌、雾气蒸腾,咸宁温泉还享有“温泉虹影”的美誉。


来到咸宁,种类繁多的温泉让人眼花缭乱。


咸宁市嘉鱼山湖温泉。图/咸宁市旅游委


咸宁市太乙温泉。图/咸宁市旅游委


潜山北坡脚下的淦水月亮湾河段河床,共有泉眼14处,水温高48℃至50℃,温泉水呈淡黄色,“蒸如坐暖室,从石隙之。沙沸泡起滚滚上,热如釜”。


中医认为,“其水如汤,浴之可愈病”。咸宁温泉系硫酸钙弱放射性氡泉,温泉水中含有硫酸盐、碳酸盐、钙、镁、钾、钠等十多种矿物质,对慢性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神经炎、风湿病及多种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品桂花茶,享温泉浴,不可谓不快活。

观赤壁,遥望滚滚长江水,

感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

气象助力 全域旅游


这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个充满智慧的文化之城、温馨浪漫的幸福之城、旅游标准化示范之城。


结合“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咸宁气象部门乘着全域旅游“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东风,在湖北省气象局的正确引导下,为全市旅游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气象服务保障,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全市展现“山水相依、人文共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都市新形态,构建“推窗见景、开门见绿”的生态格局,使“人、城、境、业”融合。


咸宁市崇阳县隽水画廊春景。图/咸宁市旅游委


咸宁气象部门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的需求,开展了专业服务新尝试,制作了图文并茂的二十四节气气象预报和节日气象预报,针对樱花、油菜花、桂花开展了赏花旅游花期预报;针对咸宁温泉国际马拉松、城市越野挑战赛、全民春季健康跑等重要赛事,制作了时间、空间精细化的格点赛事气象预报


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风车口。图/咸宁市旅游委


周密的部署、精心的准备、专业的监测预报及贴心细致的服务,保障了各类活动的顺利举办,为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等更多福利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文章作者:简菊芳、赵雅静、汪旭东、成姣、王林

图片来源:咸宁市气象局、咸宁市旅游委、咸宁新闻网、咸宁旅游资讯网等

微信编辑:王亮


戳原文,更有料!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