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哎呦喂!这儿有一美女记者piaji摔了一跤!

祝记者节日快乐的 中国气象 2021-01-18


在这个记者节

中国气象报的美女记者piaji摔了一跤

哎呦喂!

这一跤可摔出了不少东西!


每个行业的从业者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装备。在这个记者节,我们勇敢晒出了自己的装备——笔记本电脑、相机、录音笔、摄像机、话筒、手机等

这些装备留下了我们采访中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我们职业生涯里的“彩蛋”。



电脑罢工,我受到一万点伤害

2017年冬天,我的小黑(笔记本电脑)第一次出现问题。当时我国风云三号D星即将发射,我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访。

在火箭加注大厅落座后,我从背包中掏出小黑,准备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不想,开机键闪烁了两下,电脑仍然黑屏,并未像往常一样启动。

我又按开机键,仍是如此。不妙,长按开机键,拔电池,外接电源……我把能想到的方法都试了一遍,都不管用。

手机上搜索一番,我找到一个妙招:用一根针戳小黑底部的一个小孔,消除静电后,即可恢复正常。但是,这里哪有什么针!

当时我也是病急乱投医,抱着电脑走到大厅,看到工作人员就问人家有没有针,问了几个人,都得到了否定回答,最后只好沮丧地回到座位上。

不想,没过几分钟,有人在后面小声喊我,我一回头,发现是刚才碰到的一位工作人员。原来,他看我十分着急,便向同事打听,最后找到了一根针。“及时针”使我的电脑恢复了正常。

今年4月小黑又“罢工”了一次,虽然有好心的保洁阿姨找到了针,但针却没有再次显现神效。这两次经历,让我痛定思痛,把小黑“送医治疗”了。

不过,也是这两次经历,让我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导演李少红曾评价演员周迅是“通过演戏和恋爱来了解这个世界的”,记者又何尝不是通过在不同场景、不同城市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呢?


去拍故宫的雪,小小地火一把

下雨、降雪、降温、大风、雾霾、晴天……无论何种天气,都能吸引我去捕捉气象元素,与风景、路人“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后来,站在国家图书馆前的过街天桥上,感受不同天气里的风景,偶有惊喜,便用镜头记录下来,成为我每天上下班的期待。


也许是冥冥中的缘分。读书时,我便一直想看故宫的雪,但因为种种原因,总是未能如愿。2015年11月22日,当已经工作的我从天气预报中获悉此次降雪过程,欣喜万分。

那天一早,我从地铁西单站下车,一路走到天安门,拍沿途的除雪工人以及各类除雪设施。鞋子湿透了,手也冻得生疼,但一想到马上就要看到故宫的雪,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为能及时回传,也为了保留质量更高的照片,我一手相机,一手手机,每个场景都各拍一组。

没想到,这组照片在微博上传播甚广,我也因此在报社小小地“火”了一把,这次拍摄过程也作为媒体融合的案例时常被提及。


录音笔丢失那天……累觉不爱


在智能手机“占领”世界之前,录音笔是每个记者手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它很小巧,能记录下来不及写在采访本上的信息;能在略显嘈杂的环境中捕捉最主要的声音;能在报道产生质疑的时候成为最有力的证据。

有一次,去外部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报道,每个人都领到一个黑色文件袋。会议结束后,我把录音笔装在了文件袋里。等回到单位,我打开文件袋准备写稿,却发现录音笔不翼而飞。

录音笔丢了——除了今天的内容,录音笔里还有前两天的重要采访录音,这可怎么办?

我立刻联系会务组,工作人员帮我一一查看了现场回收的文件袋,又联系了会议代表的组织方,结果一无所获。沮丧之下,我凭着记忆完成了当天的报道,但仍然在忐忑中期待着录音笔可以失而复得。

大约一个礼拜后,会务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有人拿错了文件袋,发现了我的录音笔,并询问了单位地址,将录音笔快递给我。

从那之后,我便很少再用录音笔录音了,改用了手机——手机录音后能自动备份到个人云空间,再也不怕丢了。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普通的录音笔正在一点点地被淘汰。终有一日,它也会成为那些记者曾用过的物件之一,被尘封在历史中。


做视频,我们也是专业的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属于视频的时代。从各类火爆的视频网站,到不断兴起的短视频平台,十分热闹,竞争也很激烈。

作为气象专业媒体,我们怎么能对这样的趋势无动于衷?这一年里,我和几位同事的工作开始转向视频策划和制作。

一切都是新的。我们从动画和特效开始,相继制作了动画片《象姐带你一起看气象防灾五年的变迁》,用10张照片和特效撑起的2分钟短片《一分钟带你看气象监测预报五年变迁》;后来开始尝试策划拍摄自己的小视频系列《气象探探》《尬聊天气》等。

即使到现在,我们依然要面对视频素材紧缺、画面不理想的情况,所以用动画特效、花大量时间、精力去逐帧美化和合成画面,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可以说是“贫穷”激发了我们丰富的想象力。也因此,每一个视频作品背后,都有编辑们深夜灯下的身影。



用手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作为气象新媒体的小编,我们不但在微博、微信及各类客户端开设账号、发布信息,还打造了“夜听风云”“尬聊天气”等一批音视频栏目。

新媒体工作需要“速度与激情”,而智能手机具备的采写编排发布等功能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在手机上,我可以完成文字写作编辑、图片调整、录音截取、视频简单处理等工作,这大抵可以满足微博内容发布的需要。

我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带着笔记本电脑,所以发布滚动天气预报、气象政务信息、气象科技科普、节气生活提示等基本信息,运营话题、与网友互动等大多是通过手机来完成的。

下班路上遇见彩霞,随手拍一组火烧云九宫格,图文立刻发布;外出遭遇冰雹天气,拍一段10秒的小视频,第一时间报道。此外,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声、辟谣、权威发布,手机确实帮了大忙。

再说微信,虽然目前没办法实现手机编排公众号文章,但是审定的稿件可以通过手机端完成发布推送,同时密切关注留言,完成精选留言和回复互动。

与大多数人不同,作为新媒体编辑,一旦丢了手机,除了心疼钱,我更心疼的,是珍藏的表情包。


在震区……那碗泡面温暖我心

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深入现场采访报道,不仅是责任,也是身为记者对事实的渴求。

而这样的渴求,让我们愿意被大雨打湿了衣裳,泥水弄脏了脚丫,饥饿时只吃泡面……一切艰难,我们愿意。

2017年8月9日下午,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已有十多个小时。“还不能换登机牌吗?”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我们焦急询问,有的是地震局工作人员,有的是民间救援队成员,有的是媒体记者,大家都是要去九寨沟黄龙机场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将大家集中在一起并询问,为什么要去震区呢?

“地震救援时的气象服务保障太重要了。在震区,现在已经架起了我们的应急自动气象站!”但在这种情况下,解释总是无力的,5个多小时后,直飞九寨沟的航班最终还是被取消了。

翌日,我与同事飞往成都,然后坐车辗转抵达震区。比起满目疮痍,更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家园被毁的民众。但我们同时看到,房屋破碎、墙壁断裂后的人们,心更坚强了。

在一家损毁严重的客栈前,客栈老板正用抢救出来的物资为其余安置的民众和过往的工作人员及媒体记者烹饪午饭。简单的菜叶煮粥,热乎乎的泡面,已能带给我们足够温暖,就像阴云后透射出的一缕阳光。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文字作者:卢健 崔国辉 张格苗 王若嘉 黄彬 王亮

策划:张格苗

微信编辑:崔国辉

投稿咨询:010-68409419(张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