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0多年前的国家秘密,如今竟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气象 2021-09-07

从每日一次天气预报,到现在每日N次、N种渠道发布天气预报,公众早已习惯了便利的天气信息获取方式。


但在60多年前,情况大不相同,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都属国家秘密,公众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怎样,多半要靠猜。


那时还是国家秘密

1949年12月,军委气象局成立,专为国防服务。彼时,全国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又有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台湾海峡。


内忧外患的情势,使得与军事行动、战争胜负休戚相关的气象情报、天气预报和气候资料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秘密,需要加密传送。


1951年6月,出于适应我国近海渔业发展和保障生产安全的目的,我国在华东沿海建起了渔业气象站和天气警报所,开始利用广播、信号球方式发布台风警报。


1952年11月,上海气象台开始公开发布沿海大风预报和警报,上海外滩气象站也自1953年1月1日起,每天两次用中英文给海岸电台拍发海洋气象预报和悬挂大风或台风信号。


上海外滩气象站自1953年1月1日起,每天两次用中英文给海岸电台拍发海洋气象预报和悬挂大风或台风信号。


与此同时,上海气象台和华东人民广播电台还在1952年6月1日到10月31日联合举办台风报告节目,获得巨大成功。每天一到节目播出时间,从政府工作人员到学校学生都聚集在广播机前收听节目,有的指定专人抄收,有的还将抄到的台风消息油印成小报传播。


 “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

1956年7月1日,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在周恩来总理同意天气实况、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使用明码后,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向北京市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拉开了气象信息向公众传播的序幕。



1956年7月1日,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向北京市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公众气象服务手段遍地开花

 1 

餐桌上的旧报纸

我自小在爷爷家长大,吃早饭时,爷爷总会在餐桌上铺一张报纸,一边吃,一边看。

爷爷总说,看报纸要先看最上面的天气预报,这样才知道今天出门要不要带伞,然后看头条,了解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1956年后,各级党报纷纷刊载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改革开放后,各种小型报纸涌现,天气预报在这些报纸中多占据一定位置,而一次重要天气过程发生后,其对当地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往往成为各地方报纸的头版新闻。


20世纪90年代,贴近人民生活的气象指数在报纸登场。由于报纸的可重复阅读优势,这些不易被瞬间掌握的气象指数找到了良好的传播途径,成为许多地区群众热议的话题。


 2 

全家围坐听广播

当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收听次日天气预报的画面,成为许多家庭难忘的温馨时刻。



1956年6月11日,为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及其他生产建设单位的需要,中央气象局和广播事业局联合下发通知,逐步在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和有线广播站建立天气报告广播节目,每天定时广播。


由于覆盖面广、时效快,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很快成为开展公众气象服务的主要手段。


 3 

一首背景音乐听了近40年

有一首电子琴演奏的曲目,陪伴了CCTV天气预报近40个年头,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名字叫《渔舟唱晚》,但这首曲子一放,你肯定知道天气预报开始了。


每晚7时32分的《天气预报》,是从国家主席到广大人民群众都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全国约有8亿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在2002年电视收视率调查中,《天气预报》节目名列收视率排行之首。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下,国家气象中心适时开展电视天气预报服务。


1986年10月1日  中国气象部门开始独立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1981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的天气预报还以口播为主。

1983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灯光城市闪烁图版”,在报道某一城市的天气预报时,该城市位置上的灯光就会闪动起来。


1983年3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制作了“灯光城市闪烁图板”, 播报到哪个城灯光就会闪亮


1984年1月,《天气预报》节目利用数字特技“拉洋片”播出,增加了15个城市的预报,这时天气预报城市总数达到27个;1986年10月,增加到30个,同时彩色卫星云图也登上了电视屏幕。

1993年3月1日,气象节目主持人从幕后走到台前讲解天气,并增加了48小时形势预报。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纷纷成立气象影视队伍,气象信息的传播步入空前繁荣阶段。


1993年3月气象主持人宋英杰、赵红艳、杨丽、崔淑萍等从幕后走上CCTV电视荧屏。


 4 

人人都是“预报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由于网络兼具其他传统媒体的优势,更具备检索便捷、发布过程简易、交互性强、时效性极强等特点,各级气象部门纷纷开办了自己的气象网站,为公众提供短时、短期、中期、长期等不同时间尺度和大范围、中范围、小范围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天气预报产品。


随之衍生出的穿衣、洗车、紫外线强度、运动、空气污染扩散等相关指数的预报也逐步出现在这些气象网站上。



此时,气象信息的传播也更为有效,各门户网站纷纷直接采用气象信息或对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公众在浏览网页内容的同时也能获知天气信息。


同时,国外一些专业气象网站也纷纷登陆中国,不仅在服务手段和内容方面对气象部门有更多补充,也刺激了我国气象部门向更全面、更多元的服务手段和内容、更大的覆盖范围、更广阔的服务领域,以及更贴心的服务方式前进。

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与针对个人的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气象部门与各级政府,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环保、交通管理等部门,以及通信、电力等公司深化合作,通过手机短信、天气类APP、QQ、微信、微博、电子邮箱等渠道主动向用户发布天气预报预警等信息。


此外,城镇、农村群众还可以通过气象服务电话、智能服务平台、广播、电视、气象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等渠道获知天气信息。



至此,公众气象服务遍地开花,人们选择的空间也更为广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获取气象信息。多渠道涌现的海量气象信息不断丰富着公众气象服务的空间和内容,公共气象服务正迈向全新的繁荣。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本文作者:谷星月

图片来源:《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 气象卷 1949-1999》《文史参考》网络等

微信编辑:亭南

投稿咨询:010-68403075(段老师)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