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每个人心中总有一位难忘的“老师”| 听气象人说
浓情九月,师恩难忘
你的一生中会遇到几位“老师”?十位?二十位?或是更多?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诚然,对于一些学校或人生中的“老师”,你或许已记不清TA的容颜,或许对TA的记忆只存在于通讯录当中。然而,传说中,每个人心中,至少会有那么一位“老师”,永生难忘。
TA或如同你前行路上的一座灯塔,或是你回顾往事时的一段深刻记忆,或甘作你“摘苹果”时的人梯……TA也许曾为你传道受业解惑,也许曾在你迷茫时点拨迷津,也许曾用一个微小细节触动你前行的方向……
TA也许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亦有可能并未真正站上三尺讲台,但在你心中,TA的确配得上一声“老师”。
今天是教师节
对于这些气象工作者来说
谁又是自己心中
那位永远难忘的“老师”?
如果只有一个学生,要不要开一门课?
讲述人:韩威
“第六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 获得者
老师:黄思训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教授
这听起来像是个问题,但在黄思训教授看来,只要有益于学生,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认真开设一门课程。
大气科学研究需要坚实的现代数学基础。近百年来,大气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源自先进数学方法的引入,如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方法的引入,打开了大气科学中变分资料同化发展的“大门”,成为当前先进数值天气预报的“核心法宝”。
2018年,黄思训教授为研究生讲授变分资料同化
黄思训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于空军气象学院。为加强天气动力学专业研究生的现代数学基础,他自编讲义,在教学中开设了一系列数学基础课,包括《反问题的正则化思想》《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等。
黄老师的教学简明而系统,深入浅出。
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门课,一门是在1998年为天气动力学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的流形上的微积分,当时只有三人听课。其中关于对偶空间与伴随算子的内容,为我后来从事变分资料同化方面的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
1998年,黄思训教授的课程——流形上的微积分讲稿
另一门课是反问题的正则化思想,当时只有我一个学生听课,但黄老师仍是认真准备每一堂课的讲义和讲稿,在黑板上推导每一个重要公式,并让我结合卫星资料反演来设计题目,深刻理解各算法的要点。
2017年夏天,韩威(左)和黄思训(右)在南京
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深夜,我计算出基于L1模和L2模不同目标泛函的结果,豁然开朗,虽冻得两手通红,仍是兴奋不已,瞬间有了一点点心得。
后来我来到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研发GRAPES变分资料同化系统,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不盲从国外的成熟方法,而是从基本原理出发尝试新方法,这离不开黄老师当年在数学方面对我的指导。
2014年,我在GRAPES中发展的“有约束卫星资料偏差订正”方法,就是受数学物理反问题正则化思想的启发,该方法也于2018年被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应用于其业务系统。
是同事,是领导,更是老师
讲述人:孙立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获得者
老师:陈少健
三沙市气象局局长
“你考上岗证仅仅就为了在这里,在海南上好这个测报班?把眼界放宽一点,把知识学全面一点,现在你用不上,不代表你以后用不上。”
我2009年来到三沙市气象局,当时招我进单位的正是我现在的领导——陈少健局长。在西沙工作有一点比较特殊:工作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同事、领导在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真的很多。
2009年,孙立(右二)与陈少健(左二)在西沙石岛合影留念
我比较幸运,第一次坐船上岛、第一次跟班、第一天正式上班、第一次值台风应急班等,都是在陈局的带领下经历的。
孙立(左)与陈少健(右)
印象中被陈局“教训”的次数很多很多。
第一次被严厉批评是在跟班考地面测报上岗证那会儿。我看了之前的考题全是关于适应海南测报工作的题型,因此我搬出大学考试复习的那套——划重点,只要不涉及本地业务的内容我一点儿没看。结果局里提前组织的一次业务上岗摸底考试把我考懵了,全是降雪、冰冻还有雨夹雪等类型的题,我只得了50多分,连格都没及。
当时陈局特意抓着我训了一顿,我还辩解说考试的这些内容偏题了,我们这里遇不到这样的天气。陈局当时的一句话让我这辈子都铭记于心:“你考上岗证仅仅就为了在这里,在海南上好这个测报班?把眼界放宽一点,把知识学全面一点,现在你用不上,不代表你以后用不上。”
孙立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获奖(左上)
孙立与陈少健参加全国天气会商(右下)
最终,上岗考试时,我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上岗证书。
他教会了我,学无止尽,学习也没有捷径,只要付出了就总会有回报。此后,这也成为我的人生格言。
即使到现在,陈局也还会不时“教训”我,但我立行立改,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这些经历转化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一张天气图的传承
讲述人:陈涛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老师:天气图
以及它背后的那些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现在的高考居然考察到了天气图分析的内容,不由得想起由一张天气图而联结出的传道、授业、解惑。
时光荏苒,我参加预报工作已有十几年。从国家气象中心的新预报员成长为资深预报员,每天面对风云变幻,已让我有了波澜不惊的心态。
每天早上会商前,我都要习惯性地浏览一遍早上的地面、高空天气分析图,简单估计一下各个天气系统的动态,然后开始一天的天气预报任务。
刚进入国家气象中心时,听说新预报员都有手绘天气分析图的课程,很费时间和精力。
当时负责培训我们的是几位经验丰富的资深预报专家。他们把长期的预报经验融汇在天气分析之中,经他们讲解,气旋、锋面、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不再是简单的线条围成,更不是抽象的数字公式,而是仿佛有了生命,在天气图上按照各自意志“翻滚流动”——绵延千里的准静止锋制造了南国的连绵阴雨,红色的台风符号激起太平洋的狂风巨浪,小旗符号标明的西南低空急流仿佛是暴雨预报的信号旗……几千公里的时空浓缩在这几平米见方的天气图上。
半天的天气图分析课程下来,我们绘制的天气图边缘都堆起橡皮渣滓,手掌一侧也蹭得乌黑。
手绘天气图
正式值班后,天气图已不再进行纸面分析,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完成。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班在分析天气图时,感觉到大学期间的课本知识和培训专家的经验分析融入鼠标的每次点动,时间飞逝在屏幕窗口的闪动之间,而结束分析往往不是在深夜,就是在黎明。这期间更领悟到天气图分析要凝练预报意识,通过把握关键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来建立预报思路,锋面的走向、槽线的长短不仅是由观测记录确定,更要契合系统规律、切合预报思路。
如今,天气图分析更加现代化,基本的等值线绘制已经交由分析程序自动完成,预报员只需通过MICAPS程序添加槽线、锋面等主要天气系统就可以快速完成工作,年轻预报员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分析天气系统的发展特征,更快地建立预报思路。
陈涛首席
而我的日常工作也增加了负责订正新预报员天气分析图的内容。鼠标点动之间,以前培训老师的话又从记忆中浮现,“分析,是预报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循着他的足迹
讲述人:仲峻霆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
老师:张小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一个好的科学idea的产生不仅需要广泛阅读文献,还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跳出惯性思维。
大学时期的我对未来是懵懂的,大四那年中国气象局IPCC宣讲团队组团赴南京大学宣讲转变了我的认知,张小曳老师的宣讲激发了我对大气气溶胶研究的浓厚兴趣,之后我果断地报考了气科院,至今已在气科院求学四年。
四年的研究生生活,老师在对科研执着追求、做人做事的态度、浓厚的家国情怀方面深深地影响了我。
犹记得刚开始科研工作时,我在分析影响气溶胶污染的气象要素成因时,迟迟没有结果,科研陷入了困境。经过不断和老师讨论,指出很可能是累积的气溶胶污染通过改变辐射平衡影响气象变化。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在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上都找到了大量证据,通过进一步逻辑验证,最终提出了不利气象条件和累积的气溶胶污染的双向反馈机制,并作为封面期刊发表。而后以此为基础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使我更加热爱科研工作。
张小曳赠给仲峻霆的书
科研之余,老师总会与我们交流成长经历,和他面对不同诱惑时的坚守与抉择以及对国家的感恩与热爱。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对科研的兴趣不断提升,且培养出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我明白一个好的科学idea的产生不仅需要广泛阅读文献,还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跳出惯性思维。
同时,老师指导下的科研训练也让我系统地掌握了方法:要善于发现现象,创造性地提出猜想,找证据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气科院正是有一大批像张老师一样的优秀导师,使我们在开启科研生涯后不断增进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一步步取得新的成绩。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作为气科院研究生的一员,诚挚地感谢老师们辛勤的付出,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小插曲”里见初心
讲述人:陈晓明
盐城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工程师
老师:孙益东
原盐城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主任
“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迅速,人们对气象的需求就越高,然而无论气象事业怎么发展,你们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丢……”
2005年,我刚进入气象部门工作,孙益东主任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纪。我俩一老一少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经常聊起气象部门的变化和发展。孙主任对我这个年轻的气象人非常关心,常常毫无保留地传授他的所学、所悟。
由于我学的是文科,为了让我深入了解气象业务知识,所以单位安排我在服务岗位学习一年,主要从事气象影视节目制作、96121声讯信箱和气象短信的编辑发布等。那时,这些信息依托互联网技术,已实现了一键快速发布。
孙老师告诉我,上世纪80年代,气象信息传播手段非常有限,基本是靠广播、电话、邮寄、对讲机等来完成。如遇需要紧急发布的决策气象信息,还要派人送到政府。
有一次,气象台预报将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需要立即派人将编写好的服务材料送交市领导参阅,孙老师立即骑车匆匆赶往政府。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就在他赶往政府的路上,天上忽然下起了雷阵雨。一时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这场降水的出现,阻挡了孙老师赶赴政府的步伐——服务材料中对前期天气实况的描述还没有提及这场强降水天气。
为了确保材料的完整和严谨,孙老师只能无奈地看一眼近在咫尺的政府办公楼,返回单位再行修改、报送。
陈晓明(左)与孙益东(右)在井冈山合影
这个送材料过程中的“小插曲”让初入职场的我对气象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从预报制作、产品发布到服务公众,气象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一丝不苟,不能有丝毫马虎,哪怕一个细微环节都关系着气象行业在政府和公众心中的形象。
“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迅速,人们对气象的需求就越高,然而无论气象事业怎么发展,你们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丢……”如今,孙老师已退休多年,而我在办公室工作也逾十年,但老师的教诲却言犹在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气象工作者,一定要从老一辈气象工作者手中接过初心的“接力棒”,为保障人民福祉安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护航。
那么,各位网友
在你心目中
那位毕生难忘的“老师”是谁呢?
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故事
或者说出
你想对TA说的话吧!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策划监制:段昊书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网络
微信编辑:壮实
投稿咨询:010-58993075(段老师)